「本文原創/暮沐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身高是一項人體體徵,指人體縱向生長的長度。
在現今,身高似乎不僅僅關乎一個人的外在樣貌,它還是工作和戀愛的「門檻」和硬體條件之一,身高之於一個人的影響讓人感慨。
雙親的基因遺傳,對孩子的身高影響至關重要,後天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的身高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一般孩子的骨骼發育,在18歲開始逐漸趨於穩定,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身高在18歲之後,很難再有突破。
01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身高參數,如下是1-18歲的身高參照表
(1)男孩1-18歲標準身高參照表(單位:cm):
(2)女孩1-18歲標準身高參照表(單位:cm):
表中「中位數」代表該年齡孩子的平均身高,±1sd屬於正常範圍。
如果是在-2sd~-1sd或+1sd~+2sd範圍內,身高就偏高或矮,家長需要留意。
若是介於-3sd~-2sd或+2sd~+3sd範圍內,與標準身高差距較大,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
02若孩子身高不達標,父母要注意避免4個身高雷區
雷區一、飲食不合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存續之本,合理的飲食結構更是人的健康之本。
正值身體發育階段的孩子,在飲食上的需求愈加嚴格,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類等營養物質,蔬菜水果和肉類是必不可少的。
但往往隨著社會進步,各種速食快餐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高熱量的油炸食品,要知道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其中的蛋白質等養分由於高溫變性,喪失原有的營養價值,多食對身體不僅沒有好處,反而還不利於大腦發育。
孩子們在飲食上的雷區家長們可要監督到位,切勿因為飲食弊端影響孩子成長發育。
雷區二、作息不規律
年輕人常常高喊的「857」,原來這幾個數字竟別有洞天,大意是「晚上8點出門,凌晨5點回家,接連一周如此」,這樣的生活方式無疑讓人捏一把汗。
睡覺是人類在進化中形成的生物規律,這個階段是人體心理和生理共同修整的過程,何況生長激素在睡眠時的分泌量,要遠大於清醒時,由此可見,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身高及發育不可或缺的。
雷區三、缺乏運動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達·文西
運動對人類身體大有裨益,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和心腦血管發育,對於神經系統的發育也極為有利,運動還能通過改善骨組織的血液,加速吸收營養物質,促進骨骼發育和孩子身高增長。
長期喜歡宅家的孩子缺少運動,身體機能不能正常運行,自然身高也不會太樂觀。
雷區四、激素代謝失調
生活中偶有侏儒症患者和巨人症患者,大多是由於激素水平低或者激素分泌紊亂引起的,由此激素水平失衡對人的身高影響可見一斑。
生長激素是影響身高的最關鍵激素,主要通過激素水平促進骨組織和軟骨的發育,進而達到長高的效果,機體生長激素水平較低會引起生長遲緩,嚴重導致發育停滯。
甲狀腺激素也與人體身高密切相關,該激素含量較低導致矮小,含量過高導致骨骼提前癒合也會造成成年矮小;性激素水平過高同樣會造成孩子成年後的矮小。
一旦體內與身高發育相關的激素水平紊亂,對人的生理及心理定然會造成損傷。
孩子擁有修長健美的身材似乎成了天下父母共同的夙願,生活中注意避免身高「雷區」,你的孩子也可以擁有高挑身姿。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