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數據顯示,整個4月,全市場股票型ETF基金淨流出297.35億元,與3月份淨流入583.59億元的數據相比,有了明顯差異。
而就5月份數據來看,截至5月13日,股票型ETF當月淨流出份額已經超過100億份,淨流出規模超過160億元。
華夏晶片ETF、5GETF流出靠前,創業板、證券類ETF的份額流入靠前。
ETF資金的「撤退」,與4月以來的市場行情不無關係。
4月以來A股行情震蕩回暖,整個4月份上證指數上漲3.99%,5月份以來截至5月14日的月漲幅亦為上漲0.36%。
「ETF工具屬性明顯,雖然ETF適合長期配置,但投資者投資ETF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也會進行輪動或者波段操作。」5月14日,方正富邦基金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張超梁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ETF資金撤退
5月14日,全市場股票型ETF總成交額為150.37億元。其中成交額最高的股票型ETF是華夏晶片ETF,成交額為15.13億元。
其次則是國泰半導體50ETF以及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分別為12.43億元、11.79億元。
國泰證券ETF、華夏5G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基金中證500ETF等ETF基金的當日成交額亦超過5億元,排在全市場股票型ETF基金前列。
相比來說,ETF基金的成交額較此前一季度行情火熱之時早已降溫,以往成交額「霸榜」的科技類ETF也已經拉開差距。
譬如以5月14日成交額最高的華夏晶片ETF為例,該基金在4月末的份額為172.85億份,而5月13日,該基金份額已經縮減至144.44億份。相比一季度末190.64億份的數據,縮減幅度也超過24%。
「3月市場震蕩幅度較大,科技板塊的回調非常明顯,4月份以來隨著市場行情逐步修復,科技板塊也有一定幅度的反彈,前期被套的部分投資者可能在解套後贖回部分份額,同時底部抄底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先落袋為安。」張超梁表示。
整體上,4月以來全市場股票型ETF基金均表現為月度淨流出,其中4月股票型ETF淨流出規模近300億元,5月份截至5月13日,股票型ETF當月淨流出規模也已經超過160億元。
5月份以來,南方中證500ETF、華夏晶片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以及華夏5G ETF的淨流出規模都超過10億元,排在全市場股票型ETF前列。
其中南方中證500ETF、華夏晶片ETF的淨流出規模均超過20億元,分別為29.14億元、28.35億元。
除此之外,淨流出規模排名靠前的還有廣發晶片基金ETF、銀華5G ETF、鵬華傳媒ETF、國泰新能車ETF等多隻主題類ETF。
雖然科技類ETF有所降溫,但從機構反饋來看,仍關注相關個股的長期投資價值。
「我們看好5G產業鏈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5G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應用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運營商的業務量,而5G在新基建中的核心地位將利好於5G產業鏈。且從外部局勢擾動中可以看到,未來中美兩國的技術競爭將不可避免,自主可控政策引導下的國產技術替代需求將不斷湧現,中國在5G領域已具有一定領先地位,未來5G的投入將具有持續性。」華南某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受訪指出。
創業板ETF受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股票型ETF整體表現為資金快速流出的同時,創業板、證券類等ETF則表現為淨流入。
Wind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國泰證券ETF、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是淨流入規模最多的三隻ETF,淨流入規模分別為5.64億元、5.6億元和3.8億元。
除此之外,華寶券商ETF、南方證券基金ETF、易方達深100ETF等多隻ETF亦表現為淨流入。
「近期創業板、證券等ETF表現為淨流入,與創業板改革、註冊制試點有較大關係。」張超梁表示。
按照其邏輯,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競爭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這對於深交所吸引優質上市公司、上市資源無疑是重大利好,尤其是創業板改革更為前沿,未來創業板投資機會也更多。而對於證券板塊來說,創業板改革、註冊制試點對保薦實力較強的券商無疑是利好的。
博時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尹浩亦認為,「註冊制推出利好創業板指,創業板指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調出質量較差的股票,調入質量好的股票,具有較好的優勝劣汰機制。」
5月14日的交易數據則顯示,當日國泰證券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寶券商ETF的成交額均排在全市場股票型ETF的前十位。
3隻ETF的成交額分別在8.36億元、4.94億元和4.23億元。
「隨著疫情逐步緩和、國內政策逐步發力等多方面利多因素,企業盈利和流動性都將得到改善。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盈利修復彈性較大的行業,同時綜合來看,結合創業板註冊制開放利好因素和擇時因素,創業板指依然是長期配置首選。」某券商系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來源:21經濟網財經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