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2020-12-26 天天基金網

摘要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中國基金報)

  全球股市可以搬出ICU了?

  隔夜美聯儲打出一把無限量QE的超級「王炸」,各類資產開始發生猛烈調整,美股依然被空頭打趴在地上,而黃金卻直線跳漲,美元流動性黑洞暫時消散,各國匯市重啟反彈。

  今日早盤,亞太股市率先啟動行情,其中日本期指向上熔斷,日經225指數盤中漲超7%以上,韓國、印度、紐西蘭等國股市集體大漲,恒生指數高開高走,漲幅逐步擴大。

  A股市場中,滬指在2700點激烈博弈,深證成指、創業板指雙雙從低位反彈,超級大白馬股、黃金股等領漲市場,此前出逃主力的北上資金再度「殺回馬槍」。截至午盤收盤,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而在歐美股市場,盤前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漲超3%,歐洲股市50指數期貨一度漲超4%,各國疫情防控升級及央行救市背景下,各國股市或許能夠暫緩巨震模式。

  日本股市暴力反彈

  國家隊救市成效初顯?

  歷經數輪暴跌後,日本股市率先走出廢墟。

  3月24日上午,日經225指數開盤大漲,早盤一度漲超7%以上。截至11點50分左右,漲幅5%以上。

  同時,日經225指數期貨也在同時間大漲,一度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0分鐘;日本TSE REIT指數期貨上漲,觸發熔斷機制。

  日本股市奇蹟復活,無疑和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排山倒海」的救市利好政策有著重要關聯。公開資料顯示,從3月2日至今,日本央行每隔幾天就會推出利好措施,其中包括買入超千億ETF、在計劃外購買國債證券和企業債。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日本央行將採取措施確保企業融資和市場平穩運行;通過六大央行的互換機制保證充裕的美元流動性。

  就在昨日,日本央行就再度出手,買入2016億日元ETF,刷新購買記錄。日本股市也終於在多次利好託市下,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行情。

  而在財政政策方面,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G20承諾毫不猶豫及時採取行動;擔憂新冠病毒爆發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G20未計劃在今日的會議後發布聲明。日本政府可能為2020財年制定額外預算案,希望在5月1日前敲定。此外,市場方面,日本金融廳也表示,將加強不當賣空的監管。

  不過,中長期看日本經濟仍將可能陷入低迷狀態。目前,東京奧運會將會大概率延遲舉辦。據日媒統計,東京奧運延期可能給日本造成超過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31億元)的經濟損失。另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將在三月的月度報告中下調經濟評估,刪除將經濟描述為「復甦」的語句,為近七年來首次。

  亞太股市集體反彈

  韓國綜指盤中漲超7%

  而在日本股市帶動下,亞太股市重啟反彈行情。

  3月24日早盤,韓國KOSPI指數開盤後高開高走,盤中漲7%,截至12點左右漲幅收窄至5%左右。

  在政策方面,韓國政府繼續擴大救市措施。今日,韓國宣布總規模100萬億韓元的市場措施。另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計劃推進擴張性財政政策為經濟注入活力,同時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財政穩健性,預計明年預算規模可能超過5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萬億元)。

  澳洲、印尼、紐西蘭、印度、菲律賓等股市主要指數先後大漲,其中印度股市漲幅超4%以上。

  當天上午,香港市場恒生指數開盤暴漲,盤中漲幅一度擴至4%以上。

  富時中國A50指數一度大漲超4%。截至12點左右,指數仍然漲超3.4%。

  A股三大指數衝高回落

  多空力量博弈2700點

  A股市場依然艱難企穩之中。

  3月24日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高開1.61%,創業板指高開2.3%。不過隨後,指數漲幅收窄,多空力量在2700點關口激烈博弈。

  截至午盤收盤,上證綜指漲1.48%;深證成指漲1.38%;創業板指漲1.49%。

  從盤面上看,有色金屬食品飲料、家電、農業等板塊漲幅居前,而黃金珠寶、啤酒指數、鋰電負極等概念受資金追捧。

  白馬股集體大漲,股王貴州茅臺恆瑞醫藥招商銀行等核心資產漲幅均超3%以上。

  不過,從成交量看,滬深兩市成交仍存在量能萎縮的情況。當天上午,萬得全A成交額不到4000億元。

  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

  北上資金重返A股

  險資開啟買買買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午北上資金的流向轉變傳來了積極信號。

  3月24日上午,持續流出的北上資金掉頭重返A股市場。短短半日,北上資金淨流入超30億元。而這也是北上資金近一個月流出超千億後,首次發生的轉向。

  分析人士指出,北上資金此前大手筆出逃,主要在於美元流動性緊張以及資產拋售潮的影響,而目前避險資產屬性發生轉向,A股的吸引力再度提升。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表現平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繼發力釋放政策紅利,且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外資在高資本回報的吸引下將持續流入A股。

  另一方面,長線資金也在悄然入市。此前,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前段時期已有超百億險資布局抄底。上周末,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負債匹配度較好的保險公司,在有良好的風控為基礎的前提下,允許其在現在30%上限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

  同時,險資對優質公司的抄底動作已經開始。昨日港股太保人壽二次舉牌錦江資本,而這也是進入2020年以來險資已經7度舉牌上市公司,其中有5次舉牌對象為港股,尤其大型險企扎堆「買買買」。

  黃金重回避險屬性

  黃金板塊集體大漲

  美聯儲開啟印鈔機模式,無疑也讓避險資產重新獲得重視。

  昨日晚間美聯儲無限量「放水」大招,引來國際金價大漲,COMEX黃金期貨收漲5.26%,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現貨黃金漲幅一度擴大至2%,突破1583.75美元/盎司,截至11點20分,漲幅仍然超1.3%現貨白銀大漲超5%以上。

  受金價大漲帶動,黃金股開盤全線走高,黃金指數臨近午盤大漲超8%,銀泰黃金封漲停,赤峰黃金湖南黃金紫金礦業山東黃金等個股均漲超8%。

  由於黃金的長期前景是穩固的,許多分析師預計,一旦冠狀病毒的不確定性或多或少得到解決,黃金價格將升至新高。高盛稱在美聯儲行動後黃金接近「拐點」,是時候跟隨美聯儲的QE行動買入黃金。

  不過也有分析師警告稱,短期內將出現更多的橫向交易,因為目前任何實際買盤都會被專業賣盤所抵消,以籌集現金。

  KS PAMP Group表示,儘管黃金前景非常樂觀,但仍不排除出現更多暫時性拋售。「我們仍然認為,黃金的情況很好,但是,一旦市場關閉,或者美國股市觸及新低,迫使已經有現金流的銀行償還保證金貸款,黃金也絕不能免於新一輪的清算浪潮。」

  但MKS補充稱,金價走高「只是時間問題」,因「全球經濟衰退幾乎不可避免」,且貨幣和財政政策非常寬鬆。

  人民幣資產直線飆升

  多國匯市先後大漲

  由於美聯儲的超級大招,美元流動性緊張問題得到了暫時解決,這也讓此前出現的美元「流動性黑洞」暫時得到了消解。

  今日上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復7.09關口,日內漲幅近3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大漲近400點,在7.07附近波動。

  多國匯市先後出現大漲,其中韓元兌美元漲近1%,此前韓國表示將設立債券市場基金。英鎊兌美元盤中快速上漲,漲幅1.04%。此外,歐元兌美元、澳大利亞兌美元也出現了小幅上漲。

  目前美元指數仍然在102點位置以上,跌幅0.82%。

  歐美股期指大漲

  金融市場動蕩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上午,歐美股盤前表現也同樣值得關注。

  截至中午11點30分左右,德國30指數期貨漲2.32%;英國100指數期貨漲3.44、法國40指數期貨漲幅收窄至0.50%;歐洲股市50指數期貨一度漲超4%以上,目前漲幅收窄至3.50%。

  同時,美股三大指數期貨也同樣出現大漲,美國標普500漲3.68%;道瓊30指數期貨漲3.51%;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3.24%。

  消息面上,據美國國會山報,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arles Schumer)透露,經兩黨高層協商,已解決了部分分歧,最快周二將會重新投票表決援助法案。這也意味著,如果經濟刺激方案獲得通過,將可能意味著美股或許能夠走出谷底,贏回喘息機會。

  不過,目前金融市場能否暫緩巨震模式,仍是未知數,歐美國家疫情仍然持續惡化,感染人數不斷上升這可能也會給市場情緒持續帶來恐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4日11:00,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38萬例,累計確診381293例,死亡病例累計16572人。

  中國資產價值凸顯

  2700點關口如何投資

  美聯儲祭出大招,緩解了美元流動性恐慌問題,全球金融市場也重新迎來希望曙光,而中國資產則將有可能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國盛證券指出,隨著美股流動性的逐漸改善,恐慌式的拋壓將告一段落,短期市場止跌修復後,有望進入基本面下修驅動的慢跌階段。國內方面的復產復工,政策的積極應對下,預計市場在二季度有望迎來較好的時間窗口。

  申萬宏源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表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金融行業與金融市場的開放仍將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動作頻頻,顯著提振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4月1日,外資對於國內券商和基金的持股比例限制將放開;2019年末外資持有A股市值已經2萬億左右,是A股市場重要邊際投資者,未來MSCI和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還將繼續提高A股納入因子,相信中國資產將逐步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德倫表示,對於A股而言,國內經濟運行和基本面情況還是主要焦點,國內防控階段性勝利,開復工情況明顯轉好,經濟逐步向好。市場短期情緒上的擾動,會使市場有波動、波折,但中長期基本面、A股性價比、加速開放和改革等對市場有利,關注內部向好的結構亮點。

  那麼,A股2700點關鍵位置,投資者該如何選擇策略呢?

  據wind分析,2700點位置投資者可採取如下策略:1)當上證指數跌入2700點下方,次日開啟月度定投上證指數;2)當指數恢復至2700上方,次日停止定投;3)當上證指數反彈至3000點,連續三日站上3000點,次日果斷拋售止盈。

  Wind數據統計發現:上述6次定投,均能獲得超過10%的回報,年化收益均高於21%。如果一個投資者從2008年開始只使用該策略進行投資,不進行其他投資,從2008年7月1日開啟第一筆定投,至2019年3月7日兌現最後一期定投收益,在10.68年間合計能獲得239.57%的總收益,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2.13%。而且期間持有倉位的時間只有5.74年,也就是有近5年沒有資金佔用,滿倉操作時間僅有3.2年。

  不過在外圍不確定性依然偏高背景下,不少機構人士提示,仍需密切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動向,注意風險控制。

  從資金角度分析,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建議,在全球資本市場出現股、債、商品與黃金四跌,且呈趨勢性下行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避免去接落下的「刀子」,以輕倉位或持現金應對可能的下跌風險,等待市場拐點。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對投資者而言,一方面在全球市場震蕩下行過程中,很多高價股票中長期配置價值凸顯,另一方面,切記不能忽視全球風險依然存在以及對中國市場的可能帶來影響。「目前來看,情況仍不明朗,謹慎優先。」

  在市場人士看來,歷經多次「關燈吃麵」,A股的底部最終仍會到來。目前是該準備彈藥的時候了,但不能任性「梭哈」。

  主力動向:

  險資再度開啟舉牌模式:瘋狂買買買 這些股票要火了?

  富時羅素如期推進北上資金同步回流 逆市增持19隻個股兩大行業受青睞

  爭食萬億級大蛋糕!基金公司爭相布局「新基建」主題ETF 下一個大風口?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剛出ICU,就又漲瘋了!剛剛,亞太股市暴力反彈,更有期指漲停熔斷兩次!外資殺回A股,險資大舉進場,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富時羅素納A擴容今日盤後生效,逾百億險資進場抄底!美科技股...
    這是英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在本月內第二次緊急降息★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近三天已有逾百億險資抄底入市。受訪險資看好政策託底的基建、地產、汽車行業,以及國企改革、科研院所改制主題。★外匯局決定擴大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進一步便利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跨境融資。
  • 百億資金抄底 上交所放大招助推的ETF基金到底是什麼?普通投資者有...
    百億資金抄底ETF  據光大金工統計數據顯示,3月17日,股票ETF
  • 放開外資背後,國內險企離開「舒適圈」
    來源:財經早餐作者:童夏Summer險資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常在股市出現低估值時進場掃蕩。今年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已經發生13次,比2019年全年10次還要多。和以往險資的偏愛類似,險資保持中規中矩,傾向於銀行、地產、非銀金融和生物醫藥等行業。不同的是,這次險資舉牌事件多指向港股。今年一季度,險資共發生9起舉牌事件,其中有7起就是發生在香港市場,除了1月份的2次舉牌發生在A股市場之外,2月份的3次舉牌、3月份的4次舉牌事件都發生在H股。
  • 外資加速進場!頭部券商搶佔QFII兩融業務,A股有望再迎千億增量資金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月5日,開通QFII兩融業務的除上述三家之外,另有華泰證券、瑞銀證券、中金公司、國信證券等多家大型券商。「QFII機構借兩融加速入場,將有利於市場交易量增加、交投更為活躍,多空機制也將更加完善,A股市場對接國際資金的步伐也會進一步加快。QFII兩融帳戶開設,意味著A股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有望迎來千億『活水』 。」
  • 犀牛財經晚報:百億險資已抄底入市 南方軸承淨利下滑53.18%
    GPLP犀牛財經3月19日晚消息:天翔環境(300362.SZ)公告,公司今日收到與公司債權人漢富(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債權人27、債權人19籤訂的《債務抵償協議》,在上市公司重整獲得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的條件下,債權人豁免或減免對上市公司債權中的約1.06億元債權,債權人代替大股東償還的債權比例為1:1相應抵償成都親華科技有限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
  • 給險資鬆綁,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黃金大門
    文/檀小柒上證指數從上周創出年內新高后,這周連續三天開殺,又回到3400點以下。險資被喊出來上陣肉搏了。保險公司是國內資本市場第二大長期機構投資者,監管層給險資打開的門縫越來越大,卯足勁要給股市「輸血」。門縫是越開越大,險資卻一直扭扭捏捏不肯進場。那監管層為嘛還要一廂情願,不斷提高保險公司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上限呢?
  • 聰明資金大舉殺入!10天籌碼換了4遍 這個概念被爆炒
    聰明資金大舉殺入,10天籌碼換了4遍,這個概念被爆炒,加倉股蓄勢待發 摘要 【聰明資金大舉殺入!10天籌碼換了4遍 這個概念被爆炒】證券時報統計顯示,2020年初以來,北上資金累計流入A股509.17億元,同比增加36.3%。
  • 險資掃貨A股,透露什麼信號?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薛瑾又有險資大手筆「掃貨」,給今年上半年的「險資舉牌熱」再添一把火。今年上半年,險資入市熱情高漲,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險資密集舉牌背後,透露了什麼信號?耗資近15億元據公告披露,百年人壽投資顧家家居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保險責任準備金,來自傳統保險帳戶。
  • 豪擲10億抄底A股,三全食品時點選擇太巧妙:陸股通百億兇猛掃貨
    不僅北上資金大幅回流,更有歐美股市繼續強勁反彈,多國已呈現技術性牛市;而點燃全球股市大跌導火索的國際油價問題,也有望在4月9日迎來解決曙光。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按捺不住,加入抄底大軍。 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全球股市迎來反彈日,滬指在成功站上20日線的同時,成交量也顯著放大。而被譽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亦再現「大動作」。
  • 北上資金成為A股的重要風向標
    險資和北上資金節後連續大筆抄底。口罩、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醫藥等多個板塊持續走強。創業板指數創出反彈新高,滬指重返大箱體,非理性殺跌帶來的抄底窗口已封閉。值得關注的是,雲辦公、雲教育板塊繼續上演漲停潮,雲遊戲概念股崛起。此外,快遞概念板塊表現強勢,截至收盤,德邦股份、圓通速遞、中儲股份等多隻個股漲停,順豐控股、華貿物流、韻達股份等多隻個股大漲。
  • 又見險資舉牌,如果舉牌的目的僅僅是為這一點,並沒有什麼意義!
    2020年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就有兩家險資斥次近22億元舉牌兩家上市公司,這在此前是不多見的。對於為何舉牌,兩家險資幾乎都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如太平人壽表示,一直將資產優質、風險可控及估值合理的標的公司作為長期投資對象,期望分享其穩定的財務收益。華泰資產則表示,本次增持國創高新股票,主要是看好行業和公司長期發展潛力。
  • 兩市爆量14153億,當股民割肉的時候,機構卻在抄底
    首先:大盤開盤後低開高走超出預期,這時進場抄底主要是踏空資金。其次:盤中衝高后形成誘多,早盤低開沒有進場的資金盤中追高進場被套。最後:當上午11:13大盤分時見底後,主力資金開始連續進場抄底,而抄底的方向分別是5G基建,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
  • 保險、基金、外資、上市公司齊看好A股,更有...
    保險、基金、外資、上市公司齊看好A股,更有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助陣」 2020-02-05 08
  • 通過對外資在A股資金流入的持續跟蹤,發現外資目前有一個新動向
    這類群體伴隨A股誕生之日起就有,雖然隨著時間推移他們佔市場資金的權重在不斷降低,由80%已經降低到60%,但目前還是市場主流;第二部分為新晉勢力,主要由外資 ,險資,社保組成,他們偏好優質藍籌股,不愛炒作注重風險管理,特別看重分紅,其中外資是這類群體中的佼佼者,外資大規模進入我國證券市場已有5年,期間通過不斷發掘優質公司,不斷買入,目前外資持倉公司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險資新政對保險資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保險資金對於私募股權行業的投資偏好如何?保險行業存在哪些投資模式?保險資金究竟應該怎麼募集?募集保險資金在管理人資質、私募股權基金、被投企業和投資行業上存在哪些限制?本文將就以上問題來對股權基金的險資募集作出整體解讀。
  • 外資殺回新興市場!資金以2013年以來最快速度湧入
    四季度以來,外資以七年來最快的速度湧入新興市場,這抵消了在疫情爆發之初外資從這些地方股票和債券市場出逃的資金。市場普遍預計到2021年,資金將繼續湧入新興市場資產。不過究竟這些外資能不能賺錢,市場卻存在分歧。
  • 險資年內調研658家A股公司4082次
    險資扎堆調研醫藥及科技手握巨量資金的險資,對A股不同板塊的調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長期價值投資者投資趨勢。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險資運用餘額增至20.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其中,險資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兩項的配置餘額合計為27469億元,佔比為13%,較年初(2020年1月1日)的24365億元增加3104億元。
  • 富時羅素指數加倉至25%,超百億資金要來抄底!
    此次變動生效後,A股在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中的納入因子將從17.5%升至25%,根據計算,此次將為A股帶來超200多億元的增量資金。昨天A股剛經歷了大幅震蕩下跌,外資就來抄底了,以至於很多投資者都說外資很聰明。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險資試點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條,探索試點險資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較受市場關注。據了解,此前僅此一條未對險資放開,主要與險資投資特點相關。一位中小型壽險公司資管中心研究與配置室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有些公司對此類投資確實感興趣,就看監管政策什麼時候成熟和放開。」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對於險資來說,超過15%的權益投資佔比在往年投資中並不多見。數據顯示,保險資金運用額度已經達到了18.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基金的額度規模達到2.4萬億,佔到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2.89%,亦達到了三年來的高點,顯示險資在權益投資方面的布局呈現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