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中國基金報)
全球股市可以搬出ICU了?
隔夜美聯儲打出一把無限量QE的超級「王炸」,各類資產開始發生猛烈調整,美股依然被空頭打趴在地上,而黃金卻直線跳漲,美元流動性黑洞暫時消散,各國匯市重啟反彈。
今日早盤,亞太股市率先啟動行情,其中日本期指向上熔斷,日經225指數盤中漲超7%以上,韓國、印度、紐西蘭等國股市集體大漲,恒生指數高開高走,漲幅逐步擴大。
A股市場中,滬指在2700點激烈博弈,深證成指、創業板指雙雙從低位反彈,超級大白馬股、黃金股等領漲市場,此前出逃主力的北上資金再度「殺回馬槍」。截至午盤收盤,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而在歐美股市場,盤前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漲超3%,歐洲股市50指數期貨一度漲超4%,各國疫情防控升級及央行救市背景下,各國股市或許能夠暫緩巨震模式。
日本股市暴力反彈
國家隊救市成效初顯?
歷經數輪暴跌後,日本股市率先走出廢墟。
3月24日上午,日經225指數開盤大漲,早盤一度漲超7%以上。截至11點50分左右,漲幅5%以上。
同時,日經225指數期貨也在同時間大漲,一度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0分鐘;日本TSE REIT指數期貨上漲,觸發熔斷機制。
日本股市奇蹟復活,無疑和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排山倒海」的救市利好政策有著重要關聯。公開資料顯示,從3月2日至今,日本央行每隔幾天就會推出利好措施,其中包括買入超千億ETF、在計劃外購買國債證券和企業債。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日本央行將採取措施確保企業融資和市場平穩運行;通過六大央行的互換機制保證充裕的美元流動性。
就在昨日,日本央行就再度出手,買入2016億日元ETF,刷新購買記錄。日本股市也終於在多次利好託市下,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行情。
而在財政政策方面,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G20承諾毫不猶豫及時採取行動;擔憂新冠病毒爆發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G20未計劃在今日的會議後發布聲明。日本政府可能為2020財年制定額外預算案,希望在5月1日前敲定。此外,市場方面,日本金融廳也表示,將加強不當賣空的監管。
不過,中長期看日本經濟仍將可能陷入低迷狀態。目前,東京奧運會將會大概率延遲舉辦。據日媒統計,東京奧運延期可能給日本造成超過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31億元)的經濟損失。另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將在三月的月度報告中下調經濟評估,刪除將經濟描述為「復甦」的語句,為近七年來首次。
亞太股市集體反彈
韓國綜指盤中漲超7%
而在日本股市帶動下,亞太股市重啟反彈行情。
3月24日早盤,韓國KOSPI指數開盤後高開高走,盤中漲7%,截至12點左右漲幅收窄至5%左右。
在政策方面,韓國政府繼續擴大救市措施。今日,韓國宣布總規模100萬億韓元的市場措施。另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計劃推進擴張性財政政策為經濟注入活力,同時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財政穩健性,預計明年預算規模可能超過55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萬億元)。
澳洲、印尼、紐西蘭、印度、菲律賓等股市主要指數先後大漲,其中印度股市漲幅超4%以上。
當天上午,香港市場恒生指數開盤暴漲,盤中漲幅一度擴至4%以上。
富時中國A50指數一度大漲超4%。截至12點左右,指數仍然漲超3.4%。
A股三大指數衝高回落
多空力量博弈2700點
A股市場依然艱難企穩之中。
3月24日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高開1.61%,創業板指高開2.3%。不過隨後,指數漲幅收窄,多空力量在2700點關口激烈博弈。
截至午盤收盤,上證綜指漲1.48%;深證成指漲1.38%;創業板指漲1.49%。
從盤面上看,有色金屬、食品飲料、家電、農業等板塊漲幅居前,而黃金珠寶、啤酒指數、鋰電負極等概念受資金追捧。
白馬股集體大漲,股王貴州茅臺、恆瑞醫藥、招商銀行等核心資產漲幅均超3%以上。
不過,從成交量看,滬深兩市成交仍存在量能萎縮的情況。當天上午,萬得全A成交額不到4000億元。
3月23日,資金再度借道ETF抄底A股,股票型ETF逆市吸金近100億元,有16隻股票型ETF獲得逾1億元資金淨申購,其中晶片ETF、5GETF分別獲得18.1億元、16.5億元淨申購。
北上資金重返A股
險資開啟買買買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午北上資金的流向轉變傳來了積極信號。
3月24日上午,持續流出的北上資金掉頭重返A股市場。短短半日,北上資金淨流入超30億元。而這也是北上資金近一個月流出超千億後,首次發生的轉向。
分析人士指出,北上資金此前大手筆出逃,主要在於美元流動性緊張以及資產拋售潮的影響,而目前避險資產屬性發生轉向,A股的吸引力再度提升。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表現平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繼發力釋放政策紅利,且資本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外資在高資本回報的吸引下將持續流入A股。
另一方面,長線資金也在悄然入市。此前,主流保險機構提供的內部數據顯示,前段時期已有超百億險資布局抄底。上周末,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負債匹配度較好的保險公司,在有良好的風控為基礎的前提下,允許其在現在30%上限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
同時,險資對優質公司的抄底動作已經開始。昨日港股太保人壽二次舉牌錦江資本,而這也是進入2020年以來險資已經7度舉牌上市公司,其中有5次舉牌對象為港股,尤其大型險企扎堆「買買買」。
黃金重回避險屬性
黃金板塊集體大漲
美聯儲開啟印鈔機模式,無疑也讓避險資產重新獲得重視。
昨日晚間美聯儲無限量「放水」大招,引來國際金價大漲,COMEX黃金期貨收漲5.26%,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現貨黃金漲幅一度擴大至2%,突破1583.75美元/盎司,截至11點20分,漲幅仍然超1.3%現貨白銀大漲超5%以上。
受金價大漲帶動,黃金股開盤全線走高,黃金指數臨近午盤大漲超8%,銀泰黃金封漲停,赤峰黃金、湖南黃金、紫金礦業、山東黃金等個股均漲超8%。
由於黃金的長期前景是穩固的,許多分析師預計,一旦冠狀病毒的不確定性或多或少得到解決,黃金價格將升至新高。高盛稱在美聯儲行動後黃金接近「拐點」,是時候跟隨美聯儲的QE行動買入黃金。
不過也有分析師警告稱,短期內將出現更多的橫向交易,因為目前任何實際買盤都會被專業賣盤所抵消,以籌集現金。
KS PAMP Group表示,儘管黃金前景非常樂觀,但仍不排除出現更多暫時性拋售。「我們仍然認為,黃金的情況很好,但是,一旦市場關閉,或者美國股市觸及新低,迫使已經有現金流的銀行償還保證金貸款,黃金也絕不能免於新一輪的清算浪潮。」
但MKS補充稱,金價走高「只是時間問題」,因「全球經濟衰退幾乎不可避免」,且貨幣和財政政策非常寬鬆。
人民幣資產直線飆升
多國匯市先後大漲
由於美聯儲的超級大招,美元流動性緊張問題得到了暫時解決,這也讓此前出現的美元「流動性黑洞」暫時得到了消解。
今日上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復7.09關口,日內漲幅近3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大漲近400點,在7.07附近波動。
多國匯市先後出現大漲,其中韓元兌美元漲近1%,此前韓國表示將設立債券市場基金。英鎊兌美元盤中快速上漲,漲幅1.04%。此外,歐元兌美元、澳大利亞兌美元也出現了小幅上漲。
目前美元指數仍然在102點位置以上,跌幅0.82%。
歐美股期指大漲
金融市場動蕩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上午,歐美股盤前表現也同樣值得關注。
截至中午11點30分左右,德國30指數期貨漲2.32%;英國100指數期貨漲3.44、法國40指數期貨漲幅收窄至0.50%;歐洲股市50指數期貨一度漲超4%以上,目前漲幅收窄至3.50%。
同時,美股三大指數期貨也同樣出現大漲,美國標普500漲3.68%;道瓊30指數期貨漲3.51%;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3.24%。
消息面上,據美國國會山報,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arles Schumer)透露,經兩黨高層協商,已解決了部分分歧,最快周二將會重新投票表決援助法案。這也意味著,如果經濟刺激方案獲得通過,將可能意味著美股或許能夠走出谷底,贏回喘息機會。
不過,目前金融市場能否暫緩巨震模式,仍是未知數,歐美國家疫情仍然持續惡化,感染人數不斷上升這可能也會給市場情緒持續帶來恐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4日11:00,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38萬例,累計確診381293例,死亡病例累計16572人。
中國資產價值凸顯
2700點關口如何投資
美聯儲祭出大招,緩解了美元流動性恐慌問題,全球金融市場也重新迎來希望曙光,而中國資產則將有可能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國盛證券指出,隨著美股流動性的逐漸改善,恐慌式的拋壓將告一段落,短期市場止跌修復後,有望進入基本面下修驅動的慢跌階段。國內方面的復產復工,政策的積極應對下,預計市場在二季度有望迎來較好的時間窗口。
申萬宏源研究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表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金融行業與金融市場的開放仍將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動作頻頻,顯著提振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4月1日,外資對於國內券商和基金的持股比例限制將放開;2019年末外資持有A股市值已經2萬億左右,是A股市場重要邊際投資者,未來MSCI和富時羅素等指數公司還將繼續提高A股納入因子,相信中國資產將逐步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德倫表示,對於A股而言,國內經濟運行和基本面情況還是主要焦點,國內防控階段性勝利,開復工情況明顯轉好,經濟逐步向好。市場短期情緒上的擾動,會使市場有波動、波折,但中長期基本面、A股性價比、加速開放和改革等對市場有利,關注內部向好的結構亮點。
那麼,A股2700點關鍵位置,投資者該如何選擇策略呢?
據wind分析,2700點位置投資者可採取如下策略:1)當上證指數跌入2700點下方,次日開啟月度定投上證指數;2)當指數恢復至2700上方,次日停止定投;3)當上證指數反彈至3000點,連續三日站上3000點,次日果斷拋售止盈。
Wind數據統計發現:上述6次定投,均能獲得超過10%的回報,年化收益均高於21%。如果一個投資者從2008年開始只使用該策略進行投資,不進行其他投資,從2008年7月1日開啟第一筆定投,至2019年3月7日兌現最後一期定投收益,在10.68年間合計能獲得239.57%的總收益,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2.13%。而且期間持有倉位的時間只有5.74年,也就是有近5年沒有資金佔用,滿倉操作時間僅有3.2年。
不過在外圍不確定性依然偏高背景下,不少機構人士提示,仍需密切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動向,注意風險控制。
從資金角度分析,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建議,在全球資本市場出現股、債、商品與黃金四跌,且呈趨勢性下行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避免去接落下的「刀子」,以輕倉位或持現金應對可能的下跌風險,等待市場拐點。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對投資者而言,一方面在全球市場震蕩下行過程中,很多高價股票中長期配置價值凸顯,另一方面,切記不能忽視全球風險依然存在以及對中國市場的可能帶來影響。「目前來看,情況仍不明朗,謹慎優先。」
在市場人士看來,歷經多次「關燈吃麵」,A股的底部最終仍會到來。目前是該準備彈藥的時候了,但不能任性「梭哈」。
主力動向:
險資再度開啟舉牌模式:瘋狂買買買 這些股票要火了?
富時羅素如期推進北上資金同步回流 逆市增持19隻個股兩大行業受青睞
爭食萬億級大蛋糕!基金公司爭相布局「新基建」主題ETF 下一個大風口?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剛出ICU,就又漲瘋了!剛剛,亞太股市暴力反彈,更有期指漲停熔斷兩次!外資殺回A股,險資大舉進場,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