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殺回新興市場!資金以2013年以來最快速度湧入

2020-12-23 華爾街見聞

四季度以來,外資以七年來最快的速度湧入新興市場,這抵消了在疫情爆發之初外資從這些地方股票和債券市場出逃的資金。

市場普遍預計到2021年,資金將繼續湧入新興市場資產。不過究竟這些外資能不能賺錢,市場卻存在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數據顯示,3月,超過950億美元離開了新興市場的股票和債券市場,疫情在全球爆發的頭四個月,總流出量達到了2430億美元。

根據IIF的數據,在此之後,外資逐漸回流新興市場。起初速度非常緩慢,但本季度明顯加速,僅在11月份就加速至1450億美元。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個月中,外資已在新興市場債券上投資了近370億美元,在股票上投資了400億美元。

IIF的經濟學家Jonathan Fortun Vargas表示,2020年第四季度將創下自2013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強勁的新興市場資產流入量:

總的來說,新興市場的資本外流現在已經成為過去時,強勁的資金流入看起來還將繼續。

今年,美聯儲為應對疫情而採取的激進貨幣刺激措施促使全球金融資產上漲。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危機期間美聯儲和發達經濟體的其他中央銀行已向全球金融市場注入了約7.5萬億美元的資金。

根據IIF的數據,新興市場股票的追趕發達經濟體股市速度一直很慢,在過去兩個月中,外資的流入才剛剛轉正。

此外,和持續創新低的發達經濟體債券市場相比,新興市場債券已呈現出更為強勁的復甦。

有分析指出,從歷史上和相對於發達市場股票來看,新興市場股票的估值都具有吸引力,此外,新冠疫苗的到來比預期早,這對經濟前景也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薩默塞特資管公司(Somerset Capital)股票基金經理Christopher White說:

新興市場已經開始表現出色。我們認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情況將會持續下去,2021年對於新興市場來說可能是一個突破性的一年。

東方資本(East Capital)合伙人Jacob Grapengiesser表示,明年中國和印度在經濟增長方面脫穎而出,而旅遊業的復甦將使土耳其、希臘、泰國和馬來西亞特別受益。

他補充說,油價上漲對俄羅斯和巴西來說是積極的。

不過,也有人警告說,在尋找投資的大量現金和對大流行結束的樂觀情緒的推動下,新興市場的漲勢未必可持續。

Barings新興市場公司債務負責人Omotunde Lawal說:

這是由資本尋求收益的本性推動的。中國經濟的確正在復甦,但不代表所有新興市場都會像中國一樣復甦,在其他新興市場,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投資者們認為,新興市場明年經濟將出現高增長,理由是今年的基數較低。但現實是,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能否恢復到疫情之前,仍然存疑。

相關焦點

  •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摘要 【外資殺回A股 險資大舉進場 更有百億資金抄底ETF!】
  • 資金大幅流入新興市場?全都去了中國
    年初受疫情影響,新興市場ETF出現大量資金外流。如今資金的回流已經幾乎彌補了此前流出的金額。那麼這些資金流入了那裡?德銀的答案是:中國。德銀在近期一份報告中表示,截至10月份的數據表明,新興市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今年早些時候的資本外流,從過去12個月的金額來看,已經略高於過去10年趨勢線。
  • 臺幣創近兩個月新高 亞洲貨幣升值及外資湧入
    市場人士指出,受到人民幣和韓元等亞幣走升、外資大舉匯入激勵,今天台幣帶量勁揚。 其並表示,今天外資匯入相當強勁,外商銀行狂拋美元,央行[微博]放手讓臺幣走升,午後實質匯價升破32.400;惟收盤前央行進場做價,把臺幣打回到32.500以上。
  • ...套息資金湧入香港!金管局時隔4年再出手兩日四度拋售77億港元後...
    受訪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香港金管局此次出手賣出港元,是因為近兩日港元兌美元匯率多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為確保港元匯率穩定,香港金管局需要出手在市場上賣出港元,增加港元流動性,將匯率「拉回」浮動區間內。
  • 貝萊德、花旗、施洛德……外資巨頭紛紛加倉中國資產,全球資金再...
    外資巨頭「狂買」中國資產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已然開始布局港股市場上的「中國資產」。除去權益資產外,去年債券通的開通,給外資在中國的資產均衡組合配置帶來了可能性,同時為權益資金滯留國內帶來更多可能。摩根大通在4月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或導致千億長期配置資金借道港交所進入國內。
  • 南下資金湧入近千億 A股中信證券一度漲停
    來源:新浪港股1月12日消息,進入2021年以來,港股開啟上漲模式,一舉突破28000點關口,即使在昨日A美股市集體撲街的情況下,港股恆指依然錄得增長,內資7個交易日瘋狂湧入港股近千億,港股新一波升浪來了嗎?金融三大行業輪動,券商股集體爆發,什麼信號?
  • 北向資金單日湧入206億創歷史次高,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渣打宏觀、外匯策略師張蒙對記者表示,事實上,新年首個交易周,全球資金已開始大幅湧入新興市場,但更多聚焦在固定收益資,機構資金是資金流入的主要來源,在每周流入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的資金中佔86%。但相比之下,新興市場股市在經歷了2020年11月、12月這兩個月的國際資本強勁流入後,股票ETF反而出現資金流出,而且主要是中國股市,這可能和紐交所決定將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摘牌以及科技股投資禁令等因素有關。但是,隨著負面消息逐步消化,加之A股的中長期吸引力不斷提升,1月8日的資金湧入並不意外,只是流入量之大超出了市場預期。
  • 掘金消費信貸市場全球機會:選擇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
    而在新興市場國家,消費信貸近年來逐漸興起,將發達市場的成熟模式引入並快速複製,聚焦因為信貸服務滲透率低而嚴重製約的消費周轉需求,不僅完善了整個金融體系,而且將原來沒有機會獲得金融服務的人群拉入市場。整體而言,消費信貸在成熟市場體量較大,在新興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 說好要回流新興市場的國際資金,目前到哪一階段了?
    資金回流只是剛開始 「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已顯露初步跡象,但倉位遠未達到擁擠的程度,回流只是剛剛開始。不過,年末疫情或因假期旅行而加劇、機構擔心新興市場倉位擁擠和估值過高等可能會導致年末出現回撤,不過我們仍看好2021年的市場表現,包括新興市場股市和商品,弱美元的判斷也沒變。」
  • 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密集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這也是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之後,今年以來第5家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外資資管公司。同時,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外資私募數量也在持續刷新,目前已有32家外資私募進軍中國市場。公開資料顯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母公司聯博集團是全球重要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1967年成立於美國,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管理資產超過6430億美元。
  • 土耳其裡拉遭投機 新興市場暗藏套利風波?
    2020年疫情特殊環境中,全球經濟萎縮較重,北美、拉美地區的經濟萎縮尤甚,避險成為資金的主要代名詞。全球央行降息之際,土耳其降息速度更快,這使得原本萎縮的經濟雪上加霜,資產更加不具備吸引力,外資流出拖累裡拉連續貶值。即使在美元貶值的環境中,裡拉仍然慘遭拋售。由此,土耳其央行於9月24日加息200個基點至10.25%,試圖減緩通脹高企、匯率低迷的負面環境,但效果甚微。
  • 外資競相湧入中國市場,投資者在華大豐收
    有數據顯示,中企籌資創造了1323億美元的記錄,在整個2020年全球股票籌資總額中,佔據了38%。 2020年,註定將成為歷史書中詳細描寫的一年。一場不知從何而起的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國股市受影響嚴重。由於新冠疫情的暴發,年初時國外投資人對中國市場並不看好。《金融時報》日前刊文稱,不少外國投資者並不想在中國市場投資。
  • 海外資金湧入,人民幣有望創下2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中國經濟克服了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大流行引起的停滯,呈現恢復趨勢後,海外資本像潮水一樣湧入中國,人民幣價值有望創下2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自1993年1美元兌換5.75元人民幣以來的最高值。 他認為,從海外流入的「現金洪水」會湧向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據官方資料顯示,海外基金今年增加了30%以上的中國債券和股票持有量。這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復甦,中國債券和股票收益率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高。
  • ...資金大幅回流 一半華爾街基金經理選擇新興市場作為「2021年最...
    據媒體周三(11月25日)報導,新冠病毒危機曾導致創紀錄的巨額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顯示,僅3月份這筆資金就高達900億美元。但如今,資產正在回流。  本月新冠疫苗公布的利好消息令全球經濟的前景轉為樂觀,投資者也對更具風險的投資興趣提升。
  • 預計明年外資仍將成為中國市場的重要增量來源
    今年以來,外資機構對於A股市場增配力度持續加大。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超過1800億元。此外,外資調研力度也有所增加,年內調研A股上市公司數量近600家。而在近日發布的外資機構2021年度投資策略中,摩根史坦利、高盛、滙豐等多家外資機構均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看好,預計明年外資仍將成為中國市場的重要增量來源。
  • 外資搶灘這些動向要關注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今年以來,外資持續流入國內金融市場。外資緣何如此「青睞」中國市場?上半年,通過QFII、RQFII、滬港通、深港通等多條通道不少外資進入資本市場。根據萬得資訊的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10日,僅是通過滬港通、深港通進入國內A股市場的資金淨買入已經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不過,A股並非外資的「主戰場」,債市才是他們的「最愛」。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境外投資者淨增持中國境內債券同比增長48%,規模為167億美元。
  • 市場波動、洋私募A股基金照發不誤:外資選股邏輯生變
    摘要 【市場波動、洋私募A股基金照發不誤:外資選股邏輯生變】儘管近期A股波動加劇、北上資金淨流出,但眾多「洋私募」仍密集發行A股私募證券基金,例如英國最大上市資管施洛德、香港上市的亞洲最大資管之一惠理基金、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APS)等。
  • 4333億資金撤離美國,美聯儲9大工具齊出!外資加速流入中國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聯儲發布公告表示,美聯儲的一級市場公司信貸便利(PMCCF)已於當日正式啟動,並公布了PMCCF的新條款,增加了定價和其他信息。這意味著美聯儲自3月以來應對新冠疫情而採取的9大自救」招數「——緊急貸款計劃已全部投入運作。
  • 野村東方國際:2021年將有更多外資流入A股
    今年以來,總計有1996.9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這或許和疫情之下全球風險情緒下降有關。不過,一些機構預計2021年外來資金可能會多於今年。12月24日,野村東方國際中國研究主管高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1年有望成為外資流入A股的大年,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3年、5年均值之上,但外資將帶來額外估值溢價。野村東方國際於同日舉行2021年A股市場展望會,題為《走出疫情,新環境中重啟轉型》。該機構是2019年首家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2020年12月恰逢開業一周年。
  • 人民幣強勢躍回「6」時代!海外資金追捧中國資產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世界經濟正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預計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只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