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3億資金撤離美國,美聯儲9大工具齊出!外資加速流入中國

2020-12-16 金十數據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聯儲發布公告表示,美聯儲的一級市場公司信貸便利(PMCCF)已於當日正式啟動,並公布了PMCCF的新條款,增加了定價和其他信息。這意味著美聯儲自3月以來應對新冠疫情而採取的9大自救」招數「——緊急貸款計劃已全部投入運作。然而,究竟美聯儲出手之後的效果如何?

據美國財政部門6月15日發布的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4月份海外投資者拋售的長期美國國債為1767.03億美元。而在3月海外投資者拋售美債的總額達到2566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便美聯儲卯足了勁出手救市,但在對美國市場整體前景不看好之際,短短兩個月內,就有4333億美元海外資金從美國債市逃離。

此外,受到美聯儲降息等使得美元走強的影響,新興市場也受到嚴重拖累。《日經亞洲評論》曾報導指出,除中國外,4月份全球32個新興經濟體的外匯儲備較2019年底減少了500億美元(約合3539億元人民幣)。據悉,按照以往新興市場經濟體保持經濟高增長的表現,其外匯儲備增長速度每年可達10%。不過,好在福禍相依,在美國仗著其美元強勢地位持續「薅羊毛」下,海外資金也開始轉向新興市場。

據新浪財經最新消息,國際金融協會(IIF)7月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6月流入新興市場的投資組合資金增至321億美元,資金大部分是流向債券。據悉,這一流入規模較5月的35億美元大增了9.17倍,已超過近年來的平均水平。其中,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保持著強勁吸引力,6月約61億美元折合約431元人民幣流入中國股市。這一數據無疑表明各國對於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看好。

事實上,資金逃向新興市場的情況也不難理解,因為美國眼下的情況著實令人擔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2日05時58分,美國確診病例達近277萬例。該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在6月30日表示「美國走錯了方向」,現在顯然「不能完全控制局面 」。當地時間6月10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

相關焦點

  • ...大放水」,美債連遭拋售,盛松成:要防止短期投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
    中國及日本、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六國拋售了超過343億美元(約合2248億元人民幣)的美債。9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較8月份減少63億美元,為1.062萬億美元,是2017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這意味著中國央行連續4個月拋售美債,累計拋售額約220億美元。 海外央行或投資者持續調低美債持倉量的原因是什麼?
  • 中國人提前撤離加澳等國,數千位美國富人遷移,美國存在龐氏騙局
    自新冠狀病毒在美國大流行開始以來,美國的失業人數已經抹去了2008年以來所取得的所有成果,同時,給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持續攀升,預計於5月8日公布的美國4月非農就業報告非農就業人口將減少2200萬,遠超大衰退期間的減少80萬人,失業率更是可能飆升至兩位數16%,或將打破1982年11月創下的10.8%的最高紀錄。
  • 鉅派研究院觀點:美國大選後 北向資金或加速流入
    博彩結果顯示,9月川普和拜登的賠率仍十分膠著,但10月以來,川普和拜登的差距逐漸拉大,認為拜登當選的民眾較多。9月29日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是重要節點,川普和拜登的差距從9.5個百分點一度擴大到34.7個百分點。鉅派研究院提出三個觀點:第一,美國大選最大的風險來是什麼?
  • 於學軍:大量外資流入使中國貨幣環境悄然發生著微妙變化
    「或者再簡單一點講,凡是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的時候,中國的外貿形勢就好;凡是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的時候,中國的外貿形勢就不好」。於學軍還指出,人民幣出現升值壓力時,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也開始體現,外資就會加速流入中國。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利用外資總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同比明顯增加。
  • 外資殺回新興市場!資金以2013年以來最快速度湧入
    四季度以來,外資以七年來最快的速度湧入新興市場,這抵消了在疫情爆發之初外資從這些地方股票和債券市場出逃的資金。市場普遍預計到2021年,資金將繼續湧入新興市場資產。不過究竟這些外資能不能賺錢,市場卻存在分歧。
  • 中美利差逼近250基點,8000億資金潛入債市,人民幣還要漲...
    「中國股市當前的估值水平相比於國際並不高,房地產又處於嚴格調控之中,因此外資湧入推高資產泡沫的可能性較小。」蔣舒指出,如果說量化寬鬆是歐美國家上癮的短期有效政策,刺激房地產就是中國追求短期經濟增長的不二法門,但是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負面效果正在顯現,因此中國不會再重拾房地產這個工具來刺激經濟。
  • 美聯儲突然動手 香港雷霆出擊!一場金融大風暴 馬上襲來?
    美聯儲動手薅羊毛了!7月14日A股早盤低開,反覆掙扎之後,大幅跳水,如果不是神秘力量在下午兩點左右,入場抄底,大盤和創業板肯定不是1%左右的跌幅。股市疲軟,聰明資金自然先跑為上。7月14日據東方財富數據,北上資金單日流出173.84億,創近期新高。
  • 美國經濟的龐氏騙局似乎被揭開,數千噸黃金和萬億美元或流入中國
    受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風險的衝擊,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將大量資金從美國撤出。分析認為,透過這一風險,人們再次意識到美聯儲人為編織的膨脹美元帶動的美國金融繁榮是假象,至少5萬億美元或陸續從美國撤離,美國經濟的龐氏金融騙局似乎也正隨之被揭開。
  • 美聯儲「放水」後 美元指數跌破90大關!人民幣資產將大幅升值!
    美聯儲未來幾個月「每月將繼續購買至少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將繼續通過大規模的貨幣刺激措施來支持經濟,直到在就業和通貨膨脹率方面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仍在驅動全球資金流入。經合組織發布了一份預測報告,其中說,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將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現在最適合投資的應該是人民幣計價的資產。今年以來,大量外資看好中國經濟,紛紛流入中國。
  • 美聯儲正式認輸?13國加速從美國運回黃金,萬億美元或將流入中國
    美聯儲正式認輸?13國加速從美國運回黃金,萬億美元或將流入中國!在接下來的12-24個月內,美元將下跌超過15%。這場危機最終將加速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崩潰,衛生事件使世界重新思考美元的價值。也就是說,美元面臨著嚴重的問題。短缺促使市場尋找替代品。實際上,這一點,從全球多個貨幣當局減持美債和增持實物黃金力度就可以說明問題。
  • 5月海外增持美債至3個月高位 外資流入美股創紀錄新高
    另外,中國的美債持有規模在5月增加109億美元,從4月份的1.07萬億美元增至1.08萬億美元,至3個月最高水平。中國依然是美國政府債務的第二大非美國持有國。在十大美國海外「債主」中,只有排名第一的日本和排名第六的盧森堡在5月減持了美債,其他的均在增持。
  • 渣打銀行:今年或有1.3-1.5萬億元外資流入中國債市
    報告指出,在發達經濟體央行持續量化寬鬆,中國國債相對發達經濟體國債利差創下新高,中國國債繼續納入國際指數,以及人民幣樂觀前景等積極因素推動下,外資流入中國債市規模在2020年達到約1萬億元之後,有望於2021年增加至1.3-1.5萬億元的歷史新高。渣打銀行認為,2021年底外資持有中國在岸債券規模,或由2020年11月底的3.1萬億元升至4.5-4.7萬億元。
  • 中國央行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長期資金!美國欲「印鈔」轉嫁風險
    外界也對中國央行此次及時降準釋放流動性一致好評,有分析指出,5000億元人民幣的定向降準恰到好處,特別是隨著中國疫情正逐漸得到控制,釋放的資金能夠讓中國經濟更快地恢復過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全球供應鏈重要樞紐,同時還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和對外直接投資國,其經濟率先恢復對世界經濟將是一大份助力。相比之下,美國一股腦的放水行動卻是沒有取得多少成效。
  • 內外資機構資金大調查:疫情之下,他們在想什麼?又在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0年2月5日摘要:繼2月3日北上資金大幅流入近200億之後,昨日外資繼續淨流入近80億元,體現的是外資對A股的信心不減反增。從節前大幅流出,到節後大幅流入,外資機構行為的兩大特徵:1、外資對A股長期看好,節前流出只是戰略性調整;2、節後大幅流入,可以作為A股底部確認的一個輔助性工具。
  • 北向資金意外流入近30億,傳遞了什麼信號?
    鑑於今年以來各大資產已經大幅反彈,加之機構擔憂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在未來幾個月持續,近期全球機構普遍降低了風險敞口。在這一過程中,外資持股比例不斷上升的中國市場也受到拖累,整個10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量幾乎是0。不過,在11月2日,北上資金意外淨流入近30億元,這是否代表著盤整進入尾聲?
  •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
    就美國而言,2020年三季度經濟快速修復,降幅大幅收窄。根據IMF預測,美國經濟2021年增速在低基數上反彈,但總體仍明顯低於全球水平。另外四季度以來疫情再度擴散,新一輪的經濟刺激法案也因大選擱淺,失業率(7.9%)雖然下降但仍處歷史高位,明顯高於美聯儲對於自然失業率中樞的評估(4.1%),就業市場仍存在一定壓力。
  • 美國9天放水7萬億,美國印出來的龐氏騙局戛然而止,中國人提前撤離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中國買家已提前從美國樓市撤離,據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報告,中國買家(企業)早從2018年開始就出現首次開始拋售美國房產,美國經濟學家預測下個月的房地產市場報告絕對殘酷,這是因為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潛在本土和國外買家正因當前財務狀況不佳而推遲購買房屋。
  • 外資加速進場!頭部券商搶佔QFII兩融業務,A股有望再迎千億增量資金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QFII/RQFII持有A股總市值已經超2385億元,較2019年的1734億元,大增37%。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這一數值較2010年末增加近3倍,持股數量5年來呈上升趨勢。周偉則在受訪時坦言,對於券商機構而言,QFII兩融帳戶開立,不僅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更容易配置A股資產,也為證券公司跨境業務催生了不少市場機會。
  • 澳洲房地產業已損失268億!中資撤離後,美國人也不再「捧場」了
    在這種情況下,該國的房地產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吸引力似乎正在不斷減弱。而令澳大利亞感到擔憂的是,繼中國買家之後,美國人也正從這個市場撤離……據《澳洲財經見聞》援引房地產資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數據稱,今年三季度澳大利亞商業地產的成交額同比暴跌61%。
  • 美日鼓動企業大撤離的真相是啥?牛市發動機停擺,A股支撐力在哪
    一是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月9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洛(Larry Kudlow)提到,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immediate expensing)。按照他的解釋,這樣就「等於我們為美國企業從中國搬回美國的成本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