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速進場!頭部券商搶佔QFII兩融業務,A股有望再迎千億增量資金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

去年11月1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實施以來,僅隔一個多月,國內頭部券商開始紛紛搶佔QFII兩融業務。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滬深市場QFII登記結算制度改革相關業務於2020年12月28日正式上線,並允許QFII於12月29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僅隔一天,國泰君安證券就對外表示,國泰君安已經協助大型海外機構投資者完成A股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交易標的涵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類別股票。同日,華泰證券也表示,已為QFII/R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首批信用帳戶,並於當天完成了QFII/RQFII客戶在A股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融資融券交易。中信證券亦同期宣布,公司為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首批融資融券信用帳戶,QFII客戶可於2020年12月29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月5日,開通QFII兩融業務的除上述三家之外,另有華泰證券、瑞銀證券、中金公司、國信證券等多家大型券商。

「QFII機構借兩融加速入場,將有利於市場交易量增加、交投更為活躍,多空機制也將更加完善,A股市場對接國際資金的步伐也會進一步加快。QFII兩融帳戶開設,意味著A股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有望迎來千億『活水』 。」海通證券上海一營業部融資融券負責人周偉(化名)在1月6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兩融市場添外資身影

事實上,幾乎在同一時間前述多家券商機構均發布了對QFII兩融業務開通。

「QFII參與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業務,有助於吸收優質資金入市、完善資本市場多空平衡機制、豐富投資方式、提高交易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供新動能,對健全我國金融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國泰君安證券長期致力於服務境內外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在融資融券、轉融通、科創板轉融通等多項業務的市場籌備和發展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創新經驗,並於去年11月2日完成了首單QFII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業務。」對此,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1月5日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而作為首批QFII融資融券試點公司,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在融資融券業上優勢突出、全業務鏈協同能力強,已經搭建成熟的跨境交易平臺。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QFII/RQFII持有A股總市值已經超2385億元,較2019年的1734億元,大增37%。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這一數值較2010年末增加近3倍,持股數量5年來呈上升趨勢。

周偉則在受訪時坦言,對於券商機構而言,QFII兩融帳戶開立,不僅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更容易配置A股資產,也為證券公司跨境業務催生了不少市場機會。尤其是對頭部機構而言,跨境業務深化意味著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實力抬升,未來市場空間將值得期待。

「隨著『辦法』實施,融資融券業務優勢將成為海外客戶選擇中資合作經紀商的重要因素。證券公司需憑藉雄厚的資本規模、充足的券源儲備、領先的信息技術和服務能力在QFII業務中勝出,預計該領域的競爭將逐漸分化,優質客戶加速向頭部證券公司集中。」華泰證券在此前發布的研報中如是指出。

而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稱,QFII/RQFII作為外資投資A股的一個重要通道,可以參與A股市場融資融券業務,對外資流入A股將起到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對外資而言,可以通過融資融券工具放大投資回報;對券商而言,增加了業務量。

「隨著跨境業務逐步增加,外資和中資券商合作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越是對新政策反應比較快的機構,越是容易搶到先機,獲得項目訂單。跨境業務的開展也可以提升中資券商在國際市場的業務競爭能力。目前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加速落地,跨境業務項目也在快速增加,大批海外資金通過QFII和RQFII通道進場。除兩融通道之外,還有上市公司定增融資也成為外資機構追捧重點。無論是兩融交易還是定增配股融資,以及陸股通通道,外資進場配置中國資產的通道正在多元化,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也會加速打開,金融市場也將更加成熟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對此,瑞銀證券也發布報告指出。

A股引入更多「活水」

值得關注的是,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兩融餘額已經續創歷史新高。截至去年12月25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為1.62萬億,較年初增58.47%;融資餘額為1.49萬億,較年初增47.77%;融券餘額為1294.81億元,較年初增839.61%。而伴隨著外資進一步參與A股市場,其引入的增量資金不可小覷。

「我國融資融券發展並不均衡。一邊融資市場成熟,一邊融券市場受政策、交易規則等制約,但是未來兩融餘額將受到QFII顯著影響,尤其是融券業務,外資QFII將以融券為主的判斷並不超出市場預期。而對於QFII的融資融券業務,主要是針對A股市值在2000億以上的標的股票,儘管加入了外資的做空機制,但是不會引起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此,周偉受訪時也分析指出。

而跟據安信證券此前發布的統計研究顯示,滬深股通開通以來,持股市值佔比不斷提高,而QFII/RQFII持股市值佔比不斷走低。截至2020年9月,外資機構通過陸股配置A股的市值佔比最高,達88.73%,通過QFII/RQFII和外資私募配置A股的市值佔比分別為11.25%和0.01%。另據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QFII持有的545隻個股整體市值突破2000億元,持倉市值較去年末增加37.48%,較2010年末增加近3倍,持股數量5年來呈上升趨勢。QFII客戶參與融資融券交易,有助於擴充兩融市場規模、提高交易活躍度、完善多空平衡機制,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

「隨著QFII機構的增多,外資持有A股比例將進一步抬升,目前外資持有A股市值的4%,但外資持有日本股票的比例大於70%,外資持有韓國股票的比例大於30%,進一步推動市場機構化;此外,會推動融券餘額進一步提升,QFII參與證券的出借將使市場券源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融券餘額;第三,能促進衍生品業務的發展,衍生品是外資投資者重要的對衝工具,同時加快更多種類衍生品的推出;第四,新三板市場的參與者和流動性將得到提升,目前仍然跟其他板塊有很大的差距;第五,債券回購能提升QFII閒散資金的收益。」對此,瑞銀證券發布的研報則進一步顯示。

相關焦點

  • 頭部券商為QFII開通兩融
    這意味著海外資金將有望通過兩融通道加速湧入市場、配置A股資產。在券商人士看來,QFII機構借兩融加速入場,將有利於市場交易量增加、交投更為活躍,多空機制也將更加完善,A股市場對接國際資金的步伐也會進一步加快。更有機構判斷,QFII兩融帳戶開設,意味著A股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將有望迎來千億「活水」。
  • 外資狂賣173億創紀錄!A股應聲調整,有券商發出預警,散戶有點慌:牛市就結束了?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牟一凌通過對北向資金託管商交易數據的分析認為,在近期北向資金的異動中,交易型資金(多託管於外資投行)是增量資金的主力。通過對交易型資金的拆分可以發現:近來,北向交易型增量資金主要託管於美林遠東、摩根大通、瑞銀證券,以及摩根史坦利等8家機構。
  • 證監會鼓勵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支持國資助力!六舉措做...
    受政策影響,券商股今年以來表現不俗,截至11月29日,A股36隻券商股2019年以來的平均漲幅近40%。近幾年以來,通過首發上市來募集資金以補充營運資金、增加資本金、擴大營業規模,成為越來越多券商的主動選擇。
  • 深度:基金託管資格加速放行,券商託管業務痛點凸顯!業內人士:期盼...
    不過,這樣以銷定託的模式並不適用於其他券商,畢竟各家券商的自然稟賦並不一致。前述深圳某券商託管人士表示,託管業務核心競爭力的塑造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券商自身對託管業務的定位,如果對業務很重視,就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做這件事。第二個是資金和系統上的投入。
  • 又一家外資大行,拿到這個重要金融業務資格!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陸慧婧基金行業加速對外開放,近期,基金託管領域又迎來新的一家外資巨頭進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加速對外開放,外資託管機構未來或在外資公募基金以及基金公司跨境產品的託管上斬獲市場份額。德意志銀行獲批基金託管資格過往一直是國內商業銀行、券商機構主戰場的基金託管領域,今年陸續迎來新的「玩家」。
  • 下月起取消券商外資股比限制 18家合資券商排隊待批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放開外資持股佔比限制,有利於不斷深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也有助於促進良性競爭,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將給國內帶來增量資金、先進的技術和風控管理經驗,有助於國內資本市場建設,引導市場投資風格的轉變,也有利於內資金融機構提升綜合實力、做大做強。
  • 下月起取消券商外資股比限制,券業對外開放加速
    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正以「加速」態勢迎接「華爾街之狼」的到來。01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時刻表回顧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時刻表:2003年起,首批十幾家合資券商相繼設立。2005年年底,因券商綜合治理等問題,外資投行參股內地券商被叫停。
  • 券商板塊再加行情籌碼,券商ETF(512000)獲持續性資金流入
    增量資金持續湧入11月17日,在中信證券2021年資本市場峰會上,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A股當前依然處於中期上行通道中,判斷2021年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全年預計淨流入資金7000億元,其中公募、外資為主要增量資金來源。
  • 高盛高華董事長範翔: 外資投行將加速搶灘中國市場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近期外商獨資券商亦呼之欲出。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範翔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12月,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這意味著高盛高華有望成為外商獨資券商。完成100%控股後,高盛中國業務將與高盛全球優勢業務相融合。
  • 券商率先暴漲,A股中信漲停,誰在瘋狂買入?
    金融三大行業輪動,券商股集體爆發,什麼信號?南下資金7個交易日湧入近千億,發生了什麼?今年以來,港股一舉突破28000點,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昨日,A股抱團股殺跌,美股集體收跌,港股依然錄得正增長。港股暴漲的背後,一方面來自內資連續增持港股。據wind數據,6個交易日全部流入超百億,淨流入總額大約850億港元。昨日淨流入額逼近200億,創歷史新高。
  • ...頭部券商、外資行都在搶,中信、國君、華泰、渣打、花旗……已...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王玉玲 12月29日,中信證券(港股06030)、國泰君安(港股02611)證券、華泰證券以及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相繼宣布自家公司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業內人士認為,9月發布的QFII/RQFII新規明確允許QFII/RQFII在向券商借入證券外還可通過轉融通機制借出證券,較股票通體現出明顯優勢。
  • 南下資金湧入近千億 A股中信證券一度漲停
    金融三大行業輪動,券商股集體爆發,什麼信號?南下資金7個交易日湧入近千億,發生了什麼?今年以來,港股一舉突破28000點,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昨日,A股抱團股殺跌,美股集體收跌,港股依然錄得正增長。港股暴漲的背後,一方面來自內資連續增持港股。據wind數據,6個交易日全部流入超百億,淨流入總額大約850億港元。昨日淨流入額逼近200億,創歷史新高。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高盛持股100%,中資券商如何應對「鯰魚」?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葉小傑表示,在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出現外商獨資券商是遲早的事。高盛集團為久負盛名的國際投行,在中國市場早有布局,由其拔得頭籌也是順理成章。高盛亞太區(除日本外)聯席總裁李廉 (Todd Leland) 在獲準控股高盛高華時表示:「這是我們在華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券商陣營變陣,「三中一華」地位加強 外資全面布局券商股
    不過,具體到公司層面,呈現三大看點,一是上市券商業績增速出現了分化,即頭部券商的業績增速較為穩定,而中小型券商的增速彈性更大;二是按券商的四大業務來看,「三中一華」的部分業務排名出現了下滑,這意味著頭部陣營又添了新成員;三是四季度以來頭部券商以及部分高ROE的中小型券商正在被外資搶籌。而一向對券商股關注度較低的QFII,也罕見的以大手筆新進入了部分券商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 銀行動刀券商4000億蛋糕?監管層或意在...
    實際上,自4月1日起,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限制已全面取消,外資券商正在加速進入,目前已有瑞銀、摩根大通、野村等7家外資控股券商相繼落地,仍有星展、大和等多家排隊審批中。 可以說,資本市場和證券業正在加速開放,外資控股券商勢必影響證券業現有格局。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為打造「航母級券商」或做充分準備。
  • 一大波券商發力2021校招!頭部券商多設IT專場,海通招募科技百人團...
    財聯社記者梳理各大券商官網以及主流招聘網站發現,自8月份以來,很多券商率先開啟2021年校招,進入9月大批券商火速跟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搶人大戰中,廣發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還率先開啟了金融科技人才招聘專場,做重點業務的人才布局,為加速轉型金融科技蓄力。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春季行情仍將延續
    海通證券:春季行情繼續,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①外資流入A股格局不變:人民幣今年升值可能性更大、A股估值比美股低、長期看國際指數將提高A股權重。②春季行情繼續:國內宏觀政策偏暖、月度經濟數據趨穩,我們預計春季行情最終會演變為牛市3浪。
  • 基金:市場情緒顯著改善場外資金加速入場 A股上漲趨勢已經形成
    市場情緒顯著改善 場外資金加速入場 對此,德邦基金認為,市場大幅上漲主要由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增量資金入場。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規模創2015年8月以來新高,自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形成了較好的賺錢效應,普遍打敗市場超贏指數,個人投資者紛紛借道基金入場。
  • ...券商牌照,首家英資合資券商要來了,近四成排隊待審券商有外資背景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外資申請券商牌照或進入加速期。距離青島意才證券接受材料僅12天時間,10月10日,渣打銀行向證監會提交了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這也是英資背景的金融集團首次在國內謀求券商牌照。根據證監會披露公開信息,目前尚在排隊申請設立的共有18家券商,其中外資背景的7家,佔比近四成。
  • 券商解讀退市新規:A股估值體系重塑力量再加碼
    2019年科創板增量改革以來,退市節奏已有所加快,認為伴隨退市新規的實施,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逐步形成。華西證券:績優股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價財務類指標運用組合財務指標替換原有單一財務指標,並且強調財務指標的交叉適用;交易類指標將原有的面值退市修改為「1元退市」,同時新增市值退市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