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張莉
近期,中信證券(港股06030)、國泰君安(港股02611)、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港股03908)等多家頭部券商先後宣布,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客戶開立融資融券信用帳戶。這意味著海外資金將有望通過兩融通道加速湧入市場、配置A股資產。
在券商人士看來,QFII機構借兩融加速入場,將有利於市場交易量增加、交投更為活躍,多空機制也將更加完善,A股市場對接國際資金的步伐也會進一步加快。更有機構判斷,QFII兩融帳戶開設,意味著A股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將有望迎來千億「活水」。
多家券商完成首單QFII兩融交易
外資進場通道將加速打開
隨著資本市場加快對外開放,外資配置A股資產的通道正在加速拓寬。日前,多家券商先後宣布,為其QFII客戶開立A股首批融資融券信用帳戶,多筆兩融交易快速完成。
去年12月28日,中信證券宣布,公司為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首批融資融券信用帳戶,QFII客戶可於帳戶開立次一交易日(12月29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這也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QFII/RQFII投資管理辦法》)實施後境外投資者首次進行此類交易。
次日,國泰君安表示,國泰君安證券協助大型海外機構投資者完成A股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交易標的涵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類別股票。同日,華泰證券也表示,已為QFII/R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首批信用帳戶,並於當天完成了QFII/RQFII客戶在A股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融資融券交易。
另據了解,包括華泰證券、瑞銀證券等機構先後對外宣布,已協助QFII客戶開立兩融帳戶並下單多單融資融券交易。
去年11月1日,《QFII/RQFII投資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成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範圍。隨後,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瑞銀證券等多家券商實施QFII轉融通出借業務。
上述券商機構均表示,作為首批QFII融資融券首批試點公司,其在融資融券業上優勢突出、全業務鏈協同能力強,已經搭建成熟的跨境交易平臺。
國泰君安證券相關人士表示,QFII參與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業務,有助於吸收優質資金入市、完善資本市場多空平衡機制、豐富投資方式、提高交易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提供新動能,對健全國內金融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QFII/RQFII持有A股總市值已經超2385億元,較2019年的1734億元,大增37%。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這一數值較2010年末增加近3倍,持股數量5年來呈上升趨勢。
QFII兩融催生更大市場空間
券商機構積極布局跨境業務
對於券商機構而言,QFII兩融帳戶開立,不僅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更容易配置A股資產,也為證券公司跨境業務催生了不少市場機會。尤其是對頭部機構而言,跨境業務深化意味著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實力抬升,未來市場空間將值得期待。
華泰證券指出,隨著《QFII/RQFII投資管理辦法》實施,融資融券業務優勢將成為海外客戶選擇中資合作經紀商的重要因素。證券公司需憑藉雄厚的資本規模、充足的券源儲備、領先的信息技術和服務能力在QFII業務中勝出,預計該領域的競爭將逐漸分化,優質客戶加速向頭部證券公司集中。
一家中資券商機構負責人分析:「隨著跨境業務逐步增加,外資和中資券商合作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越是對新政策反應比較快的機構,越是容易搶到先機,獲得項目訂單。跨境業務的開展也可以提升中資券商在國際市場的業務競爭能力。」
另有券商海外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目前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加速落地,跨境業務項目也在快速增加,大批海外資金通過QFII和RQFII通道進場。除兩融通道之外,還有上市公司定增融資也成為外資機構追捧重點。據悉,安信國際業務已經開展RQFII業務,落地多單外資配置上市公司定增項目。
在券商人士看來,無論是兩融交易還是定增配股融資,以及陸股通通道,外資進場配置中國資產的通道正在多元化,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也會加速打開,金融市場也將更加成熟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