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國民黨能當上二級上將的人,肯定是非常有資歷的人,一級上將基本上都是一些地方軍閥東北易幟後蔣介石任命的,二級上將都是一些高級將領才有的。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也是上將,只不過他的格調比較高,給自己搞了給特級上將,顯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在國民黨二級上將裡面,有一個叫陳儀的人,他身居高位,做過很多地方省份的一把手,如浙江,福建,臺灣等地區,還是頗受蔣介石的喜歡的。蔣介石把自己的大後方交給了陳儀,說明老將相信他。但是陳儀的結局不太好,因為起義失敗被人告密,最終被毛人鳳押到臺灣,最終被蔣介石槍決了。
不過陳儀和戴笠等軍統的人有點點過節了,據說陳儀被槍決的時候,軍統方面對這件事的發生是慶賀的態度,說明陳儀把整個軍統都得罪了。究竟是一件什麼事情,能讓陳儀和戴笠這幫軍統搞上事情呢?
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陳儀在福建當主席。聽說日本人要進攻福建,金門地區一個縣長鄺漢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想急忙逃走。作為當時福建主席的陳儀是一名抗日誌士,看到部下們逃跑的逃跑,走的走,他立馬下達了相關抵抗命令,還要求地方長官們不能逃,要身先士卒,為了達到效果陳儀想把鄺漢殺掉,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鄺漢其實是軍統的人,是戴笠排在陳儀身邊監視他的,根據當時國民黨的相關文明規定,軍統的任何人員地方軍隊官員無權將他們處置,意思就是說鄺漢即使跑了也不能殺,因為他是軍統的人。
可陳儀最終還是把鄺漢殺掉了,而且沒有告訴當時國民黨在福建的特務頭子張超。其實張超是戴笠的下級官員。張超為人囂張,仗著上面有戴笠撐腰,就對福建官員任命指手畫腳,並且把自己的親信20多人安插在福建各個崗位,想要控制福建。
陳儀為了報復張超,就借著鄺漢逃跑的事情順理成章的除掉了他的眼線,後來張超誣陷陳儀要當漢奸,這件事讓陳儀大怒,又把張超給殺了。戴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要採取報復措施,想幹掉當時福建的保安處長李進德,為了保證李進德的安全,陳儀把他安放在了另外一名國民黨元老張群的家中。
後來蔣介石知道這件事的起因經過,戴笠軍統方面明顯做得不對,與地方官員之間的矛盾升級。為了安撫地方官員,蔣介石對戴笠是一頓打罵,戴笠挨了蔣介石一頓打之後,當然不會罷休,他給當時的毛人鳳說我一定要報仇。
沒過多久戴笠的飛機出了問題墜機,戴笠本人死於飛機上了,這個報仇的任務自然留給了毛人鳳。在1949年國民黨節節敗退之際,當時擔任浙江省主席的陳儀眼看國民黨日薄西山,萌生了向解放軍起義的打算,為此還告訴了他的學生湯恩伯。
湯恩伯是蔣介石的嫡系,但也是陳儀的義子,湯恩伯這個名字就是為了感謝陳儀對他的幫助而改的,可以說陳儀與湯恩伯之間的關係非常深厚。當時湯恩伯負責傷害的防禦問題,擔任警備司令手裡有重兵。陳儀想和湯恩伯商議把蔣介石扣押之後宣布起義,學一把張學良。
不過陳儀最後還是看錯了湯恩伯,這位蔣介石的走狗出賣了他,得知消息的蔣介石立馬解除了陳儀浙江省主席的職務,並把它軟禁了起來。沒過多久軍統毛人鳳來抓人,把陳儀帶到了基隆,在1950年蔣介石批覆了陳儀的「罪狀」,把他槍斃了。
總結
其實陳儀與軍統之間的過節,完全是軍統的手臂伸得太長了,原本井水不犯河水,沒想到因此結下了仇恨。原本陳儀和軍統之間有過節還沒什麼,畢竟位高權重軍統拿他沒辦法,湯恩伯的出賣讓陳儀的結局註定悲慘,陳儀只能怪自己識人不行,湯恩伯也是狠,為了表忠心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義父,但敗退臺灣後的湯恩伯沒有受到蔣介石重用,估計是看透了湯恩伯這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