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2021-01-12 歷史知庫

導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

華夏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四大古國中唯一現存之國,其文化的繁榮或衰敗過往仍有跡可循,有根可尋。九州大地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詞人墨客,書寫了一部部壯麗詩篇,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縱觀歷史,不乏各種糟蹋或阻撓文化發展的事件。好比秦始皇為加強思想統一,採取焚書坑儒等野蠻舉措,大大限制了秦朝人民的思想文化發展,也讓後世損失大量寶貴的儒家經典。又比如持續多年,不加改革的八股文科舉考試制度,遏制文學家的作品創新,沒有讓文壇煜煜生輝,反而讓文學失去原有的活力。還有就是清朝興起的文字獄,殘酷又可怕的統治措施嚴重阻礙了文學發展。以上這些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幾處阻礙,文化面前的大山還有很多座,可它仍一直在磕磕碰碰地前進,並在九州大地上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鍾靈毓秀的華夏之地的兒女最會遣詞造句,幾個簡簡單單的漢字,含義可千變萬化,讓人不得不驚其巧妙之處。雖然現代漢字雖發展的簡單易懂,但老外學習中文仍苦不堪言,更別說古代的文言文了。古代文人使用的並非如今通俗易懂的白話文,乃是含義更加婉轉多變的古文,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詞句中,含義更加豐富。

古言的特點是晦澀難懂,但也因其婉轉特點,連「罵人」都顯得高雅,沒有現代文化直接表達的粗俗之感,拐彎抹角的表達反而使它顯得更加有意思。你可知幾句古語中的「髒話」,在歷史上有著名的十句「髒話」,罵人都不帶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其一是廣為流傳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這句話現今常被用來嘲諷女子的做作煩人,但這曲解孔子的原本含義,此句此景中的「女子」並非泛指女性,而指代君主喜愛寵幸之人,小人仍是現代之意,「難養」則指難以培養,翻譯過來為「女子」與「小人」都難以擁有浩然正氣的心性。此句現如今被大量運用於電視劇臺詞中,讓大多數人都誤解其真實含義。

其二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前半句時常會聽見,只是後半句著實粗俗的過於明顯些,並不適合閒談提起,便不常被人知曉,此句出自孔子的《論語·公冶長》。孔子為中國儒家文化創始人,說話著實別有一番風雅。

當時弟子宰予非常聰明總說好聽的話,講自己勤奮好學日日苦讀,但孔子卻見其浪費光陰,白天日日睡大覺,實在憤怒,這才說出這一番話。孔子發出的如此感慨,現卻常為影視劇反派之言,兩相對比之下著實有幾分趣意。

其三為「老而不死者為賊」,同樣出自《論語》,來源於其「憲問」篇。此句含義為年老卻無德行之輩,是人世間的禍害。孔子拜訪舊友之時,舊友母親去世本為一件傷心之事,但友人卻放聲唱歌並未見其悲痛之情,孔子認為這不符合德行,違背孝道。當下老人行事舉措為人所指責不當,為老不尊,倚老賣老的現象層出不窮。年老之人仍不行善舉,是擔不起長輩之名的。

其四為「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仍出自孔子的《論語》。孔子生病之時,幾個弟子結伴去看望他,臥於病榻的孔子看見幾個弟子,不由比較各個的心性,便說出了「像仲由一樣的生活,恐怕會不得善終呀」,著實是擔心弟子心性害了他。而現常用後半句詛咒別人不得好死,實屬惡毒之意。斷章取義之後,原句就從最開始之意變味到另一端,這也側面體現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變化無窮。

其五為「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中,其來源於春秋時期鄭國公與兄弟共叔段,兩人爭權奪利的故事。長子鄭國公按規矩合理繼承王位,但共叔段不滿便使用一些並不光彩的手段,想要奪權篡位,陰謀被鄭國公知曉後,鄭國公唏噓之餘說出的此番話。在現代生活中遭遇或看到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後,多有人會這樣詛咒其始作俑者,公道人心自有評定,一個人若做多違背道義之事,某天也必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其六為「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出自《莊子集釋》卷六下的《外篇·秋水》中。「井蛙」是指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夏蟲指只擁有夏季生命的蟲子,整句含義為不能和井底之蛙談論關於大海的事情,它的眼界被狹小的地界拘束著,看不見廣闊的大海;只在盛夏擁有的生命的小蟲不能與其談冬天的冰雪,因為它的見地被時節所限制,無法經歷多彩的四季。

見識的寬廣之度就決定人生格局的大小,見識淺薄卻又不虛心接受不足之處,這才是可悲又可憐之處。生命的長度是自身無法決定之事,但生命的寬度卻是自我能掌握的。

其七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出自名著《三國演義》中。這段典故為周瑜假借將孫權妹妹送給劉備的由頭,引誘劉備至東吳趁機奪回荊州之地,卻沒想劉備結婚後帶著妻子連夜趕回,周瑜聽聞後急忙追趕,卻最終大敗而歸。這句也常出現在日常對話裡,比喻想佔便宜卻自我損失慘重,與「撿了西瓜丟了芝麻」有異曲同工之處。

人性的貪婪是本能,欲望是貪婪的來源,欲望本不是壞事但也只有適度的貪婪,對於人才是最有幫助的。

其八為「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詩經·鄘風·相鼠》。「儀」含義為禮儀道義,通俗講為狡猾噁心的老鼠尚且還需要一張皮,人卻沒有禮義廉恥之心;人若不講道義禮儀,無需苟活於世。指每個人都應講究禮儀,有廉恥之心。當下若人人都有廉恥之心,那麼令人憤懣的悲劇也許就會減少一大半。

其九則是「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詩句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指十四萬人全部卸下盔甲投降,沒有一個能稱為男兒。此句更多表達的是對前朝文武百官的憤恨之情,國家的滅亡總會歸錯於紅顏禍水,歷史卻不然,這首出自後宮妃嬪的詩句,後人能看見女子的無奈,後蜀君主荒淫無度,荒廢朝政,直至亡國。

最後一句為「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出自杜甫的《戲為六絕句》,「爾曹」指你們這一群人(指嘲笑詩人的人們),含義是你們這一群人的生命和姓名終會消失於歷史長河裡,但我們寫的名詩卻會在歷史長河裡長存,以此來諷刺當時的人們。反對真理,企圖破壞歷史文化的人必定會失敗,而正義事業必如滾滾長江水,蕩滌一切汙濁,奔湧向前。

結語

這歷史上著名的十句「髒話」著實有趣,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或許還以為在誇你。中國的每個字符都是有生命的,文字在不同的年代的文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成就不凡的作品。讀古文,咬文嚼字之時,最能感受身為華夏兒女的驕傲。漢字是古言的密碼,見字如面。古文是祖輩流傳多年的智慧,成千上萬的古籍是屬於中國人獨一無二的寶藏。

相關焦點

  • 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索福克勒斯 提及罵人不帶髒字,不少人都會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罵人能不吐髒話,在一定意義上,這也是種說話的藝術。古人作詩早就會運用這一手法,但在詩詞中,這種說話的藝術被美其名曰「反諷」。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在古代的時候,就連一國之君也會有非常氣憤爆粗口的情況,就更別說下面的這些普通的人們了,因為當時的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根本就不一樣。所以不是古人們不會說髒話,只是當時他們說的髒話,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史上最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以為在誇你
    中國的歷史博大精深,有著五千年的傳承,文字一直是重要的一塊,但自從賈湖遺址出現刻符以來,人類文字的歷史又推前了5000多年。史上最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以為在誇你!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字也在發展,而文言文也成為了歷史上最「文雅」的一種文體。
  • 文壇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你可能都誤以為是在誇你
    這可是一門學問,今兒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漂亮還擊的。 (老百姓沒飯吃為啥不吃肉呢?)氣得大臣直呼:「夏蟲不可言冰!」 第二句:豎子不足與謀 譯文: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業!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現代社會生活的壓力大,很多時候人上來了脾氣,什麼樣的髒話張口就來。這樣往往會顯得沒有素質,甚至給人一種覺得很低俗幼稚的感覺,在這方面就要好好地學習古人了。我們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說起話來那都是有腔有調的,甚至連罵人都能不帶一句髒字。比如說這6句有名的「髒話」,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是在誇你。
  •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是在誇你?
    史上最經典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是在誇你? 這意味著那些年輕時不尊重家庭,成年後什麼也不學的人對社會毫無益處,生活毫無意義。這就像偷偷摸摸的生活,所以他們被稱為「老小偷」。這種現象對許多人來說有著深刻的體驗。為什麼許多人不敢幫助那些倒在路邊的老人?為什麼許多老人經常耍無賴和令人討厭?這是老年人的錯嗎?顯然,這是負面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些人年輕時沒做多少好事,老了還玷汙了老人的名聲。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認為是在誇你
    那就是說話不帶髒字,但是其實已經從裡到外地指責了你。白話文沒有流通前,古人在書寫時都是用文言文。文言文簡潔含蓄,罵起人來也不外露,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你根本聽不懂人家在罵。史上有名的六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少人乍一看會看,還認為是在誇人的。雅致罵人第一句是,夏蟲不可語冰。
  •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看來罵人也要有文化本文約1100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感謝收看。那肯定是要互相責備,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髒話」來襯託彼此之間的「友誼」了。下面盤點一下古代著名的五句髒話,可能你也聽到過這些「名句」,但是肯定沒有深刻理解它的意思。
  • 史上最經典的3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還以為在誇你?
    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些罵人不帶髒字的語句吧。
  •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因此作為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而當你知道筆者下面羅列的一些罵人的文言文後,可能你就再也不想和古人展開罵戰了,畢竟他一句看似文雅的話,卻可以將你罵得體無完膚,並且還毫無髒字可言。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你可別誤認為在誇你
    這一段文字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其中更是特別點到了鴻儒與白丁。其實就是想要強調,有文化的人和有文化的人交往,沒文化的人和沒有文化的人交往,兩者若是參雜,有的時候文化不夠的人容易被有文化的人調戲。 舉個例子,在生活中,一個大學生和一個非常普通的社會小夥子聊天,兩人雖然是好朋友,但他們能夠聊的內容卻很難達到一致。一個在聊人生與工作,另一個在聊境界與修養。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之所以想到這句話,主要是因為這句話看不到任何髒字。如果你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深意,你肯定不知道這句話有多厲害。在我國歷史上,像這樣罵人不帶髒字的話語還有很多,且聽我講一講下面這六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國王詩》。想要理解這句話必須結合史實。
  • 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導語: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十分深厚的文明。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些罵人不帶髒的語句吧。1.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話源於儒家創始人孔子之口,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又讓人覺得很生氣的,不懟兩句,自己心裡也憋屈,可自己也沒辦法將那些粗鄙的話語說出口,絞盡腦汁,想要說出一些不帶髒字的「狠話」,可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候不禁感嘆,「要是有點文化就好了」。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
  • 歷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謾罵時字字戳心,但卻不帶一個髒字
    引言很多人在生氣罵人的時候,就會「出口成髒」,用極其不堪的語言侮辱對方的親長,而且在生活中和網絡上這樣不堪的罵人都有愈演愈烈之勢。《四十二章經》中講:「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墮其面」,就是說罵人要有度,更要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罵。
  • 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五句話,沒點文化,不一定聽懂
    古人更加注重個人修養素質,凡是有點文化的人,不會張口閉口說髒話,即使惱羞成怒,也很婉轉的表達他們的不滿,於是不帶髒字罵人的髒話就誕生了,歷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這五句話,你知道其中蘊含什麼故事嗎?沒有點文化,還真不一定聽懂這些梗。第一句是出自聖人孔子之口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古代經典的6句「罵人話」,損人還不帶髒字,沒點文化真聽不懂
    翻開歷史的印記除了他們留下的那些華麗唯美的詩詞歌賦以外,還有6句讓人讀後覺得啼笑皆非的"髒話"。不過這些髒話寫的都是極有水準的,若是讀不懂背後的故事可能覺得是用來誇人的。有一次蘇軾與佛印二人在湖上泛舟,兩人興致勃勃的談起了佛法,佛印問蘇軾自己像什麼,蘇軾說"我看你像牛糞"。誰能想到一代文豪能說出這樣的粗俗之語呢?但說到蘇軾罵人不說髒話還是說他和佛印的另一段故事。
  • 歷史上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引言文言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雅」的文體。我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學習文言文,學了很多名篇。有意思的一點是,古代人生氣時說的「髒話」也表現出一種「優雅」。要是我們沒有知識的儲備,就會把這些話聽成是在誇自己。今天,我們就談論歷史上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 史上最著名的4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你都會誤認為是在誇你
    古時候,讀書人基本都可以稱得上是文人才子,誰還不會寫幾首詩,誰的肚子裡還沒點墨水,並且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禮」是無處不在,因此古人罵起人來,大多不是髒話連篇,那樣顯得特別不文雅,而是不帶一個髒字的罵得痛快,對方還可能以為是在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