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作者:杜濤,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已實施「銀稅互動」支持政策框架下,針對疫情期間小微企業更加迫切的資金需求,加大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努力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通知》旨在推動各地進一步做好「銀稅互動」工作,通過實施重點幫扶、創新信貸產品、落實擴圍要求、提高服務質效,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銀稅互動」是指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的活動,自2015年推出以來為廣大守信納稅企業獲得銀行融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一直在呼籲加強銀稅互動,她告訴記者,中小企業的資金一直比較困難,抗風險比較弱,像在疫情之間,突發的困難,肯定會面臨現金流的問題,所以這次銀稅互動對於中小微企業很重要。
李旭紅在2019年去了十多個省對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進行調研。
「中小微企業大部分輕資產,很少願意給中小微企業融資,以前嘗試過用擔保來解決這個問題,後來通過調查,發現納稅信用是能反映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之後就研究能不能用納稅信用等級進行擔保,給予納稅等級高的企業給予融資。在去年調研的時候發現,多家金融機構都開展了銀稅互動,比如建設銀行有雲稅貸,用納稅信用等級來申請,按照實際繳稅的金額乘以一定倍數放款。」李旭紅對記者表示。
在實施重點幫扶方面,《通知》提出,各省稅務機關加強與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協作,及時梳理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小微企業名單,依法推送企業授權的相關納稅信息,幫助銀行主動對接企業需求、精準提供金融服務。
在創新信貸產品方面,《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推出適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用信貸產品,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適當增加信用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加大對「首貸戶」的信貸投放力度,抓緊落實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在落實擴圍要求方面,《通知》提出,在落實「銀稅互動」受惠企業範圍擴大至納稅信用M級的基礎上,對湖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結合自身風險控制要求,逐步擴大至納稅信用C級企業。同時,將「銀稅互動」受惠範圍,從企業擴大至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的個體工商戶。
中國納稅信用分為A、B、M、C、D五級。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3月,廣東稅務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以省級集中應用社保費數據為基礎的「銀稅互動」個人信貸產品「中銀E貸社保貸」。
廣東省(不含深圳、東莞、中山)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均可在「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授權銀行查詢其繳費數據,並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自助申請「中銀E貸社保貸」,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貸款申請及用款,體驗「秒申」「秒批」「秒到」「秒用」的全流程金融服務。
據廣東稅務部門介紹,今年以來,廣東「銀稅互動」服務項目投放貸款已達71.25億元,惠及企業15.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