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稅互動加強,擴圍到個體戶擴級到C級

2020-12-12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作者:杜濤,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已實施「銀稅互動」支持政策框架下,針對疫情期間小微企業更加迫切的資金需求,加大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努力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通知》旨在推動各地進一步做好「銀稅互動」工作,通過實施重點幫扶、創新信貸產品、落實擴圍要求、提高服務質效,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銀稅互動」是指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的活動,自2015年推出以來為廣大守信納稅企業獲得銀行融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一直在呼籲加強銀稅互動,她告訴記者,中小企業的資金一直比較困難,抗風險比較弱,像在疫情之間,突發的困難,肯定會面臨現金流的問題,所以這次銀稅互動對於中小微企業很重要。

李旭紅在2019年去了十多個省對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進行調研。

「中小微企業大部分輕資產,很少願意給中小微企業融資,以前嘗試過用擔保來解決這個問題,後來通過調查,發現納稅信用是能反映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之後就研究能不能用納稅信用等級進行擔保,給予納稅等級高的企業給予融資。在去年調研的時候發現,多家金融機構都開展了銀稅互動,比如建設銀行有雲稅貸,用納稅信用等級來申請,按照實際繳稅的金額乘以一定倍數放款。」李旭紅對記者表示。

在實施重點幫扶方面,《通知》提出,各省稅務機關加強與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協作,及時梳理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小微企業名單,依法推送企業授權的相關納稅信息,幫助銀行主動對接企業需求、精準提供金融服務。

在創新信貸產品方面,《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推出適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用信貸產品,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適當增加信用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加大對「首貸戶」的信貸投放力度,抓緊落實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在落實擴圍要求方面,《通知》提出,在落實「銀稅互動」受惠企業範圍擴大至納稅信用M級的基礎上,對湖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結合自身風險控制要求,逐步擴大至納稅信用C級企業。同時,將「銀稅互動」受惠範圍,從企業擴大至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的個體工商戶。

中國納稅信用分為A、B、M、C、D五級。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3月,廣東稅務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以省級集中應用社保費數據為基礎的「銀稅互動」個人信貸產品「中銀E貸社保貸」。

廣東省(不含深圳、東莞、中山)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均可在「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授權銀行查詢其繳費數據,並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自助申請「中銀E貸社保貸」,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貸款申請及用款,體驗「秒申」「秒批」「秒到」「秒用」的全流程金融服務。

據廣東稅務部門介紹,今年以來,廣東「銀稅互動」服務項目投放貸款已達71.25億元,惠及企業15.5萬戶。

相關焦點

  • 信用增值 融資加力 「銀稅互動」助推小微企業大有可為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著力打造「山東省銀稅互動融資服務平臺」,通過納稅信用共享促進企業融資模式升級。今年上半年,在依法合規、企業授權的前提下,通過「銀稅互動」累計幫助3.5萬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幫助,共授信332.53億元,發放貸款317.71億元。
  • 銀稅互動,幫企業打開融資之門(財經眼)
    納稅信用評價採取年度評價指標得分和直接判級方式。「以海澱區為例,每年納稅信用評價會從主觀態度、遵從能力、實際結果、失信程度4個維度、近100項指標對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從高到低分為A、B、M、C、D5級。」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海澱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王超說。納稅信用不僅是衡量企業信用的「試金石」,也逐漸成了企業重要的信用資產。那麼,納稅信用怎麼轉化為融資信用?
  • 貴州:銀稅互動為企業貸出活力
    其中,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通過「銀稅互動」融資支持活動,擴大了企業受惠範圍,將銀稅互動服務對象範圍擴展至納稅信用C級企業,並將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內的個體工商戶也納入其中,對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難、貸款貴起到了重要作用。
  • 自貢「銀稅互動」為全市小微企業累計貸款2.59億元
    5月中旬,剛剛申請到信用貸款的自貢市匯龍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楊世平,忍不住為「銀稅互動」的效率點讚。據悉,自貢市稅務部門積極發揮「銀稅互動」作用,截至4月底,2020年全市小微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累計授信345筆,累計貸款2.59億元。「在線填寫信息、上傳了相關材料後,由於公司的納稅信用等級高,企業很快從銀行獲得了貸款。」楊世平介紹,「真的非常方便!」
  • 江蘇拓展「銀稅互動」「以信授貸」激發主體創業活力
    在企業加快復工達產的關鍵時期,江蘇稅務部門協同銀行機構持續加碼「銀稅互動」,拓展線上「金融街」平臺,將稅收信用轉化為貸款信用,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流動資金短缺問題,進一步打通梗阻暢通經濟循環,推動保民生、穩市場、促發展。「讓我想不到的是,僅憑誠信納稅記錄,企業當天就申請到帳貸款50萬元,納稅信用真是塊『金字招牌』!」
  • 「銀稅互動」助力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復銷穩步恢復,融資難、融資慢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在第29個稅收宣傳月系列活動持續推進期間,為解決企業融資問題,雲南省文山州稅務部門協商文山銀保監分局召開「銀稅互動」聯席會議,進一步推進「點與點對接」「聯合激勵懲戒」的銀稅合作機制,加大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真正解決企業「用錢荒」。
  • 重慶:銀稅互動助小微企業渡難關
    重慶江津區稅務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通過線上輔導,與銀行一起向企業講解納稅信用「變現」信貸資金的銀稅互動項目。在企業確定申請意向後,稅務人員輔導企業在線上申請了貸款。夏衛告訴記者,公司通過「銀稅互動」平臺申請到了200萬元貸款,利率比普通商業貸款要低,利息大約能節省3萬元,「公司用這筆貸款購進原材料,逐漸恢復生產銷售,穩定員工信心,今年10月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達80多萬元」。
  • 江蘇淮安:銀稅互動保企業運轉
    江蘇淮安銀稅部門積極響應「六穩」「六保」要求,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出臺相應政策為企業排憂解難。「100萬元信用貸款火速到帳,這下原材料採購資金有著落了。」為了實實在在幫企業紓困解難,淮安市稅務系統充分發揮納稅信用作用,加大對誠信納稅企業幫扶力度,聯合各大銀行機構持續加碼「銀稅互動」,加大對守信優質企業的信貸支持,讓誠信納稅企業享受到貸款審批程序簡、融資鏈條短而快的好處,全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經濟日報記者薛海燕 通訊員 徐永)
  • 銀稅互動搭融資平臺 為企紓困助復工復產
    4月28日上午10點,神農架林區稅務局聯合銀保監管組、全區7家商業銀行在剛掛牌成立的融媒體中心直播宣傳造勢,神農架林區的電視臺、微信平臺一時間被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銀稅互動搭融資平臺、為企紓困助復工復產」主題直播「霸屏
  • 貴州省力推「銀稅互動」服務平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稅務信用雲」是在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和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的牽頭指導下,由貴州省自主搭建的線上銀稅互動服務平臺,是貫徹落實國家銀稅互動政策,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舉措。
  • 華融湘江銀行與市稅務局銀稅互動共築社會誠信
    銀稅互動合作籤約儀式現場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行長黃淵柏與市稅務局局長李劍平現場籤約邵陽新聞網6月17日訊(記者 孫成學 通訊員 鍾軍 孫國俊)6月17日上午,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與市稅務局就銀稅互動平臺「稅e貸」籤署合作協議。
  • 1~9月,重慶6.7萬戶納稅人獲得「銀稅互動」貸款授信357億元
    今年來,重慶稅務部門持續深入對企業的幫扶,聚焦受疫情影響大的困難行業和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微企業,用「銀稅互動」為他們引來資金活水。12月3日,記者從重慶市稅務局獲悉,今年1-9月,重慶「銀稅互動」項目累計授信6.7萬戶納稅人,涉及信貸資金357.4億元。
  • 成都推出無還本續貸銀稅互動產品 助力小微企業「輸血」不斷流
    此次「熊貓銀稅通」的升級,能為納稅信用等級為A、B、M、C級的誠信納稅人提供純信用貸款,能夠有力地緩解轉貸壓力,為中小企業、城鄉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深化銀稅互動助穩保 在國內市場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成都市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舉措從1.0版升級2.0版再到3.0版,從聚焦減次數、壓時間、降負擔、優化稅收流程等多方面發力。
  • 中信銀行濟南分行實現銀稅e貸業務落地
    近日,中信銀行濟南分行成功上線普惠金融「銀稅e貸」產品,並於6月22日實現貸款投放50萬元。這是中信銀行濟南分行積極響應監管「銀稅互動」號召,運用金融科技激活小微企業「信用資產」的初次探索,實現了普惠型小微企業法人信用貸款的首次突破,豐富了小微企業金融產品體系。
  • 這個銀稅互聯自助辦稅神器 最快2分鐘完成稅務辦理
    2020年4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東莞分行與國家稅務總局東莞市稅務局在東莞分行籤署《「銀稅互聯」自助辦稅暨工行驛站合作共建協議》,雙方領導共同為「銀稅互聯」自助辦稅暨工行驛站共建便民服務點揭牌,這標誌著東莞工行轄內首批超百家網點正式上線自助辦稅服務功能,全面覆蓋東莞市33個鎮街101個網點。
  • 銀稅互動「快易貸」,以信授貸增活力興業銀行濟南分行:真金白銀助...
    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完善保障機制,該行以矩陣式的組織結構、專業化的人員隊伍,為幫扶企業提供常態化、精準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並按照「一企一策、一問題一方案」要求,指導企業制訂個性化融資方案,讓企業享受到「零距離」的綜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