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各大菜系之外,在廚藝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在廚師高超的廚藝之中,刀工當排在第一位,做個好廚師,首先要過關的就是刀工。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菜刀是廚師的靈魂,也是中國人智慧最直接的體現。當然,因為飲食文化的不同,外國的廚師們用到的菜刀和我們的有很大的不同,有外國廚師也使用過我們的菜刀,並且用後也有些疑惑。外國廚師使用中國菜刀,用後感嘆:雖然好用,為啥只有一把?
這位外國廚師所用到的菜刀,是一把型號比較中等的中國菜刀,先是用它切了一個洋蔥,雖然手法看起來不是很流利,但是對方畢竟是個專業廚師,雖然手法上看起來生疏一些,但是洋蔥切出來之後整體形狀沒有鬆散,也還算比較工整,並且也沒有切到手。
之後這位廚師慢慢感覺用的有些順手了,開始用它切起了胡蘿蔔,這時候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整個過程下來,雖說胡蘿蔔絲切得不是很均勻,但是這位外國廚師已經感到相當滿意了,畢竟是第一次用中國的菜刀,並且看樣子開始對這把菜刀產生了興趣。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為什麼中國廚師做菜時就只用一把菜刀呢?外國的廚師做菜時用到的菜刀可不是三五把就能夠用的,就是最簡單的切個披薩都有專門的刀具。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把不複雜的事情做到最簡單化,這就是智慧。就從吃的上面而言,中國人的智慧確實是很厲害的,做菜一把刀解決問題,吃飯一雙筷子解決問題。中國的菜刀不僅能切菜,刀面還能刮魚鱗、刮皮、拍黃瓜、碾蒜,刀背還可以剁碎肉類而不切斷肉的纖維,這些都是基本用法。在中國廚師的眼裡,一把好菜刀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那就是所有的食材處理,一把菜刀就能搞定。
其實,這個菜刀和用筷子是一個道理,簡單,實用,不矯情。單說用餐工具筷子,就不知道比刀叉省去了多少事,筷子不僅能當作餐具,做菜時也能用到。記得曾經有一個朋友說外國打雞蛋都有專門的打蛋器,意思是多麼先進,其實就是一雙筷子的事,根本沒必要那麼麻煩。外國的食材處理,基本無骨,量也很少,所以小菜刀、小砧板就可以了。中國菜可不同,即使是剩下的骨頭,還要剁開拿來熬湯,所以大菜刀、大菜墩是中國廚師的必備,但是一個也就足夠了。一個炒鍋,一雙筷子,一把菜刀就可以做飯吃了。
有朋友開玩笑說,外國廚師可能是用一桌子菜刀做出來一盤菜,而中國廚師則是用一把菜刀做出來一桌子的菜。一把菜刀,對於廚師而言當然很重要,可謂是「一把菜刀走天下」,所以關於菜刀的使用,中國廚師也有自己的使用技巧,比如說「前切、後剁、中間片」,再比如說關於磨刀,一般是先磨兩頭,後磨中間,這樣才不會傷刀。磨刀同刀工一樣,不會磨刀的廚師,不是一個好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