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基金等專業金融機構 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2021-01-09 金融界

  日前,財政部、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養老金專家表示,《通知》標誌著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邁出第一步。對於居民而言,養老金第三支柱是老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對資本市場而言,養老金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展望未來,基金、保險、銀行、證券等專業金融機構都將在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邁出第一步

  「此次《通知》的發布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及時回應了當前市場和居民對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迫切需求。」大成基金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兼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秘書長姚餘棟表示。

  姚餘棟指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構成我國養老保險的三大支柱。根據測算,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對居民退休前收入的替代率僅為30%-40%之間,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則面臨覆蓋面低、參保總額小等發展不足的難題。在這種背景下,第三支柱的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和關鍵。「在歐盟,養老保險整體對退休前工資的替代率大概在60%-70%左右,是老年人能夠過上比較富足生活的重要保障。」他說。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也表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十分重要,將彌補我國養老金制度的短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董克用指出,《通知》只是一個試點,並不意味著養老金第三支柱就是商業養老保險。養老金第三支柱的框架還在緊鑼密鼓籌備和搭建中,當前只是邁出了第一步。

  從普通居民角度來看,董克用指出,養老金第三支柱有三方面優勢:第一,稅收優惠。《通知》指出,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的保費準予在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最高達到1000元。

  第二,專業人士進行投資管理。普通居民相對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自己進行投資,效果往往不理想。把錢交給專業的金融機構打理,有望取得較好的業績。數據顯示,作為我國養老金重要的投資管理人,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託管理各類養老金超過1.47萬億元,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8.37%,企業年金自2007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7.57%。公募基金作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金的主要管理者,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長期投資降低風險。普通居民應該認識到,資本市場總是存在一定風險,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金融市場在長時間裡是具有穩定性的,投資期限越長,收益曲線越有可能被燙平,風險越小。

  公募基金將扮演重要角色

  《通知》指出,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範圍,相應將中登公司平臺作為信息平臺,與中保信平臺同步運行。

  展望未來養老金第三支柱體系,董克用表示,這將是一個大平臺。這個平臺上會有不同類型的產品,包括保險、基金、證券、銀行等行業提供的產品,這些產品適用於不同類型人群,滿足人們對不同風險收益比的需求,幫助居民真正享受到第三支柱的好處。在這個過程中,基金、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要設計出具備自身特色的產品,來適應不同人的需求。

  「可以預見未來養老市場的整體體量相當龐大,因此基金、保險、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在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姚餘棟表示,此次試點從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開始,一年試點期結束後推廣到公募基金、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有其合理性。不過,從美國等成熟養老市場的發展路徑看,未來公募基金在其中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其自身體量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姚餘棟給記者做了一個簡單的演算:中國2017年GDP超過80萬億元,如果保持現有增速不變,到2020年GDP總量將接近100萬億元。當前中國金融資產(不含房地產,下同)總量大概是GDP總量的2倍,到2020年時,中國金融資產總量大約為200萬億元。一般而言,養老場景的金融資產約佔整體金融資產的1/3,即67萬億元。目前,美國共同基金佔第三支柱的資產比例約為50%,中國的這一比例短期內可能達不到這麼高,但如果假設到2020年,中國公募基金能夠佔第三支柱的資產比例約為1/3,則公募基金體量則為22萬億元,幾乎也是當前12萬億元的2倍。「可見,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建設中可增長的潛在空間巨大,養老會成為公募基金未來競爭格局重新洗牌的關鍵變量。」他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從境外成熟市場來看,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很長的過程。以美國為例,董克用指出,美國的養老金第三支柱體系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居民也是慢慢認識到其重要性,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資者教育後,才逐漸形成養老資產的概念。

  董克用表示,從美國養老金髮展過程可以看到,由於習慣原因,一開始居民更傾向於買銀行產品和保險產品。不過,隨著基金市場日漸完善,人們逐漸認識到基金透明度高、責任到位、監管嚴格等特點,因此更多投向了基金產品。「從這個規律來看,中國的普通居民也會慢慢熟悉保險、基金、銀行等多渠道產品,進行比較,並根據不同階段、不同風格來選擇。」

  對於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設,姚餘棟也提出多點建議:第一,個人扣除限額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適當放寬上限比例,例如對25-34歲人群的個人扣除限額設定為1000元,35-44歲人群的設定為2000元,45歲以上人群的設定為3000元。不同年齡段之間的差距需要拉開,允許有能力的高齡人士就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補繳更多的資金,為退休後的養老生活做更充足的準備。第二,打通第二、三支柱帳戶之間的聯繫,允許這兩類帳戶之間的資金流轉。第三,通過試點總結經驗,抓緊時間進行頂層設計,包括居民退休後如何取出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的錢,如果居民個人身故如何處理帳戶資金等問題。第四,除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公募基金、銀行淨值型產品等都需要儘快推出,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第五,擴大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未來還包括公募基金等其他產品)的覆蓋人群,最好實現全民覆蓋。

  另外,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董克用表示,在發達國家,養老金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這是因為養老金是真正長期穩定的資金,不會因為一時的風浪就變動。所以,在資本市場發生波動時,養老金往往會起到穩定市場的重要作用。

  養老金和經濟發展還能互相推動。「養老金推動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了又能給養老金投資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這是一個良性的正循環。」董克用說。

  「這實際是用長錢去槓桿,第三支柱是支點,當這部分長線資金進入個人商業養老金帳戶後,會支持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鼓勵資本市場的錢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一旦企業因為資本的助力發展得更好,他們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也會更高,實現實體經濟與資本力量的正向循環。」姚餘棟也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金融》|張曉慧:加快促進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
    按照家庭資產負債表的結構,30%的家庭資產將用於養老,資金規模大概60萬億元,其中第三支柱個人帳戶留存的資金約為40萬億元。如果將其交給專業機構進行運營,並將20%的資金配置在股權融資市場上,大概有8萬億元可用資金。若能科學、綜合、審慎地將這些資金配置在股權融資中,就可以形成「長錢」,實現養老基金長錢和企業股權融資的期限匹配,成為企業部門去槓桿的重要驅動力。
  • 你我要多一份養老金?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大範圍,退休生活會更好!
    相信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以後,大家對於養老金的消息會更加關注。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此次發布的報告以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為主題,重點研究探討各層次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發展的互動關係。
  • 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圍準備就緒 老百姓要多一份退休金了
    第一財經了解到,下一步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圍」不僅是指擴大試點地區,也指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範圍從商業養老保險擴大到公募基金等產品。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世界銀行的推動之下,我國建立了三大支柱組成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第一支柱為「社會統籌+個人帳戶」的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第三支柱為自願性個人養老儲蓄。  目前,我國已建立比較健全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但不同支柱之間發展嚴重失衡。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第二支柱是「一塊短板」,而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則還是「一棵幼苗」。
  • 養老金第三支柱擴圍準備就緒,老百姓要多一份退休金了?
    按照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改革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第一財經從多個相關部門獲悉,在前期上海等三地試點的基礎上,新一輪更大力度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圍」的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過程中。知情人士稱,目前各部門基本達成了共識,有關政策也準備就緒,距離出臺只差「臨門一腳」。
  • 中保協發布研究報告 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於11月20日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根據報告,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據介紹,中國養老體系當前主要由第一支柱的社保承擔,第二支柱部分補充,第三支柱發展不足。儘管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但整體市場深度不足,缺乏長線的、機構主導的投資資金。從國際經驗來看,養老金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發展養老金第三支柱承載了彌補養老金缺口和助力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使命。
  • 朱俊生:第三支柱是養老基金積累最重要力量_保險動態_保險_中金在線
    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與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財富研究院協辦。  來自國家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的嘉賓,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養老金業界代表及媒體共聚一堂,就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發展這一重大主題進行研討,為中國養老金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 不同資管機構在養老金融市場有何優勢?
    當前我國的養老體系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和第一支柱補充社會保障基金;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為個人商業養老金。據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國內第一支柱擁有約6.3萬億元存量資產,佔比超70%;第二支柱擁有約1.8萬億元存量資產,佔比約30%;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規模微乎其微,基本屬於「空白」階段,我國第二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市場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 ...會郭樹清:促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集中長期資金探索跨周期投資
    並表示,將按照劉鶴副總理剛才致辭中提出的要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重塑金融發展新優勢。對此,郭樹清提出四點意見,主要包含增強金融普惠性、促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推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支持金融科技發展等。
  • 民生加銀以公募FoF為抓手 助力養老金長期資產配置
    養老金融與資產配置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共同舉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來自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商業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員、知名專家學者等200多名嘉賓共聚一堂,共商養老金融行業發展大計。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補齊養老保障短板...
    養老三支柱模式目前是國際通用的養老金制度模式,第一支柱是指國家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或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商業養老計劃。近年來,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快速推進,但也存在對第一支柱的過度依賴,二、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後。如果僅靠基本養老金支撐,居民在退休後收入出現下滑,恐怕無法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 朱俊生:第三支柱是養老基金積累最重要力量
    2020年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與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財富研究院協辦。
  •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
    只有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才能夠更加有利於吸引養老基金等長期優質資本走進去、留下來。同時,建議加快培育養老金管理機構等專業資產管理人,形成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資產管理人體系,為養老基金科學理性地參與資本市場建設提供金融媒介。  以上是個人的初步思考,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最後,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恭祝各位領導和嘉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
  • 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新形勢下中國保險...
    保險資產配置結構更加穩健,其中,投資各類債券7.6萬億元,佔比36.6%;投資股票和基金2.7萬億元,佔比12.9%;以多種形式投資各類項目5.6萬億元,佔比27%,支持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中國銀保監會今年出臺了一系列涉及保險資管產品業務、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能力建設、投資比例優化、投資工具開放等政策措施,對市場主體擴大投資空間、改善資產配置、提升風控能力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樓繼偉:養老金第一支柱平均替代率已不足50%
    1月11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樓繼偉在2020年全球財富管理論壇首季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1994年,世界銀行提出養老金「三支柱」概念,養老金可以劃分為政府實施普遍保障的第一支柱,在我國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 朱俊生:第三支柱是養老基金積累最重要的力量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9日消息,第十屆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今日在北京召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朱俊生發表演講。圖為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朱俊生朱俊生表示,第三支柱是養老基金積累最重要力量。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首先我們探討養老基金跟資本市場無外乎幾股力量,第一個全國社保基金不講,那是儲備基金、出圈基金。第二個是基本養老金市場化投資與入市,這點我們已經啟動了,已經開始不斷往裡走。
  • 養老第三支柱單靠制度推動還不夠,應鼓勵市場創新發展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也於近日透露,銀保監會正在持續推進養老金融發展,著力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圍繞養老金融長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特徵,採取多種措施,豐富和優化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產品體系。第三支柱養老金融業務亟待發展我國養老金融保障體系存在短板,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亟待發展。
  • 宜人金科:宜信公司正式成為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員機構
    12月13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上,宜信作為新成員機構獲得了授牌,將與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天弘基金、建信養老、大家保險等12家會員機構共同攜手,推動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的大力發展,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目前市場對個人養老產品和...
    來自國家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的嘉賓,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養老金業界代表及媒體共聚一堂,就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發展這一重大主題進行研討,為中國養老金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在上午第二單元的嘉賓演講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發表了精彩演講。
  • 從0到18萬億元,公募基金正道致遠,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持續助力...
    從0到18萬億元,公募基金以實際行動表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是助力我國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的正確道路。在泓德基金總經理王德曉看來,走專業的路才是公募基金的「正道」。他指出,公募基金作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陪伴優秀、懂得分享的企業成長的過程中,為持有人創造了持續、有效、安全、可靠的回報,助力居民財富保值增值。
  • 多部門權威發聲 明確下一步養老金投資路線圖_太平洋財富網_專業...
    這是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上釋放的重要政策信號。當天論壇上,來自財政部、人社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相關部門的權威人士齊發聲,釋放了加快我國建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政策信號,明確了下一步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路線圖。財政部社保司司長符金陵表示,對於人口老齡化國家已經做出有效的政策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