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藍永前 通訊員 方曉淦 譚華懿
12個小時,從接到通知到完成出發前的備戰工作;1300公裡,32個小時星夜兼程。2月4日上午8時30分,由北海市人民醫院組建的國家(海上)緊急醫學救援隊24名救援隊員和6輛醫療方艙準時出發,2月5日下午4時抵達武漢,並投入救援工作。連日來,這支救援隊在武漢展開了艱苦卓絕的生死營救。
A
緊急集合 星夜出徵
「為國分憂,為湖北的同胞解難。這不僅是每一個黨員的責任,也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在2月4日上午舉行的出程儀式上,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動情地對隊員們說,「請大家放心去湖北,家裡的事情交給我們,市委、市政府和180萬北海人民會做好你們的堅強後盾。」
從集結到出發,這支隊伍只用12個小時。
24名救援隊員分成兩批出發。其中12名隊員與廣西第二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匯合,從南寧飛往武漢;另外12名隊員則駕駛醫療方艙車前往。
由於路上下雨,再加上霧特別大,影響車輛的行進速度。1300多公裡開了足足32個小時。2月5日下午4時,6輛方艙車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與廣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順利會師。
救援隊抵達之前,江漢方艙醫院已基本布置完畢。北海的6輛方艙車全部開進會展中心,與其他救援隊的方艙車組成移動方艙醫院。救援方艙車展開後,可構建具有重症監護、手術、檢驗、放射檢查等功能單元在內的移動方艙醫院,救治能力相當於一家二級甲等醫院。
5日晚10時,江漢方艙醫院正式啟用。到武漢的第一時間,北海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麥紀麟等人就已先到江漢方艙醫院了解情況,根據安排,他將與其他醫生、護士負責管護江漢方艙醫院的病人。
24名醫療隊員根據實際情況,分成醫療組、護理組、醫技保障組、後勤保障組、指揮組等5個工作小組。「護理專業醫療隊已多次開展防護技能練習,全員準備就緒,隨時準備上場開展醫療護理工作。」北海市緊急救援中心副護士長洪璣雲信心滿滿。
B
疫情一線 譜寫擔當
2月6日晚8時30分,「廣西區第二批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第一臨時黨支部」成立並召開支部會議。北海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廣西第二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長何祥光擔任黨支部書記。
會上,醫療隊隊員鄭健權、鄭麗麗、龐鎔、葉強、勞鴻基表示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強烈願望。「條件有限沒關係,床是我們的書桌,黨旗是我們心中的領航燈。」5名年輕人在「疫線」寫下了對黨的熱忱。
2月7日,勞家志、麥紀麟、陳川等3名醫生按指令進入武漢漢江方艙醫院,正式投入「疫線」救治工作當中。
來自北海市人民醫院的勞家志是北海救援隊第一名進入方艙醫院的醫生,他和來自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韋球共同負責4個病房共108名新冠肺炎患者。當天下午2時,經過6個小時高強度工作後,勞家志疲憊地脫下防護服,在做好消毒措施後,他走出江漢方艙醫院。他拿起手機自拍一張照片,發給家人報平安。
在方艙醫院,醫護人員除了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外,還要承擔許多超出工作範圍的工作。患者不僅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還跟醫護人員反映許多生活瑣事。廁所停水停電、電熱毯故障,甚至連飯菜不合胃口等,醫護人員都要一一記錄並向管理部門反映。
除了勞家志、麥紀麟、陳川3人輪班進入方艙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外,北海救援隊其他隊員也分別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利用間隙,北海救援隊多次組織隊伍加強防護技能方面的培訓。
緊跟前一批支援湖北隊的步伐,自治區第三批馳援湖北的號角再次吹響。北海市中醫院內三科莫龐麗,急診醫學科李宗晏、馮瓊,家庭病床科張慧仙,重症醫學科蘇惠如接過新一輪接力棒。2月8日,「五朵金花」背上行囊,集結待命。
C
進艙救治 接力值守
對於援助武漢的救援隊來說,進入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非常辛苦,對於指揮協調隊伍的隊長來說,同樣壓力巨大。
何祥光除了擔任北海援助武漢醫療隊隊長、廣西第二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長外,還兼任江漢方艙醫院副院長。他的肩上,不但承載著救援隊的工作職責,更承擔著36名廣西醫護人員的安危。
「2月10日上午8時,北海救援隊的3名醫生和5名護士進艙救治病人。目前,我們的隊伍身體狀態非常好,心理狀態也很好,大家的工作漸入佳境,與其他兄弟隊伍的配合度越來越默契。」何祥光說。
2月9日晚8時,護理隊的洪璣雲、龐鎔正式進入方艙醫院護理患者,這也是北海醫療隊的護理隊員首次進入方艙開展護理工作,洪璣雲、龐鎔將與他們的搭檔分別負責123名、113名患者。
「我們一定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給北海人民爭光!」這是洪璣雲走進方艙醫院前,跟何祥光立下的「軍令狀」。2月10日凌晨2時,廣西救援隊的第二組護理人員將進入方艙醫院接班,讓第一組護理人員回酒店休息。
「工作壓力越大,我們越要保證隊員的休息時間,保護好每一名隊員,是我們隊長的責任。」何祥光說,每次有醫護人員進入方艙,他都會親自把他們送到門口,為他們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