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關於光伏大矽片尺寸的爭論十分激烈,從166vs210到182vs210,兩大陣營的輿論戰不絕於耳。而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靠前的晶科、晶澳、隆基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把182mm*182mm矽片尺寸作為當前電池組件製造的最優選擇,而且上述三家182組件明年的產能規劃合計達到54GW,他們的邏輯何在?
01.隆基:182組件是大型電站的最優選擇
據了解,隆基股份預計在2021年約有一半的產能為採用182尺寸矽片的Hi-MO 5組件。2020年11月26日,隆基樂葉副總裁呂俊博士在寧夏清潔能源技術發展論壇上表示:「對大型電站來說,一定程度上增加矽片的面積不僅能夠提高組件功率,還有利於降低BOS成本和度電成本,但組件面積與功率卻並非越大越好,要綜合考慮生產、製造、組件的運輸、可靠性、人工安裝等各種邊界因素。組件面積的無節制擴大,在系統風險和經濟性兩方面如何更好兼顧,需要行業漸進探索,避免給客戶帶來災難性風險。在追求經濟價值的前提下,需審慎地對待每一次技術變革」 。而隆基樂葉高級產品經理李紹唐則表示:「182組件基本完美匹配了現有產業鏈規格及電學系統,在度電成本方面也擁有更低的系統成本、更優的發電能力與可靠性,因此182組件對於大型光伏電站來說是最優的選擇。」
02.晶科:182組件更節省BOS成本
而晶科能源也是182矽片尺寸的堅定支持者,據了解182組件在晶科2021年的產能布局中佔據2/3的比例。2020年12月3日,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182高效光伏組件技術討論會上表示:182組件是在未來幾年中可行性最強並且是擁有最優執行方案的產品,預計2021年底會達到30%以上的份額,至少可以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佔據主導地位。晶科能源產品經理於瀚博則表示:「182組件較55P版型的210組件來說,可以降低0.21%的線損和2%的內部損耗,而這部分成本可能要用超過0.1元/w的EPC成本去彌補。在BOS成本方面,182較210組件可帶來約2.6分/w的節省。
03.晶澳:182組件的供應鏈更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晶澳後來曾加入7月9日成立的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即所謂「210聯盟」),但並未參與11月27日由210聯盟主要成員發起的《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晶澳由開始的兩邊站,最終選擇堅定地站在了182陣營,究竟為什麼呢?
2020年11月12日,在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上,晶澳產品技術專家王夢松表示,182產品在拉晶、切片、電池、組件方面每道工序都有多個合格的供應商,預計2021年可供應182產品的拉晶、玻璃、膠膜產能都在50%以上,拉晶佔比更是高達91.7%。我們綜合考慮了尺寸和現有產品的跨度,包括設備工藝、輔材的成熟度,以及產線的升級難度,現階段產品的良率等,確定了182矽片6×12版型作為晶澳未來1-2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主打產品。
結語
據了解,晶澳中間也曾測試過210尺寸矽片在電池組件端的應用,但最終選擇與隆基、晶科等光伏企業一起堅定地站在182陣營,給聲音嘈雜的「大矽片尺寸之爭」一個警示:未來也許會有很多可能,但任何重大抉擇都必須基於過去和現在。詩和遠方可以有,但要先活好當下!作者:讀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