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中提到的「古滇國」真的存在?是誰建立的呢?

2020-12-22 方圓文史

在最近的熱播劇《龍嶺迷窟》中,提到了一個古代國家——古滇國,並且認為搬山一派辛辛苦苦尋找的雮塵珠就在古滇國的「獻王」墓中。

我們暫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假,就說這「古滇國」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它又是誰建立的呢?此人其實大有來頭!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一點是,歷史上的「古滇國」是真實存在的,它是雲南古代的方國。是由戰國晚期來自楚國的莊蹻(zhì)於公元前276年左右建立的。

那這莊蹻是何人?

莊蹻,戰國末期楚國人,曾擔任楚國東地兵的首領,領銜大司馬。這裡所說的楚國「東地兵」其實就是一支越人(百越地區古越人的簡稱)軍隊,主要駐守在吳越地區,即現在的江浙一帶。

公元前301年,秦、齊、韓、魏聯合攻楚,殺害了楚國大將唐蔑,並掠走楚國領土重丘。而在此之前,楚國為了離間秦齊聯盟,將太子熊橫派到秦國去當人質。但此舉似乎並不奏效。

公元前299年,秦國舉兵大敗楚國,楚國大將景缺戰死,楚軍兩萬餘人陣亡,傷者不計其數。此外,秦國還佔領了楚國的八座城池。後來,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這明擺著就是一場鴻門宴,但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毅然前往,結果被秦國扣留下來。

但國不可一日無主,既然大王被扣留在了秦國,那只能選立太子熊橫為王,不過齊王卻不同意。

為了能順利回國登上王位,熊橫只好許諾將楚國東地六座城池割讓給齊國,以作為回報。但此舉卻遭到了東地越人的強烈反對。

熊橫即位之後,齊國便發兵前去收取楚國的東地六城,結果卻激起了東地越人軍隊的反抗,並最後在首領莊蹻的領導下反楚自治。而這也為後來莊蹻建立古滇國埋下了種子。

莊蹻在率領東地的軍民反楚自治20餘年後,楚國的形勢越發危急,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率領大軍南下,一舉攻佔了楚國國都郢城,並燒毀了楚王族的夷陵。

楚都失守後,莊辛奉楚傾襄王之命趕赴東地成功說服莊蹻從新歸順楚國。

莊蹻歸順楚國之後,便奉命從江浙一帶逆江而上收復被秦國佔領的「黔中郡」,但不料莊蹻大軍的歸路被秦軍所阻,無法通行,於是只好率領東地兵入滇,並在此稱王。而這便是後來的「古滇國」了。

古滇國建國後,一直都是以獨立自治的方式存在,直到漢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末代滇王嘗羌便舉國歸順了漢朝。公元前86年左右,古滇國正式宣布滅亡,先後存續的時間為190年!

以上,便是古滇國大致的建國史了。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個存在近兩個世紀的雲南古代方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呢?我們下文再聊!

參考文獻:《史記·西南夷列傳》、《戰國策》、《滇國史》;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龍嶺迷窟裡最後提到的「滇國」真的存在過嗎?
    龍嶺迷窟最後結尾,孫教授從龍骨天書上識辨出「滇」「獻」兩個字,說是古代的「滇國」「獻國」,陳瞎子說「滇國」「獻國」本是一國,那這個滇國真的存在過嗎?閏土前去查證了一番,發現這滇國還真的存在過。「滇王之印」的發現直接證實了《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的「武帝賜滇王玉印」的史實。今年2月14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在雲南晉寧河泊所遺址進行發掘時,出土發現了「滇國相印」、「王敞之印」和「田豐私印」等封泥。玉印、封泥的發現,從實物史料上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
  • 滇印記|古滇國是否真實存在?專家挨你款它的前世今生
    通過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傳播、展示、教育融合起來,讓更多的市民們通過網絡對文物知識的學習、了解,加入到傳承歷史保護文物的行列中來。掌上春城訊 古滇國曾出現在熱播劇《龍嶺迷窟》中,劇中認為,搬山一派苦苦尋找的雮塵珠就在古滇國的「獻王」墓中。那麼「古滇國」在歷史當中真的存在嗎?又是何人建立了神秘的古滇國呢?
  • 歷史上突然消失的古滇國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在當時雲貴一帶數夜郎國和古滇國最大。由於與中原隔絕來往甚少,「西南夷」不了解中原情況其實並不奇怪,故夜郎國鬧的笑話「夜郎自大」實屬正常。不僅夜郎國如此,滇王也曾向遠道而來的漢朝使者問過同樣的話「漢孰與我大?」
  • 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神秘古滇國的瑰寶,被列為禁止出國文物
    《鬼吹燈》中就有「雲南蟲谷」的章節,裡面提到三位主人公跑到雲南尋找雮塵珠,提到了一位古滇國的國君——獻王,當然這裡出現的人物都是小說虛構的。但歷史上,確實是存在這麼一個神秘的古滇國,而且直到現在,人們對這個古國依舊知之甚少。
  • 《鬼吹燈》下一站《雲南蟲谷》的神秘古滇國,現實中是如何發現的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播完,下一部胡八一們將遠赴雲南繼續展開探險,目標是滇王墓。《鬼吹燈》許多內容都有現實依據,雲南古滇國也是其中之一。說到這古滇國,在《史記》中就有記載,不過僅短短百字,人們只知道雲南地區古時候存在著一個古滇國,其餘則是一團迷霧,再也無從知曉。
  • 《龍嶺迷窟》是個什麼墓 龍嶺迷窟歷史原型古墓主人到底是誰
    然後無意中進入到了一座西周的大墓探險的故事。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是什麼這個古墓的主人是誰身份揭秘直接進入主題,小說中提到的古藍縣在陝西境內並未有真實地點,但必定有原型。原著中寫道:「我們一商量,便決定改變計劃,先過黃河西行。龍嶺往大處說,是秦嶺的餘脈,往小處說,其實就是一片星羅棋布的土岡。
  • 《戎馬丹心:漢匈決戰》滇國勢力預覽
    昆明·古滇王國溼地公園 攝/萬誘引力滇國,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治中心位於今天昆明市的滇池附近。
  • 『鑑賞』雲南古滇國玉器之越族玉器
    考古學家想像中的古滇國越人的裝扮。注意男人的帶飾,這是鑲綠松石青銅牌,是地道的夏人帶飾的演變。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的越人建立的一個古國,主要分布在以滇池地區為中心的雲南省中部以及東部地區,滇國的地域北至今會澤縣和昭通一帶,南至今新平縣、元江縣至個舊一線,東至今石林縣至瀘西縣一帶,西至今祿豐縣與安寧縣之間。
  • 滇印記|「滇國相印」「滇王金印」分不清?想get知識點的看過來
    通過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傳播、展示、教育融合起來,讓更多的市民們通過網絡對文物知識的學習、了解,加入到傳承歷史保護文物的行列中來。掌上春城訊在晉寧區河泊所遺址發現的「滇國相印」、「王敞之印」和「田豐私印」封泥都是同一個年代的嗎?「滇國相印」封泥的發現,對於雲南歷史的考古研究有著怎樣的意義?
  • 龍嶺迷窟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龍嶺迷窟》的熱播讓原作《鬼吹燈》又火了一把,雖然裡面的大蜘蛛和幽靈墓對於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說很新奇刺激,但是在《鬼吹燈》宇宙中,要說到最難盜的墓,龍嶺迷窟還是排不上號的。知乎有書迷整理的最難盜的墓top,分別是雲南獻王墓、南海歸墟、崑崙深宮和地仙村,但要說到最詭異最恐怖的,獻王墓絕對是第一。
  • 貯貝器 古滇文化的歷史書(文物有話說)
    貯貝器是古滇國特有的青銅器,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自被發現以來便受到國內外學界關注,是滇青銅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滇文化是從戰國初期到西漢末年,以昆明、玉溪兩地為中心、方圓幾百公裡內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古滇文化的橫空出世、神秘消失,都給人留下遐想空間。
  • 古波蘭國:建立 古波蘭的社會制度
    古波蘭國的建立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最初圍繞幾個中心形成區域性的聯合,到十世紀後期,圍繞一個大的中心把整個波蘭地區都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所謂「部落公國」,即部落聯盟。約在九世紀中葉開始出現兩個聯合中心:小波蘭的維斯拉人公國和大波蘭的波蘭人公國。
  • 《龍嶺迷窟》:孫教授的真實身份,他才是最後的BOSS
    目前,爆款網劇《龍嶺迷窟》迎來了收官,豆瓣評分更是創下了迄今為止《鬼吹燈》系列影視作品的最高分,8.3分。比當初開播的8.4分僅低0.1分。毫無疑問,《龍嶺迷窟》是2020年上半年最熱門的國產網劇。《龍嶺迷窟》可謂是票房口碑雙豐收,這個完美收官讓不少網友對於接下來的《雲南蟲谷》充滿期待。《雲南蟲谷》是承接《龍嶺迷窟》的劇情,講述新「鐵三角」組合查到雮塵珠是古滇國獻王墓的隨葬品,於是冒險深入雲南瘴癘之地探尋雮塵珠的故事。
  • 閱讀昭通·​群山丨古滇復興記
    正在書寫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幅華章中,古滇,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然而不可或缺的段落。也可以說,古滇是一個沉睡了2300年的舊夢。這個曾經獨步滇海、時間長達500年的南高原撮爾小國,無論國君還是臣民,肉身早已經灰飛煙滅於歷史塵埃中。
  • 《鬼吹燈》系列中的《龍嶺迷窟》,講的究竟是什麼故事?
    《龍嶺迷窟》是《鬼吹燈》系列中的第二部,故事接首部的《精絕古城》。不過這一部的書名雖是「龍嶺迷窟」,但跟《精絕古城》裡包含了胡八一爺爺的故事,還有胡八一王凱旋探險黑風口關東軍要塞等支線故事一樣,《龍嶺迷窟》也是由四個主要故事組成的合集,只是這四個故事都彼此關聯,承上啟下。
  • 為何古滇國男兒會為「救牛」而死?後人竟還在「存錢罐」上為他塑金身?!!
    貯貝器,古滇國特有的青銅器,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多用來貯存貝幣,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存錢罐。在諸多貯貝器中,雲南省博物館的一件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尤為珍貴。據說當時被視為「古滇國太陽」的牛群大量染病,古滇國的天空猶如烏雲蔽月,滇人愁雲滿面。古滇國祭師只能求助神靈庇佑。這時一位滇國勇士從中原帶回了大夫,以求治癒牛群。但是按照傳統習俗,滇國的牛不準異族人靠近,這件事被祭司發現後準備將勇士祭神。
  • 《龍嶺迷窟》中「鐵頭龍王」是否真實存在
    最近《鬼吹燈》這部IP又火了,《龍嶺迷窟》正在網絡熱播,原本只存在於書裡的各種詭異生物也通過電視劇得以形象化,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這些未知生物是否存在的興趣。在最近的劇情中,在黃河渡船上,遇到了除開篇旱魃之外的又一生物「鐵頭龍王」,從外形看是一條漆黑的大魚,而原著也描述為:「這大魚啊,身上有七層青鱗,魚頭是黑的,比鐵板還要硬,光是魚頭就有解放卡車的車頭那麼大個。」它出場也自帶BUFF,天氣可是突然驟變,離去之後又轉晴,詭異程度可見一斑。
  • 國寶檔案「滇王之印」
    需要說明的是,它只是一枚殉葬印,漢武帝賜的金印還要為後繼的滇王在世間使用。不過,滇王確有值得自大的資本。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天的50餘年中,考古工作者先後調查發掘了數十處滇文化古墓群和古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璀璨奪目,充分顯示滇人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其所達到的水平在西南民族中沒有誰能比得上。青銅文化達到了如此輝煌的地步,偏居一隅的滇王流露出自大的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
  • 【滇地寶藏】雲南人出門騎大象,竟然是真的?!
    點擊下方圖片回顧第一期《滇地寶藏》「聽說雲南人出門騎大象?」「聽說雲南高考項目就有騎大象?」《滇海虞衡志》圖源雲南日報看到這裡你一定想說「雲南人出門騎大象」這個梗真的說不清了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凝聚各方力量,集中研究人象衝突緩解、亞洲象種群管理、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等重要問題,建立亞洲象「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為中國亞洲象保護管理決策提供技術支撐。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府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支付寶公益基金會共同籤署協議,在中國亞洲象保護發展全領域開展合作。
  • 歷史上輝煌而神秘的王國:古滇,存在100多年後,為何突然消失
    例如一些偏遠地區的小政權,都未在《朝代歌》中體現。正如曾經輝煌而神秘的古滇國,它又是如何消失在歷史之中呢?古滇國是何來歷,為什麼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實,這一切還要從古滇國的出現開始說起。一、古滇國的出現和發展相傳,滇國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少數民族的部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歷史學家慣稱為滇族。公元前278年,楚國遣楚將莊礄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徵服當地人後,就留在滇池地區,建立滇國,而它的都城就在今昆明市晉寧區晉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