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教你寫詩。
在這個迷離的世界,我們難免失去自我,當回頭看去,回想一下,發現自己過得真所謂是有趣,想對人說自己的苦悶,卻發現無人能懂,於是,模仿起古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然後以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為別的,只為能將苦悶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
詩詞有兩次重大改革,五四之前是以文言文為主,五四運動之後就以白話文為主。自胡適提倡用白話文來表達文言文以後,就打開了白話文的大門。許多作家都改變風格來寫新詩,雖然寫的詩相比現在的人寫的詩有點有所不及,但是他們的歷史地位卻無人能及。比如詩人郭沫若,因為剛接觸新時代的詩詞,不是太熟悉,所以以惠特曼為自己的偶像,追求他的手法,以此來挖掘,發揚自己的新詩。還有冰心,聞一多等等,但他們都是詩詞歷史的開拓者,是自由體詩的祖師爺。
與那時相比,現代詩更是房展空間無數,想啥寫啥,人人都是詩人。因為普通話的普及,押韻也越來越簡單,不再因為方言,而使詩難讀難懂。寫詩不再僅是因為有文彩而去刻意寫詩,而是寫的故事,因為有故事,所以才會去寫詩。
相比之前的文言文詩詞,我更喜歡白話文詩詞,它寫法隨意,表達感情更是徹底,既能看出文筆功底,又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通俗易懂,更能使大眾接受。它自由,不拘束,句子可長可短,思想,空間,隨意跨度。由眼前景物觸發靈感,由此物聯想到彼物,彼此結合,句子一瀉千裡,無一絲牽強附會之意,真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