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雨」在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2020-12-14 蜀黍趣觀史

我國古代的詩詞發展,每個朝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就其詩詞的繁榮景象來說,唐朝時期尤為鼎盛。詩詞是文字藝術的升華,它以凝練的語言,簡短的文字,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闡述人的心靈文學。詩詞講究意象美,古代詩歌意象廣泛,風花雪月,花鳥蟲魚,皆有借喻。

作為一種自然界常見的天氣現象,本沒有任何的主觀情愫,但在古代詩人獨特的文化審美中卻營造了豐富的人生意蘊,雨與中國傳統的心理審美相結合,創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美詩句。不同時間的雨,激發了詩人別樣的創作靈感。在整個唐詩中,含有雨的意象詩句佔有五千六百多處。雨可謂是唐代詩人創作的重要題材。

一、雨在唐詩中興盛的歷史原因

要想說明雨在唐詩中興盛的歷史原因,我們要先了解唐朝時期唐詩興盛的原因。我們常常強調經濟是基礎,也就是說在經濟繁榮的前提下,文化、科技才能穩定繁榮,唐朝時期建立了穩固的政權,又經過多年的經營,經濟方面一度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後人多把唐朝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風格的詩人,其中初唐代表詩人有盧照鄰、駱賓王、楊炯、王勃等。盛唐時期代表詩人有李白﹑孟浩然﹑王維﹑杜甫等。中唐時期代表詩人有劉禹錫、溫庭筠等。晚唐時期代表詩人有杜牧、韋莊、李商隱等。

唐朝時期的詩壇可謂人才輩出,空前發展,這種繁榮的景象不得不說與當時的經濟制度有著很大的聯繫。正如前面所說,唐朝流傳與世的詩詞很多,唐朝時期其中以雨為意向的詩詞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唐朝時期的每一滴雨都在中國的詩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使它在唐代的詩詞中大放異彩。

二、唐代詩詞雨的情感藝術

1、唐詩中雨意象的愁與苦

作為愁緒的載體,越是連綿不絕,淅淅瀝瀝的雨,越悽涼,越能反映出詩人內心的愁苦。下雨天,氣溫往往是清涼的,加上詩人自己的主觀意想,天氣的清涼映照在詩人心中多數就是悽涼,下雨的自然現象與人的惆悵憂傷有了默契的結合。

說到悽涼的雨就不得不提唐代詩人李商隱,他的《夜雨寄北》可謂是和雨融為一體,秋雨悲涼,內心更是悽涼至極。詩的前兩句「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把氛圍營造淋漓精緻,看著眼前的池塘被一夜秋雨漲滿,自己的歸期尚未知曉,妻子詢問的日子無法給出確切的答覆,心中的空虛與秋池漲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後兩句詩詞把作者的意境更進一步升華,作者想像著他日重逢的溫馨畫面,纏綿的夜話與現在獨居的悽涼進一步對比,反襯出今夜巴山夜雨的悽涼,表現了作者的無奈孤獨的旅居生活。李商隱的這首詩,可以說是唐代詩詞苦雨意向運用的制高點。

詩人描寫的苦雨不但只有連綿的秋雨,還有急促的春雨。唐代詩人韋應物就有一首寫春雨的詩詞《滁州西澗》,詩人在春天外出遊玩,來到滁州的西澗邊上,忽遇大雨。詩人在詩中這樣描寫道「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無人的野外渡口橫著一隻小船,春風帶著急促的雨水猛烈地澆灌著,這使一首借景抒情詩,詩人寫春雨與野舟。表達了詩人內心對時運無可奈何的憂傷。

借雨寫生活的困苦。「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白居易的茅屋在被風吹毀以後,又趕上下大雨,這種艱難的環境寫出了唐朝遭遇戰亂後的廣大人民的悲慘處境

2、唐朝詩中雨意象的喜與樂

連綿不絕的雨,使人煩悶與憂愁,但當雨應時而降,滋潤萬物,使得世間萬物煥發生機的時候它又是喜雨了,久旱逢甘霖的雨是惹人喜愛的,它洗滌花草的纖塵,淨化詩人的心靈,帶給人愉悅的心理感受。

其實唐詩中的喜雨詩詞也是頗多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詩人杜甫看到這應時而下的雨時,仿佛按耐不住心裡激動的心情,《春夜喜雨》中詩人杜甫描寫的這場及時春雨,充斥著詩人歡快的情感,這雨好像就是一位許久未見的朋友應邀按時出現的一樣。這雨知人意,識人心,讓人不得不喜。

詩人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杜甫的這首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天街的小雨如絲如縷,如同奶油一般細膩爽滑地滋潤萬物,雨中朦朦朧朧的草色如同嬰兒般吸允著這如同母乳般的細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雨的意象,描寫了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表達了詩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樂觀的心態,這首詩中詩人的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3、唐朝詩中雨意象的雅與俗

唐詩中不僅有表現雨的喜和愁的情感,還有處於兩者之外的情感模式,它不因雨而喜,也不因雨而愁。它是對雨的自然欣賞,我們暫且把它界定為雨意向的雅與「俗」。這裡的「俗」,不是俗氣,而是通俗,平易近人的意思。這種意向中的詩人對雨不再有過度的主觀想想,多數是對雨這種自然現象的簡單描述,參與的情感不多,但讀來更有另一番別致的趣味。

說到唐詩中這種雨意象的詩詞,不得不提一位詩人韋莊,唐朝詩人韋莊在他的一首詩中描寫到「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充分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美學思想。簡短的兩句詩,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清新婉約,休閒舒適的暖春時節的生活。碧綠的春水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在漂浮於美麗水面上的小船中聽著雨聲睡眠,一種溫暖舒適的春季生活躍然紙上

在唐詩雅與俗的雨意象中,不僅有寫春雨的詩句,秋雨同樣也適用於雅的美學。在這裡陰冷的秋雨不再是惆悵與悽涼的,相反的是它是一種舒暢,清爽。涼絲絲的秋雨仿佛帶走了夏日的煩躁,悶沉的空氣環境被一掃而盡,那些沉積在人心頭的愁苦心情也一併帶去了。例如唐代王維在詩中寫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首《山居秋暝》是唐朝詩詞中的山水名篇,對山水的描寫寄託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純淨的理想境界,剛下過秋雨的山中,人煙更加的稀少,空空蕩蕩的山裡,在秋雨洗刷之後,秋意更加的濃重,山霧環繞,景色美妙。在初秋的傍晚,山中空氣清新使人聞之心情舒暢。

詩人通過寫自然的景色之美,表達自己的人格之美,同時襯託詩人內心的理想社會,詩人通過對山水景物的刻畫,運用比興手法,借景抒情通過雨的意象美,寄情於山水,蘊含豐富,耐人尋味。

4、唐詩中雨意象的禪意思想

唐代詩詞雨意象除了在景物描寫和悲喜的情感寄託之外,還有從雨中寄託的禪意的哲學思想,唐代詩人多認為雨是來清洗世界的汙濁的,也是洗滌人的心靈的。在物慾橫流的世俗社會,難免會迷失自我,迷失自己的初心。在下雨的天氣裡,獨坐靜觀雨的變化,同時結合自己的人生旅途,從中悟出某些人生哲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這種雨的意象也是頗有幾分禪意的。

唐詩中李商隱的詩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單獨分析這兩句詩其實就是描寫秋日池塘裡枯萎的荷花與荷葉,但詩人把荷葉、荷花與雨的意象結合起來就變成了另一番趣味。

陰暗的秋天,連綿幾日不散的霧氣,使得晨霜久久沒有下來,池塘裡只留下幾片的的凋殘的荷葉,仿佛是留著供人們聽雨珠滴落的聲音的。這首詩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詩,但這單獨的後兩句詩,有表現了詩人空、靜的藝術心靈,這種不可言語的禪意,與大自然的空靈景象融為一體,表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唐詩中雨的意象,是自然現象的客觀事物在詩人心中的主管意象的表達。它有時使人歡喜,有時使人憂愁,有時超然於萬物之外,有時又回歸到人的內心。先暫且不講雨的變化,這種詩人與自然景物的結合,充分體現了古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中國人歷來講究修身養性,從某種意義上講,詩人的詩詞歌賦也是詩人的一種情感表達,古詩詞的雨經過詩人的感情融合,形成了詩人獨特的情感意象,賦予了大自然中雨這種自然現象更多的靈動色彩。

唐代詩人雨意象的情感表達,除了體現古代詩人,靜觀萬物的思考方式外,它的表現還突顯了主體情感的寄託,使得情感變得具體化,形象化,使得後人在讀到某句詩時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產生共鳴,使讀者得到一種全新的審美感受。通過這一點也不得不說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參考文獻:

1、《唐詩三百首》

2、《四季風煙中的雨意情》

3、《中國詩詞全詩賞析》

相關焦點

  • 好雨知時節,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
    詩聖杜甫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下至三歲孩童,上至耄耋老者,可謂耳熟能詳。雨是作為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
  • 如何拍攝「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是唐代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前兩句詩詞。這兩句詩詞所表達的意思非常直白:雨露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這是擬人化的寫法。拍攝思路因為只是拍攝詩文的前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挑選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進行拍攝。其實,拍過下雨的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在下雨天拍照,光線一般不會特別充足的。畢竟,陰天下雨是一氣呵成的。而且,想要拍攝出雨絲細密的感覺,還得用長曝光進行拍攝呢!
  • 好雨知時節,詩中春意濃,看詩詞中的雨水時節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到來,綿綿春雨便是春天最溫和的宣告,萬物萌動復甦,生命開始了新一輪篇章。今日雨水已至,讓我們在溫潤的古詩中品讀春雨的美妙。好雨知時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詩詞入境一字間:詩詞中的20個高頻意象分享
    胡應麟說:「古詩之妙,專求意象」(《詩藪》)。大凡「意境」超然的詩詞,都離不開意象的巧妙運用。克羅齊在《美學》中乾脆說:「詩是意象的表現」。不難發現,詩詞要出「意」與「境」,事半功倍」的秘笈就在於:「如何巧妙地利用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我們在詩詞中常說的「象」,景象的「象」,萬象的「象」。而「意象」,顧名思義,就是「萬象」「景象」所寄託的,被詩人賦予的情感,也就是藉助於「象」來表達「意」的那種東西。
  • 讀了這些寫雨的詩詞,耳畔似有雨聲
    很多詩詞就是詩人因物起感寫出來的,同時,詩人也會把感情投射到物上,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雨,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給了無數詩人以靈感,也承載了詩人的情感,被詩人歌詠。讀了下面這些寫雨的詩詞,耳畔似有雨聲。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明日雨水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古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春天象徵著生發、成長;雨水,正是生命之源。古人說「遇雨則吉」,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無聲地滋養人的心田,也孕育著萬物的新生。
  • 答好詩詞鑑賞題,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昨天老師從三個角度談了在中考時如何快速理解詩詞內容,那些都是老師的經驗分享,希望你有所收穫。如果你是一位家長,它值得你為學子們分享收藏。詩詞鑑賞是綜合性的過程。我們需要在把握詩詞的標題,詩詞作者、寫作背景和詩詞注釋的基礎上,結合詩詞中議論抒情的句子及表現手法來理解內容。
  • 詩詞:雨,一生的悲歡離合
    一年四季,都少不了「雨」的身影。她總是忠實地踩著自己的時間點,等到了自己出場的時候,縱身一躍,灑落人間。但在不同的時節,雨的姿態都是不一樣的。【春雨】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好雨知時節」!今日雨水,我在手機裡感受到福州的春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今天12時56分, 我國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二個節氣「雨水」。
  • 意象選擇和表達方式能否提升詩詞的意境?
    有朋友提問:詩詞意境如何通過意象、抒情方式以及藝術處理高度融合的整體美?這個問題看上去高大上,實則是有點掉書袋,故弄玄虛的感覺。我們剝離一些定語,理順這個問句,得到主題幹:詩詞意境如何通過意象、表達方式以及藝術處理帶來整首作品的美感?
  • 好雨當春,潤物無聲
    忽然想起唐代杜甫,他把豪情做詩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其實告訴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天地萬物復甦中的千軍萬馬,一滴滴活潑亂跳的春雨,它們雖然沒有人的生命體質,不會吃飯不會說話,沒有知覺沒有思想,但它們都懂得把自己的生命,提現在春天裡誕生。而貴為高級動物,知無常應四時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把生命提現到為苦難立命的世界中去。
  • 好雨知時節 夜間現身白天晴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17日起,我國中東部地區,大範圍降雨過程開始了。南方不少地區,幾輪雨水無縫銜接,可以說是連日陰雨。17日白天,南方的降水從四川東北部、重慶中北部、湖南西部、雲南西部展開,之後,南方降雨帶將自西向東開始影響南方大部地區。
  • 10首寫雨的著名詩詞,一蓑煙雨任平生
    4.杜甫《春夜喜雨》,小楷,紙本,20.5x23cm,2020.06四、《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元之際的詞人,經歷著滄桑變故,其國破之痛、家亡之恨,多會在其作品中表現出來。
  • 古代詩詞中審醜的文學意象
    那麼,文學發展到今天,蔚為大觀,有沒有審醜的文學意象出現?當然有,而且還不少呢。在古代詩詞裡面,竹子代表氣節,松樹代表不屈的品格,月亮代表思鄉等等,而蒼蠅、老鼠、蚊子為什麼不能入詩?因為這些東西不具有審美特質,偏偏是審醜的,不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於是大多數詩人都不寫它們。但也有詩人試著寫,讓這些討厭的東西具有了審美特質。
  • 春天來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及時的好雨知曉時節的需求,因時而動的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飄落下來,正值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春雨的到來,普惠恩澤,無聲的滋潤著春天萬物。開篇一個「好」字,詮釋了杜甫對春雨之情深意重,對春雨「知時節」的降臨給予萬物復甦的讚美,是詩人盼望「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發自內心的讚嘆。大自然的神奇不僅僅能沿襲節氣順時而動,更有其自強不息,綿綿不息的生機動力,是蓬勃生機的自然原動力,或許這也是詩人內心期盼「雨水」的來臨蕩滌世間汙濁,煥然一新的美好渴望。
  • 詩詞起名:帶「雨」字,且難得一見的寶寶名字精選
    可以取名「雨池」,如謝雨池納蘭容若的詩詞大家一定很熟悉,他的《蝶戀花·出塞》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詩句:「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這是賀鑄的《青玉案》描寫雨的詩句,煙雨一川青草,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我們可以取名「時雨」,如張時雨,好雨知時節嘛~翁宏《春殘》中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在這樣的情景中賞花之人、落花飛燕、春雨巧妙地被裝進了一句詩中,恰到好處,美不勝收。
  • 悠韻翩飛沁心脾—淺析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
    它與傳統詩詞的結合,提升了其本身的質量與層次,增加了藝術魅力,延長了藝術生命。而同時也使得所運用的詩詞為更廣泛的人群所知,二者相得益彰,可以說達到了雙贏。流行歌曲與傳統古典詩詞的結合本不屬新鮮事物,而近些年來流行歌曲曲詞的創作越來越體現出形式的多樣化。
  • 表達下雨天心情的詩詞盤點 優美的古詩詞描寫雨天心情
    古代一般的詩詞裡不是抒發自己鬱郁不得志的心情就是抒發對遠方朋友和戀人的思念,而這些詩詞裡往往會帶上雨。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雨水後感之
    雨水: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作者:桃源君昨天2020年2月19日14:10庚子年農曆正月(小)廿六雨水至,萬物始萌動春雨至,萬物生。此時大地回暖,雨水潤澤萬物,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石泉老人書:好雨知時節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2月18-20日,這時太陽黃經位於330°。
  • 冷門詩詞科普之溫庭筠: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但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在詩詞界,他,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一生有4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不乏如「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等千古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幾首比較冷門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