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楊到郎朗:同樣的強勢父母,為什麼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2020-09-05 陳歷傑

因為孫楊的被禁賽事件,孫楊母親的強勢控制教育又成了熱議話題,我也在上一篇文章中(孫楊被禁賽八年的悲劇原因解析:強勢的母親是如何毀掉天才孩子的?)分析過孫楊被毀和母親性格與家教之間的關係,不過同樣以控制型教育出名的郎朗家庭,為什麼卻沒有養成孫楊這樣的巨嬰人格?

關於郎朗的教育,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專門分析過(郎朗的成功原因探秘文章),他的成才其實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不過他的性格發展和鋼琴成績的取得和他父親的強勢教育也是分不開的。當然,目前郎朗還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不過從與郎朗合作的國際人士的評價來看,他在處理問題上還是成熟穩重的,也得到了國際認可,這和孫楊即使作為頂尖運動員卻遭到他國選手的抵制與反感形成鮮明對比。

教育的話題非常敏感,我們很難輕易說那種教育就是好或者不好,針對這種疑惑,我專門梳理了兩人性格發展的主要線索,發現以下幾個關鍵差別:


01

孫楊母親的強勢完全壓過父親

郎朗母親的智慧則平衡了父親的偏執影響

孩子會受到父母兩方的影響,當然,強勢一方的影響可能更大,但是另外一方的平衡作用有時會起到重要的緩衝作用,不至於讓強勢形成偏執型傷害。

從有限的資料來看,孫楊父親幾乎沒有存在感,全是孫楊媽媽一個人說了算。女強男弱的家庭,孩子很容易成為媽寶,尤其男孩,因為沒有男性的榜樣力量,就更可能成為巨嬰,缺少責任和擔當,並且缺少父親力量的平衡,母親也容易越來越張狂,最後變得跋扈囂張,缺少自知。所以對於夫妻之間的關係,我從來反對某些丈夫為了迴避矛盾就裝聾作啞,或者對家裡的情況不聞不問,這樣的甩鍋行為最終傷害的往往是孩子,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而孫楊則和蘇明成有非常相似的一面。

而郎朗的母親儘管比較低調,但還是很有力量感的。當時為了讓郎朗去北京練琴,她一個人扛起了養家的重任,讓父親完全能夠投入和陪伴到郎朗的音樂夢想的追求之中,這確實也不是一般的魄力。而更難得的是,郎朗母親還有很溫柔包容的一面,郎朗說他在日本比賽的時候,腦海中始終閃過的就是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可以看到這位母親在郎朗心目中的位置。

所以,郎朗的家庭還是典型的嚴父慈母,母親的溫柔和堅定平衡了父親的暴躁與偏執,讓郎朗能夠得到相對平衡中庸的教育,這對他性格的平衡發展是有好處的。


02

孫楊的成長環境太過單一和刻板

而郎朗的成長環境則足夠多元與國際化

孩子成長時候的眼界和體驗的豐富程度對於孩子的性格塑造至關重要。這就是我為什麼反覆強調給孩子更好的眼界和格局,讓他從小能夠學會去體驗生活之美,學會同理心比取得好成績要重要的多(《天才少女》:假如你的孩子天賦異稟,你會如何培養?)。

孫楊作為舉國體制的運動員,我們可以想像他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多單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這確實磨練了他的獨特技能和意志品質,但是缺失也很明顯,比如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對社會真實運作規則的學如果他遇到開明的父母,可能這一課能夠補上,但他的媽媽也是運動員出身,反而會不斷加強他的溫室成長效應,讓他與真實世界產生隔絕,最終變成一個巨嬰。

但郎朗在這方面卻幸運的多,他父親儘管對他的成才近乎偏執,但還是沒有狂妄自大到認為郎朗跟著他一個人學就行了。他從小就給郎朗去拜名師,為了拜到名師可謂殫精竭慮,而當一些國際大師的指導方式和他的教育理念不相符的時候,他還是願意去調整自己的,而不是簡單的給孩子洗腦控制。

所以,郎爸和孫媽的關鍵區別點在於,郎爸著眼於郎朗的成才目標——世界頂尖的鋼琴家,為了這個目標他可以讓路,可以承認自己的不足。而孫媽則是更看重自己的控制,完全對專業的團隊運作不屑一顧,甚至在孫楊生死攸關的聽證會上也是唯我獨尊,其無知和狂妄的程度和郎爸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可以說,郎爸的眼界是遠遠超越孫媽的。不同的眼界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成長環境,孫楊的單一刻板的環境中變得越來越閉塞狹隘,甚至不斷拷貝母親的狂妄和幼稚。而郎朗卻在足夠多元和國際化的氛圍中變得越來越開闊,開始把從各位大師和各國文化中學到的精華融入自己的音樂之中,自成一派,同時也變得自信與包容,明白兼容並蓄的人生哲理。


03

孫楊受到人文素養的薰陶少得可憐

郎朗則在國際大師人文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怎樣的人文素養的薰陶直接決定了這個孩子以後能走多遠,以及幸福的能力,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對孩子人文素養的培養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孫楊的培養模式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在舉國制的競技體育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基本上唯成績論英雄。只要你比賽成績好,為所欲為也可以被容忍。至於人文素養的培養,最多是個點綴,因為這個至少對短期成績的影響並不明顯。而長期以往,人會變得工具化與功利主義,對於其他的為人之道的東西覺得太空,不實際,卻不知道自己在偏離幸福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毀滅。

而郎朗儘管也是從競技鋼琴開始,最開始也是著眼於技巧和成績,但他足夠幸運,遇到了好老師。他的第一個老師是朱雅芬老師,是當時瀋陽最好的鋼琴老師,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國際視野。這種人文底蘊直接給郎朗打了個好底子,讓他對音樂的理解有了靈魂。而後面遇到的中央音樂學院的趙國屏教授,為人儒雅,性情溫和,更多的引導郎朗去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真正去啟發他的興趣,去理解每一首曲子背後深刻的情感。

而在美國學習期間遇到的世界級的名師格雷夫曼(Gary Graffman)教授更是讓他醍醐灌頂,明白了其實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不要把鋼琴僅僅當成比賽,而是事業,拓展自己生命體驗的靈魂事業。

正是這些頂尖級的大師的人文薰陶,讓郎朗從一個「工具人」變成了一個有著獨立靈魂的大寫的「人」。而這些也讓他在國際鋼琴事業上走得足夠紮實,足夠遠。

所以,育兒真的是一場馬拉松,沒有什麼公式可以保證你成功,但從孫楊到郎朗的不同命運曲線,我們至少可以看到,作為家長,一定要不斷地自我成長,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眼界與格局,懂得謙卑與尊重,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並且學會有邊界的愛,懂得在該放手時果斷放手,才能真的培養出獨立有愛、開闊包容和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願你也能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精進的智慧父母!


END

相關焦點

  • 孩子摔了跟頭,父母不同的應對態度,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有的母親甚至還會把孩子摔倒的原因責怪到地面頭上,「都怪地不好,讓我寶寶摔倒了。媽媽打它,替寶寶報酬。」同樣是面對孩子摔倒了,媽媽不同的應對方式,卻讓孩子有了不一樣的人生。美國孩子從小接受挫折教育,他們很早就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並且變得越來越獨立堅強。
  • 孫楊被禁賽的背後
    人生的任何重大節點都是有跡可循的,他是個怎麼樣的人?他有什麼樣的特質?他為什麼能取得這麼優秀的成績?他為什麼總是麻煩纏身?其實,在他的成長軌跡裡面都能夠有找到他的蛛絲馬跡,通過這些蛛絲馬跡最終連起來,能夠像天人一樣最終追溯到形成他這種特質的最原始因素。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這種原始因素往往是家庭教育。
  • 孫楊被強勢媽媽毀了?控制欲強的父母來看看吧
    近日,孫楊被禁賽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在各路媒體爭相曝光此事來龍去脈時,孫楊母親楊明也被挖出了很多「黑料」。很多人認為,孫楊從一個前途無量的體壇少年到成為敗光了路人緣的「巨嬰」,和強勢媽媽楊明的一系列騷操作密不可分。
  • 不同尋常的眼光,造就不同的人生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做大事的人,他們的眼光的確不同尋常,因為他們的眼光會更長遠,更敏銳更獨特。這是他們擁有不同尋常的眼光,才使得他們在做事的時候能更好的預測和把握事情發展的趨勢。做好萬全之策。這是因為他們擁有不同尋常的眼光,才造就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 郎朗的爸爸、譚元元的媽媽,爬上金字塔尖都需要同款中國式父母?
    郎朗幼年時,郎國任就狠心辭去工作,從此以「郎爸」為職業,帶兒子「北漂」求學。在簡陋的出租屋,他每天監督兒子苦練。郎朗自傳《千裡之行:我的故事》裡披露,父子關係一度緊繃,郎朗曾對父親喊出:「我希望你下地獄!」有一次因為郎朗耽誤練琴,父親甚至把他拖到11樓天台,「逼迫」他跳樓自殺。
  • 孫楊被禁賽8年,別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媽寶男」!
    最近的孫楊被禁賽8年的事件引來熱議,聽證會完整視頻曝光了之後,孫楊的媽媽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孫楊的媽媽楊明在現場反覆打岔,庭審時間長達9個小時。全程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一直在說孫楊這些年來的委屈。當律師禮貌告知她可以離開了,卻仍然意猶未盡的說:我還沒講完。
  • 孫楊的隕落,到底是教育的失敗還是性格的缺陷?
    縱觀孫楊目前的二十幾年人生,基本上每一步都有母親留下的足跡,少時的培養,中期的貼身管教,後期的放縱,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父母在能力上成就了一個無可匹敵的孫楊,在教育上,為孫楊今日的結果埋下了種子,一定程度上說,孫楊父母這種教育是失敗的。
  • 孫楊自由式奪冠 強大的心理造就了今天的孫楊
    孫楊自由式奪冠 強大的心理造就了今天的孫楊時間:2020-01-16 19: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楊奪得2020年FINA冠軍遊泳系列賽400米自由式冠軍 陳文 攝 中國遊泳選手孫楊15日在2020年FINA冠軍遊泳系列賽深圳站,以3分44秒07獲得400米自由式冠軍
  • 孫楊被禁賽,媽媽楊明發文引爭議:父母站對位置孩子才能走得更直
    楊明這個長文一發,再一次把孫楊推上了風口浪尖,網友紛紛指責楊明全年保姆式陪伴把孫楊養成了一下巨嬰。縱觀孫楊的成長之路,不難看出:父母站對位置,孩子才能走得更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能力,孩子能幹的事父母包辦代替,父母就剝奪了孩子提高能力的權利。
  • 從當年「劉翔去死」到如今「孫楊想哭」,父母的教育才是最關鍵​
    強勢地通過物質手段把人家打發了,叫對方抱著孩子直接走人。在涉及到商業利益和自由方面,他和那些乖乖服從安排的運動員不同,不管是遊泳中心還是地方體育局,他都能鬧得不可開交,死活要自己掌控商業收入,你們想分我這塊大蛋糕?哼,憑什麼!他在任何時候都不願妥協,委屈自己。
  • 28歲的孫楊:從青銅到泳壇神話,不服輸的人生不設限
    在泳壇中,孫楊的名字是一個神話,在他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在全國錦標賽中取得出色的成績,從07年開始孫楊就開始為國家獲得榮譽,到現在十三年了,孫楊榮譽滿身卻依舊不忘初心,一心只為了國家。他可以憑藉過人的膽識在比賽中取得一場又一場的成績,卻又對人人趨之若鶩的名利 毫無興趣,他是孫楊,也僅僅就是孫楊,他一直在做自己。孫楊出生於1991年的浙江,這個90後男孩的父母都是運動員,名字也取自父母各自的姓氏。孫楊完美繼承了父母的運動天賦和基因,從小就長得比其他孩子高,父母也把希望寄托在這個孩子身上,希望可以代替他們為國爭光。
  • 100分的孫楊媽媽太毀滅,60分的姚明媽媽剛剛好
    這也就能解釋他當初為什麼無證駕駛、暴力抗檢卻又逃避責任;甚至在CAS嚴肅的庭審場合,依然笑得出來,全程和孫母顧左右而言他;明明有世界頂尖的專業團隊,但是母子二人都太強勢,太自以為是,只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讓世界的邏輯跟著自己走。而結果敗訴了,卻又把責任都推給翻譯、醫護人員甚至組織和領導。因為在他的世界觀裡,唯我獨尊,我不可能有錯,錯的都是你們。
  • 孫楊禁賽事件反轉:這位「背後的女人」是如何一步步毀了他的
    從小到大,孫楊的母親一直牢牢主導和控制了孫楊的人生,她的選擇和行為直接影響到了兒子的未來。孫楊的媽媽楊明曾經是浙江女排的主力,作為專業的運動員,她知道運動員鍛鍊時間的重要性,9年開車風雨無阻地開車12萬公裡接送兒子訓練。
  • 作為運動員,孫楊為什麼和他們有不同的命運?
    作為運動員,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命運?最近,關於張國威的新聞在網上被熱烈討論。張國威曾被禁止未經允許參加綜藝節目,並被扣除3個月的津貼、參加任何國內外比賽和留在隊裡檢查。此外,還有孫楊。如果孫楊得不到世界錦標賽的金牌,還會不會經常參加綜藝節目,遊泳管理中心肯定會放棄!01為什麼張國偉、寧澤濤被處罰,而孫楊卻倖免於難?運動員因參加商演(綜藝節目、廣告、代言等)而被主管部門批評的案例不多。2005年1月,國家遊泳管理中心宣布解僱「潛水王子」田亮,理由是他多次違反規定參與商業活動。
  • 3歲男孩塗鴉爆火: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才,99%的天賦卻被父母扼殺
    不同態度的父母,無形間就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孩子的生活本是一張白紙,他們的興趣便是那五彩斑斕的顏料,做父母的,如果這個色的顏料不讓塗,那個色的顏料不讓抹,孩子的人生畫作,豈不是變得寡淡無趣,沒了靈氣。
  • 郎朗吉娜官宣生子:孩子從小就含著金湯匙出生,人生遲早會開掛
    ,官宣小郎朗到來了。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頭髮和指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寶寶健康度,指甲長也就說明郎朗在吉娜孕期的時候,對吉娜照顧的還是很好的。還有一些比較積極的網友,也開始討論起小傢伙的名字了,一位熱心的網友給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郎迎音」,寓意像父母一樣喜歡音樂,並且像音樂那般的靈動快樂,富有內涵。
  • 孫楊被禁賽背後,有一個溺愛孩子的媽媽
    因不同的翻譯版本會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參考《父母平和,孩子快樂》這本書進行闡述:第一類為寬容型養育方式其實孩子不缺吃、穿,只是常年缺少親情和陪伴。當孩子們感受不到愛,無法體驗到跟他人的聯結,一種方式是不斷的挑戰規則尋求關注和愛,另一種方式就是極度的自卑,體驗不到自己活著的價值,最終集體喝農藥自殺。第三類為獨裁型養育方式,也稱為控制型、專制型養育方式。這類養育方式下,父母往往對孩子要求很高,但往往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 孩子「偷拿」100元,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
    01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華華前段時間在和爸爸逛商場時看到了一個玩具阿明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從偷拿家裡的錢,漸漸發展到偷拿同學的錢,最後發展到了在社會上偷盜,被警察抓個正著。民警問:"你認為是什麼,造就了你今天的局面?"阿明面無表情地說:"都怪我的父親,10年前,我拿了家裡的100元錢,但是他沒告訴我那是不對的,才導致我對金錢的欲望越來越大,我恨他。"
  • 孫楊,從「熊孩子」到奧運冠軍,背後父母付出了多少
    上幼兒園時,孫楊就比其他孩子高一大截。1998年,7歲的孫楊上小學一年級,浙江省遊泳隊的朱志根教練選弟子,一下子相中了孫楊。孫全洪夫婦希望兒子按部就班,考大學找一份安穩工作,搞體育太苦了。朱志根三番五次做工作,說孫楊天賦異稟,不練遊泳太可惜了。
  • 郎朗淚奔:成名後,我絕不讓父母再流淚
    郎朗郎朗是萬眾矚目的鋼琴家,被外國媒體稱為「東方之光」。為培養他成才,父親辭去公職,父母整整分居9年,做出了巨大犧牲。為此,父母沒少流淚。郎朗成名後,依然讓父母流淚,這是為何?郎朗答應了。郎國任和妻子自費趕到上海,然而郎朗活動安排得很緊,父母只與他見了一面,待了不到兩個小時。即便如此,郎國任與周秀蘭非常知足。此後,兒子一回國演出,郎國任夫婦就過去與他團聚。2015年8月,郎朗在武漢參加鋼琴演奏會。得知父母要過來,郎朗說:「武漢熱得像火爐,你們別過來了。」但郎國任夫婦還是執意趕了過去。結果周秀蘭中暑了,高燒到39度,在醫院住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