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孫楊被禁賽8年的事件引來熱議,聽證會完整視頻曝光了之後,孫楊的媽媽被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孫楊的媽媽楊明在現場反覆打岔,庭審時間長達9個小時。全程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一直在說孫楊這些年來的委屈。當律師禮貌告知她可以離開了,卻仍然意猶未盡的說:我還沒講完。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少見的對孫楊母親進行了定性:「他的母親似乎對兒子,起了最壞的作用!」
孫楊,是讓全國人民曾為之歡呼的世界冠軍,多個遊泳項目多個記錄打破者和保持者,卻將要成為歷史,在大家惋惜的同時,更要汲取教訓。而這次事件引申出的負面信息大都是對「媽寶男」教育方式的批評。
在生活中,孫楊的媽媽對他全權負責,生活中的小事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大部分知名運動員都有自己的團隊,負責宣傳、接廣告、安排活動等等,但是孫楊都是由媽媽一手操辦的。 早在7年前,就有體育總局的領導呼籲:楊明應該對孫楊放手了,不要再過多介入兒子的私生活,應該讓他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自己去成長。孩子的獨立能力缺失,可能小時候不明顯,但是長大後就會凸顯。這一次的「抗檢事件」,孫楊最終為自己無視規則、囂張的態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孫楊展現給別人的感覺就是,仿佛對一些社會的基本規則無所謂。造成這樣的結果,少不了母親縱容溺愛的推波助瀾。
很多媽媽都發現,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上學前都拖拖拉拉,非要自己一遍遍的催促,但是孩子也不甚在意,遲到了也還是屢教不改。而家長還要給老師賠笑臉解釋,感覺心好累。其實問題的根源就是:你什麼都為孩子做了,只會讓孩子置身事外,因為做錯事情的結果不用自己承擔。家長應該改變一下自己,讓孩子成長。
一、學會放手
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比較強勢,再加上心疼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不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而是一股腦的告訴孩子所有的社會經驗,總想讓孩子少走彎路。試問,一個人從來不經歷一點困難,他如何能長大成為一個有擔當、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太強勢的母親容易養一個有強依戀類型的孩子,而且還會惡性循環,你越對他好,他就越依賴你。但是,你終究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很多想要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父母都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比如江西龍虎山文武學校,因為在這裡,孩子要自己學會負責自己的生活起居並安排好自己的學業,漸漸的孩子就會明白,自己做出任何決定得到的結果,都需要自己承擔。
二、讓孩子懂得尊重
學會尊重才能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別人。誰會願意搭理一個只顧自己說聽不見別人說話的人呢?孫楊的母親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對法官的提問,答非所問,自己說自己的 ,而且這樣的錯誤犯了三四次。孫楊在拒檢時也是一樣,工作人員只是例行公事,有話可以好好說,為什麼要暴力拒檢、摔東西呢?現在很多孩子在家驕縱慣了,但是到了江西龍虎山文武學校就會改變,因為學校特有的武術文化,崇尚禮儀,能教會孩子尊重老師、彼此尊重。
三、讓孩子敬畏規則
社會是要講規矩的,規則應該是每個人的底線,玩遊戲有遊戲規則,學校有學校的規則,大家誰都不可能想上學就上學,想放假就放假。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迴避錯誤,推脫責任,不懂得擔當。不能因為心疼孩子,就讓孩子無所畏懼,你能容忍你的孩子,但這個社會不能。
如果你也是一位強勢的家長,不如從現在開始改變,對孩子少一些大包大攬的「管制」,多一些「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鼓勵,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媽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