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人計救國的歷史人物中,古代四大美女中,有兩個人上榜
沉魚之貌的西施,閉月之美的貂蟬,都是三十六計之中美人計的主角
四大美女,是歷史長河中閃耀的星光,她們的故事,一直流傳在我們中間。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容貌絕佳,分別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美。其中除了楊貴妃是因為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楊貴妃的美貌也在話本、詩詞中大為讚揚,而被評為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人都是容貌出色,並且為國家或民族做出過某種貢獻才評為四大美女的。
四大美女之楊玉環
唐代關於楊貴妃的詩詞有很多,其中耳熟能詳的當屬白居易的《長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讓無數人動容,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長恨歌中》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都以十分驚豔的詩句描述了二人的愛情,帝王家能有這樣的感情著實可貴。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
而關於王昭君我們最為了解的當是昭君出塞的典故,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的一個宮女,自願前往匈奴和親從而維護漢匈關係良好半世紀之久,同時也促進了雙方文化交流,為國家做出極大貢獻。
而說到另外兩人的歷史典故,或許用「美人計「一詞會更加鮮明,是的,西施和貂蟬都是因為成功使用美人計救國的歷史人物,下面就來分別說說吧。
西施與美人計
首先說到西施,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吳越之爭,也就是「臥薪嘗膽」這一詞的出處。春秋時期一次戰爭中,越國不敵吳國,越王勾踐被吳國俘虜,性命堪憂,常人都知越王「臥薪嘗膽」才能最終打敗吳國,可卻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讓吳王夫差忽略掉心腹大患勾踐的正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西施是春秋越國人,天生麗質,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浣紗之時有魚兒因為看見她而忘記遊水,不一會兒便沉入水底,她的美貌由此得名。
蘇軾也有一句詩詞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其中的西子正是指的西施,想把這西湖美景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十分的適宜,這裡雖然主要講的西湖,但人在看見美景之時立馬能想到西施的美貌,可以看出西施貌美真的是深入人心了。
在越王被吳國俘虜之時,範蠡四處尋找貌美女子,最終發現了她與鄭旦二人,通過刻意按照夫差的喜好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訓練,她與鄭旦二人忍辱負重、甘願獻身被獻給吳王,西施也成為吳王十分寵愛的妃子,說服吳國將勾踐放回。
勾踐在多年隱忍之下揮師來攻,而這邊夫差荒淫享樂、不理朝政,大敗于越,最終走向亡國之路。在任務完成之後,西施的結局有多種不同說法,但被大多數認同的是西施和範蠡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曾有人見其二人泛舟於湖上,神情閒適安逸。
貂蟬與美人計
而三國時期的貂蟬則是董卓和呂布的一出「連環計」和「離間計」的主角,董卓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大奸臣,操縱東漢皇室,禍亂朝綱、殘酷暴戾,他有一位驍勇善戰的義子正是呂布,呂布可以說是三國一眾英雄武力值榜首,有一典故是「三英戰呂布」,講的正是劉關張三兄弟合力都不能打敗呂布的故事,足見其武功蓋世。
貂蟬在流離失所時被王允救回府中,眼見當時朝局混亂,人民生活疾苦,她在一次燒香祈福之時被王允注意到,王允見她容貌甚佳,便生出「連環美人計」的計策,在王允的巧意安排下貂蟬先後與呂布和董卓相識,暗地裡說將貂蟬許配給呂布,明面上又獻給董卓,讓呂布以為是董卓強佔了貂蟬,從而激起二人的矛盾和猜忌。
後來呂布在王允的說服下刺殺了董卓,剷除了一大禍害。後來又在呂布被曹操軍隊圍困之時,貂蟬上演苦情戲,說要與呂布生而同居,死則同穴 ,至死不分離,導致呂布放棄計劃,每日與貂蟬纏綿作樂,最終被擒住殞命。在這兩件事件中貂蟬都承擔了極重的角色,可以說沒有她,董卓不會那麼容易剷除,呂布也不會那麼容易被擒殺,貂蟬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成功使用「美人計」救國的一大歷史人物,被後人稱讚。
小結
西施和貂蟬為了國家大義甘願獻身的大義之舉一直被後人傳頌,她們是巾幗英雄,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你還知道歷史上有誰也成功使用過「美人計」嗎,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