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人被並成為古代四大美女,後人常常以「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形容她們四人的美貌。
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一直被流傳的原因不僅僅是他們傾國傾城的容貌,而且還和他們坎坷的命運故事有關。四人的共同點在於都經歷了坎坷的人生,不過可能讓大家意料不到的是,古代四大美女能夠在史書中確認的只有楊貴妃一人。
1.與範蠡隱居的西施
根據流傳下來西施傳說,西施在越國消滅吳國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越王把西施和鄭旦召進宮中訓練歌舞和體態,三年後把她們獻給了吳王夫差。夫差果然沉迷於女色,不理朝政,終被越王勾踐所滅。
其中範蠡和西施的愛情故事被廣大後人所傳頌,傳說範蠡在為越王的「美人計」勘察美女的時候發現了鄭旦和西施,結果他們深深地相愛了。東漢的《越絕書》記載,在吳國被消滅的當天,範蠡帶著西施逃到了太湖上,一起泛舟離去。
雖然在各種民間傳說的口口相傳下,範蠡和西施的愛情故事也在一代代地流傳著,但在正史的記載中是幾乎找不到西施的身影的。《越絕書》、《吳越春秋》等詳細地記載了西施的事跡的典籍也都是東漢以後的事了,距離吳越爭霸已經差不多有一千年的時間跨度了,可信度並不算高。
如果只因為史書中沒有記載過西施就說她不存在吧又不完全準確,東漢之前的史書中雖然沒有記載過西施的存在,但戰國時期的《墨子》、《孟子》、《莊子》都對西施的美貌交口稱讚。《莊子》中記載的成語「東施效顰」至今都被經常引用,西漢時期的《新書》、《新苑》、《淮南子》等典籍也明確地記載了西施的存在。
因此,西施雖然可能的確在歷史上存在過,但關於她的事跡更多的是以傳說故事的形式在民間流傳,而非對吳越兩國的佔據造成重要影響。不過如果歷史上真的有西施這個人,那麼她一定像民間傳頌的那樣有沉魚之貌,才會被賦予了如此美好的愛情故事。
2.寧胡閼氏王昭君
王昭君在史書中有了少量的記載,《漢書》和《後漢書》中都記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但令人疑惑的是,兩本史書中記載的王昭君的名字並不一致。《漢書》中記載王昭君名薔、檣,《後漢書》記載的王昭君字嬙,兩本史書中出現多個不同的名字導致後人對於王昭君的真實姓名、字號也難以確定。
根據史料的記載昭君很可能並不是名或者字,而是一種封號。「昭」代表了「光明、顯著」的意思,「昭君」象徵著她代表大漢光照匈奴的使命。正如王昭君在匈奴被封為「寧胡閼氏」一樣,昭君也是一種政治封號。
王昭君作為出塞的五名女子之一,卻能夠在歷史中脫穎而出,更多的是人們對傳說故事的美好嚮往。王昭君的故事,從《漢書》中「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一句話,到《後漢書》中對於昭君出塞的詳細記載,再到後代典籍對於昭君故事的補充和延伸,才使得昭君的故事變得有血有肉起來。
能夠作為漢朝的代表,王昭君自然是一名絕色的美人。因此相比王昭君的傳奇事跡而言,她的美貌更加惹人關注。王昭君之所以被冠以「落雁」的美稱正是源於出塞的故事,傳說中王昭君在北上的途中彈奏悲傷的琴聲,南飛的大雁被悅耳的琴聲和昭君的美貌所吸引,以至於忘記扇動翅膀而摔落在地。因此,王昭君也以「落雁」的傳說故事而被流傳千古。
3.貂蟬僅現於《三國演義》
相對於在史料中仍有少許記載的西施和王昭君,貂蟬的爭議性就不大了。貂蟬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而《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雖然整體走向和人物結局大體上符合正史的記載,但在一些歷史故事上仍舊有很大的虛構成分。
《三國演義》中貂蟬本是司徒王允的婢女,卻被王允用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係。以致於董卓被呂布所殺,貂蟬的下落在呂布被曹操擒沙後便不知所蹤了。可能對於一部歷史小說,一個角色在失去其對歷史的影響後就毫不重要了,但貂蟬以她的美貌被列入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作為一個女性,能夠在亂世之中,獻身於剷除惡霸董卓的計策之中,她是偉大的。世人對於身世坎坷的美貌女子有著更加憐憫和同情的心態,因此雖然貂蟬僅僅是小說中的一個角色,但她的故事也一直流傳於民間,並在元代的多個雜劇劇目中作為主要角色出現。
4.楊玉環是唐代的宮廷音樂家和舞蹈家
楊玉環因為和唐玄宗的密切關係而被史書詳細記載,但關於楊玉環的姓名由來仍舊具有爭議。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中均沒有明確記載楊貴妃的名字就是楊玉環,連《長恨歌》中都只是說她是楊玄琰的女兒,在楊貴妃死一百年之後,鄭處誨的《明皇雜錄》中才首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也一直採用了這個稱呼。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楊貴妃不僅精通音律,擅彈琵琶。還是一位舞蹈高手,精通胡旋舞,雖然體態豐腴,但舞蹈起來身段飄搖、翻躍如風。唐玄宗本就擁有很高的音樂才華,由他創作的《霓裳羽衣曲》被譽為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因此唐玄宗不僅僅是垂涎楊玉環的美貌,兩人還在志趣上情投意合。
雖然楊貴妃最終在馬嵬坡被迫自縊身亡,但他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也被後代所稱讚,「貴妃醉酒」、「一騎絕塵」、「玉環羞花」等成語、典故也為她的容貌添上了傳奇的色彩。
小結:
相對於西施、昭君、貂蟬三人在史書中要麼完全了無蹤跡、要麼只留下隻言片語的記載而言,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中在史書中明確記載有其人其事的。不過四人在身世上都有坎坷之處,她們四人中有記載的王昭君和楊玉環都活了不足四十歲,西施和貂蟬作為美人計的犧牲者很可能也會死於戰爭之中,可謂是紅顏薄命。王昭君在塞外依照收繼婚制,依次嫁給過呼韓邪單于、復株累單于、搜諧若鞮單于三人,完全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不過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能夠流傳至今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美貌,也和他們的命運有關。她們代表了古代女子在國家和自身之間做出的選擇,歷代的詩人、作家對他們的故事有過很多描寫,也使她們的故事一直被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