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青島海灣集團鹼業發展公司的近300噸自力牌小蘇打、氯化鈣產品裝車發運,氯化鈣將運往南方的乾燥劑廠家,小蘇打運往各類食品加工企業。據該公司生產部林鵬鵬介紹,今年以來,他們通過降低蒸汽消耗、提升產品白度、優化產品包裝工藝等多項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
降低蒸汽消耗減成本
林鵬鵬介紹:「高產低耗是企業一直追求的目標,以鹼業公司的氯化鈣和小蘇打產品為例,氯化鈣蒸汽噸消耗量在1.3噸左右,佔成本比例近40%;小蘇打蒸汽噸消耗量為0.58噸,佔成本比例10%,蒸汽消耗在生產成本中佔比不小。」
經過反覆討論驗證,該公司決定將小蘇打幹燥風包的前兩組蒸汽換熱翅片更換為氣液換熱翅片,把高溫冷凝水做乾燥風包的預熱能源,以降低蒸汽消耗量。
氯化鈣的蒸汽節能技改,主要是將各級乏汽回收,對流化風和鈣液進行預熱。流化風預熱技改增加了一個加熱室,解決了升膜二次汽利用不充分的問題。新增的加熱室優化了換熱管排列,將單個加熱室換熱面積增加了20%,提高了二次汽的利用率。鈣液預熱技改則解決了貯槽二次汽腐蝕性較強的問題,然後通過新增的小風機抽不凝汽引致流化風換熱翅片做預熱段的熱源。
上述技改實施後,小蘇打的蒸汽噸消耗量穩定在0.52噸,氯化鈣的蒸汽噸消耗量穩定在1.05噸。
提高產品白度達要求
客戶的需求就是產品的標準。接到客戶提出的提高小蘇打濾膜白度的求助後,鹼業公司對成品小蘇打、原料鹼液、二氧化碳氣體、低鹽產品洗滌用水進行了初步濾膜過濾試驗,發現除二氧化碳氣體外,其餘物料均存在微孔濾膜過濾後濾膜白度不佳的現象。
為查明原因,該公司決定進行提高鹼液過濾系統過濾精度的試驗,經與原鹼液過濾器廠家溝通和試驗,決定將目前使用的鹼液微孔過濾管進行更新。與此同時,他們對進入系統的各處冷凝水、自來水進行了反覆的濾膜濾後白度試驗,查明冷凝水流程存在缺陷,決定在冷凝水系統前增加一臺高精度微孔過濾器,並很快實施完工投入使用。
半個多月後,該公司終於生產出客戶滿意的產品,小蘇打產品水溶液濾膜過濾後白度達到了客戶要求。
優化包裝工藝提收率
小蘇打的產品品種眾多繁雜,還牽扯到粗細品種之間的搭配。為了滿足細粉小蘇打市場需求,該公司小蘇打廠對包裝工藝流程進行細節優化,包括A#篩的啟用、細粉絞龍改造、尾料溜子改造、北線全自動包裝線的試車等,提高了細粉小蘇打的收率。
在優化過程中,該廠從設備巡檢,篩網的拆、裝、清理到包裝操作、勞動競賽分配等方面都制定了詳細的措施,最終使細粉小蘇打收率提高10%以上。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