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專用太空食品:藜麥

2021-02-08 歐美家家贊

藜麥是什麼


被稱為「營養黃金」的藜麥是一種直徑約1.5-2mm左右,顆粒比小米稍大,看起來類似穀物,但又不是穀物,而是一種食用種子的超級作物。藜麥屬於藜科植物,和營養強大的菠菜和甜菜竟然同屬於一科植物。



藜麥的前世今生


藜麥是一種安地斯山脈地區的植物,起源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周邊地區,藜麥生長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高原。是一種南美洲高地特有的一年生穀類植物。


考古證據顯示,當地土著食用這類穀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直到198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尋找適合人類執行長期性太空任務的【太空食品清單】時,NASA對眾多食品做了細緻全面的研究,發現藜麥具有極高而且全面的營養價值,與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需求完美匹配,神秘的「藜麥」因此脫穎而出,成為了【太空人專用太空食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研究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全營養食品」,並宣布2013年為「國際藜麥年」。


紅遍全球的藜麥現已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健康食品之一。





藜麥的營養


藜麥擁有人類所需的所有基本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元素的比例和人體需求完美匹配。藜麥富含人體必需的9種胺基酸,藜麥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都可以與脫脂牛奶及肉類媲美,是素食者的最佳選擇。同時也含有大量高纖維,鎂,B族維生素,鐵,鉀,鈣,磷,維生素E和各種有益的抗氧化劑。


藜麥的功效

1  藜麥富含高纖維,纖維可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膽固醇。藜麥可以改善代謝健康。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2  血糖指數低,有利於血糖控制。


3  藜麥的抗氧化劑含量也非常高。抗氧化劑是中和自由基的物質,被認為有助於抵抗衰老和許多疾病。


4  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藜麥纖維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血糖指數低。高纖維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較慢,可以延長下次進餐的時間,不會出現食用低卡路裡食品導致的飢餓痛苦。


5  藜麥天然不含麩質,不會出現麩質過敏症。


6  孕產婦的優質營養源。藜麥的全營養特性和高含量正好符合了孕婦營養的需求。


7   嬰兒寶寶的優質營養源。藜麥易消化,口感好,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各種必需微量元素、礦物質,增強抵抗力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8   三高及心臟病人群的理想食物藜麥中豐富的類黃酮物質異黃酮和維生素E組合有助於血液循環軟化血管,可明顯促進糖、脂代謝和胰島素分泌,很多研究表明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明顯。


9   經常食用藜麥可起到維護體內酸鹼平衡的作用,保持健康體質,修復生活不規律對身體的損傷。


10   藜麥富含鎂、錳、鋅、鐵、鈣、鉀、硒、銅、磷等礦物質,平均超過普通食物3倍以上。這些元素參與300多種酶的活動,保障人體的正常運行。



美味的藜麥


藜麥可以和其他穀物一起煮粥,可以和很多水果蔬菜混合一起做成沙拉,也可以做當主食的藜麥飯。將喜歡的水果切成丁,和煮熟的藜麥交錯放入杯子中,加入適量椰漿和冰牛奶,還可以製作藜麥水果撈。



趕快感受一下這種超級食物帶來了健康益處吧!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國藜麥市場供需分析及產量數據統計_藜麥市場供需分析_藜麥產量...
    藜麥在1980年代被美國宇航局用於太空人的太空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聯合國將2013年宣布為國際藜麥年,以促進人類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藜麥屬於藜科植物,藜科可食用的植物比較少見(菠菜和甜菜是藜科)。
  • 藜麥蘑菇甜椒盅
    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起源於5000多年前的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周邊地區,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傳統食物。在國外被叫做Quinoa,是美洲的原住民語言克丘亞語 「Kinwa」的西班牙語轉音,有母親的意思,因為古印加人把藜麥稱為「chisaya mama」(「五穀之母」)。而中文稱之為「藜麥」,則是因為其與中國植物莧科藜屬是近親(同為莧科的遠親是菠菜和甜菜)。 不過,藜麥只是穀類植物的種子,所以不算是穀物。藜麥分白紅黑三種,白色最普遍,紅色含纖維和鐵質較高,黑色礦物質含量最豐富。
  • 天祝藜麥:最適宜人類的全營養食品
    我們日常食用的穀物糧食,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基本都屬於禾本科,藜麥營養和食用價值超過世界上所出現的任何一種農作物,這是因為大多數的農作物的澱粉含量較高,而藜麥的澱粉含量只有60%左右,且芽系發達,含糖量低。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列為全球10大營養食品之一。
  • 太空人在太空都吃什麼?在太空當中想吃一頓飯到底是有多不容易?
    宇宙食品:也稱為「宇宙食品」的太空人在宇宙飛行中可以吃的食品。食用環境特殊,與地麵食品大不相同。載人宇宙飛船是人類駕駛、乘坐載人宇宙飛船在宇宙中執行各種探索、研究、實驗、生產、軍事應用等任務的往返飛行活動。
  • 藜麥 CCTV-13新聞聯播對於藜麥營養價值的報導
    我們日常食用的穀物糧食,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基本都屬於禾本科,藜麥營養和食用價值超過世界上所出現的任何一種農作物,這是因為大多數的農作物的澱粉含量較高,而藜麥的澱粉含量只有60%左右,且芽系發達,含糖量低。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列為全球10大營養食品之一。
  • 原來藜麥作用如此強大?
    美國NASA的太空人的太空糧食直到198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尋找適合人類執行長期性太空任務的閉合生態生命支持系統NASA對藜麥做了細緻全面的研究,發現其具有極高而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在植物和動物王國裡幾乎無與匹敵,蛋白質、礦物質、胺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於普通的食物,與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需求完美匹配,對長期在太空中飛行的太空人來說不僅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將藜麥列為人類未來移民外太空空間的理想「太空糧食」。
  • 上電視啦,天祝藜麥豐收滿地金!看看藜麥怎麼吃才是最香的......
    藜麥種子顏色主要有白、黑、紅等幾種顏色系,營養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紅色口感相對差些,籽粒也較小。藜麥在1980年代被美國宇航局用於太空人的太空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聯合國將2013年宣布為國際藜麥年,以促進人類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 盤點美國、俄羅斯、中國太空人在太空中吃的水果
    在國際空間站(ISS)的菜單上可以找到100多種食物,例如魚、麵食、肉和巧克力等,不過做水果的我,還是最關心,太空人們在遙遠的太空上可以吃到什麼水果。蘋果、香蕉、橘子、梨、油桃、葡萄柚曾和NASA一起遨遊太空1983年4月,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第一次與STS-6一起飛向太空,其中的水果就有蘋果和香蕉,隨後又有了橘子、梨、油桃和葡萄柚等。在Sunita Williams的任務記錄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我們整個星期都吃得很飽!
  • 一棵藜麥的自述——就是「藜」不開你!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後,為了從精神上統治印加民族,實行了禁止種植藜麥的制度,對於違反者最重可實行死刑,儘管如此,藜麥還是在邊遠山區延續種植至今。當地土著一直保持著以藜麥為主食的習俗,藜麥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喜歡驕傲的讚揚藜麥:「我們從不得病,因為我們吃祖先傳下來的藜麥」。
  • 太空人楊利偉進入太空時,為什麼要攜帶槍?
    我國太空人楊利偉在進入太空時,除了攜帶了太空必備物品之外,還額外攜帶了槍枝、刀等工具。而這並不是我國太空人的專利,國際上大多數太空人在進入太空時,都會像楊利偉一樣攜帶著槍枝。這是為什麼呢?前蘇聯的教訓太空人在執行太空任務時,之所以要攜帶槍枝,是因為太空人不僅要飛向太空,還要返回地面。其中返回艙在返回地面時,由於風速影響,突發事件影響等,使得降落地點很容易出現偏差,而太空人的降落地點,在設計時就會選擇比較偏僻、人煙稀少的地方,一旦太空人降落在危險地帶,那麼槍枝的出現可以提高他們的生存概率。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時至今日,進入太空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自從2003年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后,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11位太空人14人次進入了太空,他們分別是:1、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藜麥,就是最強的夏日瘦身食物!
    藜麥走紅的原因是它是真正的航天食品。當時美國宇航局為了尋找適合太空太空人食用的食物時,發現其他超級食品都有它們的局限性,唯獨藜麥是最完美的選擇。藜麥,被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把大米換成藜麥吧!藜麥有什麼營養價值呢?藜麥是纖體塑身佳品藜麥低脂、低升糖、低澱粉,不會發生體內積累過多熱量,而導致肥胖,另外,藜麥的均衡營養特性,含優質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藜麥熟後體積會膨脹3-4倍,有飽腹感,超模,健身的首選!!
  • 日本魚乾製造商宣布「太空丸子」產品獲得日本太空食品認證
    ., Ltd.公司位於愛護縣的雄史(Toon-shi, Ehime),最近在其博客中宣布,該公司生產的海味幹「太空丸子」(Space Marutotto/煙燻味)獲得了日本太空食品認證。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授予那些能使日本太空人在空間站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在外太空享受流行日本食品的食品認證。頒發給乾魚的證書是第一個為離開地球的太空人提供服務的證書。
  • 【有機樂活】時尚界的「素食之王」藜麥!附食譜彩蛋 全球美食
    1980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花了許多資源準備長途太空旅行,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太空人的吃喝。如此逆天的藜麥則受到了青睞。「高蛋白,易食用,可製作多種食物,在受控環境中可能大大提高產量」是美國宇航局對藜麥的評價。
  • 藜麥:認識我嗎?
    我叫藜麥。提起我,人們自然想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小麥品種,其實我跟小麥不沾邊。
  • 航天技術「走入凡塵」太空食品成大眾新寵
    現如今,太空人幾乎可以在太空吃到和地球上一樣豐富的食品。自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首次太空遨遊以來,太空食品都是在地球上預製好的複合型食品。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失重、輻照、生存空間狹窄或其他環境突變情況下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太空食品除了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及食用簡單等特點外,還具有高營養密度和均衡全面的營養搭配。
  • 太空人在太空中 為何會「失重」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圖片:太空人們漂浮在太空、太空梭、國際空間站。看似輕鬆又神奇,但其實不是這樣。 宇航失重,是指物體失去了重力場的作用,當物體處於失重狀態時物體除了自身重力外,不會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場影響。所謂重力,是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個分力(大小几乎等於引力)。
  • 【物理科普】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
    太空人能在太空服中存活多久?當前,太空人普遍使用的艙外航天服(EMU)中的兩個氧氣罐和應急氧氣補給系統可提供6.5-8個小時的氧氣供應。只要氧氣罐能持久讓太空人保持呼吸,他們就能存活在太空服中。我們都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類不可能持久地在太空中存活。但是我們在太空服的保護下會怎樣呢?奧斯卡獲獎影片《地心引力》劇中一名太空人穿著太空服在宇宙空間漂浮掙扎著,並詳細講述了她是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存活下來,真的有可能僅穿著太空服就能在空曠的太空中存活嗎?如果是的話,會持續多久?太空人在空曠的太空中將面臨哪些威脅?
  • 【中百倉儲】有一種不是穀物的超級食物 — 藜麥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 藜麥 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 藜麥 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並將2013年宣布為國際藜麥年。一時間,藜麥成了最潮流的超級食物之一。它不僅火遍歐美市場,更是在國內廣受吹捧。在各大超市、各大色拉店、中西式餐廳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其實早在1980年代,藜麥已經被美國宇航局用於太空人的太空食品,因此美國航天局(NASA)一直都是藜麥的偏愛粉呢!(有圖有真相)
  • 如果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能打多遠?美國太空人曾做過實驗
    如果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能打多遠?美國太空人曾做過實驗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登上太空,為保證太空人的安全,在明文規定中,太空人可以佩戴槍枝來到太空,如果在太空中開槍,子彈能打多遠呢?美國太空人曾做出實驗,或許很多人覺得太空是真空環境,所以槍是無法在太空中正常使用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現在很多子彈內都裝有氧化劑,無論是太空、水底都能夠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