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中秋 共賞詩詞——李世橋解讀中秋節俗與中國詩詞的月亮意象

2020-12-14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在2020年國慶、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9月27日下午,南陽師院李世橋教授作了題為《「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節俗與中國詩詞的月亮意象》的講座,我市眾多作家、文友歡聚一堂,共同參加這場文化盛宴。

李世橋從月亮文化原型的象徵意義,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古詩詞中的月亮意象等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有關月亮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名人軼事,並對中國文學史上吟詠月亮的詩詞歌賦名篇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深刻解讀,剖析其深邃的藝術美學意蘊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揭示出月亮意象蘊含的時空永恆所引發的人生哲理思考。

中國傳統節日植根於農耕社會的土壤中,是農業文明的典型伴生物,是人們為適應自然時序變化與社會生活節奏所創製的一種人文時間。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古老民族來說,傳統節日蘊涵著自然常識、倫理道德、哲學思想、民族精神等文化內涵,流淌著民族賴以生存繁衍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脈。中秋節以多種方式慶賀豐收、闔家團圓,集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融洽互動和以家庭親情為本的人倫精神;原始初民因月亮盈虧而將其與生殖相聯繫,視月亮為生殖之神,希望借月之神力,祈禱子嗣繁衍,更直接體現了一個文化體系的生命精神和家國情懷。

傳統節日具有固定化的節俗儀式,可以使倫理道德、行為價值在民眾生活中得到延續與加強,歌詠傳統節日的名篇佳作不斷湧現,使節日本身具有了藝術化的表現方式,體現著對美好生活的願景,長期以來吸引民眾廣泛、自覺地參與。千百年來,傳統節日早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養著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推動著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

李世橋強調,我們要讓傳統節日回歸精神本原,將它獨有的倫理觀念、情感寄託和精神價值現代化,讓它能夠「活在當下」,而不僅僅是一個個「假期」。過節是每一個人的事,只有通過每個人的行動才能提升節日的文化含量。讓傳統節日過得更有文化內涵,不僅是一種有益的宣示和垂範,也是提升文化創造內驅力的必由之路。

李世橋的講座引經據典,觀點鮮明,視野開闊,既有精湛的理論分析,又有生動的詩詞賞析,展現出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淵博的知識積累,不時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氣氛十分熱烈。

講座現場,作家武佔文分別向李世橋、梅溪沙書店贈送了精心撰寫的書法作品。南陽市公安局政治部還聘請李世橋為南陽市公安文聯文學協會專業指導老師,並頒發了聘書。

當天講座由南陽市讀書協會、臥龍區作家協會、豐山讀書會主辦,梅溪沙生活書店、老陝西讀書會承辦。

南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志國 通訊員張曉徵

相關焦點

  • 中秋、月亮、詩詞!
    【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枝上安歇著烏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溼庭中的桂花。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那一邊。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譯文】回憶昔日中秋,在丹桂叢中,飲酒賞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今年的中秋,因為下雨,只能在樓上過,酒是相同的,窗前又是雲,又是雨,就是沒有月亮。我想乘風上天去問,奈何天路不通,投書無門。畫堂裡沒有月亮,只有紅燭照妖,只好從容地舉杯喝酒,從容地欣賞歌舞。
  • 詩詞春秋文刊中秋國慶雙節特輯
    《詩詞春秋文刊》中秋國慶雙節特輯】《雙節慶》(原創首發)文註:月夕,中秋節別稱,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月娘節、月亮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潤澤一路風景回眸可以看見那一片遠方化情為念的靈光懷揣的不滅的火種你的月亮裡有我我的星星裡有你那些你關於母語的聲音
  • 月圓華誕,情滿中秋|岱宗詩社詩詞慶雙節
    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泰山楹聯研究院、岱宗詩社賀庚子國慶中秋雙節詩詞專輯何樹華雙 慶焰火共明月,人間雙慶時。太平稱盛世,大國布新棋。李紅梅中秋明月夜玉輪光滿撥琴弦,銀漢秋澄妙曲闐。舞袖嫦娥雲外客,飄香桂子酒中仙。月圓人聚乘吟興,花好情深感別年。
  • 中秋來歷!詩詞!習俗!傳說!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 【網絡中國節】唐詩宋詞話中秋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中秋詠月、望月抒懷成為古代文人墨客鍾愛的題材。一千多年來,中秋承載著人們的喜樂悲歡和家國情懷,散發出獨特的文化氣息。讓我們走進詩詞中的中秋,感受古人筆下中秋月圓之夜的獨特魅力。
  • 詩詞丨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嫦娥奔月的神話,給中秋節定下思念的內核,千百年來,中秋節承載了中國人的思念。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傷懷》中秋的月,最美。此時,碧雲天,黃葉地,北雁南飛,到了晚上,月亮的清輝散滿一地,多麼詩情畫意。對月禮拜,看那嫋嫋輕煙散逸、輕舞、上升,直到天際,直達那一輪皓月,繾綣曼妙,似乎在喃喃低語。
  • 「端午詩詞展」帶觀眾領略詩詞中的端午節俗與風物
    新華社瀋陽6月25日電(記者趙洪南)由瀋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組織的端午詩詞聯誦於近日在瀋陽玖伍文化城上演,帶觀眾回溫端午節的歷史;「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詩詞特展」也於近日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展,帶觀眾領略詩詞中的端午節俗與風物……近年來,隨著以詩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升溫
  • 那些美到極致的中秋詩詞
    對於月亮的嚮往和追求,歷代的文人墨客的詩詞裡都有體現,從對月亮的描寫中表達自己的感情。作為傳統的佳節之一,月亮也成了歷代詩詞人中秋抒發感情的重要寄託物,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文人墨客筆下美到極致的中秋詩詞吧。
  • 中秋不僅在象徵團圓的月餅裡,更在情意濃濃的詩詞裡
    中秋,是千首萬首,歌以詠志,傳情達意的唯美詩詞,寄託著詩人無盡的鄉愁、美好的憧憬與綿綿的惆悵。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賞析: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這時,遠在天邊的親人和我同樣在望著月亮。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麗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 中秋節詩詞佳句鑑賞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點評:張九齡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了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 《中秋詩會》圓滿落幕 傳統詩詞文化復興迎來再出發
    10月6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詩會》正式落下帷幕,經過三天激烈角逐,由六歲「神童」王恆屹與奶奶何霞組成的「知否家庭」從六組家庭中脫穎而出,榮獲《中秋詩會》總冠軍,並以此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的首張入場券,成為百人團選手。而其餘五組參賽家庭同樣表現亮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原創】「書香湘潭」全民閱讀——古典詩詞分享活動之「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月亮意象」
    本次活動特邀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吳廣平先生作為主講嘉賓,分享有關「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月亮意象」的閱讀講座。由於長期浸淫在中國古典詩詞之中,我們不僅在吳教授的字裡行間能讀到詩詞歌賦給其帶來的語言魅力,而且從教授的言傳身教中更能感受到那飽含熱情的家國情懷。
  • 10首最美中秋詩詞賞析,熟讀1首,這個節就不白過!
    中秋,三秋至此為半,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丹桂飄香,闔家團圓。今天為大家推薦10首最美中秋詩詞,值得收藏!
  • 《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錄製,主持人龍洋不錯李七月的呼聲也高
    2020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即將錄製,主持人還會是龍洋嗎?央視大型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季,一直以來收視率和觀眾口碑都不錯,特別是董卿主持的前四季尤為火爆。除了每一季的比賽場外,每年中秋節月圓之夜還會推出中秋詩會。2020年《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也會如期播出,節目組官方公布的選手招募信息顯示,要以家庭成員組成的組合形式參賽。目前選手招募已於7月18號到8月10號完成,8月15號到20號即將進入緊張的錄製階段。以家庭成員為單位,現場比拼詩詞,最終獲勝的一個組合將直接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的百人團選手。
  • 中秋了,帶「月」字的詩詞張口就來,但你能寫出不帶月字的詩嗎?
    提起中秋節帶『月』的詩詞,那簡直是隨口就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中秋賞月吟月,本就是最重要的主題,作詩的話,自然而然會和月形影不離,但有『月』字的詩詞那麼多,反過來,有哪些沒有帶『月』字,卻還是能讓人知道這是在寫月
  • 「中秋·國慶」雙重慶·千家詩詞大會
    盛世中秋逢國誕。千裡嬋娟,千裡嬋娟盼。 暮雲收,舟唱晚,大海茫茫,聽浪聲聲漫。遊子今宵心輾轉。月到家山,月到家山滿。.滿江紅·慶祝建國七十一周年王力田(吉林伊通)四海笙歌,紅旗舞,江山壯闊。縈浩氣,菊花舒蕊,更添碧葉。幾縷祥光彈錦瑟,三分醉意邀明月。大中華,各族慶繁榮,歡聲疊。 謀特色,貧困別。
  • 中秋節詩詞專輯|皓魄當空鏡九州,金風玉露又中秋
    中秋對月作者/談笑鴻儒無雲正好與君逢,今晚孤光繞桂宮。玉宇樓臺歌宴舞,蟾盤共賞世人同。中秋作者/劉桂堂天南地北慶團圓,鄉音各異親情牽。舉杯共賞一輪月,中秋佳節永流傳。煮酒烹茶味烈,思鄉夢、情切切。人月圓·月滿中秋作者/王曰敏高懸明鏡盤如玉,節至盼團圓。谷蔬待獲,楓紅菊麗,盛世歌歡。嫦娥舞袖,吳剛奉酒,玉兔彈弦,人仙共慶,千門笑語,萬戶陶然。
  • 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舉辦「喜迎國慶 歡度中秋」慶祝雙節活動
    書法家張文仲為本次活動書寫了「喜迎國慶 ,歡度中秋」的巨幅書法作品。參加活動的詩人們用詩詞楹聯歌曲的形式,抒發詩人歡度中秋,慶祝國慶的喜悅之情,表達了詩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福。「喜迎國慶,歡度中秋」聯歡會在舞蹈《祖國您好》中開始,聯歡會由郭鳳娟副會長主持,大家載歌載舞,激情朗誦歌唱。
  • 月亮的別稱有多少?哪個別稱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最高?
    依據我手邊的資料庫(別的資料庫我也沒有),含有「月」字的詩詞一共有75997首,「月」字無疑是中國詩詞中的一個高頻字,是不是最高?不知道!沒有統計過不敢胡說八道,但肯定是頻率很高的前幾個字之一,這也是一句比較安全的廢話。在含有「月」字的75000多首詩詞中,有一部分「月」字指月份的意思,比如「二月春風似剪刀」;「八月秋高風怒吼」等等。
  • 12首最著名的中秋詩詞 | 可下載列印
    最科幻木蘭花慢(宋)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