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底1944年初,在蘇德戰場上,圍繞日託米爾-別爾季切夫一線的爭奪,蘇德雙方發生了多次拉鋸戰。這場戰鬥是蘇軍發動基輔反攻戰役的延伸戰鬥,也是決定南線德軍命運的關鍵一戰,雙方指揮員瓦圖京和曼施坦因是針尖對麥芒,戰略要地日託米爾更是幾次易手。由於德軍裝甲主力損失嚴重,曼施坦因不僅要承擔指揮失利的責任,還把自己裝了進去成了失敗的背鍋俠。這個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基輔戰役,蘇軍收復日託米爾,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因主次方向意見不和
1943年11月3日,蘇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司令員瓦圖京率領下,對德軍曼施坦因指揮的南線第4裝甲集團軍發動了基輔戰役。這場戰鬥打得非常凌厲,僅10天時間,蘇軍就收復了基輔,11月13日,瓦圖京趁勝收復了烏克蘭交通重鎮日託米爾。
基輔一戰,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損失慘重,傷亡10萬人,損失600輛坦克、90架飛機、1200門火炮和2000輛汽車。與之相比,蘇軍僅傷亡3萬人,損失坦克271輛、火炮104門和飛機125架。戰鬥清點,德軍11個師只剩下1個團的兵力。
仗打到這個份上,曼施坦因自然不好交代,他多次向希特勒請求增派援兵,並要求壓縮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線,把有限的兵力和裝甲部署到南線北部,以確保高加索和南線主戰場的安全。
曼施坦因的想法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庫爾斯克會戰後,蘇軍幾乎所有裝甲主力都在南線,加上蘇德雙方都把爭奪南線的戰略資源作為重點,德軍只要穩定克裡米亞大後方,在南線建立穩固防線並有羅馬尼亞的能源基地作戰略支撐,轉入戰略反攻也是有可能的。
但曼施坦因的想法遭到了希特勒的反對,按曼施坦因的建議,德軍在1943年底就要壓縮北方戰線和中線防區,這樣,中央集團軍群防守的白俄羅斯大部地區就會不戰而潰,這與希特勒固守待援和寧死不退的戰略是相牴觸的。
因此,當蘇軍收復日託米爾後,希特勒答應增援第4裝甲集團軍,但沒有放棄對中央集團軍群的重點防禦,還要求曼施坦因必須在11月中旬把日託米爾奪回來,並重新佔領基輔。
從這個層面講,早在基輔戰役發起前,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就因為南線和中線誰是主次戰場的問題發生了分歧。這不僅給了蘇軍進攻的機會,還使第4裝甲集團軍陷於孤軍奮戰的境地。
其次,1943年11月,曼施坦因小勝奪回日託米爾,偷雞不成蝕把米
要求給南線集團增加裝甲力量,早在基輔戰役打響後的11月初,曼施坦因就有危機感。7日,他親自飛到大本營晉見希特勒,當面申明失去第4裝甲集團對於南線的重要意義。
此時,希特勒正在為基輔失利找藉口。一方面,他解除了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霍特的職務,任命勞斯接任,還命令法國的第25裝甲師、義大利的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緊急馳援東線。另一方面,又從東線調撥了黨衛軍帝國師,第3、19裝甲師,第10裝甲步兵師、第198步兵師。還將第24、48裝甲軍都劃給了第4裝甲集團軍。
希特勒的要求是,要人給人要坦克給坦克,就是不能壓縮北線和中線,而且還要求曼施坦因奪回日託米爾後,重新在基輔地區擴大戰果。
11月15日,曼施坦因在48裝甲軍還沒有完全集結完成情況下倉促發動了反攻,蘇軍的第38、60兩個集團軍交戰失利,18日德軍奪回了日託米爾。
雖然曼施坦因反攻成功,但損失也不小。在蘇軍預備隊的反擊下,德軍第1、第19裝甲師遭受重創,警衛旗隊裝甲師失去作戰功能。到12月23日,反攻結束。
從這個層面講,曼施坦因雖然奪回了日託米爾,卻只完成戰役任務一半,德軍離基輔還遠著呢。而且,奪回的城鎮僅僅到手幾天就被蘇軍又奪了回去,曼施坦因不僅白白浪費了3個師的裝甲和兵力,還為蘇軍發動第二次收復日託米爾創造了條件。
再次,蘇軍二次收復日託米爾,曼施坦因喪師失地,背鍋俠無人能成替罪羊
1943年11月底,德軍對日託米爾和基輔發動進攻時,蘇軍統帥部也已經著手增派力量馳援瓦圖京,曼施坦因重新佔領日託米爾後,蘇軍第18集團軍、坦克第1集團軍、近衛坦克第4軍和坦克第25軍全部趕到戰場。
與德軍30個師的57.4萬人相比,蘇軍配屬了63個步兵師、6個坦克軍、2個摩託化軍和3個騎兵師共83.1萬人。蘇軍根本沒有給曼施坦因防禦的準備時間,12月24日,經過50分鐘的炮兵和航空火力準備,蘇軍就展開了大反攻,到31日,蘇軍重新收復日託米爾,1月5日收復別爾季切夫。
日託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蘇軍僅用20天時間,不僅把戰線向前推進了80-200公裡,還重創了德軍6個裝甲師。讓希特勒心痛的是,那些被他派到南線的黨衛軍裝甲師幾乎失去了戰鬥力,有的師甚至比庫爾斯克戰役損失還大。客觀上,這場戰役的失利,希特勒對曼施坦因的指揮能力也產生了懷疑。
總結:日託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失利後,曼施坦因曾和希特勒當面交談過,他直言不諱地說南線戰鬥失利,不光是蘇軍變得強大了的原因,與德軍的指揮也有關係。他想把失敗責任推到希特勒的排兵布陣上,可希特勒卻不買他的帳。在1944年1月份的軍官會議上,希特勒公開指責前線軍官都要對戰局失利負責,一些將領噤若寒蟬,唯有曼施坦因起來插了他的話,從而使矛盾公開化。1944年3月30日,曼施坦因被解職回家。
如果說基輔戰役失利,霍特是幫希特勒背鍋當替罪羊的話,那麼,蘇軍重新收復日託米爾,德軍前後損失了9個裝甲師,把閃擊戰的本錢都打沒了,曼施坦因再也找不到背鍋的人選,他只能自己去背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曼施坦因:失去的勝利》《朱可夫:回憶與思考》
精彩推薦:二戰索木斯薩耳米戰役,蘇軍裝甲為何輸給了芬軍步槍?輕敵惹的禍
蘇軍同時發起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兩場戰役,曼施坦因為何不2選1?
二戰頓巴斯戰役,蘇軍為何48小時就把曼施坦因打求援了?三面受敵
二戰德米揚斯克戰役,骷髏師揚名,是265架飛機387名飛行員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