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葉利尼亞戰役,朱可夫為何準備30天後才反攻?磨刀不誤砍柴工

2020-12-17 島主說事

一個人的指揮才能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拿蘇聯元帥朱可夫來說,蘇德戰爭葉利尼亞戰役,指定是他軍事生涯的裡程碑。因為此戰,他不僅改變了史達林對他的看法,還是蘇軍在蘇德戰爭爆發以來打贏的第一場勝仗,意義重大。但如果仔細琢磨朱可夫在這場戰役中的反攻策略,就會發現這場仗蘇軍不僅打得巧妙,朱可夫還真是下了一番工夫。

首先,朱可夫到前線任職時,戰場局勢對蘇軍非常不利

葉利尼亞戰役是斯摩稜斯克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斯摩稜斯克是莫斯科西部大門,而葉利尼亞又是扼守斯摩稜斯克的東大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1941年7月2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佔領斯摩稜斯克大部地區以後,第46裝甲軍也拿下了距斯摩稜斯克70公裡的葉利尼亞,並在那裡構築了一個面向莫斯科的進攻突出部。至此,蘇軍僅在斯摩稜斯克戰役開戰半個月,就陣亡了近30萬人,受傷8萬多,平均每天傷亡高達2萬多人。

得知葉利尼亞丟失,史達林非常震怒,命令鐵木辛哥必須儘快發動反攻把葉利尼亞突出部奪回來,並從第24、28、29、30四個集團軍中,抽調了17個師增援他。但蘇軍的反攻並沒奏效,相反,在古德裡安的裝甲精銳打擊下,蘇軍的步兵衝鋒損失巨大。

此時,莫斯科的史達林卻與朱可夫因南線蘇軍撤到基輔突出部的問題發生了分歧,同樣是突出部,葉利尼亞是德軍構築的進攻莫斯科預備地線,基輔突出部卻是80萬蘇軍的防禦地線。朱可夫建議蘇軍撤出基輔突出部,在第聶伯河沿岸建立穩固防線,而史達林卻認為兩個突出部都重要,一個都不能丟。為此,7月29日,史達林撤了朱可夫總參謀長職務,讓他到預備方面軍任司令員,並命令他把葉利尼亞奪回來。

朱可夫此去前途未卜,即使換做他人,說一點情緒沒有是假的。但朱可夫卻表現出一個職業軍人的崇高操守,他接到命令二話沒說,簡單交接一下就於31號上任了。

其次,德軍在葉利尼亞的防守並非鐵板一塊,朱可夫要尋找戰機

朱可夫在葉利尼亞的反擊成功,絕非偶然。朱可夫上任以後,並沒急於組織部隊繼續使用步兵衝鋒與德軍爭奪,而是採取以靜制動的辦法不斷尋找戰機。

一方面,德軍在葉利尼亞立足未穩,防守分散。德軍佔領葉利尼亞的部隊主要是第10裝甲師和黨衛軍帝國師。但古德裡安命令第10裝甲師在葉利尼亞周圍進行掃蕩防守,讓帝國師在多羅哥布希進攻防守,客觀上這兩個師的防線建立的並不牢靠,尤其是兩個師的銜接上不是很明確,蘇軍有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朱可夫暫停了使用人海戰術與裝甲硬拼的打法。他一面組織兵力對德軍的掃蕩進行遊擊戰術幹擾,還以營連為單位進行多路出擊,目的就是使德軍本來就分散的兵力更加分散。一面又親自觀察德軍構築的防禦據點,通過測試和試探出德軍的明暗火力點,為後期炮火準備做準備。

在朱可夫不斷的試探和有針對性的摸底過程中,德軍在前線部署的情況他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還發現了德軍步坦協同的一個漏洞,當德軍裝甲離開陣地後,德軍的步兵就都撤回到戰壕,客觀上為蘇軍步兵衝鋒創造了條件。加上8月23日古德裡安請求進攻莫斯科受阻,德軍裝甲部隊主力都向南進攻,朱可夫認為反擊葉利尼亞的時機已經成熟。

從這個角度講,朱可夫採取知己知彼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在前期蘇軍蠻幹硬碰硬失利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冷靜頭腦將德軍的部署掌握清楚了再動手,這是蘇軍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再次,朱可夫在葉利尼亞反擊成功,是智慧和指揮藝術的結晶

就雙方兵力來講,德軍有兩個裝甲師和一個268步兵師,後期又調來了6個步兵師增援,兵力達到了8萬人,而朱可夫也集合了9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師的兵力,10多萬人。

整體素質方面,蘇軍實力是差了一大截子。但是,經過朱可夫周密的部署,最終蘇軍收復了葉利尼亞。一方面,朱可夫先是使用了炮兵精確打擊。由於事先偵察到了德軍的明暗火力點,炮火準備不再盲目打擊,使步兵進攻沒有了前進障礙。另一方面,朱可夫採取側翼進攻的方式,避免了與德軍正面碰撞,從而大大地減少了損失。

但朱可夫這次集中了T34坦克和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客觀上彌補了蘇軍與德軍整體素質的差距,也助力了蘇軍的進攻能力。

奪回葉利尼亞突出部減輕了莫斯科的壓力,重振了蘇軍士氣,史達林自然是非常高興。戰役一結束,就迅速通知朱可夫回莫斯科,讓他去解決列寧格勒被困的難題。

總結:葉利尼亞戰役在蘇德戰爭中算不上很大的戰役,但它的意義影響深遠。朱可夫離開以後,葉利尼亞突出部最終還是讓德軍奪了回去,但蘇軍打的這場勝仗卻牽制了德軍中央集團軍兩個多月,延緩了德軍對莫斯科的進攻速度,還極大的消耗了德軍的裝甲兵團戰鬥力。更重要的,朱可夫知己知彼,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打無準備之仗,避免了蘇軍無謂的犧牲,為後續戰鬥積累了經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朱可夫:回憶與思考》

精彩推薦: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曼施坦因冬季風暴行動失利,計劃沒有變化快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為何延遲20天才發動進攻?等米下鍋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第16集團軍為何3次換防?戰況太激烈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第16集團軍為何3次重組?戰況太激烈

相關焦點

  • 二戰列寧格勒戰役,蘇軍為何在同一戰場犯同樣錯誤,缺乏創新打法
    這個錯誤就是發生於1942年初的柳班戰役。1941年冬季,德軍在取得基輔戰役勝利以後,於9月30號發動了莫斯科戰役。此時,由於北線的裝甲打擊力量多數被派到中線,蘇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就想趁莫斯科戰役即將勝利的機會,在北線發動一次反攻。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為何成功突破盟軍防線?從不利因素中尋找戰機
    發生於1944年底1945年初的阿登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德軍在西線所作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戰役。拋開兩軍實力差距不談,僅從戰略戰術研究上看,德軍這次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還是有幾個方面值得討論。首先,德軍為什麼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
  • 二戰斯摩稜斯克戰役,交戰雙方為何轉換戰場?先打兩頭後打中央
    二戰蘇德戰爭,1941年7月到9月發生的第一次斯摩稜斯克戰役,雖然德軍最終佔領了斯摩稜斯克,宣稱完成了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目標和任務,但蘇軍也對外宣稱挫敗了德軍繼續對莫斯科展開進攻的企圖。從當時戰場環境看,德軍有繼續進攻莫斯科的條件,蘇軍也有繼續反攻斯摩稜斯克的可能,為什麼交戰雙方都沒有繼續進攻呢?
  • 二戰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頑強抵抗,是推遲莫斯科戰役的重要因素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在莫斯科戰役進攻受阻,一些人認為這是德軍統帥部沒有按巴巴羅薩計劃走,推遲進攻時間造成的。實際上,當時蘇軍在斯摩稜斯克也只有70萬剛組建的部隊,德軍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先打基輔呢?消滅了這70萬人,不就可以佔領莫斯科了嗎?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使用人海戰術為何遭人質疑?打贏才是硬道理
    朱可夫被稱為二戰第一名將,還被稱為蘇軍的「救火隊長」。但為何每次戰役中蘇軍傷亡的人數比敵人還多?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就蘇德戰爭來講,蘇軍與德軍的裝甲快速打擊對抗,既沒裝甲優勢又無防禦優勢,如果兵力優勢再沒有,朱可夫如何打贏德軍呢?從這個層面講,打贏才是硬道理。一方面,朱可夫指揮的戰役常常是臨危受命,他是依靠打贏信心和決心贏得戰爭。
  • 二戰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激戰兩個月,逐漸適應閃擊戰法
    斯摩稜斯克戰役由此展開,一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7月10日到20日。這一階段,德軍主要突破蘇軍右翼和中央防線,以佔領斯摩稜斯克以東70公裡的葉利尼亞為標誌,準備以斯摩稜斯科為中心,組建一個大規模的包圍圈,牢牢把蘇軍主力困在包圍圈中。
  • 訓練圈 磨刀不誤砍柴工—馬拉松賽後的科學恢復與休息
    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賽後恢復與休息完全可以做到「磨刀不誤砍柴工」。完成馬拉松比賽之後,徹底進行一兩天的休整(甚至一周),對於身體的恢復是十分重要的。無論你是進4進3的高手,還是跑走結合在關門時間之前完賽的新手,一場馬拉松比賽中,身體各個部分——肌肉、韌帶、肌腱、乃至骨骼等,都會經受高強度的考驗。即使當時並沒有特別酸痛的感覺,也依然要重視賽後恢復的環節。
  • 磨刀不誤砍柴工!廣東女排希望之星重新回國少集訓,無緣排超聯賽
    磨刀不誤砍柴工!為了追求聯賽成績,大手筆引進世界級主攻美國的羅賓遜和保加利亞的拉巴德捷耶娃無可厚非,但是明年就是全運會,廣東女排自然也會適當地鍛鍊一下本土球員,比如全錦賽上大放異彩的王逸凡,不過王逸凡在上個月臨時調入一隊參加完全錦賽以後,這次沒有進入新賽季排超大名單,又重新回湖南參加國少女排的集訓,到月底才結束。
  • 「磨刀不誤砍柴工」,懷孕前要做哪些準備?
    那準備懷孕的夫妻們在懷孕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一、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1在酒和煙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因此夫妻雙方至少應在受孕前3個月就戒菸戒酒。戒菸戒酒是備孕必須的,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妥協。2攝入過多的咖啡因會阻礙鐵的吸收,同時,也會增加胎死宮內的風險。所以最好戒掉咖啡、茶、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
  • 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學會轉動骨盆,再練瑜伽前屈動作就簡單多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學會轉動骨盆,再練瑜伽前屈動作就簡單多了練瑜伽:瑜伽前屈的關鍵是先學會轉動骨盆(附方法和技巧)骨盆這個詞在瑜伽裡面提得非常多,比如山式體式裡面老師會提醒你保持骨盆端正,前屈類的體式裡面老師又會跟你說向前轉動骨盆。
  •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朱可夫大獲全勝,為何反倒成就德國名將莫德爾
    令朱可夫意外的是,他遇到了防禦戰大師莫德爾。 在勒熱夫突出部,朱可夫和莫德爾在勒熱夫突出部交過手,雙方傷亡比例是8:1。朱可夫就是因為勒熱夫地區拉鋸戰的原因,才取得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於是在評價史達林格勒戰役時,有人做了一個看起來比較矛盾的結論,那就是朱可夫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雖然勝利了,可光彩卻在莫德爾身上,為何會是這樣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而1942年7月7日展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徹底扭轉了蘇軍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從而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也就是從這場戰役開始,蘇軍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和反攻準備,最終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敗德軍裝甲部隊,並開始展開大反攻作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對於蘇軍來說,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完全被蘇軍殲滅。
  • 二戰莫斯科戰役,蘇軍為何反攻200公裡就停止追擊,有後顧之憂
    這也是蘇軍不敢繼續向西進攻的重要原因。第三,蘇軍不敢繼續反攻,源於軍事力量後繼乏力。本身,蘇軍在莫斯科戰役中損失巨大,能守住莫斯科已經出乎德軍的意料。而且前期作戰蘇軍基本上耗盡了所有打擊手段和主要兵力,加上德軍在勒熱夫一帶構築了堅固工事,想繼續反攻已經力不從心,甚至還會讓莫德爾反戈一擊。
  • 朱可夫元帥:一戰成名諾門坎、三次救火成戰神
    當時,史達林下令死守基輔,但是朱可夫力主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避免被合圍。為此,朱可夫被撤掉總參謀長職務,降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兩個月後,西南方面軍的66萬眾被圍殲,基輔陷落。史達林方認識到朱可夫是正確的。在朱可夫率軍收復了葉利尼亞突出部,成為蘇軍在斯摩稜斯克會戰中唯一的勝戰之後,就開啟了神奇的二戰救火模式。
  • 磨刀不誤砍柴工,象棋怎麼玩新手入門,三大素質要具備
    那麼今天,我們不說技巧,來說一說新手入門象棋遊戲,究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具備下象棋的素質,那麼對於新手玩家來說,學習象棋也就更加簡單了一些。象棋怎麼玩新手入門需有素質一:臨危不懼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說的就是一種臨危不懼的精神,我們在下象棋的時候,也必須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百戰百勝,這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新手玩家在剛剛開始下象棋的時候可能不具備這樣的素質,一旦發現自己的棋路出現了問題,心理就開始慌亂起來,其實是非常有問題的。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為何沒有史達林格勒戰役慘烈?裝甲實力的比拼
    對這個問題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雖然庫爾斯克會戰蘇德雙方都有重大損失,但與史達林格勒戰役相比,其慘烈程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場戰役的重要意義在於,雙方投入了大量的裝甲坦克作戰,尤其是對德軍來說,此戰大大消耗了其裝甲打擊力量,對於德軍賴以進攻的主要方式,此戰以後,德軍再也發動不了以裝甲打擊為主的進攻戰役了。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11月15日,曼施坦因在48裝甲軍還沒有完全集結完成情況下倉促發動了反攻,蘇軍的第38、60兩個集團軍交戰失利,18日德軍奪回了日託米爾。雖然曼施坦因反攻成功,但損失也不小。在蘇軍預備隊的反擊下,德軍第1、第19裝甲師遭受重創,警衛旗隊裝甲師失去作戰功能。到12月23日,反攻結束。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為何建議放棄基輔?南線兩個包圍圈正在形成
    從這個層面講,朱可夫正是站在總參謀長的角度,發現了德軍準備實施烏曼和基輔兩個包圍圈的企圖,從而才提出了放棄基輔的建議。而事後也證明,他的建議不僅正確而且非常及時。02德軍是如何合圍這兩個包圍圈的?不像北線曼施坦因第56裝甲軍跑得那麼快,戰爭打響後迅速依靠兩輛蘇軍汽車用特種兵奇襲奪取了西德維納河上的兩座大橋,也不像中線德軍進展那麼凌厲,用一周時間就佔領了明斯克和發動了斯摩稜斯克戰役。德軍在南線的進攻因擔心羅馬尼亞油田遭蘇軍突襲,而採取了用一大半兵力進攻的戰術。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發生於1941年11月到12月間的羅斯託夫戰役,是蘇軍自德軍閃擊蘇聯以來,打贏的首場圍殲戰鬥。那麼,在當時德軍氣勢正盛,三路大軍大踏步向蘇聯縱深挺進的關鍵時刻,南方集團軍群為何在羅斯託夫受阻,第1裝甲集團軍差點被圍殲,龍德施泰特元帥要辭職不幹呢?
  • 都是「突出部」戰役,一個讓朱可夫顏面掃地,一個讓他一雪前恥
    一些將領建議,先發制人繼續進攻,不給對手任何反應的機會,已晉升為元帥的朱可夫卻不這麼看。在他計劃中,要以大縱深防禦體系,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而後「轉守為攻」,理由是:一是,勒熱夫一戰,德軍的實力猶存。儘管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掩蓋了蘇軍在勒熱夫的損失慘重,但朱可夫心裡十分清楚,德軍的實力遠沒有到崩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