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對提高孩子智商這件事情情有獨鍾。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未來成為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所以,家長們總是竭盡全力去尋找各種提高智商的辦法。甚至都會用到一些很不靠譜的辦法,有的還會傷害到孩子的大腦。
相關專家在經過長期的調查統計後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其實有十年的發育窗口期,他們將其稱之為「黃金時期」(Golden Age)。0~10歲的寶寶接觸到的事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
想要孩子變聰明,我們就要抓住這個黃金期,去促進孩子的大腦發展。
美國大學新研究:常常看地圖的孩子,未來層次和格局會不同
美國坦普爾大學的諾拉·紐科姆博士(Dr. Nora Newcombe)把空間思維能力比喻為「想像力的眼睛」。而孩子們通過看地圖,恰好可以鍛鍊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看地圖,可以想像中物體的位置、外觀與其他的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他們的移動路線。
在2013年針對地圖對教育的影響的報告中,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總結道:空間想像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之一。如果一個學生擁有非凡的空間思維能力,那麼Ta在這個技術型的全球化社會中將會更有優勢。
這些發展都會促使孩子腦部神經元大量發育。神經元的大量發育對於孩子的智商是很有幫助,通過傳輸電信號來幫助大腦皮層的二次發育,使孩子的智商得以第二次提升。
所以地圖對於孩子的大腦發展是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家長往往覺察不到地圖的好處。
那麼地圖到底有什麼價值呢?
1、增強孩子的空間感知力
空間感知力是一項培養立體感的能力,從小就培養孩子空間感知力,對孩子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好處。而地圖是一個非常全面的能觀察到世界的最直觀的東西,而空間感知力是用視覺感知周圍世界的一個積極的過程,感知世界是一個整體,整個世界是一個立體空間,而不是一個平面存在。擁有了空間感知力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數學的立體幾何方面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2、讓孩子了解更多新鮮事物
地圖上有很多國家、洲際、大洋,這些東西都會讓孩子產生濃厚的新鮮感和興趣,而這種新鮮感又促使孩子多方面的去了解他感興趣的國家或者地理知識。這樣,孩子就會接受更多的新鮮知識來補充自己的知識庫。而不愛看地圖的孩子們就不會對這些東西產生感覺,所以相比之下,愛看地圖的孩子就會比不看地圖的孩子在格局上大不相同。
所以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們多看看地圖,學習一下新鮮的知識,其實很多地理知識都是很玩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更加愛學習,也會認為學習將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套書叫《放眼看世界》,是一套人文旅行繪本,足不出戶看遍全世界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是講述的就五大洲新鮮事情,主角的是一個叫米加的小學生,他很喜歡地理雜誌和兒童百科全書。由他帶領你的孩子週遊世界,飽覽異域風情。
一共是4本,分別將述的是美洲篇、亞洲篇、歐洲篇、非洲和大洋洲篇。
就想《歐洲篇》說的:你相信葡萄牙有免費的巧克力可以吃嗎?挪威全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下雪?希臘的泥土可以去汙?摩納哥的首都建在懸崖上?……
而且在有趣味知識題,和遊戲,是可以讓孩子盡情地玩,孩子都很喜歡。
除此之外還給孩子準備了科學方面的非常有趣的書,叫《第一遇見科學》,孩子也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