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的四個層次,人生的四種格局,提升格局的四大方法

2021-01-16 利好書院

這幾天寫了兩篇關於憤怒的話題,有不少朋友後臺給我留言討論這個問題,有位很有智慧的朋友跟我說,人容易憤怒、容易走極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見識」不夠。

我們現在也經常用見識這個詞,來作為對別人進行評價的定語。我們經常說某個人見識高妙,而對於一些人,我們則使用,沒見識來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那到底什麼是見識呢?昨天的文章裡提到過,我們現代漢語的用法,使得一些詞語和它的本意相去甚遠了,甚至是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或者是作為我們現在的常用語,而讓我們忽略了本來的意思。

見識,這個詞就有這種傾向。見和識本身是兩個詞,見是看到,而識則是我們通過看到的現象,形成我們的認知,並在此基礎上做下一步的判斷和決策,是一個完整的從接收信息到處理信息到對信息進行規律驗證,形成結論、進行決策、指導下一輪的行動,並以此循環的過程。

我們絕大多數人在第一步就出了很大的問題,

第一種原因:選擇性的接收信息,人很難做到全息的感受、接手所有的信息,但是這裡所說的選擇性的接收信息,是以自己的好惡、狹隘的視野,只去看自己希望看到的東西,而對其他的東西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前邊有篇文章:人生之福,首先是不被自我蒙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寫的比較詳細。

第二種原因:思維盲點。每個人的文化、閱歷,以及天生的差別,而導致的不同,使得我們都很難完全客觀的看待問題,而且我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路徑依賴」,使得我們很容易進入一些思維定式,而這些思維定式也會導致我們在看待一些問題上的時候,容易產生很多的思維盲點,而有時候,這些盲點是致命的。

所以,我一直強調,讀中國的經典也好,千萬不要排斥西方的問題,讀儒家也不要盲目的排斥道家、佛家的觀點。我一直說:所有的文化,都是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和角度,只有能夠從多個角度、使用多種方式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才有可能更接近真相,而不會因為自己的思維盲點導致悲劇。

亞里斯多德把悲劇定義為:人的致命缺陷導致的可怕後果。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致命的缺陷,就是鑽牛角尖,只用一個視角、一種方式看問題。

沒有見識到底有多可怕?

1、沒有見識的人,容易陷入自己的想像,看待問題的角度過於狹隘。

2、沒有見識的人,容易對熟悉的人過度依賴,這是為什麼很多人總喜歡找老鄉、找同學,而不敢進入陌生人的圈子,因為這些人跟他們有著共同的經歷和語言,思維方式接近,同樣,很多事找老鄉容易被照顧,這樣容易形成路徑依賴。

3、沒有見識的人,容易驕傲自大。很多人在進入大學之前,在當地的成績可能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進入大學以後才發現,最笨的那個是自己。

4、沒有見識的人,容易變得很無趣。因為他只能看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些東西,看不到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有趣的東西,還有那麼多有趣的人,還不知道人可以有更多樣的生活方式。

5、沒有見識,我們不會找到什麼才是我們最喜歡的,也是什麼才是最適合我們的那些東西。我們經常說立志,但是立什麼志?如果你都沒見過,不知道,那立志只會是出於自己的狹隘的想像,沒有實際的內容。

6、沒有自控力、總是喜歡用惡意去揣度別人

7、得過且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野心,為什麼很多人最終選擇了得過且過?因為他覺得他已經嘗試了所有的可能性,其實,他只是看到了地圖的1%。

8、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浪費在自我放縱上,就是不願意去思考,不願去學習。王興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

……….

不能再往下說了,有點太扎心了。

我們今天重點分享一段《呻吟語》裡的內容,講的就是人生見識的四個層次。

很多朋友可能對《呻吟語》不是很熟悉,這裡做個簡單的介紹吧。

《呻吟語》的作者呂坤,字叔簡,一字心吾或新吾,明代文學家、思想家,為政清廉剛正,官至山西巡撫,刑部左、右侍郎,死後追贈刑部尚書。《呻吟語》成書於明朝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是呂坤三十年心學寫成的一部語錄體著作。三十年間,他見證了張居正賦役制度改革的由盛而衰,以及寧夏之役、朝鮮之役等重大事件,飽攬事變。內容包含修身學問之道、演天地世運之理,談人情物理,應務養生,品人物高下,辭章雅俗,無不匠心獨運,娓娓道來,使人品味深思,終有所得。

呂坤把人的見識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凡見識,出於道理者第一,出於氣質者第二,出於世俗者第三,出於自私者為下。

第一層次的見識:道理見識

可建天地,可質鬼神,可推四海,可達萬世,正大公平,光明易簡。

代表人物: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相與授受者是也。

簡單的說,就是得道之人,通達「道」的人。

第二層次的見識:氣質見識

仁者謂之仁,智者謂之智。剛氣多者為賢智,為高明;柔氣多者為沉潛,為謙忍。夷、惠、伊尹、老、莊、申、韓各發明其質之所近是已。這個層次的人就有很明顯的偏性了,偏行剛強的高明,偏性柔順的人,謙忍。

這裡提到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常說的諸子們,但是有偏性,偏重一端。

第三層次的見識:世俗見識,狃於傳習之舊

不辯是非;安於耳目之常,遂為依據。教之則藐不相入,攻之則牢不可破;淺庸卑陋而不可談王道。

簡單的說,就是絕大多數的人,普通人,容易不辨是非,而且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自以為是,甚至非常頑固。

第四層次的見識:(自)私見識

利害榮辱橫於胸次,是非可否迷其本真,援引根據亦足成一家之說,附會擴充盡可眩眾人之聽。

這種其實很有迷惑性,為自己的利害榮辱,自成一說,還非常有迷惑性,操控公眾情緒,其實就是這一種的典型代表。

那應該如何提升我們的見識呢?

第一、始終讓自己保持開放的頭腦和心胸,不要過於執著,不拘泥、堅持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多看、多經歷。行萬裡路、歷世間情。克服片面性,以全面、整體的視域認識、評價和破解問題。

第二、與經典相伴。多讀經典,不光是中國的經典,也要多讀西方的經典。

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菲茨傑拉德

經典是幾千年來,人類對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形成了一個偉大的傳統。其中以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影響並且得到過許多時代公認的著作,它即包容又超越了一切時代和民族,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最寶貴的財富。

只有歷經時間的考驗,經典才能不斷的散發他的光輝。

第三、與高人為伍。其實,人提升自己的層次和境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高人為伍,向身邊的高人們學習。

第四、與困惑較量。我們其實無時無刻不面臨各種各樣的困惑,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無能無力,有時候覺得思考這些問題是浪費時間,但是,很多時候,這些困惑就限制了我們的層次。

一般情況下,不停的往下追問,四五個層次的問題,可能就到了最本質性的問題。

《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國學的原則。(大樸國學|利好書院將這一條作為我們的院訓)。

慎思明辨,才會讓我們不隨大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才能不斷提升我們的見識和層次。

我們現在經常說,要學會升維思考、降維打擊。升維升的是思考的層級,升的是格局,降維打擊是用更高層維度的、更永恆的規律去解決那些低層級上無解的問題。

還是用我最喜歡講的《莊子·逍遙遊》裡的這則故事做結尾吧: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大意是,有個宋國人善於製造讓手不會龜裂的藥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業。有個客人聽說這種藥片,願意出百金收買他的藥方。於是他叫全家的人一起商量說:我們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業,只得到很少的錢,現在一旦賣出這個藥方就可以獲得百金,就賣了吧!

客人得到了這個藥方,便去遊說吳王。這個時候,越國侵犯吳國,吳王就派他帶兵應戰,正值冬天,吳軍與越軍水站,因為吳國的士兵使用了這種能夠是手腳不被凍裂的藥,而打敗越國。

吳王割地封賞這位進獻藥方的客人。同樣一個藥方,有的人因此裂土封王,有的人卻只是用來漂洗絲絮,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吳王,因為他不僅打敗了越國,而且獲得了更大的利益。

同樣的一件東西,在不同的人的手裡,價值完全不同,產生這種區別的原因是什麼呢?

格局,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這就是格局的價值。

如果我們深陷其中的時候,試著提高一個層面看問題,或許,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而想要提升格局需要:見天、見地、見眾生、見自我,在看過風景、飽讀詩書、歷經世事之後,學會謙卑、學會尊重。

見過最好的,也承受得了最壞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又不隨波逐流,我們才能有更高的見識。

相關焦點

  • 八字格局與人生層次,你在哪個層次呢?
    格局有高低之分那麼八字格局高低如何看?一起來看看怎麼看八字格局高低吧! 八字格局分幾個層次 1、八字格局層次低的特徵 (1)八字財星為用神,但被衝剋的人格局層次低。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成敗得失
    我們人生所有的經歷,所有的結果均源於他有著不同的格局和觀念,而觀念不同又決定了格局的不同。每個人都會以他特定的觀念和理念去進入他的生存狀態,去展開他的人生旅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功,失敗或者命運。而決定和影響我們命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是我們的內心思想和三觀。什麼是三觀?就是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 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深度好文)
    這個限制,就是見識和格局,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識和格局,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晚年的曾國藩,被朝廷冊封為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贏得了數不盡的名譽。 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非常之少,一旦獲此諡號,必有超越常人的見識和格局,所以他才幹了大事。
  • 知乎高贊: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不囿於雞毛蒜皮、家長裡短,能夠抓住事物的核心邏輯,不被浮雲遮望眼,這就是格局。
  • 「格局有多大,決定了人生高度」:這3個辦法,助你提升格局
    文 / 西郊有情「都說一個人心中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精彩的人生。」「格局」,代表的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以及看問題的高度。其實上面這話也不假,「格局」確實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人能取得的所有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格局的大小。
  • 玄空星盤下卦的四種格局及識局心訣
    在下卦挨星中共有二百多局,而這二百多局卻可以分成四種情況:即到山到水(亦稱旺山旺向)、上山下水、雙星會坐、雙星會向這四種格局。下面來詳述如何區分這四種格局。(1) 到山到水在星盤內山向二宮中,當旺的山星飛臨坐山宮位,當旺的水星飛到向首宮位。
  • 用官殺來看格局層次
    八字的命局先天組合格局非常重要,也就是所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中的命局本身吉兇層次
  • 格局決定結局,人生沒有返回鍵,你的決定步步是關鍵
    人生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一代宗師》格局小的人,是見自己,處於人生的第一階段;而格局大的人,見眾生,處於人生的最高階段。我們要想謀大事者就必須要有大格局,因為格局決定結局。3、擁有更多的知識、見識、膽識,那才是談大格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何職場中快速獲取大格局?1、站得高,看得遠;多和領導交流,你的思維認知才會更寬,眼光才會更遠。記得有一次,和領導一起外出。
  • 識人術:一個人,格局夠不夠大,看他有沒有這四個特徵,就知道了
    有大格局的人,都有以下四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你有嗎?從識人術的角度講,一個人,格局夠不夠大,看他有沒有這四個特徵,也就知道了。同時,只有胸襟寬廣的人,才能淡定從容地面對人生挫折和失敗,才能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和追求事業的成功,才能經得起磨難,承受得住苦難,才能做到虛懷若谷、海納百川。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大格局的人,就請把格局裝入你的胸襟之中。第二個特徵:能提升自身的眼界古人說:「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微。」
  • 人的格局決定人的一生,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見識,這一點就足夠了
    人活一輩子,說實話,就是活一個心態,活一種格局。有的人勤勤懇懇卻願意選擇平平淡淡的生活,有的人詭計多端卻能一生大富大貴,每個人追求的生活不同,所以到達的層次和水平都有所不同,但無論怎樣,一個人的格局是非常重要的,你有什麼樣的格局,你的人生就會活成什麼樣子,這是實實在在的話。
  • 如何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格局?
    為什麼在工作中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因為當你提升了格局之後,會發現曾經讓你擔憂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讓你焦慮的事情也不會再焦慮。因為你看的角度不同了,站在了更好的維度上,你所取得的結果也會是不一樣的。就像那個經典的小故事,三個工人砌牆,一個只是認為在砌牆,一認為在蓋樓,一個卻知道自己是在建造新的城市。
  • 職場中,擁有大格局的人到底有多賺?局外人根本無法體會!
    看書吸取知識與見識後,就是模仿,模仿這個名人最優秀的一面。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待這個名人完整的一生,在他人生起伏跌宕的經歷中,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人生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思維,更重要的是思想格局。學習名人,就像是站在名人的肩膀上一樣,讓你的意識和境界都有一定的高度。
  • 認知的四個層次,對應成就的大小,看看你在哪個層次?
    人他的成就大小與自己認知的層次和維度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認知的維度很低的話,他思考問題只是在狹隘的層面,所以很難在事業上和人生上獲得實質性的突破,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層次和下面4個層次的認知是相匹配的,知道了自己的認知,在哪個層次上你就知道,你未來的事業能夠做到什麼樣子了,所以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你在哪個層次,如果層次過低的話,必須通過增加自己的學識和見識
  • 幾種典型的大富大貴八字格局
    雖然每個人的八字只有簡單的八個字組成,但是這八個字組成的八字命局有成千上萬種,如果再算上八字中十神組合,以及八字中包含的神煞,那更是紛繁複雜。只要是八字中有七殺有正印,無論是否成格,為人都比較有衝勁,頭腦冷靜,有謀略,現在有很多高學歷的人,也是殺印相生格的;這種人都比較有能力,有智慧,有權謀,有個人魅力;這種格局最典型和最高層次是毛的八字。第三種:食神生財格局。
  • 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一個人的格局大小,決定人生發展走向
    俗話說「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格局大小,能夠決定TA的人生發展走向。格局大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會比較好,比較容易開創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格局小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不會太好,很多時候事業發展頂多算是小打小鬧。
  • 《厚黑學》:記住6句話,從長遠利益出發,提升你的格局
    格局小的人,常常跑的很快,卻在鍥而不捨得兜圈子,或者受到環境的誘餌而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方向,甚至乾脆背道而馳。當你從小格局走向大格局,當年那些看似完全無法擺脫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其實《厚黑學》中給了我們很多的方法。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一個人看得夠遠才走得更遠
    父親李雲經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會看相的同鄉認為他「眼眸無神,骨架瘦弱,未來恐難成大器」。而後李嘉誠在一個鐘錶公司當泡茶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裡之後,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在謀生的過程中,他當過服務員,推銷員等艱苦的工作,然而就是這樣的困難也沒有把李嘉誠擊垮,而是讓他越挫越勇。
  • 什麼是大格局?什麼人有大格局?如何培養大格局?40歲知道就晚了
    從根本上解決貧窮這一大問題,最需要的,就是格局,稻盛和夫就十分重視格局,可以說,他能從一個窮小子到一介「日本經營之聖」靠的就是格局。今天的2大世界500強企業的老闆的成功,起源就是他的思維格局。出身貧苦,不甘落後,這是稻盛先生的大格局!
  • 職場‖有四種人會隨著你的格局變化越來越不想與其打交道
    於是,有些人就會隨著自身格局的變化,越來越疏遠沒有相似愛好和共同話題的人,不願與其打交道,覺得那些人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這是一種必然現象。格局改變的原因有很多,權力、財富都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品德,正直、有追求和理想,同樣會讓一個人的格局產生巨變。格局越大的人,越不喜歡和這四種人走動。
  • 吳敏霞送女兒3000元裙子,有格局的父母,會給孩子花錢買見識
    ,會給孩子花錢買見識許多父母在對於孩子應該富養還是窮養的問題上也有過猶豫。一方面選擇富養,怕孩子因為物質上的不缺乏卻沒有動力和意識去鍛鍊自己,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另一方面選擇窮養的話,又怕孩子吃盡了苦頭,逐漸消磨意志,也沒有能在適當幫助孩子的時候推孩子一把,讓孩子去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其實,關於富養和窮養的教育方式選擇中,父母可以將兩者綜合起來,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就像吳敏霞的育兒觀一樣,富養應該是&34;而不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