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是一個城市的窗口,代表了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西安火車站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也見證了西安城市建設的巨大變遷。
西安火車站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站房主樓造型與古城風貌及規劃中的周圍景物協調一致,古樸大方,雄壯渾厚,展示著古城文化的內涵與魅力。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這裡見證了外出遊子的依依不捨,也見證了來陝旅客的匆匆一瞥。
大家都對這座火車站記憶尤深,火車站對面那雄偉壯觀的城牆,讓人一下子就感受到這座古城的歷史氣息,尤其是火車站上方那大大的「西安」兩個字,讓陝西人備感親切,這是由陝籍書法家吳三大所題,這兩字渾厚而不失美感,由於兩字連筆,看起來也像「麵皮」二字,因此,這兩字也被當地民眾親切地稱為「麵皮」。
5月27日,網上傳出一段視頻,一輛挖機在火車站施工,昔日的進站口已經面目全非,大家都紛紛詫異,火車站說拆就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西安火車站將迎來換血式改造,由於火車站北鄰大明宮遺址公園,近些年,後者發展迅速,高大氣派的丹鳳門與道北破敗的棚戶區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道北棚戶區及火車站改造被提上日程。
根據設計圖,改造後的火車站將與大明宮遺址公園一道,共同打造西安的歷史文化名片,而且火車站內部也迎來大換血,增加地下三層,與地鐵四號線,七號線實現無縫接駁,候車廳也將進一步擴大,服務設施更加現代化。
這對於提升西安形象無疑是一個重要舉措,然而,人們看到效果圖後不免有些失望,不僅原來車站的飛簷設計不見了,甚至連大家最熟悉的「麵皮」二字也換成了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有人說,這不就是另一個西安北客站嘛。
確實,從效果圖上看,無論是整體觀感還是站名字體,都宛如是北客站的複製品,其實,作為一個古城,更重要的是傳承。如今我們一邊在搜尋傳統文化,另一邊卻在隨意毀掉身邊的文化。
火車站上的「西安」二字已經刻在老陝人的心中了,火車站升級改造是好事,如果還能繼續沿用原有「西安」二字的話,我想大家都會對當地政府點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