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忍濤:壯志未酬身先死

2021-01-14 網易新聞

李忍濤(1904~1944)雲南鶴慶人,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維吉尼亞軍校與德國參謀大學,國民黨軍隊中將,中國化學兵部隊之父。

李忍濤最後的歸宿,是與飛機一同化作耀眼的火球,消融在祖國的天空裡。

這是1944年的10月28日,在結束了中國遠徵軍緬甸蘭姆加爾基地的視察工作後,民國化學兵部隊總隊長李忍濤乘飛機回國。但由於間諜洩密,在喜馬拉雅山東南第三峰的上空,四架等候多時的日機襲擊了將軍的座機,機上九人,無一生還。

噩耗傳來,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何應欽悲痛至極,望天長哭道:「小日本毀我臂矣,此仇不報,死不瞑目。」

何應欽之痛,同時也是年輕的中國化學兵部隊之痛。作為這支新式軍隊的一手締造者,李將軍的一生,便是中國化學兵部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象徵與縮影。

早在歐美留學時,李忍濤就以專攻軍事化學而在同僚中小有名氣。此時的中國軍隊中,不僅沒有專業的化學兵部隊,甚至大多數軍官與士兵「皆不知化學戰為何物」。1933年,在李忍濤的推動下,蔣介石決定成立化學兵部隊,為對外保密起見,把「化」字去掉,稱為學兵隊。

在學兵隊士兵的回憶中,這是個「身材魁梧,四方臉,濃眉大眼,英氣逼人」的將軍。針對當時軍人普遍存在的各種病態,他親手制定了學兵隊的隊訓:「陽剛、誠實、樂觀;我見我到我克服。」

這兒的士兵與其他部隊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走路時握拳直肘,轉彎時不能走斜線,必須走出一個漂亮的直角。他們的訓練時間長達兩年半,除了普通士兵必須掌握的各種技能外,還專門有一年時間,學習各種先進的化學戰術。

在這支部隊成立兩年後,民國政府為準備對日作戰,舉行了一場大規模軍演。以江蘇句容縣為決戰地區,當假想敵日軍進入該區域時,學兵隊施放煙幕彈以代替催淚性毒氣。演習的結果,該區域的日軍假想敵被全殲。

當時參加演習的部隊,毫無化學戰知識。據史載,看到滿天煙霧,有人驚惶不安,有人高聲謾罵,甚至有軍官高喊:「打仗就打仗,這搞的是什麼名堂。」在高處觀戰的蔣介石,看到化學戰的真正威力,也驚出一身冷汗。

自此,這支初具雛形的化學兵部隊引起各方矚目。日軍為此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以李忍濤的部隊為假想敵,在本土舉行了多次化學戰演習,還為準備用於侵華戰爭的30個師團近200萬名士兵配備了防毒面具與解毒劑,就連近9萬匹戰馬,也配備了防毒衣罩。

但不為外界所知的是,一直到1942年,李忍濤指揮的化學兵部隊也只有4個團,武器裝備大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時產品,數量也嚴重不足,平均150名官兵才能分到一副防毒面具。由於蔣介石過於心愛這支部隊,他們也很少投入戰鬥。

不僅如此,這支特殊部隊,還幾乎遇到被裁撤的命運。在一次最高軍事會議上,有將領對學兵隊的作用提出質疑,要求其改為普通步兵師開赴前線。於是,李忍濤據理直言,留下了一段足以載入軍事史冊的話語。

將軍說:「在華的100多萬日軍,人人都背著防毒面具,這是怕誰呢?不是怕在座的各位將軍,而是怕學兵隊。化學兵雖然耗用國家糧餉,但比起日軍花的錢,那就微不足道,若是將學兵隊裁撤或改編,日軍從此便可無所顧忌,請各位想想,學兵隊是有好?還是沒有好呢?」

在隨後的滇緬戰場上,學兵隊終於開始大顯身手。1943年2月,李忍濤率領學兵隊的兩個炮兵團,到印度蘭姆加接受美式裝備。由於學兵隊的士兵受到過嚴格訓練,與盟軍的配合極其默契,他們有效阻遏了日軍化學兵部隊的襲擊,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早已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備,卻未曾想過是這樣一種結局。在將軍陣亡之後,有屬下翻閱遺物,看到其手書「將軍百戰陣前死,壯士十年裹屍還」,不由得嘆道:「將軍壯志未酬矣!」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西門慶「壯志未酬身先死」
    西門慶「壯志未酬身先死」吳營洲  西門慶的一生,在女人方面
  • 《聖鬥士星矢》中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水晶聖鬥士
    叄: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水晶聖鬥士〖1〗過分的理想主義水晶聖鬥士是一位非常忠誠的戰士,如果說五小強的忠誠是盡心盡力輔助女神擊敗一切惡勢力,又或者在女神出現後,穆一直盡全力幫助女神作為舉例,那麼水晶聖鬥士的忠誠更似帶著一種愚忠。
  • 壯志未酬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壯志未酬,壯志:宏大的志願;酬:實現。宏偉的志願未能實現。出自:唐 李頻《春日思歸》:「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近義詞有:功敗垂成、功虧一簣、付之東流,反義詞有:如願以償、稱心如意、馬到成功,壯志未酬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志向沒有實現。壯志未酬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壯志未酬(zhuàng zhì wèi chóu)成語釋義:壯志:宏大的志願;酬:實現。
  • 歷史| 「同志」皇帝漢哀帝劉欣:壯志未酬身先死
    轉過年來二月的一天早晨,漢成帝劉驁剛睡醒要穿衣服,結果這衣服還沒穿上身,便身體僵直、口不能言,直接中風而死了。就這樣,十九歲的劉欣搖身一變,成為了漢帝王的當朝君主,即漢哀帝。漢哀帝在位七年,留給世人最深的印象有兩個:一:是因縱情聲色而死,還有一說是死於服用了過量的春藥而死,是一個比漢成帝還要荒淫腐敗的昏君,死的時候年僅25歲。二:留下一個流傳千古的名詞:斷袖漢哀帝有個至愛的男寵,大名鼎鼎,名叫董賢。兩個人經常困了一起睡,醒了一起坐。話說有一個白天,兩個人又一起睡覺覺,董賢腦袋一偏,就不小心枕在了哀帝的衣袖上。
  •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袁崇煥的悲劇人生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態度代表一切」,袁崇煥「膽大妄為」、又急於表現的性格,配合國家財力促急、大臣們不配合,皇帝心急想吃熱豆腐等等主客觀原因,讓他成就不了自己輝煌的人生,反落得一個壯志未酬、身首異處的悲劇收場。
  • 不惜惟我身先死 ——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
    鄧恩銘在獄中最後一封書信中,留下遺作《訣別》: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後繼頻頻慰九泉。      1936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曾經說道:「王盡美和鄧恩銘是山東支部的創始人。」      1949年,毛澤東同志對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的山東代表馬保三說道:「革命勝利了,不能忘記老同志。
  • 壯志未酬,壯志竟成 | 徐約維
    感觸最深的是:壯志未酬,壯志竟成。這是父親的力量所在,也是影片力量所在。    如果說,壯志未酬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內心的痛,那麼壯志竟成也是我們所有人內心的夢。
  • 壯志未酬誓不休—格裡茲曼
    壯志未酬誓不休—格裡茲曼
  • 關羽扮演者原唱《一壺老酒》壯志未酬 每一個畫面都讓人熱淚盈眶
    關羽扮演者原唱《一壺老酒》壯志未酬 每一個畫面都讓人熱淚盈眶 2020-12-13
  • 足協新政已失敗,國足壯志未酬身先捷
    恆大衰落另一因素是這賽季球員大面積的替換,不穩定,可以說足球管理層的暴政沒把國足成績提高,已把俱樂部搞死,也可以說國足是壯志未酬身先捷,現在的恆大當成國家隊改造。國足以前是打不過韓國隊,現在連韓國俱樂部也打不過。哈佛成功金句有一則,在你無法做到更好時就不要改變現狀,足球政策朝令夕改,因為不用為後果負責。
  • 平視 | 網際網路天才亞倫·斯沃茨被美國政府迫害,死在了壯志未酬的26歲~
    美國的一個網際網路天才,亞倫·斯沃茨(Aron Swartz)就因為想要將這些限制打破,被美國政府迫害,死在了壯志未酬的26歲。無辜的亞倫死了。死於他超前於現代社會的無私共享精神。死於對科學的傳播和熱愛。他的死不禁讓人思考:燈塔國裡的自由,究竟是給誰的自由?亞倫的支持者們為他舉行了遊行示威,各地都出現了亞倫的支持者和悼念者。亞倫被稱為「新世紀的普羅米修斯」,連維基也為亞倫黑屏,圖片上英文寫的是「想像這樣一個世界,一個沒有知識自由的世界。」
  • 蹈水捉月而死,暴飲暴食而終,看兩位天才詩人喝醉之後
    兩人去世時,分別是61歲和59歲,壯志未酬身先死,滿腔抱負未得施展就溘然長逝,著實令人惋惜。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五歲的時候就能熟練背誦唐代的識字課本,十五歲作詩,二十四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三十歲遍訪王公大臣,希望能有伯樂為自己步入仕途提點引薦,均被無情拒絕。
  • 「後其身而身先」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我讀經典】古文今譯: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久,乃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後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成就自己。
  • 馬龍——壯志未酬,怎敢隱退?
    而他,現在仍然以強者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乒壇之上,對於榮耀,他足夠了,但是,於己於國,他夢圓東京的壯志未酬,他對於國乒的支柱性作用無法取代,又怎能輕言放棄呢?相信各位應當知道,馬龍,前段時間剛剛擊敗樊振東拿下屬於他的第六個國際乒聯年終總決賽冠軍,實現完美復仇的同時,也用金光燦燦的獎盃追平了張怡寧創下的黃金紀錄,向世界宣告——那個無敵的馬龍,又滿血歸來啦。
  • 且看孫紹波的「背水疫戰醫身先」,還有漫畫家們的一大波作品正在路...
    且看孫紹波的「背水疫戰醫身先」,還有漫畫家們的一大波作品正在路上▸畫說人生◂ 2020-01-28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