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笙源脆肉羅非魚 歷時4年「遊」上餐桌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綠笙源企業屢敗屢試最終成功自主研發出飼料配方,脆肉羅非魚獲得成功,產品上市以來供不應求。

5月14日,黃圃鎮兆豐村。240餘畝的養殖基地上,李廣洪剛剛忙完5000公斤脆肉羅非魚的交付。日銷量達5000公斤依然供不應求,公司不得不發出公告暫停供應20日,這在兩年前是李廣洪想都不敢想的情景。從屢敗屢試到最終成功自主研發出飼料配方,李廣洪的中山市綠笙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現了從飼料生產、養殖、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脆肉羅非魚養殖,成為全國第一家實現規模化養殖脆肉羅非魚的企業。

■經銷商轉型創業者,摸索脆肉魚新品種

李廣洪是黃圃鎮人,早年從事水產流通多年,後來回到中山開始從事水產養殖。2015年開始,李廣洪摸索脆肉羅非魚養殖。黃圃水鄉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為脆肉羅非魚養殖提供了優質的水源條件,不過,擺在眼前的還有一道難以逾越的技術坎。

李廣洪拿出了一本《羅非魚良種健康養殖技術》遞給記者說,羅非魚脆肉化是通過蠶豆或脆化飼料餵養,然而羅非魚消化系統較弱,腸壁薄,不少人脆化技術沒有參透,在投餵蠶豆30天左右便開始出現大量死魚。「之前珠海、中山東升也有人嘗試過脆化羅非魚養殖,不過都以失敗告終。而且,就算勉強有倖存下來的脆化羅非魚,因為沒有銷路助推,也只能當普通羅非魚賣。」

「羅非魚在廣東人眼中並不算是高檔魚類,價格也不高,但這種魚養殖基數大,脆化原料魚供應充足,而且普通羅非魚塘頭價便宜,脆化後能有不錯的溢價空間,加上羅非魚肉質鮮美且嫩、沒有肌間刺,如果能改良,以後肯定能受到市場歡迎。」李廣洪很看好改良羅非魚的前景。

2016年10月,李廣洪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夥創立了綠笙源公司。2017年,在三江環繞的兆豐村,李廣洪開發了250畝養殖基地,僅6個人組成的創業團隊開始了規模化養殖的探索。

■「天天撈死魚,曾手上臭味一個星期難消」

李廣洪與其他魚場合作,收購1公斤重左右的普通羅非魚,再放入自己的養殖基地,使用專門的配方飼料養殖,最終使得肉質脆化。

最開始,李廣洪沿用脆肉鯇的養殖方式,將蠶豆泡水發酵後投餵,效果很不理想。即使是打碎了蠶豆拌飼料投餵,羅非魚還是避免不了30天左右死亡。接著,李廣洪找到飼料廠專門研發脆肉羅非魚的飼料。

研發的新飼料是4個月為1周期,如果羅非魚能從1公斤順利長到2公斤,就意味著脆肉羅非魚可以上市。然而,接下來的現實讓李廣洪如同澆了一桶冰水。2016年至2017年間,綠笙源養殖基地經歷了數次大批量死魚。

肇慶懷集人高康業,兩年前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生物製藥專業。這名20多歲、皮膚黝黑的小夥子,是綠笙源公司最初6名創業團隊中,除了老闆以外唯一堅守下來的員工。「有一塘魚一次性死亡2.5萬公斤魚,我們天天撈死魚,手上的臭味一個星期都不能消退。」

從2016年至2018年,綠笙源公司共虧損了300多萬元。面對投入了全部心血卻滿塘死亡的羅非魚,李廣洪並不甘心。每次新飼料研發出來後,李廣洪細心記錄著魚塘裡脆肉羅非魚的存活率。

■屢敗屢試,脆肉羅非魚終「遊」上餐桌

漸漸的,脆肉羅非魚的馴化損耗(死亡率)從最初的50%持續下降至10%,2018年七八月份,李廣洪驚喜地發現馴化損耗已經控制在了5%以內。「當時整個團隊都非常興奮,多年的堅持沒有白費。」李廣洪說。

突破了脆化羅非魚脆化技術,還要解決泥腥味問題。「公司一般只收購精養或魚蝦混養的羅非魚,基地每10天換一次水提高魚肉品質,並在飼料配方中針對性添加具有『去腥、去泥味』效果的中草藥。」李廣洪說,脆化後的羅非魚最終實現了肉質彈牙,味道鮮美,久煮不碎。

目前,綠笙源公司為脆肉羅非魚註冊了「翠桂妃」商標,正申請「脆肉羅非魚的飼料及製備方法」這一技術專利。憑藉著此前從事水產流通領域的經歷,李廣洪迅速打開了銷路。目前,綠笙源公司的基地已經擴充到500多畝,月產量15萬公斤脆肉羅非魚,60%銷往珠三角地區的吊水場,40%則賣往珠三角大型水產批發市場。

普通羅非魚的批發價約10元/公斤,脆肉羅非魚上市之初18元/公斤仍不愁賣,現在批發價已經到了22.4元/公斤,到市場終端價約為40元/公斤,按每條魚2公斤左右重量計算,80元一條的脆肉羅非魚價格並不親民。李廣洪說,公司接下來將著手研發1公斤重的脆肉羅非魚,讓它「遊」上更多普通消費者的餐桌。

黃圃鎮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綠笙源公司還開展「公司+農戶」合作模式,將飼料和技術提供給當地其他養殖戶,脆化成功後再回收,帶動黃圃鎮水產產業發展。2018年,綠笙源公司獲得了該鎮扶持種養專業化獎補及購置農機補貼。2019年4月,在該鎮農業局的協助下,綠笙源公司已向市農業局提交《無公害》相關認證申請。

來源:消費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廣東脆肉羅非魚如何養殖,脆肉羅非魚飼料養殖技術
    養殖脆肉羅非魚配制飼料適口性好,營養全面均衡,促進生長發育,有利於養殖周期短、養殖成本低、產量高、經濟效益高等特點,以下和大家分享脆肉羅非魚飼料自配料方法:脆肉羅非魚飼料自配料space一、脆肉羅非魚飼料自配料:1、蠶豆50%,次粉10.0%,麵粉5.4%,進口酒精粕11.0%,豆粕7.8%,菜粕11.0%,進口雞肉粉4.5%,磷酸二氫鈣1.5%,維諾水產多維0.1%,維諾黴清多礦0.1%.
  • 鯛魚和羅非魚不是冤家,它們都是餐桌上的寵兒
    >那對兒:連結「龍脷魚和巴沙魚本不是冤家,它們都是餐桌上的寵兒」,除了它們,還有另一對讓食客們時常有所困擾的魚,尤其是生食時,它們就是鯛魚和羅非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羅非魚最早經越南傳入我國廣西,也就直接音譯成了「羅非魚」沿用至今。
  • 中山飲食:冬陰功 X 羅非魚
    如果沒看菜單,估計會認為這裡有西多士菠蘿油啥的……3 菜品冬陰功脆肉羅非冬陰功配脆肉羅非,外國菜式配本土食材,屬於融合菜系,看得出來老闆的頭腦裡有點想法。這裡採用羅非魚,就導致了這湯底,第一口燜下去會有泥塘魚特有的泥味。但是喝多幾口,這泥味則沒有開始那麼強烈。原因估計倆,一是味蕾習慣了,二是這湯底的香料味十分足。這湯底的香料味,是完全達標的,香茅檸檬葉的味道突出;椰漿中等,起到點綴作用;辣度酸度適中偏辣,夠勁了。
  • 野外泛濫的羅非魚,是最好吃的淡水魚之一,老少皆宜
    部分羅非魚品種,在繁殖幼魚的過程中會存在口孵行為,就是雌魚可以將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直至幼魚從口中遊出,即使不是口孵品種的羅非魚,它們的護幼行為也會很強烈,無論是發情期還是護幼期,性格都是相當的兇悍。這一點倒有些類似於淡水黑魚。
  • 中國人愛吃羅非魚,為何羅非魚還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羅非魚作為一種可食性魚類,擁有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刺少等眾多優點,關鍵是羅非魚的做法還多種多樣,不管是燒烤,清蒸,又或者紅燒,都非常好吃,而且羅非魚相對其它魚類要便宜許多,因此物美價廉的羅非魚成為了中國吃貨的心頭好,不僅經常出現在自家餐桌上,更是夜宵燒烤攤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 當人造肉上了中國餐桌|消研所盤點
    //相比國際市場的速食和炸物,人造肉上到中國餐桌後,內容和可能性明顯豐富了起來。| 明星產品:麻婆豆腐飯、咖喱肉沫飯Omnipork新豬肉來自香港食物科技公司Right Treat,由加拿大食物科研團隊歷時兩年研發。
  • 說說引進的三種羅非魚,在釣魚人眼中老實憨厚,有些呆傻
    盛夏、金秋時節,是羅非魚生長最快的時候,攝食量大,喜在高溫水域中遊弋覓食,早晚沿岸邊在水體底層遊,中午在中上層遊動。用浮釣、底釣,都可以釣上魚。雖然羅非魚是釣魚人最熟悉的魚種之一,但是你對羅非魚到底了解多少呢?
  • 遭遇出口困境的「羅非魚」,現在怎麼樣了?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公開資料顯示,到2030年,中國市場海鮮消費將佔到全球消費總量的38%。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市場的水產品需求仍將會有巨大的增長,需求增長旺盛。然而,受疫情影響,國內水產品進出口業務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打擊。羅非魚,被譽為「白色三文魚」,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廣受食客喜愛,是海南第一大出口創匯的水產品。
  • 注重私處健康 笙木之源內衣清洗液做你的健康衛士
    再比如內褲作為保護女人私密部位的衣物,日常如廁尿液、糞便、汗液,以及分泌物總會有一部分殘留其上。回頭細扒了下笙木之源的產品及品牌,才發現,原來香氛就是品牌調性之一。姨媽造訪期間總會有不小心的時候,沾了血跡的內褲很難處理,搓掉一層皮都不一定能完全洗乾淨,基本上洗一件報廢一件,而用笙木之源內衣清洗液,泡一泡輕鬆就乾淨了。這就要提一提笙木之源的核心技術了。
  • 品脆肉鯇美食——「2020中山(東升)脆肉鯇美食文化節」系列活動...
    據了解,脆肉鯇原產於中山市長江水庫,因其肉質結實爽脆、耐煮不爛,肉味清香可口而得名,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東升鎮率先成功採用池塘養殖脆肉鯇,並在全鎮範圍推廣,經過近40年的實踐積累和培養發展,掌握了一套成熟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全鎮從事養殖人員達1500人,從事養殖流通的人員達600人。
  • 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原標題:日照水庫魚即將「遊」上市民餐桌   12月10日上午10時,日照水庫冬季捕魚開始,三位漁民配合默契地在水庫裡把漁網固定住,預計7天後,收網出魚。
  • 自帶「妖豔」氣質的羅非魚——彩虹鯛(紅羅非)
    羅非魚這個最廣為流傳的名字則是來自越南語「Cá rô phi」,「Cá」是魚的意思,「rô phi」代表的是「鱸非」,連起來就是「非洲的鱸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羅非魚經越南最早傳入我國廣西,也就隨之被音譯為了「羅非魚」。
  • 脆肉鯇and田雞粥
    脆肉鯇,原產於廣東中山長江水庫,是中山特產之一,利用水庫的礦泉水,餵精飼料,運用活水密集養殖法養育成的名特水產品。
  • 羅非魚和清道夫,都是外來物種,為何羅非魚受歡迎,清道夫卻不行
    ②手感好:手竿釣羅非魚手感也是挺好的,羅非魚力氣也是很大的,尤其是中魚那一刻,力量特別大,特別給力,很多人喜歡釣羅非魚,就是因為它中魚後手感好,耐力足等特點,所以羅非魚也很深受廣大釣魚愛好者的喜愛。③咬口猛:羅非魚咬口也是特別給力的,它們咬到餌就很快會吞餌,一吞餌就會拉著浮漂下沉二目左右或者直接拉黑漂,所以羅非魚咬口是很猛的,咬口非常給力,很多人喜歡釣羅非魚,也是喜歡它們咬口猛等特點,所以羅非魚也深受廣大釣友喜愛。
  • 醃臘八蒜,做好「4步」,一周就變綠,脆爽美味,就著餃子吃好香
    導語:醃臘八蒜,做好「4步」,一周就變綠,脆爽美味,就著餃子吃好香大蒜,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做菜的時候時常用到,給菜餚增加香味,除此之外,大蒜還可以直接吃,就著麵條吃,不過一般這種吃法很多人接受不了,味太衝了,蒜的辛辣味太大
  • 曾經農村用來編繩子,現在是餐桌上比肉還貴的美味
    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種蔬菜,曾經是農民伯伯用來遍繩子的,現在在城裡的餐桌上是比肉還貴的美味菜餚。麻葉是潮汕一種特有的紅麻的葉子,在以前是不吃的,因為潮汕人要等紅麻長老了,拿紅麻的皮來編繩子,現在已經沒有人編繩子了,這種麻葉就上了人們的餐桌。
  • 物源丨餐桌上美味的「紅嘴綠鸚哥」,你了解麼?
    農婦答:「金鑲白玉版,紅嘴綠鸚哥」。此後,菠菜多了個名字叫「鸚鵡菜」。菠菜原產于波斯,最早是被摩爾人引進西班牙,然後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此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在公元 647 年的時候,由尼泊爾人經手傳入我國。現如今,在我國各地都有廣泛種植,特別是北方,菠菜卻不怕寒冷,茁壯生長。
  • 龍脷魚和巴沙魚本不是冤家,它們都是餐桌上的寵兒
    煎龍利魚 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在我們日常的餐桌上,總有一些捉對廝殺、傻傻分不清楚的魚類,它們或是因為俗名相似
  • 冬季怎樣釣羅非魚?冬季時羅非魚喜歡哪種味型?冬釣羅非魚的技巧
    羅非魚,別名非洲鯽魚,原產自非洲,屬於熱帶魚類;它屬於廣鹽性魚類,繁殖力強,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分布於長江以南的沿海、水庫、湖泊、池塘、溪流、小河甚至溝渠中。到了冬季,如果水溫低於15℃,羅非魚會變得很難釣。當水溫低於10℃,羅非魚就開始死亡。那麼,冬季如何釣羅非魚?
  • 匠人| 笙笙不息兩百載:制笙匠毛智元
    口述 | 毛智元採訪、整理 | 李學立2015 年12 月18 日,拍攝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邙山鎮溝上村毛嶺頭組毛智元制笙作坊。1971 年我初中畢業後,村裡成立了副業社,我就跟著爺爺、父親、叔父(毛木堆)在生產隊裡學做笙,一人一天記10 分工。做成的笙都送到洛陽百文站(即文體綜合批零部),批發給全國各地百貨樓或樂器商店。改革開放後我們就獨自在家做笙。我家的笙選料嚴格,做工精細,上百道煩瑣的工序,涉及音樂、木工、漆工、機械加工等多種學問,我用了10 年時間才掌握了制笙的全部手藝,還學會了自製做笙的各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