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經開區:優化招商環境 積蓄髮展新動能

2020-12-23 金臺資訊

招商引資工作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近年來,七星關區經開區以建設「百億級園區」為目標,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持續優化政務服務,聚焦招大引強選優,促進了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園區建設實現新提升,項目落地呈現新局面,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政策「撐腰」 厚植招商沃土

小小刺梨果,致富黃金球。2019年10月,七星關區與廣藥集團(王老吉)牽手,籤訂刺梨戰略合作協議,在刺梨生產、加工和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

今年8月13日,廣藥王老吉刺檸吉科創基地、廣藥王老吉(畢節)產業有限公司在七星關經濟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目前,一期工程建成試生產,以經營刺梨原汁提取和潤喉糖生產為主,預計年產值20萬箱,年產值達1億元人。

廣藥王老吉落戶經開區,讓默默無聞的刺梨實現品牌賦能,附加值提升,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促進全區經濟提質增效。

廣藥王老吉是經開區縱深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產物。近年來,經開區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園區建設、全面對接等方面重點發力,按照「五個一」工作路徑即「一批項目謀劃、一批項目洽談、一批項目籤約、一批項目建設、一批項目投產」科學謀劃,加大補鏈、強鏈力度,厚植招商沃土,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吸引央企、優強民企到經開區投資興業,全力助推七星關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七星關區工業經濟集聚地,經開區始終將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七星關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張和國介紹,在招大引強選優基礎上,經開區利用東西部協作、廣州對口幫扶機遇,組織2個小分隊深入深圳和浙江進行駐點招商,引進一批特色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全區產業發展;同時強化布局,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引進光電電子、密封包裝、太陽能光合玻璃、卡媽農特產等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質量優的項目,建立互補產業鏈,激發園區創業創新活力。

好政策催生好環境,好環境激發新動能。今年,經開區共組織外出招商20餘次,其中考察洽談項目60餘個,籤約項目28個,其中建成項目18個,實現招商引資18億元。

數據「跑腿」 當好企業參謀和助手

走進貴州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車間,一雙雙橡膠鞋經過裁料、貼膠、粘底等30多道工序,被裝車運往東南亞等地。

該公司是際華三五三七製鞋有限責任公司畢節鞋業生產基地,是七星關區脫貧攻堅戰略實施和軍民融合戰略實施項目企業。公司一、二、三期項目建成後,年產橡膠鞋可達2000萬雙,年產值3.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300餘個。

「公司能有現在的成績,離不開經開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公司辦公室主任蘇麗娜說,去年公司投資辦廠,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幫助公司完成所有審批手續並開工建設,企業籤約入駐後,特派員全程跟蹤代辦,解決了企業用水、用電及招工等難題。

目前,公司生產廠房總面積2.5萬平方米,每天生產橡膠鞋3萬多雙,年產值約1.5億元,每年可新增利稅500萬元,發展勢頭強勁。

企業的免申報,零跑腿,得益於經開區建立了企業網格化包保服務機制。為了讓入駐企業能夠迅速投產,經開區踐行「親商、重商、愛商、護商」理念,將轄區劃分為7個網格,實行網格化包保政策,即部門包網格、幹部包企業,形成橫到底、縱到邊的包保體系,便於企業向上反映問題、幹部向下了解問題,使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煩心事,使企業安心發展。

此外,為解決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經開區堅持「三分招,七分服務」原則,和區相關部門聯合建立企業特派員「保姆式」服務制度,從項目的謀劃、洽談到建設、投產,實行全程代辦服務,縮短項目落地時間,並將代辦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經開區各個企業,使企業招得下、留得住、能壯大、能發展。

「要想群眾少跑腿,幹部必須多用心、多跑腿,數據跑起來,群眾才能靜下來。」張和國說,從廠房租用、營業執照到環保安全手續辦理等,特派員隨叫隨到,形成政商和諧關係,打通制約招商環境的「最後一公裡」。

目前經開區入駐企業118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佔百分之六十,企業自建和園區新建標準廠房10萬餘平方米,標準廠房使用率達到98%,園區預計今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56億元,為「十四五」期間建成百億級園區打造了良好的基礎。

服務升級 做強企業實體經濟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開區多個企業面臨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復工復產勢頭不足。經開區招商服務小組主動上門服務,了解企業面臨的難點、痛點,幫助企業協調資金,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暢通了產業鏈的微循環。

目前,經開區幫助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銀行協調貸款4000多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就會導致上下遊企業無法運轉。針對園區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經開區瞄準企業所需發力,在用好「貴園信貸通」平臺的同時,通過每季度召開銀、政、企座談會,和人民銀行及各大金融機構協調等方式,千方百計解決園區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圍繞園區招工難、留工難等問題,經開區不斷完善水、路、電、訊等配套設施建設,並建立了招工和就業培訓信息服務一站式服務中心,通過每十天在媒體發布園區動態招聘信息、組織小分隊到鄉鎮招工、就業平臺信息更新等方式,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組織到園區務工,為企業提供持續動力。目前,園區解決就業1.1萬人,其中貧困人口約3千人。

「原來,務工人員從城區到園區上班單程需要花費2元公交費,現在單程只需花費5角錢。」張和國說,為了讓企業留得下,員工留得下,經開區和畢節公交公司協調,加密了沿線出車頻率,科學設置園區站點,並通過園區補貼一部分、企業補貼一部分的方式,解決園區務工人員出行貴的問題。

從招商引資到跟蹤服務,從「星星點點」向「集群集聚」跨越發展,經開區不斷優化政企良性互動,為招商引資活水「引流」「築壩」。下一步,經開區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加強服務管理,不斷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為建設和諧園區、打造百億級經濟開發區做好基礎工作,助力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文/圖 李金苗)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看神木|經開區:提升基礎設施 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園區環境;優化營商環境,企業發展動力十足。從硬體提升到軟體優化,經開區面向全國張開了懷抱。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2.7億元,為優化營商環境奠定了產業基礎。硬體提升 助力改善園區環境今年以來,經開區持續優化園區環境,多措並舉培育幫扶企業,搭建立地基礎,在改善園區環境,推動入園企業發展。現在的經開區,從空中俯瞰,路網縱橫交錯。
  • 為我州發展提供強勁動能,蒙自經開區怎麼做的?
    「十三五」期間,蒙自經開區基本實現了主營業務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等指標翻一番,與「十二五」末相比主要經濟指標分別增長120%、122%、184%,為我州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能。5年,是一個刻度,標註著蒙自經開區發展的高度;5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蒙自經開區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幅度。
  • 銅陵義安區:「工業強區」匯聚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銅陵市義安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實施工業強區戰略,以園區為主戰場,著力項目投資,強化精準招商,狠抓企業培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促進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據統計部門數據顯示,1-8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13.20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工業增加值28.81億元,增長4.8%。
  • 宜春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7月以來,宜春開展「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該區堅持把優質營商環境作為先進生產力、核心競爭力和首要吸引力,園區上下解放思想促改革、謀創新,千方百計優環境、促發展,招商形勢越來越好,市場活力和發展後勁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 西安經開區的2020: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 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
    8個重磅項目的籤約不但為經開區"4+4+4"產業體系注入新鮮血液,而且讓這個以"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的發展藍圖更加清晰立體。西安歐中材料生物技術產業化、北客站樞紐工程、陝西燃氣產業研發與孵化基地項目等9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020年,以促進項目建設、實現招商為突破,以實現爭先進位為奮鬥目的的經開區,在做強工業、做優產業方面,用這樣一組數據展現了西安市打造萬億級工業大走廊的決心和信心。
  • 打好招商組合拳 集聚發展新動能
    2018年,《貴陽市2018年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行動方案》出臺,明確貴陽要以大力實施「千企引進」工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為方向,實現招商工作七大新突破,圍繞大數據產業、現代製造業、大健康產業、生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都市農業、城市建設七大重點產業進行精準招商。
  • 石門經開區:堅持「四大戰略」 打造高質量發展前沿陣地
    近年來,在省、市工信系統的大力支持下,石門經開區緊緊圍繞「工業新區、產業新城、雙創基地」的發展目標,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發展步伐越來越快,綜合實力越來越強,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園區,在2019年全省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排名中位列第十,創造了園區發展新的歷史。
  • 合肥經開區:提升「兩個服務」激活發展動能
    近日,一封感謝信發到了合肥經開區管委會,表達了對經開區有關部門優質高效服務的衷心感謝。  據了解,該公司是合肥經開區內的一家德資企業,對有關優惠政策把握不準,很容易錯失分享政策紅利的機會。
  • 閩清持續推進發展環境優化激活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閩清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與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誠意、最貼心的服務助推項目落地生根、企業茁壯成長,好項目接踵而至。2016年至今年10月,閩清縣共完成招商任務959個,總投資達1929.0947億元。
  • 合肥經開區「兩個服務」激活「紅色動能」
    本報訊(記者陳華)近日,合肥經開區管委會收到了庫爾茲壓燙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發來的感謝信,對經開區有關部門優質高效的服務表示衷心感謝。該公司是合肥經開區內的一家德資企業,對有關優惠政策把握不準,容易錯失分享政策紅利的機會。
  • 九江經開區「四鏈」並進建設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新平臺
    》《開展「殭屍企業」出清暨低效用地清理專項行動》《開展培育營業收入百億企業和億元稅收企業專項行動》《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專項行動》《開展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行動》《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全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 中國改革報:發力大項目 激活新動能 溫州經開區打造浙南產城融合新區
    11月18日,中國改革報刊發題為《發力大項目 激活新動能 打造浙南產城融合新區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發展紀實》的整版報導,聚焦溫州經開區產業轉型和平臺建設的改革創新舉措。以下為全文內容改革開放續新篇,創新發展出精彩。
  • 培育高質量發展「燈塔工廠」——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新路子、新作為、新擔當、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湘大地對湖南提出的「四新」要求。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必須在打造湖南「三個高地」中爭當排頭兵、展現新擔當。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始終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重要引擎,走出了一條向陽大道。
  • 大同經開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項目建設大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以及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大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精神,進一步優化大同經開區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大同經開區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8月12日,大同經開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項目建設大會。
  • 安徽濉溪經開區發展更富動能
    原標題:安徽濉溪經開區發展更富動能   鋁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之一,因其低密度特徵,被譽為「會飛的金屬」,在製造業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集聚發展新動能!嘉興經開塘匯多舉措推進高質量招商引資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引進飛普達、先德智能等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累計完成市外內資8.1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5%……這一串數字展示的,是今年初以來嘉興市經開區塘匯街道多措並舉攻堅高質量招商引資集聚發展新動能的成果
  • 優環境·穩增長·促發展|經開區:改善「硬環境」提升「軟環境」
    為了向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打造政策優、成本低、服務好、辦事快的營商環境,神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紮實深化園區改革,不斷改善「硬環境」,提升「軟環境」,積極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經開區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對園區財投項目進行方案審查、預算審查。設立了綜合執法中隊,配合開展園區規劃執法工作。
  • 貴州大龍經開區:築巢引鳳 打造黔東高質量發展高地
    近年來,貴州大龍經開區堅持「千方百計聚產業、一心一意聚人氣、竭盡全力強基礎、齊心協力奔小康」發展理念,充分發揚「苦幹實幹、開放創新、拼搶爭快、勇攀高峰」的開發區精神,不斷搶抓產業發展機遇,聚焦「重點產業」「招商環境」和「服務措施」,推動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齊頭並進,抓實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
  • 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第一,崑山經開區第二...
    營商環境改革,是「十四五」期間我國政府職能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將「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寫入其中。
  • 蓄勢聚力增後勁 七星關招商引資促發展
    優服務等手段,實現產業不斷集聚發展、企業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營商環境極大改善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推進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助推了全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5年6月23日,在七星關區委、區政府的牽頭下,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在七星關區註冊成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七星關經開區管委會的幫助下,環保、電力、水務等部門上門服務,對口解決了企業發展相關問題。同年6月底,該公司開始進場裝修。從引進設備、招募和培訓員工,到最後的驗收投產,只用了76天,這無疑創下了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