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冬日,記者穿行於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真切感受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條條通衢大道向四面八方延伸,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廠房星羅棋布,寬敞的廠房內機聲隆隆,廠區間一輛輛運輸車正往來穿梭……
蒙自經開區一角
5年櫛風沐雨,5年砥礪前行。「十三五」期間,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下面簡稱蒙自經開區)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15.2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2211.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58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4.9億元。僅2020年1月至10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64.3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26.8億元、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約4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
「十三五」期間,蒙自經開區基本實現了主營業務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等指標翻一番,與「十二五」末相比主要經濟指標分別增長120%、122%、184%,為我州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能。
5年,是一個刻度,標註著蒙自經開區發展的高度;5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蒙自經開區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幅度。一組組硬核數據的背後,是蒙自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對紅河發展提出的「四個更大貢獻」目標要求和「新型工業強州、鄉村振興富州、綠色生態靚州、沿邊開放活州」發展思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收穫了滿滿的碩果。
重創新促轉型 升級注入「催化劑」
「這裡生產的銅箔最小厚度可以達到6微米,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量產銅箔產品,它們將會成為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據云南惠銅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快推進鋰電銅箔二期、三期建設,努力打造雲南電解銅箔基地。
蒙自經開區鋰電銅箔項目
2018年12月3日,雲南惠科鋰電銅箔、銅杆項目在蒙自經開區投產。該項目立足我州優勢銅資源,將形成以銅礦資源—高純銅板—高純銅線材—電解銅箔為主線的銅基電子材料加工產業集群,不斷完善紅河州銅精深加工產業鏈,推進銅基材料加工產業高端應用。
從雲錫銅業冶煉陰極銅,到惠豐銅業加工成銅杆,再到惠銅製造電解銅箔,未來還將涉足鋰電池製造。這條以銅材料為核心,不斷延伸的高端化、綠色化產業鏈,是我州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工業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成為產業升級注入「催化劑」的一個縮影。
蒙自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園
在科學擎畫「十三五」時,蒙自經開區進一步廓清思路,找準定位:「要把蒙自經開區建成千億園區,建成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建成雲南省新材料產業園,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先行示範區。」
按照規劃,蒙自經開區緊緊圍繞紅河州六大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依託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蒙自礦冶有限責任公司等工業基礎,重點引進錫基、錫深加工及銦基、銦深加工、鋁深加工和銅深加工配套項目,積極開發發展鋰電銅箔、高端鋁箔等新材料產業。加快引進電子信息和有色金屬關聯新興企業入區發展,通過以商招商模式,積極與關聯企業對接洽談,延伸有色金屬深加工產業鏈,完善產業配套,打造電子信息、有色金屬新材料及深加工產業集群。先後引進了年產6萬噸無氧銅杆、年產4萬噸鋰電銅箔、年產5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項目。同時,加快推動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集聚發展。依託有色金屬原材料優勢,重點布局半導體封裝、PCB、手機、智能電視機和液晶顯示器及其他電子信息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製造。引進了紅河雲超科技、紅河雲智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電子設備製造企業向電子信息產業園集聚。2019年,蒙自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榮獲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雲南惠豐銅業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無氧銅杆項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創新驅動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根本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截至2019年年底,蒙自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到了8.73億元,較「十二五」末的4.35億元增長了100.6%;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總數達到9家,較「十二五」末新增了5家;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了93項,較「十二五」末新增了48項。
抓建設強基礎 開啟發展「提速器」
今年2月27日,位於蒙自經開區內的紅河州扶貧產業園基礎設施道路縱二路工程開工建設,道路全長1239.1米,寬25米,配套建設道路沿線的排水、給水、電信、燃氣、照明等工程,並在8月建成通車。
「基礎設施建設是園區招商引資乃至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只有良好的基礎才能吸引更多的產業項目入駐。」蒙自經開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一級主辦黎玉良告訴記者,一直以來,蒙自經開區圍繞箇舊市、蒙自市發展,積極對接,主動把路網、基礎配套建設融入其中,實現規劃融合、建設融合、發展融合,不斷創造各類條件激發企業到園區投資興業的意願,推動一批批項目取得務實進展。
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多聯項目產業園
環境是金,良好的基礎條件是最好的邀請函;築巢引鳳,需有良枝而棲。近年來,園區把優化軟硬環境作為推動發展的「先手棋」。為此,蒙自經開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著力打好園區招商牌,吸引企業落戶,帶動產業發展。
「十三五」期間,蒙自經開區緊緊圍繞企業落地、提升人居環境、方便居民出行,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標準廠房和市政道路、綠化、燈光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提升環境衛生治理和市政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和優化園區投資環境。完成了7條市政道路建設;建成了2KM冶金材料加工區排汙幹管;建成了約3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完成了蒙自經開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具備專家評審條件;完成了產城融合區(原生物資源加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蒙自經開區大屯-雨過鋪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截至目前,蒙自經開區共建成市政道路30條,全長約32公裡,道路總面積80.6萬平方米,形成「五橫五縱」的主幹路網骨架;建成標準廠房40萬平方米。路網建設與滇中城市群形成2個小時交通圈,經蒙河高速僅需1.5小時便可到達國家級口岸河口。為保障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園區內還建設有冶金區標準廠房、科技孵化園、電子信息產業園、銅深加工項目、鋰電銅箔項目等標準廠房39萬平方米。
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
隨著優良的投資環境建設,園區聚集和平臺支撐效應不斷釋放,促使蒙自經開區的吸引力與承載能力不斷提升,一個人氣不斷聚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的經濟增長極正加速形成。截至目前,蒙自經開區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裡,共聚集各類企業462戶,其中,工業企業17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9戶,共吸納就業3萬餘人。
在雲南錫業錫冶煉異地搬遷升級改造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很多建設項目是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項目指揮部冶煉工藝組組長劉慶東介紹,項目是在原有雲錫鉛業分公司廠房、設備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化解鉛冶煉過剩產能,實現錫冶煉異地搬遷升級改造功能。不僅能夠實現生產鏈條的智能化、自動化,還對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進行資源化利用,以此帶來了年產3.3萬噸硫酸、1萬噸有價金屬、餘熱發電5800萬千瓦時的副產品收益。
精準聚力招商 打造引資「強磁場」
今年4月初,總投資6862萬餘元年產9000噸新型塑料製品及500噸金屬製品的生產項目籤約落戶蒙自經開區。這只是蒙自經開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以赴大抓招商結出的一枚「碩果」。
「要聚焦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及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信息3大主導產業及上下遊企業精準招商,形成一批優質項目儲備,同時結合經開區重點發展產業及現有產業鏈,提前梳理招商目標企業,千方百計對接聯繫企業,形成項目洽談,全力以赴完成州委、州政府下達蒙自經開區的招商引資目標任務。」今年初,蒙自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包旭對全年招商引資工作進行細緻安排,擬定了2020年招商工作計劃,成立了3個招商領導小組,負責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川渝地區的招商工作,將「線上招商」和「實地招商」相結合。
蒙自經開區電子孵化產業園
開發區是項目投資的「熱土」、產業集聚的「高地」。如果把開發區比作一輛奔馳向前的列車,那麼招商引資工作無疑是主引擎。「十三五」期間,蒙自經開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牢固樹立「一切圍繞招商引資、一切服從招商引資、一切服務招商引資」理念,把招商引資作為園區發展的引擎、工作的重心,認真落實省、州關於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有關部署,找準產業定位,明確招商方向,突出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平臺聯動招商、輕資產招商,加強項目策劃包裝,加大跟蹤服務力度,推動項目籤約落地。
蒙自經開區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舉,積極實施「一把手」工程,經開區主要領導分別帶領招商小組先後到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親自抓招商、親自抓對接、親自抓落實。
蒙自經開區電子信息園區 胡彥輝 攝
在招商引資的方式上,針對新經濟產業更新換代快的特點,推行了輕資產招商的理念;規劃建設「區中產業園」,圍繞重點產業,從龍頭到配套企業全鏈式整體招入,集群入住,這樣能夠迅速集聚各類生產要素,壯大特色產業,形成優勢板塊經濟;探索成立產業引導基金,輔導、支持新經濟企業發展,當企業發展壯大後,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就退出股權,為新經濟項目解決融資難題,推動企業發展壯大。
招商引資推介
紅河州高康服裝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服裝生產銷售企業,於2016年7月從福建廈門入駐紅河州蒙自市高康服裝產業城。在蒙自經開區專人的「保姆式」服務下,從辦證、招工到項目正式投產,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搞定。陳榮福的感覺就是快捷、省事!
值得一提的是蒙自經開區嚴格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部門跟蹤、一個專管人員服務」的推進機制,將入園項目進行責任分解,明確項目分包領導、服務部門與服務人員,為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落地清障除礙、保駕護航,全力打造效率園區。實行「一站式」服務和「封閉運行管理」模式,通過與企業經常零距離接觸,形成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切實做到執行政策零折扣、部門服務零距離、生產經營零幹擾,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蒙自經開區孵化園區
正是源於精準聚力招商,「十三五」以來,蒙自經開區累計完成省外到位資金210.2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省外到位資金120.1億元,累計實際利用外資555萬美元;完成投資5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40個,完成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新籤約項目43個,先後引進了惠科、鉑駿等龍頭企業落地建設。累計完成非電工業投資169.2億元,新增企業戶數較「十二五」末的297戶增加至480戶,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帆懸風正今又是,勇立潮頭唱大風。砥礪奮進的這5年,蒙自經開區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讓人欣喜;展望「十四五」,又一段催人奮進的新徵程即將開啟,銳意進取、苦幹實幹,蒙自經開區必將描繪出更加精彩的高質量跨越發展新畫卷。
我州「十四五」發展藍圖怎樣繪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你的意見將會被匯總整理提供給
我州「十四五」規劃編制單位參考
我們需要你的「聲音」和「支持」
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進入欄目
選擇相關關鍵詞即可獻策
↓↓↓
記者:李立章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蒙自經開區提供
原標題:《多項指標翻一番!為我州發展提供強勁動能,蒙自經開區怎麼做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