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心理學|本期關鍵詞:多動症 是活潑還是多動症?別給孩子貼標籤

2020-12-14 騰訊網

引言

「孩子上課老走神,是不是多動症?」「孩子做作業時,不停地把玩鉛筆或手指,是不是多動症?」......每年總會有許多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在開學後的一段時間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得了多動症。但事實上,兒童多動症和頑皮的活潑型人格很容易被老師和家長混淆,無法判斷,或者判斷錯誤。為避免孩子被貼上錯誤標籤,還請心理專家來詳細為我們解讀。

名詞解釋

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症候群,即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症候群,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衝動任性,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多動症兒童常常不知疲倦,以跑代步,喜歡爬高蹦跳,不能安靜聽課,小動作不斷。據統計兒童多動症患病率3%-5%,以6-9歲居多,10-12歲次之。

案例概述

孩子被誤判為多動症

用搗蛋來表示反抗

小陽是一位三年級的男生,老師和家長都反饋小陽在學校調皮搗蛋、好動、小動作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願意完成作業,還經常跟同學打架擾亂課堂秩序。

每當小陽在學校犯錯,家長都會對他進行嚴厲的懲罰,最後導致孩子更加頑皮,甚至考試交白卷。同學們都叫他神經病,還被老師定義為多動症。家長想到用藥物治療,卻沒有任何效果。

無奈之下,家長向機構求助。當我們第一眼看到小陽,就覺得應該不是多動症。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倫斯的性格理論,小陽應該屬於典型的活潑型(多血質)。他的眼睛充滿靈氣,喜歡表達,只是肢體上不斷的有小動作。

我們邀請小陽跟家長一起參加了《天生性格》的家長課堂,在講到活潑型性格特徵時,小陽頻頻點頭,認為自己就是這種性格。通過認真溝通,小陽調皮搗蛋、不做試卷的原因是因為老師的奚落和被否定。我們向小陽提出解決方案——提升學習成績,用實力告訴老師他的判斷是錯誤的。小陽欣然接受,當天晚就做了學習計劃,成績提升也很快。而後結合對家長的輔導,正確認識孩子的活潑型人格,學會包容、引導、因材施教。孩子後來表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

成因解讀

家長對多動症認識的常見誤區

1.把孩子頑皮當多動,把天生活潑型性格特徵當作多動症的表現;

2.不了解孩子學習方式,把體覺型學習方式(需要親身參與)的孩子當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

3.把孩子靠做小動作、搞破壞來引起家長、老師關注的行為,當作多動症的表現;

4.把孩子的反抗,如不完成作業、不做卷子當作是多動症學習力不強的特徵。

家長忽略這些細節

易誘發孩子多動症

1.營養不均衡,比如缺乏微量元素,或受到鉛汙染;

2.家族遺傳原因;

3.父母情緒不穩定,家庭關係不和睦;

4.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心理營養;

5.學習壓力過大,家長要求太高,家庭暴力,父母嘮叨等原因。

專家

支招

活潑型人格孩子的養育建議

1.尊重本性,發揮所長。活潑型人格的孩子通常擅長社交、演講、運動、創意,家長可以因材施教,有意培養。

2.讓孩子動起來。培養運動愛好或將他們的能量用起來,如做家務、幫助老師同學等,既消耗能量,還能讓他們覺得被關注,有價值。

3.關注孩子的情感。從情感的角度讚美他們,用肯定的語言跟他們說話,跟他們溝通,用愛的目光去關注他們。活潑型人格的孩子只要得到老師、家長的關注和認可,他們就會配合老師和家長完成布置給他的任務。

4.時間管理和制定小目標。他們喜歡半途而廢,所以目標要小,周期要短,讓他們覺得很容易實現,同時需要陪伴他們去堅持。

5.建立社交圈,允許孩子有交友的機會。

6.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7.精心的陪伴。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愛心。

自我

測評

怎麼判斷孩子是活潑型還是多動症

1.判斷孩子學習是否困難。孩子是不願學還是學不會。

2.判斷性格。典型的活潑型人格包含精力充沛、好動、靜不下來、能說會道、自來熟、人來瘋、粗心、情緒衝動等特點,經常會做出誇張的行為來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關注,但非常聰明。他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可以安靜下來,認真面對,學習知識快,活潑可愛。而多動症孩子有學習困難,任何事情都沒辦法集中,不容易控制情緒。

3.求助醫院和專業心理輔導機構。活潑型人格的孩子很多特徵跟多動症孩子相似,當你無法判斷的時候,需要求助專業的機構,做更詳盡的診療方案。不要對孩子妄加判斷,以免傷害孩子。

end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613-614期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新家長報原創稿件請標明完整來源:新家長報。本公眾號轉載之文圖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新家長報聯繫。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多動症不是感冒發燒,不是醫生量個體溫,做個檢查就可以看出孩子有沒有,而是需要家長通過孩子的日常行為來推斷猜測。因此,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坐不住,喜歡到處亂跑的孩子時,都忍不住懷疑自己家的孩子患有多動症。但是,有這樣的表現就一定是多動症嗎?家長一定要把活潑好動跟多動症區別開來!
  • 孩子多動=多動症?兩者區別很大,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嗎?
    經常會聽到不少寶媽說:「我家娃怕不是有多動症,一天到晚不停搗亂、還大喊大叫的?」「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時可能會默默的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我們誤會孩子了,好動、多動不等於多動症,他們注意力沒法一直集中只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
  • 孩子小動作多是多動症?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多動症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跟之前相比,為什麼多動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呢?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01、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大家一定想不到,在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文坦也是多動症患者。  他常常找不到鑰匙,也經常迷路,總是不修邊幅,他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別人很難和他交流。
  • 好動是多動症?多動症兒童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面對多動症,我們該怎麼辦? 多動症,輕則影響孩子學業,重則形成性格缺陷,品行不端,甚至違法犯罪。 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建議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及時給孩子康復幹預。 不要因為糾結錯過黃金幹預期。 治療要取得良好的療效,要雙管齊下。
  • 愛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
    ,因此孩子就是要動,他們要探索,要學習,要不斷的積累生活的各種經驗;家長要適時的引導孩子,不能輕易就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如果家長經常說孩子就是愛動,那麼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真的越來越愛動,不受規矩了...以為孩子會「按照」家長說的去做...
  • 多動症患兒未必多動
    多動症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多動表現。本病可分為三種類型:注意缺陷型、多動型及混合型,以注意缺陷為多數,該型患兒多動症狀不明顯。有什麼方法可以區分一個正常多動的孩子還是確實患有多動症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臨床上可以根據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各項檢查來明確一個多動的孩子是正常的頑皮兒童還是一個患有多動症的孩子。
  • 孩子得了「多動症」怎麼辦?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可愛之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是活潑好動,而是不聽家長、老師的勸阻,不分時間、地點地亂動亂跑,這些兒童很可能就是患上了兒童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又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特徵的行為障礙,一般在學齡前出現,其中男孩子多於女孩。多動症的主要表現就是活動過度,多動症兒童經常不分場合地過多行動;但不是所有的活動量過大都是多動症,那是多動症的一個表現而已。多動症患兒的行動往往沒有目的性,做事經常有始無終。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
  • 孩子好動是不是多動症?這4點區別很直接,別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好動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是可以分辨出來的,想要分辨是不是多動症,要注意這4種狀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2、動作過多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安靜不下來,小動作特別多,很難安靜下來去做一件事,不分場合地亂跑喧譁。做事情憑興趣,因為沒有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可是打了好幾頓,孩子依舊沒有改善,依舊調皮搗蛋,成績差,在學校惹事生非經常被請去道歉,感覺自己作為家長很失敗,逐漸迷茫。慢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
  •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小孩子一直清嗓子是不是多動症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哪裡好 時間:2020-12-22 10:50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多動症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一個多發於小孩的疾病,我們看到小孩子那麼好動,常常會想: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啊?怎麼會那麼好動呢?
  • 孩子多動症怎麼辦?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心理障礙,平時會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過分好動的表現,所以家長們要細心觀察,如果你的孩子有了這些多動症的症狀表現,要及時採取防止措施,乃至就醫,寧波綠康博美精神康復醫院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孩子太活潑,家長分不清頑皮還是多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平常生活有些孩子很活躍,好動坐不住。實際上,他們患有多動症。許多父母仍然不知道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活躍,伶俐,是孩子聰明伶俐的表現,其實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常見的行為障礙,在醫學上又稱為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一般表現為不能與正常年齡的兒童一樣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容易衝動,有學習障礙,男孩發病率要比女孩高。
  • 「低效工作狂」原是得了「成人多動症」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鄭毅透露:多動症堪稱是兒童精神障礙中的第一大病,發病率在4%至7%,「從概率上來看,相當於中小學校每個班級裡都有1至2名多動症的孩子。」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孩子得了多動症。  多動症也就是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這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神經和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患兒主要表現為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
  • 你以為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你真是想太多了!
    其實,性格活潑的正常孩子與輕微多動症孩子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看Parents特邀專家為各位解答有關多動症的那些事兒不過別擔心,多動症行為與正常行為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只有當一個問題帶來麻煩的時候它才稱得上是個問題!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我們看這兩個孩子的行為表現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愛動,一個愛靜;一個特別讓老師頭疼,一個乖巧不惹麻煩,但他們都被診斷為多動症。多動症的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顯著的特徵體現在注意力上,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出明顯的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較為短暫。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的確,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並不低(有報導稱大概在5%左右,即每20個孩子就有1個是多動症),它也確實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疾病之一 ,但生活中這個詞很多時候是被濫用了。為啥這麼說呢?給大家講個搞笑的事情就明白了:曾有調查表明,在被確診為「多動症」的孩子中,8月出生的娃比9月出生的娃患病率高了60%。這是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