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維到三維,雕塑家黃智清構建的不止一個梵谷

2020-12-14 歸於真藝術

《梵谷》

作者:黃智清 材質/尺寸:楠木58*29*66 CM

【文特森·梵谷】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1880年,梵谷開始畫畫。10年期間,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他個人獨愛肖像畫。42幅自畫像是他短暫一生的個性化表達。

梵谷自畫像

1888年12月23日,文特森·梵谷割下自己的耳朵。割了耳垂還是整個耳朵?故事眾說紛紜。他為什麼割耳朵?版本眾多。

1888年2月,梵谷來到法國南部阿爾勒旅居。豔陽高照的小鎮給了他源源不斷的靈感,繪畫技法也日趨成熟。這時,一個激動人心的構想在他腦中逐漸形成:組建「南方畫院」。一個人顯然無法實現這偉大的願景。他寫信給畫商弟弟提奧,並得到提奧的資助。他第一個邀請的同行是保羅·高更。

梵谷自小孤獨,朋友很少,他渴望認可。當高更稱讚他的《向日葵》時,梵谷將他視為導師。當時的高更已經辭去工作,全職畫畫,生活變得愈發拮据。他們約定,合作的第一步,各寄一張《自畫像》給對方。梵谷自畫像的日本僧人。兩位藝術家之間的「相愛相殺」也由此正式拉開帷幕。

1888年10月,高更來到小鎮。

起先他們愉快地一起作畫。但對藝術的看法,他們都有各自的堅持。高更主張創作應該高於生活,作品展示生活是梵谷所想。爭吵成了他們之間的常態。久而久之,火藥味越來越濃。直至有一天,梵谷割下自己的耳朵,並把它寄給當地的一位女性朋友。事後,高更離開阿爾勒,兩人自此決裂。

《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1888年

這幅自畫像是梵谷割耳後畫下的。梵谷與高更的友誼開始於《自畫像》。在割耳事件後,梵谷為自己畫下這幅自畫像,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右耳包著繃帶,頭戴毛皮帽,身上裹著大衣,菸斗悠閒地掛在嘴上。這其實是第二幅割耳後的自畫像,另一幅以淡綠色為主色,日本版畫為背景。這幅卻更為震撼。

與好友高更決裂,即便身心遭受折磨,他依然從容地吸著菸斗。有評論說,畫像可以看出他對高更的歉疚。在黃智清看來,梵谷的眼神傳達著遭受巨大創傷後的堅毅,即使孤獨,也要從容面對。菸斗正是他的決心。

結緣於菸斗,雕塑家黃智清著迷於這幅畫。他習慣用三維雕像體現自己的想法。於是一個強烈的念頭盤旋不去。「把這幅畫變成三維,會是什麼樣的呢?」他開始構思,並把它實現。

二維畫像,創作成為三維木雕。最困難的在於三維空間想像。黃智清先生首先要構建一個他心目中完整的梵谷。這個梵谷不僅要有二維平面沒有的立體軀幹,還要有豐滿的細節。

黃智清選擇一大塊楠木。楠木足夠堅硬,不容易破壞。在他看來,這契合梵谷堅毅的人物性格。

軀幹保留楠木切面紋路,臉部用雕刻刀,一刀刀刻畫。雕刻刀化為畫筆,表現梵谷的藝術特色:短而有力的排線,筆觸乾淨,不拖泥帶水。黃智清用獨特的雕刻切面傳達梵谷的色彩堆積。木雕獨有的語言與梵谷的畫產生奇妙化學反應,自然、簡單、又充滿情緒。即使身處困境,也保留自己獨特個性。

藍色帽子、淺黃色臉龐、白色繃帶、綠色外套、棕色菸頭,顏色運用中,高度還原梵谷作品,又摒棄原來畫像背景鮮豔的橙色、紅色,以人物身上顏色為主,純粹的藍黃綠白,鮮亮、生機勃勃。這正是梵谷的力量,即便潦倒,他的作品總是活力盎然。

人物的臉部是本次雕刻重點。強有力的鷹鉤鼻,三角不對稱的臉龐,突出的顴骨,眼睛直視前方。剛毅的眼神有種吸附力量,吸引著你與他,一起交流。

菸斗是這幅畫的靈氣。黃智清用抽象表達。簡單三維的菸斗,擁有更大想像空間。最後,菸斗與人物雕像一起,合成整體。

整個雕塑中,二維油畫,與雕刻刀一點點交融,梵谷自畫像在此解構、重組,完成了一個你我想像中的梵谷自畫像。

這不止是梵谷的自畫像,更是當代藝術家們,甚至是生活中你我的自畫像。

展覽期間,梵谷三維自畫像用充滿想像力的語言吸引著大批來賓。賓客們用相機捕捉完,然後珍藏在手機裡,從二維到三維,再到二維成像,不知,賓客們是否也完成了他們的梵谷想像。

不管怎樣,雕塑家黃智清完成了他的梵谷想像。堅毅的,從容的,飽經風霜的,每一面都是梵谷。從二維到三維創作過程中,黃智清構建的更不止一個梵谷,還有當下藝術家的心聲:

生活與藝術時常矛盾。但真正的藝術家,跟梵谷一樣,即便不被認可,也一直堅持著他們的藝術理想。這種超然的自信與堅毅,是每個藝術家必備的,也是你我的生活藝術。

黃智清 | 雕塑家

【個人經歷】

1999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雕塑專業。

2001年出國深造,先後遊歷馬來西亞、越南、日本、西班牙等國後定居阿根廷。

2014年回國,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文壽。

長期接受傳統美術教育,十幾年國外生活經歷讓黃智清深受西方藝術思想影響。在他看來,「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之間,有其獨特的觸發點。」他的作品不斷跳脫出傳統與當代的界限,回歸藝術本身,回歸思想本身。

【成就榮譽】

◎ 現任職廈門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任職涵江區第一屆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 2015年11月獲得福建省民間工藝專家榮譽稱號;

◎ 2015年11月獲得廈門市工藝美術學會的廈門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2015年12月25日獲得福建省雕塑大師(木雕)榮譽。

【藝術年表】

●2019年11月2日-2020年1月5日,策劃莊南鵬教授廈門首個個展:「五花八門——莊南鵬作品展」。

● 2019年8月25日-9月25日,參加閩·藝術空間「無限逼近的思想:工藝與藝術的邊界」藝術聯展。參展作品:《梵谷》、《大道至簡》。

● 2019年8月1日-9月1日,參加鉅融·藝術島「廈門時間」當代藝術聯展第一回。參展作品:《貪嗔痴》。

● 2018年11月2日至11月7日,參加「惠民-當代雕塑展」福建省雕塑學會第五屆雕塑大展,參展作品:《幻》。

●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14日,作品《忠義千秋》獲得 2018「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 2018年4月15日至4月25日,作品《大道至簡》榮獲第十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傳統組金獎!

● 2018年3月25日,作品《義膽雄風》在第53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獲得2018「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

● 2017年10月22日,作品《自在觀音》在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 2016年11月,作品《水月觀音》榮獲2016年雲岡國際佛教雕塑藝術大展銅獎。

● 2015年11月10日,作品《忠義千秋》榮獲第八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華工藝精品獎」評比金獎。

● 2015年10月,作品《踏雪尋梅》獲得《第九屆「華禮獎」中國禮物設計大賽》金獎。

相關焦點

  • 別樣荷蘭 | 走進梵谷森林 看私藏珍貴梵谷名畫
    這裡有數個博物館、雕塑藝品花園、城堡及大片的野生保護區。如果說梵谷森林是一幅3D大地圖,那麼白色自行車當屬這個公園的標記!騎上自行車去城堡、湖泊、美術館,是最合適最熱門的選擇。公園的三個入口處都有「小白車」存放點,遍布各處的白色自行車也成為了該公園的一大景觀。
  • 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什麼是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詳解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修發賢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砷化鎘納米片中觀測到了由外爾軌道形成的新型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的直接證據,邁出了從二維到三維的關鍵一步。「這是一個作品,我們第一次提出了新的機制,也得到了認可。但還有可以深挖的,還有更具體的東西,我想得繼續做細做好。這次我們發現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為今後的進一步科研探索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另外,在應用方面這個材料體系具有非常高的遷移率,電子的傳輸和響應很快,可以在紅外探測、電子自旋方面做一些原型器件。
  • 梵谷國家森林公園:世界第二大梵谷作品收藏地原來是這裡!
    19世紀,園中的一些窪地由於聚集雨水,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湖泊,為了防止水流的侵襲,公園興起了重新造林計劃。庫勒-穆勒博物館中收藏的法國雕塑家賈科梅蒂的雕塑作品。博物館因藏有280幅梵谷在海牙和巴黎時期的作品而聞名,是世界第二大梵谷作品展出地,這也是高費呂沃國家公園的另一個名稱——「梵谷國家森林公園」的由來。
  • 不負春光 這片森林裡藏著一個梵谷真跡博物館,還有萌萌噠小狐狸!
    在荷蘭,除了最近大熱的庫肯霍夫鬱金香觀花潮,派君今天要介紹的是另一個既養眼又養肺的賞春聖地----梵谷國家森林公園。梵谷國家森林公園(De Hoge Veluwe National Park),又稱作高費呂沃國家公園,是荷蘭最大的私有自然保護區,也是西北歐最大的低地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歐洲最美的森林公園。
  • 一個雕塑家是怎樣成為探險家的?
    無論如何,不會有人把雕塑家和探險家聯繫到一起。但是劉洋做到了。「劉洋是幹什麼的?當我們一起重走長徵路的時候,我以為他是職業徒步探險者,不知道他還是一個雕塑家……」這是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對劉洋的評價。在2010年,成為職業雕塑家之前,他所在的《我的長徵》節目組獲得了2006中國戶外最高獎「金犀牛」最佳團隊獎,當時的劉洋是這個隊伍的探路組組長,他和他的團隊一周內翻過5座雪山、250天丈量了6500公裡的山河。
  • 「黑科技」手持3D掃描儀,構建三維數字新世界
    在智能科技的推動下,三維時代已經來臨。作為三維時代的基石——三維數據正席捲各個行業,但對於企業來說,想要在這個三維時代裡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就需要一款高智能、高精度、高保真、高效率的掃描儀。MagicWand 魔法棒MagicWand 魔法棒是積木易搭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手持白光掃描儀,面向各行業、商品提供快速三維掃描建模解決方案。
  • 梵谷生日當天,他的畫作《春天花園》被盜!
    3月30日,是荷蘭藝術家梵谷的生日。然而,在他167歲生日當天,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拉倫辛格博物館稱,館內梵谷作品《春天花園》被盜,據悉,該館目前因為疫情關閉,但在當地時間,3月30日凌晨3點過後不久,盜竊者打破玻璃門進入實施偷盜,博物館館長表示,難以置信。
  • 郅敏:託尼·克拉格的雕塑(中)虛擬世界的實體化
    新創造的體積構建了新的空間關係,容器本身的內空間和外空間被延展了。延展之後的內空間出現了新的、連續的縫隙,這些縫隙聯通了因連續位移而產生的新空間,展現出類似建築結構的內外關係。這種空間造型的先鋒實驗打破了雕塑作品只依託於外部形態而出現的局限。在本能的驅動下,人們總想探究其內部空間的樣子。對內外空間關係的追求成為《早期形式》系列作品的突出特點,也成為雕塑新方式的創造性探索。
  • 從超級富婆王太太那句「梵谷的睡蓮」……看《三十而已》裡無處不...
    作為一個標準的現代都市劇我們也從中找到了一些藝術元素。油畫、雕塑、裝置藝術等藏在各個角落,還在隱秘的角落裡發現了一些疑似「抄襲」藝術作品的地方。先來看看讓《三十而已》出圈的「梵谷的睡蓮」。梵谷曾說:「好比芍藥屬於簡寧,蜀葵屬於郭斯特,而向日葵,屬於我。」由於《向日葵》的數量稀少,所以梵谷的《向日葵》系列王太太有錢都不一定買的到了。
  • 巴斯奇亞是不是下一個梵谷?
    了解德庫寧,請看貧窮的麻煩在於它佔用你所有的時間同理,塞尚,高更,梵谷,羅斯柯,克利姆特,倫勃朗這些大師都有以過億美元成交的作品,但是不是通過拍賣。也不算。還要考慮到通脹和全球經濟形勢變化的因素。這個「上億美元拍賣俱樂部」在2010年以前,只有畢卡索。他的《拿菸斗的男孩》在2004年在蘇富比拍出1.04億,是當年的天價。
  • 圓方、三維家、酷家樂,家居軟體三巨頭論持久戰
    同為華南理工大學畢業,三維家創始人蔡志森身上有著深深的圓方標記。2006年至2008年,蔡志森任廣州圓方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為家具行業量身定製虛擬3D設計服務、CRM管理。2012年,蔡志森出走自立門戶,創立三維家,打造家裝O2O導購平臺,以科技驅動變革家居行業。
  • 梵谷名畫裡的數學
    梵谷,便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畫家之一。荷蘭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是19世紀西方印象畫派的大師,也是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梵谷受到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運動啟發,激起了創作的熱情,他短暫的一生共創作出兩千餘幅作品。梵谷,這位天才畫家的過早隕落讓人惋惜,但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令人著迷。2018年6月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150名畫師共繪梵谷著名油畫作品《星月夜》。
  • 到此一遊|從盜夢空間到颶風教堂,梵谷故鄉的花車巡遊腦洞大開
    與其他地方的花車巡遊不同,這裡的花車充滿了奇思妙想,比如穿梭在時空隧道的太空人、如同盜夢空間般的現代都市、造型像颶風的教堂等,幾乎每輛花車都如同一個超現實主義雕塑作品,有的花車甚至長20米、高10米。作為梵谷的故鄉,津德爾特曾以「紀念梵谷逝世125周年」為主題,舉辦了一場「梵谷花車秀」,所有花車裝飾都和梵谷有關,包括令人震撼的梵谷自畫像。津德爾特是梵谷的出生地,可惜他出生時的房子已經被拆毀。現在的梵谷之家是在梵谷出生地原址上重建的一個博物館。
  • 藝·人丨蟻潮:不斷打破邊界、致敬傳統的雕塑家
    當然這畫是攜帶了藝術家的思想在裡面,但是這個窗戶這個概念也好,或者說是平面概念也好,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關乎繪畫的一種思維方式,因為它不會想著說這幅畫是憑空的立在一個空間,像一堵牆一樣,不會這樣去想問題。但是雕塑家的思維很少平面性,若說雕塑是掛在牆上的當然也有,浮雕就是這個概念。
  • 突發奇想的瑞典獨立手藝人,把二手書變成三維紙雕塑,驚豔了世界
    這些鑲入了碎片文字的舊書頁,經過細緻的切割、造型、組合後,變成一個個三維造型,從最開始的杯子、茶壺,到後來的植物、昆蟲,塞西莉亞在無限重複的粘貼動作中重塑了舊書的可能性。從二維舊書到三維紙雕塑如果從材料層面來說,塞西莉亞的作品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一本舊書,小麥粉調成的漿糊。但實際上,她從設計、選紙、切割、粘貼成形每個步驟都非常考究。首先,得淘一些適宜的舊書。塞西莉亞表示,她只用1960年之前的書,而且選擇時需要考慮到紙質、顏色、裝訂的孔位、紙張的皺紋和上面的使用痕跡,甚至產生的天然銅綠。
  • 室內裝修設計軟體之爭:酷家樂VS三維家
    沒有一個行業的發展永遠是蓬勃生機的,也沒有一個企業的發展永遠是輕鬆自在的,喜悲交替,才能更好地激發市場創新、刺激市場消費,進而推動社會生活的向前。我們都知道家居企業的不容易,那麼,作為走在家居產業鏈前端的家居設計軟體企業,它們的2019是否也會很難過?我們暫且先談,再做判斷。   今天,要談的是設計軟體代表企業酷家樂和三維家。
  • 《女雕塑家何鄂的雕塑人生》
    by:李仲如diaosunet.com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年逾古稀,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之一。
  • 梵谷的畫又被盜!讓我們看看知名的十大博物館盜案!
    當時梵谷與父母同住在荷蘭的紐南鎮,作品畫的是荷蘭小鎮紐南的鄉村風景。這一時期由於梵谷窮困潦倒,作品大多描繪的是底層疾苦,畫面樸素灰暗。1885年梵谷父親因病去世,第二年他離開家鄉開始踏上藝術這條不歸路。這並不是梵谷作品首次被盜1991年,盜賊成功偷走了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的20件藏品,總價值約5億美元。
  • 精美的動物雕塑 | Nick Bibby
    Nick BibbyNick Bibby於1960年出生在Durham,是一個早熟的畫家
  • 為什麼梵谷死之後才被關注?
    說到梵谷,你最先想到的是他的哪副作品?《星月夜》?《向日葵》?《自畫像》?還是《雛菊與罌粟花》?或者你想到的是梵谷是一個精神病畫家,還是他死亡案件的神秘面紗?從名人傳記中發現,許多高智商的人患有精神病,如貝多芬、安培、牛頓、盧梭等,但他們大多是成名後才出現精神異常,只有少數人是在病態過程中創建成果,如畫家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