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梵谷,你最先想到的是他的哪副作品?《星月夜》?《向日葵》?《自畫像》?還是《雛菊與罌粟花》?或者你想到的是梵谷是一個精神病畫家,還是他死亡案件的神秘面紗?
從名人傳記中發現,許多高智商的人患有精神病,如貝多芬、安培、牛頓、盧梭等,但他們大多是成名後才出現精神異常,只有少數人是在病態過程中創建成果,如畫家梵谷。
梵谷只活了37歲,離世到現在有一百多年,梵谷27歲開始畫畫,864 張油畫、1037 張素描、150 張水彩畫……不足 10 年的時間,他完成作品的數量之巨,著實讓人們震撼。他從小自卑、自閉,潦倒落魄時的那些畫作,直到死後才被人們想起。
梵谷從小被母親關在家裡,很少與外界接觸,導致他性格孤僻,唯一的朋友就是他的弟弟提奧·梵谷。
梵谷的藝術潛質在小時候就體現了出來,他小時候不愛說話,沉默寡言,8歲的時候,在沒有學過任何美術雕塑技法的情況下,竟然用小手捏出了一個小象的雕塑,活靈活現的,異常逼真。
16歲那年,經叔叔介紹,梵谷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海牙古皮爾總店的學徒工。後來因為性格直、不懂人情世故,被打壓調動倫敦分店。在路過巴黎時,他看了路邊不少擺攤的油畫作品,對油畫產生了興趣,沒想到這會成為他繪製油畫的啟蒙。自那以後,他先後畫了幾幅油畫郵寄給父母,漸漸對油畫有了獨到見解。
1880年,梵谷27歲,在經歷了幾年的顛沛流離之後,梵谷開始走上創作的道路。臨摹畫家米勒的作品,學習透視學和解剖學,跟表姐夫學習畫油,畫水彩和「織工」習作,在安特衛普美術學院學畫,同畢沙羅、德加、修拉、塞尚相識並交往。
梵谷這輩子一直在接觸底層,他經了世道的不平和生活的艱辛。他深深地同情被壓迫的勞動人民,強烈地希望自己能夠有力量去解救他們。
在他當傳教士的時候,就曾經把自己的錢財和衣物都拿出來接濟窮人。他經常深入到勞動者階層,和他們交流情感,了解他們的生活。
梵谷有意識的強調色彩, 一些傳統的藝術效果被他有意忽略。他絕不故步自封地照搬傳統和照實地描摹自然,他終其終身努力尋求個性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並最終發明出了屬於本人的藝術風格。
他以其孤寂的生活和苦楚的精神世界為創作背景,運用繪畫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了屬於他自己的個性化的自然世界。梵谷描繪出的自然世界不是純粹的外在於人的客觀存在,它是內化於人的「人化自然」。
他通過繪畫藝術將自身的內在心靈與其所處的社會聯繫起來,正如梵谷所說:「在見到諸多自然事物時,如當看到一片樹木時,我都能看到自然的表情,甚至感受到他們的心靈。我甚至奢望能夠在那裡找到某種鬥爭的方式。」於是,作為一名藝術者,梵谷一直在努力尋求人生意義與自然的本質之關係。
當時梵谷剛開始自己的創作,可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他所代表的藝術風格還沒有被世人認識和理解,他的創作不被別人認可,作品沒有銷路,但是梵谷仍然堅定地堅持著自己的想法。
梵谷的那時候早已拋棄了再現真實的這種繪畫風格,他已經痴迷於自己恣意揮灑是色彩和粗狂奔放的繪畫筆觸,陶醉其中,難以自拔,並沒有考慮大眾們還滯後的欣賞能力,也沒有考慮如何使自己的繪畫被大家接受。
對於那些,以再現客觀現實為標準的人眼中,梵谷根本就是個不會畫畫的人,更別說買他的畫了。在別人對他不認可這段時間中,梵谷無比的壓抑、悲觀,從而使自己患上了精神病。
梵谷一生窮困潦倒,他時常忍飢耐寒,將僅有的生活費用拿去買畫布和顏料,他的生活都不得不依靠弟弟的不斷資助來維持,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弟弟的累贅。
1885年到1890年期間,梵谷創作出了大量油畫作品,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們》、《向日葵》、《星夜》、《麥田上的烏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這時,評論家開始評論凡高,並賣出了人生中唯一一幅畫,他非常高興地去跟自己的弟弟說,我終於賣出去一幅畫,實際上這幅畫就是他弟弟出了錢,找一個人當託兒來買的。
梵谷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稱作畫家。他的藝術知音惟有自己做畫商的弟弟提奧。提奧,從不間斷地、無私地為梵谷提供經濟資助,提奧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懂梵谷的人,他們之間有幾百封的通信。
1890年,梵谷在巴黎附近奧維爾郊外朝自己的肚子開了一槍。有人認為,梵谷是被幾個男孩誤傷,善良的梵谷為了掩蓋他們的錯誤,說成是自己開槍。原因是梵谷在之前仍然保持著很積極樂觀的創作,並且寫信讓他弟弟寄來顏料。
1891年1月,梵谷死後六個月,相隨他一生的弟弟提奧在悲痛中過世,死時只有33歲,醫生說:「過度的緊張與悲嘆」是死因,死後葬在了梵谷旁邊。
隨後,提奧的妻子喬安娜在抽屜裡發現了他們的通信,喬安娜本來對梵谷並不熟悉,但當她讀過梵谷的信,被深深的觸動了,也被梵谷的人生和創作所深深吸引。
從此,喬安娜通過自己勤奮、智慧的工作,一步一步使世界了解了梵谷。她經常將梵谷的作品借出展覽,後又開始整理那些浩繁的書信。不久,這些書信開始被人關注。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整理並發表,還為梵谷的作品舉辦畫展。可以說多虧了她的努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梵谷的作品。
梵谷全部傑出的、富有獨創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六年中完成的。
他肯定無法想像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他的作品竟然成為普羅大眾甚至是名人爭相追捧的對象。
世界上最貴的十幅名畫,有五幅都是梵谷的!
1.《加歇醫生》(Portrait of Dr. Gachet ,1890) ,8250萬美元。
2.《田野裡犁地的農夫》(Field and Ploughman and Mill,1889),8131萬美元。
3.《沒鬍鬚的自畫像》( Portrait de l』artiste sans barbe,1889 ),7150萬美元。
4.《耳朵纏著繃帶的肖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1889),7150萬美元。
5.《雛菊與罌粟花》(Still Life, Vase with Daisies and Poppies,1890),6176.5萬美元。
6.《約瑟夫魯林肖像》(Portrait of Joseph Roulin),5800萬美元。
7.《麥田與柏樹》(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5700萬美元。
8.《鳶尾花》(Irises,1889),5390萬美元。
9.《麥前的農婦》(Peasant Woman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Wheat,1890),4750萬美元。
10.《花瓶與15朵向日葵》(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1888),3970萬美元。
我們熟知的梵谷的《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1889)這幅作品目前存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雖然未在市場上銷售過,但是很有潛力成為梵谷最貴作品的前10之一。
梵谷的作品由於具有生動、豐富的色彩和強烈的視覺和情感衝擊力,其被認為是20世紀後期印象派畫家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當今的博物館收藏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梵谷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
藝術總是超前,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家為啥死後才出名,因為他領先於他那個時代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