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有一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但是有些本來可以有所善終的人卻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人感到匪夷所思。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壽終正寢」,但是也有人選擇用很極端的方式去走完自己的人生,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屬於後者,他在自己37歲正值人生大好之際選擇自盡,他就是舉世聞名的畫家——梵谷。
梵谷出生在1853年荷蘭鄉村的一個牧師家庭,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谷,他一生做過很多工作,當過職員、兼任過牧師、還做過書店管理員,但是最後以畫家被世人所熟知。在現如今這個社會,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梵谷,他被稱為19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是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梵谷一生共創作出2000多幅畫作,都體現出他非凡的想像力和對生活的嚮往,但是梵谷的一生都可謂是悲劇滿滿。
梵谷的出生恰好是他已經夭折哥哥的忌日,所以他的出生也可謂是讓父母憂心忡忡,他的母親從小就不讓他跟別的小朋友玩,所以這也造就了他一生孤僻的性格,小時候他十分叛逆,早早就退學,但是年僅十歲就表現出了非凡的畫畫天賦,在他父親生日的時候他送上的生日禮物就是《穀倉與農舍》。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太多的關注,於是後來在他叔叔的介紹下去做了學徒,但是他忍受不了老闆的苛刻,就離開了。後來他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都是不了了之。在他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候,經常一邊工作一邊抄寫《聖經》,這更是讓老闆一度崩潰。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邊傳教一邊學習,在1879年的時候,他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繪畫創作之路,他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會成為他創作的來源,與此同時他的創作也達到了巔峰。
因為自小他就性格孤僻,而且還患有精神疾病,所以跟大多數人都合不來,就連高更最後也是離他而去。他的感情史也是波折不斷,剛開始的時候他愛上了自己房東的女兒,但是結果不盡如人意,最後以失敗告終;第二次他又是跟一個已經懷孕的妓女同居,最後也是分離;第三次又是跟自己的鄰居一個寡婦在一起,後來也是遭到強烈的反對。他的母親也正是因為他的感情史到死都沒有原諒他,認為他的畫作就是一文不值,他的父親也是在他1885年創作出《吃土豆的人》之後,就中風去世,在這個時候他妹妹認為就是因為梵谷的不孝從而氣死了父親。
梵谷在去世的時候只有37歲,他將自己的生命終結在一顆子彈之下,可以說讓他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的不理解,世人對他畫作的不認可,甚至都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日常生活全憑弟弟接濟,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精神疾病。大家都知道精神病對患者來說算得上巨大的折磨,有時候甚至會讓人陷入死循環,這並不是肉體上的折磨,這是精神上的痛苦,他可能還伴隨著失眠頭疼等各種症狀,從而導致生命的終結。
梵谷的一生也算得上是一波三折,可以說為了藝術獻出了自己的全部,雖然在他活著的時候作品並不被人們所認可,但是他在去世之後一幅作品可謂是天價。他的一生讓人惋惜,但是如果不是對藝術的執著和他患有的精神疾病,還會有這些畫作嗎,活著是說讓他活到100歲然後去世,他的畫作還能夠被世人所欣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