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7月27日,梵谷像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繪畫工具出門。卻帶著槍傷而歸,在返回旅館房間的兩日後離世。
37歲的荷蘭天才畫家文森特梵谷,結束了自己孤寂而又渺渺的一生。
與電影中不同的是,最後在他的身邊陪伴他的,始終只有那個一直不離不棄的弟弟提奧。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說就讓他這樣死去吧!他拋棄了這個世人都排擠他的世界,他從不畏懼死亡,靈魂向死而生。
「我心藏有瑰寶燦爛如歌,唯有畫作可為我吟唱」天才都是孤獨的,我不贊同。心地善良的瘋子,能夠觸摸到天上的繁星。
政哥最喜歡梵谷的畫作是《星月夜》,有幸聽到過一次解讀。大致的意思是人不能夠觸摸到天上的星星,於是梵谷畫了一棵樹,攀爬樹木到天上撫摸星光。「我們為什麼觸碰不到這蒼穹之下的點點星光。」
看過他畫作的人,總是很難以想像,梵谷的畫,明明是那麼的簡潔,明亮,充滿希望。為何會被生活壓垮?被一群孩子逼進了瘋人院。
01關於梵谷
有關於梵谷不幸的人生,從幼時就開始了。
他的生日便是那一出生便夭折的哥哥的忌日,從此哥哥變成為了他一生都抹不去的陰影。
母親不喜愛他,梵谷也無法滿足父親的期望。他也曾試著融入家庭,但適合他的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寬闊無比的曠野。
是窮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幸運的一生。
梵谷有一位永遠不會離開的知己,為他提供了所有的經濟來源。
這人就是他的弟弟,提奧梵谷,按照電影裡所說,也是最後壓倒梵谷的一根稻草。
他不想成為弟弟的累贅,心靈相通,在梵谷離開後,提奧也沒能收到梵谷的來信。
梵谷從來沒有在一處地方停留過很久,就連巴黎,那個可容納所有藝術的地方,也沒能留住梵谷的心,他永遠屬於草原,屬於自由。
在對梵谷的介紹裡,有這樣一句話,他對農民,對田野生活,對鄉村田野風光有著很高的熱情,他喜愛農民的一切。
所有和他接觸過的人,提起他都躍躍欲試,關於梵谷每個人的說辭都不同。
文歇先生家的傭人在提起他時,發狠地說道他是個魔鬼,從一開始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能夠看到他的下場。
瑪格麗特說,他愛身邊的所有一切,他愛花的嬌柔。
你們只關心他是怎麼死的,可又有誰知道他是怎麼活的呢?
02關於電影
2015年,梵谷逝世125年之際,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根據梵谷的120幅原作,加上表演拍攝成的853個鏡頭,每一幀都在變化著,最終才打造出全球首部油畫風格動畫長片。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梵谷逝世後的一周年,阿爾芒在父親的要求下,將梵谷留下來的最後一封信交到未亡人的手中。
而這部電影也揭開了百年未解之謎,有關於梵谷的離世,到底還隱藏著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呢?
看到最後覺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們知道文森特在最後的時間堅持討論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
梵谷是個瘋子,因為不會畫耳朵,而將耳朵割下來送給妓女。早上八點鐘出門,晚上五點鐘回來,就像正常的上班一樣。
小孩子欺負他,小混混捉弄他,連傭人也瞧不起他,沒有人選擇幫助他。
這也是為什麼在阿爾芒,在看到小混混欺負村內的一個孩子的時候,他會選擇出手幫助,因為幫助那個孩子,就像幫助梵谷一樣,哪怕結果是進警察局。
關於死亡,關於希望,都在電影中,都在梵谷的故事中。
以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無疑是打開梵谷心門的一把好鑰匙。這是對梵谷的至愛,獻給了梵谷和所有愛梵谷的人。
再見了梵谷,或者,再見了文森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