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共體首批工作站聯手中醫新學術流派開啟遠程服務新模式

2020-12-14 網易新聞

(原標題:醫共體首批工作站聯手中醫新學術流派開啟遠程服務新模式)

2020年7月9日,全國中醫新學術流派傳承與創新共同體(以下簡稱醫共體)遠程診療與諮詢首批工作站在湖南長沙亞健康產業總部基地正式籤約,參與此次籤約儀式的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原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創建主任、醫共體顧問孫濤教授;中國亞健康產業總部基地運營管理中心主任、中國中藥協會亞健康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醫共體副主席兼秘書長朱嶸研究員;學術流派代表湯氏醫派第五代掌門人、全國名老中醫湯宗德;湯氏醫派第六代掌門人湯宏勇醫師,以及三個代表性工作站負責人和其他相關單位領導。

(圖一:會議現場,北京與湖南兩地視頻連線)

醫共體副主席兼秘書長朱嶸研究員發言指出,中醫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學術流派,研究中醫就要研究其學術流派,傳承中醫也必然要傳承中醫學術流派。醫共體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繼承發揚各家中醫學術流派的精華,將中醫流派建設與大健康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也為了更好的滿足老百姓對中醫治未病與亞健康防治服務的需求和中醫臨床人才、醫學院校學生、確有專長師承人員的跟師學習的需求,同時結合現代科技,通過遠程診療諮詢與培訓的方式,將優秀的中醫臨床資源下沉到更多中醫醫療資源稀缺的地方,讓中醫師承教育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快速、高質量培養出一大批優質中醫臨床人才。

醫共體顧問孫濤教授指出,中醫的發展和中華文化的發展一脈相承,中醫人一定要有足夠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好當下發展的利好環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將幾千年中醫發展所沉澱的精華以新學術流派的形式繼承創新,發揚光大,服務好國民健康,更要走向全世界!

湯氏醫派第六代掌門人湯宏勇醫師發言中提出,流派建設這種方式使得有三百多年歷史沉澱的湯氏醫派又煥發新的生機,同時也將湯氏祖上世代傳承的氣味氣機理論精華發揚光大,造福於更多有需要的人群,遠程診療的方式更是幫助湯氏醫派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湯氏醫派的臨床帶教和專家坐診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廣和落地,湯氏醫派名揚海外指日可待!

寧鄉尚品皇廷康養酒店作為本次籤約儀式中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代表,同時籤署了「醫共體」遠程診療諮詢與培訓工作站和湯氏醫派(寧鄉)湯宗德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圍繞湯氏醫派的傳承與發展,註冊成立中醫門診部,由湯氏醫派專家教授提供中醫全科門診服務,在此基礎之上,通過遠程診療諮詢方式可融合全國14家特色學術流派,可提供兒科、內科、婦科、男科、老年病科等多個方向的專家診療服務,為寧鄉市群眾提供足不出戶看天下名醫的VIP特色診療諮詢服務!同時,還可以提供中醫人才師承培訓和中醫治未病特色診療技術培訓服務。

(圖二:湯氏醫派(寧鄉)中醫診所籤約留影)

(圖三:湯氏醫派(寧鄉)湯宗德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籤約留影)

名老中醫湯宗德老先生直言,中醫的發展歷經了層層曲折,很多寶貴的診療經驗都因為缺乏傳承而消失不見,甚為可惜,如今正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好時機,中醫人一定要把握當下,自強不息,讓中醫走出國門,徵服全世界!

(圖四:名老中醫湯宗德發言留影)

至此,本次籤約儀式圓滿結束,寧鄉尚品皇廷康養酒店正式開啟集中醫門診、亞健康調理、藥膳餐飲與客房服務四位與於一體的服務新格局!

(圖五:會議合影)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流派傳承】黃元御長安學術流派工作站學術經驗交流會
    為了進一步挖掘黃元御學術流派的精髓,深入交流臨床寶貴經驗,由西安市中醫醫院及所屬黃元御長安學術流派工作室聯合舉辦的 「黃元御長安學術流派工作站學術經驗交流會」於2020年12月4日在醫院舉行,來自高陵區中醫醫院工作站、鄠邑區中醫醫院工作站
  • 醫共體項目火熱推進中 赤水河醫派亮相「星城」
    赤水河醫派由貴州茅臺職工醫院院長張國豪教授發起,以酒論道,辨證施酒,將中華酒文化與中醫相結合,探索全新的基於中醫治未病背景的健康酒文化傳播思路。他在報告中提出健康中國現已正式升級成為國家戰略,茅臺集團為響應健康政策號召,早在三年前就聯合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共同研發出中國第一款基於中醫治未病思想開發的健康白酒-茅韻遵生酒,赤水河醫派作為健康酒文化傳播為主旨的流派,更是及時開展了健康酒文化的相關專業研究,由赤水河醫派主導的《茅韻遵生酒維持人體腸道菌群穩態性的研究》已經通過2020年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基金項目立項,目前正在臨床階段。
  • 寶雞眉縣:醫改賦能醫共體強實力,百姓家門口看病有專家
    進入門診大廳,記者看到急診輸液大廳,全程為患者導醫服務的電子顯示屏、智慧藥房、遠程醫療更是不在話下,這些措施都更大的方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眉縣健康共同體遠程會診 孔天驕 攝 在門診一樓,眉縣人民醫院正在進行「眉縣健康共同體遠程會診」,進行遠程會診的患者洪麗(化名)的影像檢查結果正在大屏幕上放映
  • 平羅縣積極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重構縣域衛生健康服務新體系
    形成集管理、服務、發展、利益、責任「五位一體」的緊密型醫共體,實現管理體制從分散向一體轉變,激發醫共體運行活力、服務效率和發展動力。建立基層「以強帶弱」管理體制。建立家醫籤約服務管理體制。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22個,為城鄉居民提供系統的預防、醫療、轉診、康復、健康促進等個性化健康服務,籤約率58%,重點人群籤約率88%。加大家醫服務費額度,在原有基礎上財政每人增加5元,調動家庭醫生服務積極性,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 國家衛健委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
    國家衛健委關於確定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的通知 國衛辦老齡函〔2020〕7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老齡函〔2020〕570號)要求,在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推薦和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遴選基礎上,現確定北京老年醫院等174家醫養結合機構作為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
  • 醫共體人員柔性流動,14名「龍醫」將赴基層
    原標題:龍陵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召開人員柔性流動第一批下派人員動員大會7月24日上午,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人員柔性流動第一批下派人員動員大會在醫共體總院召開。縣衛健局負責人、醫共體理事會領導班子、各管理中心負責人、總院二級以上領導班子、第一批全體下派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宣布了《龍陵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人員柔性流動管理實施方案》及第一批下派人員名單,明確了下派人員工作任務、目標措施及管理規定。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孟河醫派傳承人申春悌的傳承之路
    近日,一代宗師與《中國中醫藥報》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專欄欄目組走進常州市中醫醫院,拜訪「孟河醫派」第四代傳承人申春悌教授。 中醫學界流傳有一句話:「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說的就是明末清初緣起於江蘇常州孟河的孟河醫派。自明朝末年到民國的三百餘年,孟河兩岸,醫藥興盛,名醫輩出。
  • 把大醫院搬到家門口——七星關區「醫共體」建設工作小記
    朱昌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在照看患者「多虧衛生院有中醫,不然我這個病得跑老遠才能治。」在七星關區德溪街道衛生院,67歲的患者周雨衝正躺在床上接受針灸治療。 「醫共體」建設試點開始後,七星關區中醫院安排全科醫生下沉德溪街道衛生院,一方面提升該院的診療技術,一方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區中醫院給我們派了6名醫生,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的團隊日益壯大變強。」
  • 高臺開啟認證「新模式」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
    甘肅張掖網高臺訊 高臺縣不斷創新服務手段,積極探索線上辦理方式,開啟人社生物識別認證APP「刷臉」認證新模式,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社會化服務和遠程認證」相結合工作機制,極大方便了廣大企業退休待遇領取人員,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秀山縣人民醫院按下「醫共體」啟動鍵 「抱團」提升服務效能
    這也是秀山縣人民醫院按下「醫共體」啟動鍵,踐行醫療衛生工作重心和資源下沉,「抱團」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的體現。該院還是重慶市首批三甲創建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託管醫院(分院),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本科)教學醫院,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學醫院,重慶市第三衛校、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定點教學實習基地,重慶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重慶市區縣公立醫院改革首批試點單位。也是全縣醫療衛生指導中心,擔負著全縣各族人民的防病治病工作,服務輻射周邊約600萬人。
  • 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長興樣本」 |《長三角評論》|長三角評論|浙醫...
    為此,國家致力於夯實醫共體,逐步完善醫聯體,落實分級診療,以期從根處破解城鄉衛生資源不均衡這一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2013年,浙江省提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雙下沉、兩提升」指導意見,旨在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解決居民在家門口看病的問題。
  • 深圳:首批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分站設立
    會上,首批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准設立的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分站授牌成立,標誌著中央賦予深圳設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分站事權正式落地,這也是首批40項綜合改革試點授權事項中,在公共服務體制方面的首個落地事項。
  • 國際中醫藥網際網路遠程診療」落戶北京崇文門中醫院,開啟診療新篇章
    受這次新冠肺炎影響,中藥再次受到國際上深切關注,呼吸肺部疾病採用中醫治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開啟國際間呼吸肺病遠程診療模式已是大勢所趨。此次活動「三基一站一中心」授牌儀式,「三基」指的是國際中醫藥文化交流基地、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專家診療合作基地、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兒科分會專家診療基地;「一站」指劉應科博士工作站(分站);「一中心」指國際中醫遠程詢診中心;除此之外,國際中醫藥網際網路交流服務平臺、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醫院管理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也同時進行了揭牌。
  • 京冀醫療合作再出發,加速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醫養康服務新模式
    據悉,2015年11月,北京中醫醫院與燕達健康城內的燕達醫院正式籤約,共建「北京中醫醫院·燕達中醫疾病診療中心」。據統計,該中心五年來累計服務門診及住院患者近10萬人次,初步成長為在京東地區具有一定診療技術水平和規模的中醫綜合診治目的地。
  • 重慶25個區縣試點區縣域醫共體「三通」建設
    採用 「三通」新模式,打破人、財、技術等醫療流通瓶頸,從根本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緊密性縣域醫共體建設助力健康扶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6月,全市有25個區縣試點區縣域醫共體「三通」建設試點,其中包括14個貧困區縣,當地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 創新改革,服務民生!乳山中醫診療譜新篇
    目前,全市14個鎮衛生院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按標準設置中醫科,配備中醫診療設備,所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能規範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管理率達65%以上。
  • 湖南醫改觀察|基層首診率71.3% 醴陵市緊密型醫共體破解基層「就醫...
    「這樣的遠程指導幾乎每天都有,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可以轉診過來。」謝迪虎介紹,為解決基層醫院醫生經驗缺乏、診斷資質不夠等問題,湘東醫院通過智慧醫療雲平臺,為全市所有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遠程影像、超聲和心電系統的業務技術支持。作為醴陵市醫共體架構中的最上級醫院,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承擔著推動技術和管理資源下沉到基層的重要職責。
  • 蒼南縣中醫院成為溫州市首家 與民營醫院共建醫共體的公立醫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2:07近日,蒼南縣中醫院與迪安健檢醫院、萊康門診部舉行共建醫共體籤約儀式,合作成立「蒼南縣中醫院醫共體迪安健檢醫院、蒼南縣中醫院醫共體萊康門診部蒼南縣中醫院也成為溫州市首家與民營醫院共建醫共體的公立醫院。
  • 劉志明國醫大師湘鄉中醫醫院傳承工作站掛牌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中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深圳市中醫顧問;全國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1976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的國醫大師劉志明。
  • 臺山首個「醫共體」專科聯盟成立
    連日來,在這個新成立的科室裡,不少患者的病情得以較快恢復,當地群眾的健康服務獲得感也明顯增強。這得益於臺山市推進「醫共體」建設帶來的實惠。老人甄統鈿的兒子甄新苗對汶村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服務大為點讚。5月底,家住汶村鎮小擔村委會的老人甄統鈿突發中風,家屬第一時間把他送到了汶村鎮中心衛生院。該院腦血管病科醫務人員馬上使用CT檢查老人的病情,並與臺山市人民醫院專科聯盟小組的專家同步遠程會診,把握急性腦血管病及危重症合理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