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眉縣:醫改賦能醫共體強實力,百姓家門口看病有專家

2020-12-23 騰訊網

寶雞市眉縣

位於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

醫療資源緊缺

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是常態

而眉縣以做好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國家試點為突破口

構建

「管理、責任、服務、利益」

四位一體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推動公立醫療機構抱團發展

實現

縣域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大提升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

優質醫療服務

眉縣人民醫院牽頭

整合11個鎮、152個村衛生室

組建健康共同體總院

加大縣級醫院與三甲醫院

醫聯體協作力度

引進107名專家教授

扶持建設國家重點科室4個

省市級重點專科11個

開設國家名老中醫工作站1個

省級專家門診5個

群眾不出縣

就能享受到省市三甲醫院和

縣級專家診療服務

「要想知道醫改如何,就該到基層看百姓獲得感提升了多少!」9月21日,健康時報記者跟隨國家衛生健康委來到陝西寶雞市眉縣進行醫改調研活動。

信息多跑路

讓患者少受累

一走進眉縣人民醫院的大門,就看到門口有專門設有檢測體溫、健康碼處。進入門診大廳,記者看到急診輸液大廳,全程為患者導醫服務的電子顯示屏、智慧藥房、遠程醫療更是不在話下,這些措施都更大的方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眉縣健康共同體遠程會診 孔天驕 攝

在門診一樓,眉縣人民醫院正在進行「眉縣健康共同體遠程會診」,進行遠程會診的患者洪麗(化名)的影像檢查結果正在大屏幕上放映,這兩頭相接的一邊是眉縣人民醫院,一邊是金渠鎮中心衛生院。

「腹部不適伴疼痛1月,加重3天。2月前因食刺激性食物出現上腹部不適、飽脹、鈍痛,食慾減退……」洪麗在視頻裡面講述著自己的狀況,而在視頻這邊的眉縣人民醫院的醫生一點點為患者分析症狀。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優質醫療服務,在推進信息共享互通方面,建成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會診、電子病歷共享四個中心。」陝西省眉縣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達軍平告訴記者。

達軍平表示,在醫改過程中,眉縣實現各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實時共享。推廣居民電子健康卡,所有縣級醫院實現「一碼通用」,群眾可在PC端、PAD端、手機端實時查詢醫療健康數據信息,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信息實現聯通互認,在縣衛健局、總院、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5個層面實現信息共享。

經縣委編辦批覆同意,眉縣人民醫院牽頭整合11個鎮衛生院、152個村衛生室,組建健康共同體總院,縣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按照功能定位加入總院。在健康共同體總院內設8個管理中心、8個業務中心、8個專家小組,構建責任管理精細化、醫療服務同質化的新管理模式。

大病不出縣

縣域衛生條件大提升

「本以為我這個病要去省醫院才行,可縣裡醫生說如今在縣醫院就可以做,效果也很好。」在眉縣人民醫院,一位身骨痛患者王中(化名)告訴記者,從前去省醫院,路程花銷大,時間久,年齡大了很麻煩。

「現在不一樣啦,縣醫院各方麵條件都提高了,我當然更願意在家門口看病,省錢又省事!」像王中這樣,主動留在縣人民醫院的當地患者越來越多,這些都得益於醫改的成效。

在眉縣中醫醫院,一位52的曹金(化名)女士,是一位骨科康復患者,曹女士告訴記者,我是前幾天骨折,現在在中醫醫院進行康復,現在醫院報銷也特別方便。記者發現,眉縣中醫醫院為了讓患者少跑路,專門設置讓收費、繳費、結算窗口與醫保保障科面對面,患者只需走幾步就到。

記者還了解到,眉縣加大縣級醫院與三甲醫院醫聯體協作力度,加入23個專科聯盟,引進107名專家教授扶持建設國家重點科室4個、省市級重點專科11個,開設國家名老中醫工作站1個,省級專家門診5個,培養學科帶頭人15名,培育孵化腔鏡、活檢等高端技術29項,加快胸痛、卒中、介入、影像、康復理療、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等7個中心和重症醫學科、中醫藥服務區、老年病科建設。

今年以來,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患者外轉率同比下降7.8%,縣級醫院三級以上手術同比增長27%,急危重症患者同比增長10.8%;鎮衛生院住院患者同比增長88%,開展手術1436臺次;村衛生室門診服務同比增長21%。

曹金在接受中醫治療 孔天驕 攝

縣級醫生下沉鄉鎮

減輕群眾負擔約48萬元

「我們有固定的醫生長期在村鎮衛生室,為當地的患者就診,像很多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之前都需要到縣級醫院拿藥,如今,他們可以在村衛生室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藥。」達軍平表示。

眉縣總院下派縣級臨床骨幹任職鎮衛生院業務副院長,固定1-2名副主任醫師常駐鄉鎮開展業務幫扶,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快速提升,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縣級醫療服務。通過縣級醫生下沉鄉鎮推廣41種日間手術,鎮衛生院手術能力快速提升,今年來已開展987臺次,減輕群眾負擔約48萬元。常見多發病和慢性病下沉基層,讓縣鎮兩級醫務人員人均月收入較前提高1000元,村醫月均業務收入增長17%。

達軍平稱,通過省市幫扶縣級,縣級幫扶鎮村,群眾不出縣,就能享受到省市三甲醫院和縣級專家診療服務;通過賦予醫共體「健康服務」職能,群眾在就診過程中可一併享受健康服務,群眾就醫更加方便,間接減輕群眾負擔約150餘萬元,推動了「以醫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職能轉變。

「現在眉縣的醫改,為我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帶來極大的益處,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得病就醫難了。」一位76歲在眉縣金渠河底村衛生室就診的患者告訴記者。

據健康時報

編輯:韓清芳 秦小健 任莉 君輝

審核: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處

相關焦點

  • 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長興樣本」 |《長三角評論》|長三角評論|浙醫...
    為此,國家致力於夯實醫共體,逐步完善醫聯體,落實分級診療,以期從根處破解城鄉衛生資源不均衡這一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2013年,浙江省提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雙下沉、兩提升」指導意見,旨在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解決居民在家門口看病的問題。
  • 就在「家門口」,台州人看病更有「醫」靠了!
    就在「家門口」,台州人看病更有「醫」靠了!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涉及醫共體建設的7個縣(市、區)均已完成省定48條重點任務。在部署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同時,我市一併開展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明確38條重點任務,椒江、黃巖兩區有序推進。
  • 湖南醫改觀察|基層首診率71.3% 醴陵市緊密型醫共體破解基層「就醫...
    「這樣的遠程指導幾乎每天都有,如果有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可以轉診過來。」謝迪虎介紹,為解決基層醫院醫生經驗缺乏、診斷資質不夠等問題,湘東醫院通過智慧醫療雲平臺,為全市所有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遠程影像、超聲和心電系統的業務技術支持。作為醴陵市醫共體架構中的最上級醫院,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承擔著推動技術和管理資源下沉到基層的重要職責。
  • 醫共體建設給出了答案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李木元)「5年,我們阜南縣通過醫改助推健康扶貧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百姓得實惠、醫生有激情、醫院能發展』的目標,這一切要歸功於醫共體建設。」在12月18日舉行的「促進分級診療 助力健康中國」2020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圓桌會上,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崔中華介紹說。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十三五」期間...
    「十三五」以來,陝西以第二批綜合醫改試點省為契機,圍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理念,突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發力,綜合醫改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 ...黃南特色醫改之路——「闊步前行話醫改」主題採訪活動系列報導...
    「始終牢記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改革初心,逐步形成以公立醫院改革為核心,統籌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同步協調推進的綜合改革,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看病負擔……」黃南藏族自治州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 家門口的好學校~寶雞首批75所示範校名單公布
    家門口的好學校~寶雞首批75所示範校名單公布 2020-10-16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瀏陽醫改開出五劑「良方」 破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推進優質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是近5年來醫改的重要內容。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建立合理的就醫秩序,基本實現看大病不出縣,逐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部署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到2020年分級診療體系基本建立。「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
  • 15個醫共體+5個城市醫聯體,能給我們帶來這些
    截至目前,台州市已有7個縣(市、區)組建了15個醫共體,路橋3個、玉環2個、臨海3個、溫嶺3個、天台1個、仙居2個、三門1個,覆蓋7個縣(市、區)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醫共體已完成包括人事編制統籌、財務統一、藥品目錄和採購統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等20項重點任務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深化醫改場...
    浙江省醫改聯席會議辦公室、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作為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浙江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浙江為統領,數位化賦能為引擎,堅持「三醫聯動」、「最多跑一次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介紹「十三五」綜合...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作為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浙江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浙江為統領,數位化賦能為引擎,堅持「三醫聯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縣域醫共體、「醫學高峰」建設,凝心聚力,形成了「1+5」醫改攻堅戰
  • 寶雞:終身學習受益終身 高偉榮獲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來源:寶雞資訊網近日,2020年全國「百姓學習之星」和「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揭曉,寶雞榜上有名。與此同時,高偉與陝西邰立平木版年畫傳習中心負責人傳承人邰立平、寶雞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凌雲、寶雞市陳倉醫院主治醫師張志願、眉縣民政局退休幹部杜彥傑、眉縣老科協首善鎮分會工作者謝銀元、寶雞市陳倉區渭陽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屈東輝一起,榮獲了陝西省教育廳表彰的2020年陝西省「終身學習之星」。
  • 寶雞12縣區經濟實力如何?百姓富裕程度怎麼樣?一文見分曉
    最近寫了幾篇關於寶雞縣區的文章,從閱讀量和評論區意見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並且都希望自己家鄉強大,百姓富裕。那麼我們寶雞12個縣區經濟實力到底如何?老百姓到底富裕不富裕?看完以後大家就知道自己的家鄉經濟實力和百姓富裕程度了。一、12縣區GDP大比拼2019年寶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3.81億元,全市人均GDP5.9萬元。除渭濱區以外,其他各縣區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中披露了生產總值情況。
  • 時隔7年,醫改「雲縣模式」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2018年,雲縣被列為全國27家智慧醫院建設試點醫院,臨滄市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縣,「雲縣模式」獲得「全國服務基層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2019年,雲縣被確定為全國567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全國5家慢病協同管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全國平戰結合的慢病協同管理體系建設示範單位、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最有價值案例、臨滄市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縣。
  • 把大醫院搬到家門口——七星關區「醫共體」建設工作小記
    朱昌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在照看患者「多虧衛生院有中醫,不然我這個病得跑老遠才能治。」在七星關區德溪街道衛生院,67歲的患者周雨衝正躺在床上接受針灸治療。 「醫共體」建設試點開始後,七星關區中醫院安排全科醫生下沉德溪街道衛生院,一方面提升該院的診療技術,一方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區中醫院給我們派了6名醫生,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的團隊日益壯大變強。」
  • 紹興市級醫院與縣域醫共體分院合作辦醫提升基層能力
    雙方以「精準協作,提檔升級,服務基層」為目標,遵循結對幫扶的醫改模式,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薄弱環節,紹興市人民醫院將在專家診療、教學查房、學術活動、人才培養、科研項目、雙向轉診、對口支援等方面對諸暨市中醫醫院醫共體璜山分院進行精準幫扶、全面合作,從而快速提升璜山分院的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擴大其區域影響力,滿足當地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
  • 鄉村醫生追著患者跑——三明醫改新見聞
    鄉村醫生追著患者跑——三明醫改新見聞 2020年12月15日 18:54:00來源:新華社   從2016年開始,三明醫改走向「全民健康」新階段,在全市12個縣市區組建總醫院,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資源,構建緊密型醫療共同體,並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延伸辦公立性質的村衛生所,幾百位曾經在村裡當「個體戶」的「赤腳醫生」被衛生院「收編」。  黃金華就是第一批和鄉鎮衛生院籤約的鄉村醫生。
  • 眉縣:用心當好企業發展「紅色管家」
    談及企業近期的發展,園區寶雞榮源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恩見記憶猶新。王恩見口中所說的「新企聯」是由園區32家新材料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的眉縣新材料企業聯合會。新企聯的建成為促進園區企業間的科技與經濟合作、資金與項目合作、管理與智慧互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初,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出現了資金短缺、貸款困難等問題。
  • 陝西眉縣: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土壤
    「有組織保障,有決策依據,抓手就有了,認識就更到位,怎麼走思路會更清晰!」創新型眉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創新賦能工業不斷做大經濟盤子沒有小產業,只有小思維。國內的包裝紙行業競爭激烈,包裝企業要在市場上大展拳腳,絕不只是引進設備、簡單地加工生產就可以,需要在技術上不斷精進,才能在這一領域做大做強。地處眉縣的陝西保利華英包裝有限公司主營瓦楞紙箱加工、銷售,彩色紙製品、紙張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品印刷等,2019年產值達4.3億元,與之合作的廠家有蒙牛、今麥郎、農夫山泉、達能等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