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重返地球,記一次奇妙的「火星」之旅

2020-12-14 易車網


視頻正在加載中...



有著百年歷史的雪佛蘭,不僅是一個誕生於賽道、充滿運動基因的汽車品牌,還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SUV,也因此成就了品牌內核中強大的越野精神。正是基於此,雪佛蘭自去年起便與DISCOVERY探索頻道攜手打造了一檔極具雪佛蘭精神的活動,那就是DC 24 HOURS SUV駕訓體驗營。

去年的景象還歷歷在目,雪佛蘭帶著大家從原始森林到神秘海島,從浩瀚沙漠到高山雪域,穿越無人區,歷經砂石路、炮彈坑、交叉軸、駝峰等自然複雜路況,最終成功完成了挑戰,也在24小時內將生存極限拉滿。

前不久,雪佛蘭於雲南恐龍谷發起挑戰,並將第二站定在了網紅試駕路線敦煌——青海冷湖火星基地,而我也有幸再次加入了這場不平凡的旅途。

DC 24 HOURS區別於其他傳統試駕活動的魅力,就在於它將專業的野外生存訓練與SUV深度試駕體驗結合在了一起。在本次以「探秘火星基地」為主題的活動中,Discovery野外生存導師Pascal Smith講解了野外庇護所搭建、野外導航、野外徒步等生存技巧,都為此次活動的協作和冒險增加了樂趣。

經驗豐富的隨車教官,也為我們提供了越野穿越與越野駕駛技巧的專業培訓,幫助大家完成在雅丹及戈壁地貌的實戰穿越。760公裡的「星際」穿越,途徑包含高速鋪裝路、碎石土路、搓板路、戈壁河床以及沙漠等複雜又多變的路況,兩千多米的海拔落差,對於車輛的性能和人的耐性都是不小的考驗。

深度試駕環節中,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從敦煌的酒店出發駛向黑獨山,這段路既有長達45km的超長上下坡公路,又有容易發生陷車的沙地,對駕駛技術和車輛動力都是個挑戰。我們駕駛的雪佛蘭開拓者,憑藉由2.0T智能變缸渦輪發動機與9速HYDRAMATIC®手自一體變速箱組成的2T9動力組合,輕鬆應對了這段沙地。

第二個挑戰,便是由黑獨山向俄博梁雅丹群進發,需要先經歷的黑戈壁路段。這段路表面看起來是黑色碎石,但其實下層是非常鬆軟的沙地,我們必須提前打開四驅緩慢行駛。在這段路上,開拓者的配備的適時四驅系統提供了不小的幫助,出色的脫困能力再加上專業的越野駕駛模式,讓我們成功到達俄博梁雅丹群。

到達俄博梁雅丹群,挑戰還沒有結束,這裡的坡道角度很大,且路面有較深的浮土,因此車輛在這段路上的抓地力不強,此時帶陡坡緩降、上坡輔助等功能的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幫助我們從容通過坡度較大的雅丹攀爬路段,360度高清全景影像等智能安全配置,也時刻協助我們全方位識別周遭路況,極大程度上保證了行車安全,一路上給予了大家充足的安全感。

當然,除了今年首次參與DC 24HOURS SUV駕訓體驗營的雪佛蘭開拓者之外,雪佛蘭的SUV家族還擁有剛剛完成中期改款的新探界者,創界和新一代創酷,以及RS系列、Redline系列的加入,雪佛蘭全面覆蓋中大型、中型、緊湊型和小型等主流SUV細分市場,SUV的完善布局也為雪佛蘭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可成長性提供了不錯的空間。

產品是根基,品牌則是支撐產品迅速擴張的有力臂膀。近年來,雪佛蘭深入娛樂、體育、公益等跨界平臺,通過與上海迪士尼、曼聯、iG戰隊、音樂節等多個文化IP的跨界合作,不斷的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就如同此次的DC 24 HOURS活動一樣,雪佛蘭帶來的品牌魅力和文化底蘊的再創造是值得長久品味的。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5時58分,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宣告2020年「火星季」正式開啟。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也即將擇機發射升空,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就在前幾天,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目標:火星!
  • 馬斯克:太陽將吞噬地球,2050年將百萬人送到火星
    相信很多朋友都還記得,在電影《火星救援》中,我們人類首次在火星上登陸,隨後火星太空人在火星上遭遇到了巨型沙塵暴,所以火星之旅被迫提前結束。而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因為意外與團隊失去了聯繫,被誤以為已經沒法倖存下來,所以被留在了火星表面。
  • CGTN全球直播:火星營地是地球上最理想的探索火星的地方之一!
    Welcome to Mars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1年之前降落火星。火星,這顆紅色星球前所未有的吸引著大家的目光。2019年的最後一天,在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冷湖火星小鎮迎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火星探索者,開啟一趟獨特的探索火星之旅,此次探索之旅由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進行全球直播。
  • 如何使人們從地球到達火星並再次安全返回?
    地球和火星都有(幾乎)圓形軌道,這種稱為霍曼轉移的機動是在兩顆行星之間行駛的最省油的方式。基本上,無需贅述,這是太空飛行器一次燃燒從一個行星到另一個行星的橢圓形轉移軌道的地方。霍曼轉移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轉移大約需要259天(八個月至九個月),並且由於繞地球和火星的太陽軌道不同而可能每兩年只能進行一次。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再見地球!「火星」你好!
    但這次我們去的這個火山,是一個特別特殊的存在,因為那裡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地球上,可以說是地球上的「火星之地」。幾十公裡後,抵達了達洛爾火山。眼前的景象,頓時讓我們感覺身在火星。達洛爾火山最近並沒有劇烈的噴發,上一次噴發還要追溯到1926年。
  • 有人登陸火星前,最好先建一個500噸級的火星空間站!
    如此大的物體,當初如何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而且還必須有穩定的起飛基座,這本身也是個大問題。如果火星充分開發以後,自然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和開設工廠生產火箭和發射平臺。但是如果從一開始就無法完成人類到達火星後再安全返回的問題,後面的更廣闊的火星開發前景就無從談起。載人到火星再返回,還有一個比載人登月更複雜的自然障礙,這就是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比月球到地球的距離遠得多。
  •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   火星探測器上裝配有無線電發射技術和天線口徑,可以將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傳送回地球。   為了將大量的探測數據和圖像傳送給地面,火星探測器必須解決低數據率極遠距離的傳輸問題。   解決方法是在探測器上採用數據壓縮、抗幹擾和相干接收等技術,還須儘量增大無線電發射機的發射功率和天線口徑,並在地球上多處設置配有巨型拋物面天線的測控站或測量船。火星探測器上還裝有計算機,以完成信息的存貯和處理。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有說法認為,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對此,劉慧根表示,地球的早期環境確實和現在的金星類似,地球剛開始形成的時候,由於遭遇很多天體的碰撞,地球表面溫度會比現在高的多,到處是巖漿的海洋。  出現「火星是未來的地球」這種說法在於火星或許曾經存在磁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火星內部活動減弱,無法維持火星磁場,如今磁場已經基本消失,人們擔心地球會重蹈火星的覆轍,丟掉保護地球的磁場。「火星內核早已冷卻,無法支持全球的偶極磁場,因此從數十億年前開始,太陽風就在不斷剝離火星的大氣,直到現在火星僅有稀薄的大氣層,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距離地球有1億公裡,火星會成第2個地球嗎?
    2020年有人說是航天豐收的一年,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在月球上採樣返回,據說不久後返回器將與軌道器分離,再通過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地球1億公裡外的軌道上繼續前進,對比登月技術火星探測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 今日凌晨「火星衝日」 太陽地球火星三星一線(圖)
    」與神秘的「紅色星球」距離最近、最親密的時刻,法國學者稱——  本報實習記者樊宏偉報導今天凌晨2點,銀河系中兩個存在生命可能的星球之一——火星將發生「衝日」天象,屆時,太陽、地球、火星將形成一條直線。  據天文專家說,到6月22日,火星還將過近日點,此時它距地球最近,僅6700萬公裡,但在2003年下一次「火星衝日」時,將發生近百年來最大接近,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僅0.3727天文單位,即5600萬公裡,這一紀錄要到公元2287年才會被打破。他還表示,人類在本世紀最大的目標之一就是登上火星,因此,此次「火星衝日」對科學知識的普及會產生很好效果。
  • 火星任務:地球火山口或能解開火星秘密
    地球生命從何而來,最終將去往何方?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不能完全解釋地球生命現象,於是有的科學家作出了大膽的設想,地球生命來自外太空,而且這個觀點越來越得到認可。自古以來,地球人就幻想有火星人。火星就是故事最好的選點。
  • 在火星生活一年會怎樣?回到地球驚呆了
    她剛從火星歸來——哦,別逗了。事實是這天她剛剛和其他五名隊友一起完成了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生存演練。地點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海拔2500米的山坡上。這裡沒有動物、植被稀少,跟火星的地貌環境相似。  此次演練是「夏威夷太空探索模擬」舉行的第四期模擬生存活動。過去已以不同形式舉辦了三屆。下一次模擬將在7年1月開始,全世界感興趣者都可以在HI-SEAS網站上報名。
  • 一部美國科幻《火星任務》,地球的生命起源來自火星!
    相信小夥伴們都對地球生命的起源十分好奇,現在科學家們也提出各種猜想。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美國的科幻電影《火星任務》,電影講述了一群太空人去火星對隊友進行救援,卻發現火星是地球生命起源地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元2020年,這時候地球的科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類已經有條件讓太空人大大方方地登上火星。路克和三位隊友一起乘坐飛船來到火星,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火星。正當他們想開展工作的時候,火星上的一座小山丘發出了神秘的信號。接著火星上就狂風怒作,很快出現了一個個旋渦中心。三位隊友都被龍捲風卷到了旋渦中心中,並在裡面喪生,只剩下路克活了下來。
  • 火星,中國非去不可!
    微信公眾號:時差島中國人第一次火星之旅我們來了!火星,中國來了4年前,2016年1月11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立項。今天,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運載遙四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聖誕奇妙公司》聖誕老人瘋狂又爆笑的地球冒險之旅
    但劇情也由此急轉而下,一個精靈突然病倒,如多米諾骨牌一般,九萬多名精靈接續病倒,聖誕公司瞬間停轉,而聖誕節卻已遙遙在望,如何救治精靈,如何拯救公司,如何維護全地球的聖誕歡樂,成了當下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於是,明顯「涉世未深」的聖誕老人駕駛著馴鹿雪橇,空降到人間,去尋找九萬多瓶VC帶回,好讓精靈們甦醒過來。於是,一場看似簡單,實則驚喜、驚險不斷的聖誕老人人間大歷險,就此開啟。
  • 謎團:作為地球最相似的姊妹星,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沒有任何其它行星比火星和地球更為相像了。按照八大 行星距太陽由近至遠的排列次序,地球排在第三,而火星排在第四因此,它們可以 說是名副其實的姊妹星。火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一半,平均直徑為6787公裡,而它的地心引力也僅是地球 的38%。和地球一樣,火星也是自轉和公轉。
  • 加拿大太空人將參與NASA的重返月球之旅
    加拿大太空人將參與NASA的重返月球之旅2020-12-18 06: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外媒報導稱,加拿大航天局(CSA)將參與美國宇航局(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並將為本次旅程派出一名太空人。
  • 外星人存在於火星?or 隱居地球?
    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包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外星人與地球是否有「親密接觸」等。火星表面據美國天文學家宣布,火星上有兩個地區的水分比較充足。美國的火星探測器證實,這兩個地區的水蒸氣是火星上其他地方的10~15倍,地球上的許多生物就能夠在這種條件下生存。
  • 阿波羅11號留在月球上的排洩物,能幫助解開地球的生命起源之謎嗎?
    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採訪中,他證實了機組人員的確在月球上留下了排洩物。  「這是真的,」他表示。「我們在一個水箱裡小便,然後把水箱留在了那裡……我記得我們有過幾次排便——對於這一點我不是很確定——裝在一個垃圾袋裡。我們在月球上扔了幾袋這樣的垃圾。」 你可能會想,「等等,他在月球上呆了將近三天,他不確定他是不是在那裡大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