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戶外運動拴緊「安全繩」(多稜鏡)

2021-01-19 人民網

  「戶外」運動不簡單,體能、技能缺一不可

  合肥市民王威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經常自行或參加驢友團組織的登山、徒步和露營等活動。他說,目前很多人對戶外運動的風險估計不足,一時興起就去參加,如果身體和心理方面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有可能發生危險。

  「每年都有一些驢友在走長線時遇險。他們其中一些人此前沒有進行過循序漸進的體能鍛鍊,也沒有參加過戶外運動的技能培訓。比如,有些人穿著普通運動服裝、背著通勤用雙肩包就上山,也沒有配備登山鞋和手杖、護膝等專業用具,可能一次活動就會造成腳踝、膝蓋、腰椎不可逆的損傷。技能方面,生火、結繩索、支帳篷都需要反覆訓練。如果在天氣驟變時,不能用最短時間支起帳篷,會在暴風雪中快速失溫,危及生命。」王威說。

  「確保戶外運動安全,最核心的問題是自身強化安全意識。」安徽省某戶外運動協會會長胡曉波說,目前協會組織戶外徒步穿越活動之前,要集中培訓並進行線路踩點,有時還請熟悉當地環境的嚮導參與進來。

  「不過整體上,這種經驗和技能的傳播,僅限於驢友之間的互助。」王威認為,運動醫學機構、體育管理部門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完善「領隊」資質監管,加大對違規行為懲戒力度

  國內各地驢友開展活動,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約起」,比如綠野網、野蘑菇戶外等。一些獲得領隊資質的人發起活動,其他人報名追隨,基本上屬於自由組合。

  「說實話,我經常跟的那幾個領隊,原本也是普通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他們的『資質』是平臺頒發還是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的,我並不了解。大家配備了手臺、衛星定位系統,上山了就前後招呼著,基本上也是自己管自己,領隊只是起到召集人的作用。」北京戶外運動愛好者申林說。

  據了解,目前對於戶外領隊資格並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各種「資質」基本上都是由戶外運動俱樂部組織培訓、考試後頒發。「領隊的能力參差不齊,跟著他們也曾經有過迷路的遭遇。其他運動項目的教練員、陪練員,國家都有標準,我們希望這些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戶外運動領隊也能更加專業。」申林說。

  「我的幾位朋友是戶外運動發燒友,他們經常在防火期上山,有的為了躲過森林防火員的追查,走小路、逃門票,被抓到了補點票款就放行,有時還能討價還價。我還在相冊裡發現他們燃起篝火,旁邊就是草地林木,這個太不安全了!容易引發山火。」北京市民宋女士認為,強化對戶外運動的管理,不僅事關驢友生命安全,也是一個社會安全管理課題。

  「對驢友團的監管還存在一些困難。正式申請報批的協會比較守規矩,但是網絡論壇、QQ群、微信群裡組織的戶外團體,很難管理。」安徽省含山縣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戶外運動人數增長迅猛,強化對這項運動的安全管理,非常迫切。

  每當驢友遇險,公安、消防和公益組織就要出動大量人員、車輛參與救援。「不聽警示和勸阻,穿越禁止遊人進入的野山、徒步穿行有風險提示的無人區,不僅當事人自身面臨危險,而且一旦遇險,援救行動也會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安徽省某自行車協會負責人許小紅兼任當地藍天救援籌備隊的隊長,她坦言,不鼓勵人們隻身涉險或結伴到沒有開發、沒有安全保障的地域進行戶外運動。「應該誰出事、誰為救援埋單,以此遏制違規行為。」

  安徽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黃山等多個風景區都已出臺或者擬出臺有償救援相關規定,但目前尚未在全省層面推開。「這項規定能否起到警示作用、到底能解決多少問題,還有待時間驗證。希望不要等到出了事才知道實際的效果。」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2日 17 版)

(責編:嶽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非遺中的端午  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深厚情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划龍舟、插艾草、沐蘭湯、吃粽子、掛香囊等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與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成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詳細】

透視長江環保體檢報告  6月19日,審計署發布首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體檢報告」,披露了長江經濟帶2016年至2017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發現,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但也存在開發管控不夠到位、生態修復未達預期等問題。【詳細】

相關焦點

  • 戶外運動呼喚法規「安全繩」
    整個事件雖有驚無險,但卻依然拷問著脆弱的戶外運動——突發狀況如何應急處理?戶外運動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出臺。10月8日晚9時,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接到求助電話,稱9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於9月29日與日隆當地4名背夫及1名高山協作,共14人從日隆進入開始穿越,已與家人失去聯繫,家屬請求省山地救援隊進山搜救。救助隊伍上了山,卻白跑了許多路。
  • 戶外運動傷亡事故頻發 「安全繩」如何系牢?
    記者從新疆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了解到,在新疆,走向戶外、追求健康已成為一種時尚,新疆也被譽為「戶外運動的天堂」。但不少戶外運動愛好者對戶外運動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戶外運動知識匱乏、安全意識淡薄,使得近幾年戶外運動傷亡事故頻發。
  • 極限運動體驗館要繫緊「安全繩」
    楊玉龍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時出現。極限運動體驗館雖然滿足了市場需求,但其相伴的問題也不能小覷。極限運動體驗館不能只有刺激,安全更須有十足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處於野蠻生長狀態。具體來看,一方面尚存在監管盲區;另一方面由於缺少行業規範,一些極限運動場館設施良莠不齊、從業人員水平不一。極限運動體驗館亟須繫緊「安全繩」。第一,在監管上應當重視起來。
  • 不鏽鋼安全繩是什麼?都有哪幾種鋼絲安全繩?
    需要注意的是,不鏽鋼安全繩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交變載荷的作用,其性能主要由鋼絲力學性能、鋼絲表面狀態和不鏽鋼安全繩結構決定。鋼絲材質主要有碳素鋼和合金鋼,通過冷拉或冷軋而成,鋼絲橫斷面有圓形或異形(T型S型Z型),異形橫斷面鋼絲主要用於密封不鏽鋼安全繩的生產,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和韌性,並對鋼絲進行適宜的表面處理以滿足不同使用環境條件的需求。
  • 戶外極限運動緣何守不住安全底線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公開資料顯示,戶外極限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近30 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與傳統體育項目相比,它不僅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強調人們在跨越身心障礙後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時有發生的傷亡事故,讓這類危險係數頗高的極限運動充滿爭議。
  • 極限運動事故頻發,「三無」培訓誰來系「安全繩」|電訊特稿
    專業人士認為,近年來戶外極限運動之所以事故頻發,是由于越來越多不具備相關技能的人參與其中。此外,隨著這類運動熱度增加,部分專業培訓機構降低標準,開辦各類速成班,也是導致戶外極限運動事故多發的原因之一。1991年退伍後,有了更多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戶外極限運動。「很多項目都玩過,比如探洞、攀巖、潛水等。」李明松說,最近這幾年玩得最多的是滑翔傘飛行。「沒有精良的戶外裝備,就不可能完成高難度的戶外極限運動。」在李明松看來,這類運動能充分體現一個國家的體育裝備能力,甚至是經濟實力。
  • 如何山地戶外運動中自然風險的防範與應對
    戶外運動如今成為社會上很多人的愛好,但戶外運動是具有天然的危險性。儘管有充分的計劃,合適的同伴,可靠的裝備,也不能絕對避免風險,尤其自然風險!如何在戶外中對自然風險的防範和應對?繼續行進時,應更加注意辨別方向,必要時使用安全繩,確保行進安全;避雨時,應注意保暖,防雷擊,防山洪。b.露營時遇到暴雨,應根據周圍地形和雨勢大小決定是否轉移營地。同時對帳篷進行加固,挖好排水溝,並安排輪流外出值班;將多餘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準備隨時撤離,一旦發現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危險存在,馬上撤離帳篷。
  • 喜歡戶外運動?去「爬樹」吧!
    喜歡戶外運動?去「爬樹」吧! 作者 [美] 羅伊·M·沃萊克 譯者 潘彩萍   青年參考  ( 2016年09月28日   22 版)
  • 「解答」跑步機跑和戶外跑步有什麼區別?
    而戶外運動是主動運動,隨意性較大,速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相對自由。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戶外跑步地面是不動的,人的腿腳可以隨心所欲地運動,天氣好的時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呼吸新鮮空氣,全身放鬆。在戶外跑步會受到雨雪風沙、路面結冰及霧霾影響,因此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不建議戶外運動。
  • 戶外運動莫任性,安全至上繃緊弦 | 自家樓外建攀巖牆 攀爬踩空險些...
    戶外運動莫任性,安全至上繃緊弦 | 自家樓外建攀巖牆 攀爬踩空險些丟了命 2020-09-1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戶外運動指導:戶外運動分類
    戶外運動種類很多,領域很廣那我們怎麼去區分呢?戶外運動涉及領域有海、路、空,如按自然環境分類,分為山地運動、海島運動、荒漠運動和人工建築戶外運動。,不需要複雜的操作技術,活動地點相對固定) 比如露營、野生動物觀賞、戶外攝影等
  • 戶外運動遇難事件頻發背後:違規進山探洞的「愛好者」和混亂無序的...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楊濤12月27日,四川廣安「冰川哥」王相軍在西藏冰川探險途中遇難的消息,在戶外運動圈內引發熱議,有不少喜歡觀看「西藏冒險王」視頻的愛好者都感到痛惜。「冰川哥」熱愛大自然,並且敬畏大自然,在其拍攝的視頻中,都只是紀錄並且尊重自然法則,他說,當他離開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留在那裡。
  • 給極限運動系牢「安全繩」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見8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  戶外極限運動包括速降、蹦極、攀巖、馬拉松、滑雪等,上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目前,戶外極限運動已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對此趨之若鶩,並催生了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戶外極限運動培訓機構。
  • 什麼是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成在戶外環境中開展的各項運動。戶外運動這個詞彙,太過廣泛,很容易被理解為「房子外面的運動」。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 【觀察】蜘蛛人,請系好你的安全繩
    另一根為備用安全繩,在主安全繩出現意外時發揮二次保護作用,名為「備用」,實則是「蜘蛛人」的最後一道生命安全保障措施。因此,備用安全繩也被稱為「蜘蛛人」的「生命之繩」。       安全繩的重要性盡人皆曉,作為直接攸關性命的「蜘蛛人」又豈能不知?但在實際工作中,「蜘蛛人」不佩戴備用安全繩的現象普遍存在,「蜘蛛人」高空墜落的事故也屢屢見諸報端。
  • 合肥市戶外運動協會正式成立 戶外運動愛好者有了「家」
    大會審議、表決通過《合肥市戶外運動協會章程(草案)》;審議、表決通過《合肥市戶外運動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及第一屆理事會選舉辦法》;選舉市戶外運動協會第一屆全體理事;選舉市戶外運動協會第一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會上,萬家熱線董事長何德球成功當選為協會副會長及理事,萬家熱線被授牌為協會「副會長單位」。
  • 亞馬遜:2017年戶外運動地圖 南方人更愛戶外運動
    數據顯示,戶外運動已經成為新的網購消費增長點,並主要呈現出三大消費趨勢:戶外裝備輕量化概念受推崇;戶外消費向國際化和專業化進階;智能化引領戶外運動新風尚。此外,戶外運動產品十大購買力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漢、天津和蘇州,主要戶外產品的熱銷期從每年4月持續到次年1月。三大趨勢詮釋戶外運動消費新潮流戶外裝備輕量化概念受推崇:長期負重登山或徒步容易導致腰和膝蓋損傷,裝備「輕量化」在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專業戶外玩家推崇。
  •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_中國...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黃浩然  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穿上防滑襪,從4米高的跳臺躍入「泡泡池」,結果摔成完全性截癱……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時出現。
  • 「戶外知識」戶外運動的八不做
    戶外事故經常發生,戶外運動有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如果不遵守規矩,無疑就是在自殺,戶外危險叢生,你不應該這樣做。1、沒有敬畏之心沒有哪一座高峰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斷提高戶外活動能力,充分注意每次旅行,努力安全旅行,不要因暫時的欲望和衝動而忽視自己的安全。尊重自然,珍惜每座山。盡您所能,不要做超出您能力範圍的事情。2、盲目啟程超過80%的戶外事故是由於準備不足而引起的。
  • 觀賞戶外大片體驗戶外運動
    珠江時報記者/廖明璨攝 珠江時報訊(記者/丁當通訊員/杜建新周月明謝駿)昨晚,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在桂城千燈湖活水公園開幕。本屆嘉年華持續3天,市民除了能賞析9部國內外戶外大片,在16場分享會、5場論壇中了解紀錄片拍攝者的人文情懷外,還能體驗攀巖、扁帶、槳板、皮划艇、瑜伽、飛盤等戶外運動帶來的極致享受。當日下午,桂城還發布公園城市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