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調查」顯示,在全部調查對象中,有52.5%的家長「為孩子安排課餘學習內容」;26.1%的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日記或通信」;37.1%的家長「總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鋪或收拾書包等」。
儘管中國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但是對於中國大部分家庭而言,家庭結構依然是獨生子女。所以孩子一出生就享受著父母及長輩的精心呵護。確實也導致了部分孩子自理能力不強,容易產生「巨嬰」這樣的社會現象。
所以家長們對於暑期送孩子出國有著一個深深地擔憂:從未離開家門的孩子,能順利照顧好自己嗎?他有足夠的自理能力去面對國外的生活嗎?本期講座中,啟德教育戰略拓展部總經理兼啟德學遊事業部總經理柴琳老師將為大家解決這個「世紀性」難題。
(第八講:不要用想像去框定孩子的自理能力)
越是能力差,我覺得他才越應該這個參加遊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們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事情其實你不知道他是能做的。我一樣啊,我也是中國媽媽當中的一員,啊,我也為我的女兒,我經常會為她做很多很多事情。我經常會擔心:唉呀,她出去以後會不會頭髮吹不幹、牙是不是刷不淨等等的一些,我們認為我們要擔心,但其實沒有必要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自理能力本身就是我們要培養,就是在通過學遊的這種途徑,培養孩子們第一個要轉變的(能力),讓他離開父母之後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這是第一位的。
在這裡也說一個小例子。原來的時候的話,我要是帶著孩子出去旅行,那基本上行李都是我自己收拾。雖然我也刻意的讓她有一個自己的小的旅行箱,但是裡面的大部分東西也是我在進行整理,她在旁邊看著而已,說著我要帶這件衣服,我要帶這個玩具,我帶這個娃娃等等。
但是等到她從學遊體驗回來以後,我就發現她真的在這個收拾東西的這件事情上,我已經不需要再更多的關注。她在下一次去參加旅遊產品的時候,就自己先拉了一個list,按照這個list然後就開始準備。然後準備一樣她就畫一個勾,準備一樣畫一個勾,這個list不是一天拉出來的,是好幾天。我要帶什麼啊,她會想,然後她可能會去跟同學溝通,甚至可以去上網上查一些相關的信息。然後她說我要帶什麼。當我看到他這些舉動的時候的話,我就知道在這個方面,我已經是完全不用擔心了,而且她會把她所有東西都進行小包裹的打包,比如說有洗漱用具,有內衣、睡衣、褲子、有運動的時候穿的等等。她都會分開、分別、分類的打包,這個箱子當你打開的時候是非常非常整齊的。所以在這塊來講的話,我覺得自理能力差,反而讓他們自己「單飛」,獨自出去練一練,家長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萬一要是不適應怎麼辦?首先我覺得,作為我們家長來講就先不要這麼考慮,你就要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適應。前一段時間我女兒在參加這個叫她們的這個野外求生訓練的時候,她們有一個項目叫跳海,其實我當時聽到的時候也比較的這個害怕。(雖然)老師都會告訴她們在什麼情況下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怎樣跳,其實我們跳下去的時候是保證你的生命是安全的。
我覺得這些東西很有用,但是作為我來講的話,我依然還是會很擔心老師們到底怎樣能保證我女兒的安全,甚至能讓她們獨自一個人在大森林裡搭個帳篷一個人過一宿。雖然那個森林裡沒有老虎、蛇,大家可能知道在紐西蘭是沒有這種特別的兇猛和有毒的動物的。但是有野豬,有牛,有類似這樣的動物。而且我女兒一直都怕蟲子,在去這個野外生存訓練之前,應該說我每一次和她通話的時候,她都不停的在跟我說:媽媽,我怕蟲子,那我們要睡在野外,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蟲子爬進來了怎麼辦......她每天都在擔心。然後我就記得我另外一個朋友說:啊,沒關係,她等她去過之後的話回來她就不怕了。
其實確實是,等到她到了那兒之後,她們要在溪水裡洗澡,她們要爬到8米高的這個瀑布的高臺,然後從瀑布上,就順著瀑布再滑下來,然後她們要這個去晚上在森林裡面自己進行這個獨自的過一宿,然後那看到的蟲子已經太多了,現在她看到蟲子的時候就直接瞟一眼就OK了,也不會像以前似的尖叫啊、逃跑啊,會有這種這麼誇張的這個表現。
所以在去之前的時候我覺得她也不相信自己可以適應。那我雖然口頭上會說你一定會適應的,但內心也會有著無限的擔心。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我們只能通過這個書信的往來,來進行溝通。所以我覺得,對於孩子來講,有些孩子自立能力差是我們家長想像的,他們其實他們的潛力是無限大的。
//////////
如果您對國際遊學感興趣,
有計劃參與國際遊學項目,
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
了解遊學的必備知識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