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區提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2020-12-18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生活自理能力,即自我服務,或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幼兒園裡,小班階段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最關鍵的階段。

我們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不挑食,會用餐具,主動洗手,自己穿脫鞋子,在幫助下會穿脫衣。第二,分清前後、裡外等。第三,其他能力,如會穿珠子、叉水果吃等。

通過觀察與訪談,筆者對在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現狀進行了解。結果發現,部分小班幼兒表現出飲食習慣差(挑食、用手抓飯、等成人餵飯等)、衛生習慣差(早晚不刷牙、隨意將髒東西放入口中等)以及自理能力弱等現象。

創設真實的生活區環境

結合我園實際情況,我們通過巧用生活區,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之所以選擇從生活區切入,是因為生活區是一個小型的「生活空間」,材料是幼兒最熟悉的;而且,生活區的活動,自我服務較多,生活區的材料收整對幼兒的自理能力很有挑戰。作為「日常生活」的縮影,幼兒可以在生活區進行各種生活技能、技巧的練習和各種實踐操作活動。

首先,基於幼兒自理能力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活區環境創設。生活區強調真實性、清晰性,操作簡單明了,方便幼兒歸納和取放。在生活區,需要為幼兒提供真實的、生活的材料供幼兒操作;生活區的布置要具有溫馨感和可操作性,還需靠近水源,方便幼兒操作;提供可以讓幼兒操作的圍裙、手套等生活輔助用品;要有適當的安全提示,電器類用品的擺放要與幼兒保持安全距離。

其次,發揮圖示標記的指引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直覺形象思維佔主導的特點,為他們創設有圖示標記的生活區環境,給予幼兒自理行為以暗示,便於他們了解活動的流程,以及按序列、按數量收拾存放。

再其次,關注材料的投放。要注重材料的生活化與趣味性。對於小班幼兒來說,熟悉的生活經驗及遊戲形式最能激發他們自我服務的興趣。如「我給娃娃穿衣服」——提供娃娃和不同款式的衣服,有扣紐扣的、拉拉鏈的、套頭的等,供幼兒自由取用。「餵娃娃吃飯」——提供有娃娃圖案的瓶子、小勺、碗,以及不同材料的食物等,讓幼兒在餵娃娃吃飯的過程中覺得自己長大了,以培養幼兒自己吃飯的習慣。

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在生活區角的材料投放要安全、無毒、乾淨。

例如,一些布娃娃要經常清洗,筷子、夾子也要是光面的,以免劃傷幼兒。穿珠子類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但有風險,所以教師在活動中要多加留意。

關注材料的層次性。幼兒個體差異大,教師提供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

例如,為鍛鍊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我們創設了舀方珠子、舀圓珠子的活動,難度不同,幼兒可以從易到難,或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

在材料選擇和投放上,可以從「精細動作」「自我照顧」等方面考慮,以提升幼兒自我照顧、照顧別人等能力。

跟進材料及時調整指導

生活區材料投放,不是投放一次就行了,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

比如針對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我們投放了舀、夾珠子的材料。但教師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常常將圓珠弄撒在桌子、地面上。於是,在保留原有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增添了方形珠子,這便於增大珠子和勺子的摩擦力,降低任務難度,使得一部分幼兒更容易完成,從而繼續挑戰舀圓珠子的活動。

幼兒在生活區用叉子叉水果吃的活動中,教師發現有1/4的幼兒往往還沒吃到,水果就從叉子上滑到地上了。於是,教師投放了不同形狀、不同厚度的泡沫材料,便於幼兒練習叉的動作。

之後,教師發現幼兒叉的能力提升了,但主動吃水果的幼兒並不多。於是,教師在生活區牆面貼了「小魚吐泡泡」材料(每條小魚身上有一張幼兒的照片),當幼兒吃了水果,就在屬於自己的那條小魚身上貼一個藍色泡泡。有趣的泡泡,吸引幼兒主動吃水果,也主動喝水。幼兒在離園時,會開心地點數,看誰的泡泡多。

當幼兒開始自主吃水果時,教師又發現有幼兒沒洗手就直接吃起來。於是,如何讓幼兒自主洗手成為新的研究問題。

教師在衛生間展示了洗手的流程圖,創編了洗手兒歌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洗手要點。「小衣袖,往上推。小小手,洗乾淨。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手指縫,搓一搓……」幼兒在生動的兒歌遊戲中,很容易記住動作,更願意洗手了。

在關於穿脫衣服技能的培養中,教師發現小班幼兒最初不會脫也不會穿,主要依靠教師幫助。我們先在生活區投放摺疊衣服的材料及流程圖,培養幼兒的摺疊能力。在後續的發展中,我們陸續投放了「娃娃穿衣」的材料,在操作中,幫助幼兒練習穿脫套頭衣服的技能。

整合生活區與其他活動

生活區的材料與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生活區發現的問題也可以結合一日生活、集體教學等活動進行整合。

與其他區域活動整合。幼兒園教育具有整合性、滲透性,同一個活動或材料往往能滿足多種學習需要。生活區中很多內容可以且需要與其他區域活動整合,讓幼兒有更多生活體驗。比如娃娃家使用的裝飾項鍊可以共享生活區穿珠子活動的作品,生活區的紙條材料可以使用美工區剪紙的作品。這樣區域之間可以整合,進一步提升幼兒動手能力。

與教學活動相互呼應。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離不開幼兒生活經驗的支持。在生活區,幼兒放鬆、自主、自由的狀態能最真實地呈現幼兒的直接體驗。生活區與教學活動優化整合,能讓幼兒更有效地學習。所以,可根據幼兒在區域中的興趣、需要捕捉集體教學的價值點。

我們在生活區活動中發現,有幼兒常常不能參照圖示收拾材料。於是,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幼兒建立一一對應的任務意識,同時,就發現的問題,與幼兒討論如何解決。有幼兒提出仔細觀察圖片,再找到圖片上的材料;有幼兒提出收拾完要檢查;還有幼兒提出值日生檢查。最後,幼兒商量出了具體規則。慢慢地,生活區的材料變整齊了。

在一日生活中整合幼兒經驗。陳鶴琴提出,怎樣的環境,幼兒就得到怎樣的刺激、怎樣的印象。因此,我們堅持有目的、有計劃地把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寓於一日生活。比如,幼兒舀珠子的經驗與進餐能力結合,飯菜撒得越來越少;班級物品的收拾都有圖示參照,可以進一步鞏固幼兒一一對應能力與整理能力。

巧用生活區,創設人本化、情境化的環境,讓幼兒從細節出發體驗生活,可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具體情境中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清秀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01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年段風採】「自理小達人」——靈秀鎮中心幼兒園小班段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小班的幼兒正處於學習一日生活自理能力的階段,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020年12月22日,我園小班段開展了「自理小達人」幼兒穿鞋襪比賽。寶貝們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平時苦練已久。終於到了決勝負的時刻了!寶貝們到底行不行,比一比就知道!
  • 「我能行、讓我來」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
    「我能行、讓我來」——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兒童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累。」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為增強幼兒自我服務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諾亞舟和莊幼兒園開展了貼近幼兒生活的「自理能力大比拼」比賽。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我能行 我最棒!本次自理能力大比拼分為三個項目:疊汗巾、穿脫鞋子、穿園服。
  • 如城實驗幼兒園:自理自立,我最棒——小班年級組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為了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12月10日,如皋市如城實驗幼兒園小班年級組舉行了「自理自立,我最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賽前老師們對幼兒傳授了正確的穿衣方法,並請家長配合利用空閒時間對幼兒的穿衣技能進行了複習和指導。比賽開始了,孩子們隨著評委老師一聲令下,誰也不甘示弱,你看,有的小朋友身手敏捷,動作靈活迅速;有的則急於求勝,反而忙中出錯,衣服的拉鏈拉不上,急得團團轉……在一旁觀戰的其他幼兒主動當起了啦啦隊,給參賽的小選手們加油鼓勁。
  • 「我能行 我最棒」—海灣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體能競賽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十分強調幼兒的自主能力。我園從開園以來,一貫重視幼兒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把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當成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廈門艾尼爾教育集團旗下海灣幼兒園舉辦了「我是自理小能手」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體能比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們精彩的表現吧!
  • 邦德英文幼兒園開展自理能力系列比賽
  • 東營區文馨幼兒園小班組開展「我是自理小馨星」自理能力大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王芳 李文慧為進一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效培養幼兒自我服務意識,10月29日,東營區文馨幼兒園小班組開展「我是自理小馨星」自理能力大賽,全體小班幼兒參加。
  • 生活自理、快樂自立——北師大新標準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本次設獎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在比賽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前三名幼兒進行頒發「自理能力小標兵」的稱號。通過此次活動,小朋友們學會了收拾、整理等基本生活技能,能夠很好地獨立管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和獨立性都得到了提高。相信小朋友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越來越棒!
  • 「爸爸媽媽,我能自己做……」集聚區六幼開展小班自理能力比賽
    近日,集聚區第六幼兒園舉行了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本次比賽是各班在開展「21天自理能力好習慣伴我成長」打卡活動後,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初賽,「小不點」們誰也不甘示弱。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在緊張的氛圍中,孩子們不是襪子穿反了就是園服折錯了,但是,在不斷地經驗積累下,孩子們的動作越來越嫻熟,用時也越來越短。一時間,孩子們的吶喊聲,老師們的鼓勵聲,匯成一曲激動人心的「比賽進行曲」!隨著一聲令下,幼兒園的總決賽開始啦!孩子們格外專注,積極投入比賽中。
  • 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我是生活小能手」自理能力評比大賽
    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我是生活小能手」自理能力評比大賽為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加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12月7-9日,塔河縣幼兒園開展了「我是生活小能手」自理能力評比大賽。本次比賽分為大班、中班、小班三個年齡組,每班選出5名選手參加比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制定了穿衣服、疊毛巾和擺杯子、疊被子3個比賽項目。
  • 家園攜手,提升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金嶺幼兒園小班級部家長講座
    李靜曄博士有28年的幼教工作經驗,歷任過臺北興隆國小、新和國小附幼兒園長,兼任多家幼小、中、大學的課程研習講師,2010年,李靜曄教授榮膺臺灣第十九屆教育幼師最高榮譽獎項——幼鐸獎。此次講座主要針對小班家長,經過前期的調查問卷及教師的觀察,小班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較低,針對此情況,我園有針對性地邀請相關專家,開展了此次講座。中大班的部分家長及班主任一起聆聽了李靜曄博士的講座。
  • 淺談手指謠對小班幼兒的重要性
    一、手指謠的魅力 手指謠取材於幼兒生活,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有趣,情節稚氣活潑,節奏明快,配上手指的動作,幼兒能隨時隨地學做,不受時間、地點和場地的限制。並且手指來源於孩子生活,也是基於他們興趣和遵循寶寶們的身心發展,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能做到,感興趣,寶寶們也就願意跟隨了。
  • 濟南市市中區七賢實驗幼兒園舉行第二屆自理能力比賽
    原來是七賢實驗幼兒園正在舉行自理能力比賽吶!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前期,教師們在班級內練習的基礎上,每班各項目推薦五名幼兒參與比賽,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了穿鞋子、剝雞蛋、疊衣服、梳辮子等一系列自我服務項目。
  • 我可以 讓我來 | 永和鎮中心幼兒園組織生活自理能力比賽
    ……為提高幼兒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永和鎮中心幼兒園近日舉行了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活動。最後,小班的孩子們按照要求,快速找到自己的鞋子,並分清左右腳後準確穿上。看,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模樣,忍不住為他們點讚。
  • 營口實驗學校幼兒園開展生活自理能力之「穿褲穿鞋誰最強」比賽
    來源:幼兒園 營口實驗學校 「習慣養的好,終身受其福」,一直以來我園堅持「好習慣」立園的辦園理念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習慣,抓住幼兒成長關鍵期。為進一步提高幼兒自理能力與服務意識,12月10日我園開展了小班組「穿褲穿鞋誰最強」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活動。各班小選手有序進入賽場,齊喊口號,鬥志昂揚。果凍哥哥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有趣的熱身運動,全體小朋友齊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緊張的比賽活動拉開帷幕。
  • 石家莊市欒城區第二幼兒園:生活小能手 自理我最棒
    本網訊(通訊員 張文迪焦會賢)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能力,11月20日石家莊欒城區第二幼兒園開展了以「生活小能手,自理我最棒」為主題的幼兒自理能力競賽活動。伴隨著喝彩聲,參加比賽的小朋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別看幼兒年齡小,身手不凡,動作麻利,穿衣服、疊被子、穿鞋子、系扣子......看!孩子們認真而又自信的樣子,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比賽結束後,是寶貝們最喜歡最激動的時刻——頒獎典禮!大班,中班,小班的小選手們經過激烈的角逐,個個獲得滿意的獎勵,「生活小能手」「自理我最棒」「自理小達人」等稱號。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家長必須重視馬雅舒保護孩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行動上卻矯枉過正了。明智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會更加讓我們放心。即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他們也可以做到獨立自理。那麼,我們該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 【幼兒風採】小、大班積木建構創意比賽、中班段自理比賽
    幼兒園樂高課程的開設,致力於讓寶貝從傳統的學習課堂中解放出來,開發和培養孩子的自然學習能力。
  • 我再也不是愛哭鼻子的小淘氣了,快來看我和其他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大比拼!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初步的競賽意識和集體精神,9月26日上午,西安交大韓城幼兒園在匯報大廳舉行了「我是自立寶寶」幼兒自理能力大賽。
  • 班主任周記|幼兒園即將開學,小班新生從這5個方面做好調整
    這一學期,教師會繼續解疑幼兒在幼兒園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持續和大家聊聊幼兒成長的那些事。幼兒園馬上要開學了,「神獸」歸籠,很多家長在開心的同時也擔憂孩子如果不適應該怎麼辦。對於小班新生來說,開學想要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就應該早做調整和準備,具體可以從下面5個方面入手。
  • 提高幼兒的8個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時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3 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