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手指謠對小班幼兒的重要性

2020-12-23 藍色巨犀

在小朋友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寶寶對音樂節奏有很大的興趣,很多時候在幼兒園老師帶領寶寶一起跟著視頻做手指,那這個手指謠究竟有什麼魅力呢,讓我們的寶寶那麼喜歡,而且能夠靜下心來?並且它對於我們寶寶有什麼好處呢?

一、手指謠的魅力

手指謠取材於幼兒生活,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有趣,情節稚氣活潑,節奏明快,配上手指的動作,幼兒能隨時隨地學做,不受時間、地點和場地的限制。並且手指來源於孩子生活,也是基於他們興趣和遵循寶寶們的身心發展,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能做到,感興趣,寶寶們也就願意跟隨了。

二、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俗話說:「十指連心」、「心靈手巧」。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手是身體的大腦」,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對於幼兒來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活動的是手,得到鍛鍊的是大腦。手的動作與人腦的發育有著極為密切和重要的關係,對語言、視覺、聽覺、觸覺等的發展也有極大的助益。科學研究證明,只有使左腦和右腦得到均衡的發展,才能讓大腦變得更加聰明。

三、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小班孩子的語言模仿能力比較強,好玩又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說說、做做、玩玩的方式,會有很好的效果。如:手指謠《聰明的蟈蟈》小蟈蟈,小蟈蟈,只因生來愛唱歌。想了一個好辦法,一架風琴背上馱。這首手指謠雖然比較簡短,但卻又很準確的告訴了小朋友蟈蟈的特點,讓小朋友們又很輕鬆地掌握了一個小知識。每個手指謠都讓孩子邊說邊做,孩子的不斷的學習,在表達中提升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鍛鍊幼兒的膽量

每個班裡總有小朋友是膽子比較小的或內向的,我們總想讓他們融入到大家庭中,可他們就是格格不入,在這時,我們就可以在班裡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手指謠比賽,就是我們在平時活動中所學的手指謠那些膽小的可能頭幾次還會扭扭捏捏,但通過我們不斷的表揚,鼓勵他們,積極地為他們創造機會。他們會慢慢變得自信勇敢起來。

手指活動不僅能調動幼兒的聽、說、想等各種感官,幼兒手部肌肉群得到發展,其他能力得到鍛鍊,而且手指活動能開發人的右腦,促進左右腦和諧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抓住幼兒期生理發展迅速、可塑性強的特點,開展手指活動是開發幼兒智力的重要途徑。

相關焦點

  • 巧用生活區提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裡,小班階段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最關鍵的階段。我們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不挑食,會用餐具,主動洗手,自己穿脫鞋子,在幫助下會穿脫衣。第二,分清前後、裡外等。第三,其他能力,如會穿珠子、叉水果吃等。通過觀察與訪談,筆者對在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現狀進行了解。
  • 「我能行、讓我來」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
    「我能行、讓我來」——諾亞舟和莊幼兒園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兒童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累。」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為增強幼兒自我服務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諾亞舟和莊幼兒園開展了貼近幼兒生活的「自理能力大比拼」比賽。讓我們一起去瞧瞧吧!我能行 我最棒!本次自理能力大比拼分為三個項目:疊汗巾、穿脫鞋子、穿園服。
  • 家園攜手,提升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金嶺幼兒園小班級部家長講座
    李靜曄博士有28年的幼教工作經驗,歷任過臺北興隆國小、新和國小附幼兒園長,兼任多家幼小、中、大學的課程研習講師,2010年,李靜曄教授榮膺臺灣第十九屆教育幼師最高榮譽獎項——幼鐸獎。此次講座主要針對小班家長,經過前期的調查問卷及教師的觀察,小班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較低,針對此情況,我園有針對性地邀請相關專家,開展了此次講座。中大班的部分家長及班主任一起聆聽了李靜曄博士的講座。
  • 幼兒學前教育與父母心理的重要性
    淺談學前教育,內容提要:0-8歲學前兒童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對於人的一生是不可逆的。在我國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國民素質,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學前教育是否能夠健康安全發展現已成為重中之重了。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的形成就像鬧鐘應該及時一樣,也有一個培養期。
  • 【年段風採】「自理小達人」——靈秀鎮中心幼兒園小班段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小班的幼兒正處於學習一日生活自理能力的階段,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020年12月22日,我園小班段開展了「自理小達人」幼兒穿鞋襪比賽。寶貝們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平時苦練已久。終於到了決勝負的時刻了!寶貝們到底行不行,比一比就知道!
  • 龍塘學校中心幼兒園「攜手共育 揚帆起航」小班新生家長見面會
    八月,伴著燦爛的陽光迎來了一張張可愛的面龐,原來是新一屆的小班小朋友們。幼兒園是他們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承載了太多太多家長們的期望。為了達到真正的家園共育,讓家長們了解幼兒教育理念、了解幼兒園的保教工作。8月31日上午舉行了一場小班新生家長見面會。
  • 《像極了》是一本簡單淺顯易懂,很適合小班幼兒的繪本
    《像極了》是一本簡單淺顯易懂,很適合小班幼兒的繪本,它藉由小企鵝的眼睛去發現各種動物和自己媽媽之間相像的地方,從而讓小讀者們感受到小企鵝與媽媽不像,從而了解小企鵝與眾不同的生長規律。這也是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情感體驗的。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故事的內容吧!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個中午,一隻可愛的小企鵝出生了,他噌噌噌地長個兒。一天呢,小企鵝對他的媽媽說「媽媽,我出去玩了,一會兒回來。」於是小企鵝搖搖擺擺地出了門。
  • 藝術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可以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當今社會,好多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他們看來,幼兒園只是讓小孩子去玩,對於步入小學沒有什麼作用,他們重在看孩子在步入小學錢是不是會寫部分字首先,手工製作可以促進幼兒手部肌肉,手腕的控制,手指的靈活度等,為以後步入小學之後的握筆奠定基礎,也可以促進幼兒專注力和圖畫的記憶能力。
  • 國學啟蒙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所以國學啟蒙教育對於幼兒發展是很重要,國學啟蒙教育,可以在幼兒發展階段為其形成正確思想的指導,符合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幼兒發展重要的精神食糧。接觸國學啟蒙教育可以滿足幼兒精神世界的發展,還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為幼兒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小班大拇哥教案反思
    2、幼兒用書一套。3、磁帶。  活動過程:  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後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麼。  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麼名字。
  • 淺談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導讀:環境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才能激發
  • 小青蛙學遊泳-------小班美術活動
    3.模仿體驗,通過頭,四肢的動作變換不同的遊泳姿態。 青蛙做預備的時候,腿是怎樣的?學一學。 青蛙遊向前的時候,腿是怎樣的?學一學。 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老師用語言提示和啟發:小青蛙,學遊泳,向左遊遊,向右遊遊,向前遊遊,向下遊遊,遊來遊去真快樂。 引導其餘幼兒觀察其頭和四肢的位置。
  • 小班美術教案:認識線條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美術教案:認識線條 2012-02-20 12:26 來源:[標籤:來源]
  • 幼兒數學思維課啟蒙的重要性都有哪些?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學習幼兒數學思維課的重要性,覺得不就是數學嘛,我自己也能教,但其實不然,就拿網上很火的關於孩子教育的一個段子,中國孩子放學回家,家長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猶太孩子回到家裡,家長問,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前者注重知識,後者注重提問。這看起來不明顯,但細想一下,這就是思維的不同,重結果而輕思維能力,很容易吃大虧。
  • 市三幼開展小班親子入園體驗活動
    9月3日、4日,市三幼開展小班半日親子入園體驗活動,以獨特的方式迎接新生入園。在活動中,幼兒們在其爸爸媽媽的帶領下,第一次接受晨檢,尋找自己的教室,學習和老師打招呼、與同伴友好問候,參與自我介紹、桌面遊戲、室內外遊戲、喝水、洗手、入廁、進餐等多個體驗環節。
  • 小班英語班下學期工作計劃
    一、班況分析:  1、好的方面:升上小班已經有一個學期,孩子們的身心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在自我服務能力方面,能夠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會做值日生工作(擺好飯、菜、抹桌子、擺好椅子、擺整齊鞋子等等);在動作發展方面:能比較協調地走、跑、跳、爬、鑽等。
  • 幼兒園小班教案《火車過山洞》含反思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小班教案《火車過山洞》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遊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練習跑、鑽的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火車過山洞》含反思教案吧。
  • 小班主題教案:足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主題教案:足球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按住滾過來的球,鍛鍊手下的控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