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躲過一劫
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消息,一顆代號為「2002NN4」的小行星剛剛飛掠地球。
「2002 NN4」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時間為北京時間今天11點20分。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510萬公裡,約為地月距離的13倍。NASA同時表示,該小行星並沒有撞擊地球的危險。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300米。物理學專家德裡克·布扎西說,「2002NN4」的大小超過90%的小行星,像一個足球場這麼大。而它的速度超過每小時3.2萬公裡。
不過,這顆小行星的軌道預計只會變化200公裡左右,因此並不會撞擊到地球。
布扎西說,像「2002NN4」這樣的小行星之所以會引起天文學家注意,是因為它們可能對地球造成的衝擊。天文學家會追蹤體型較大的小行星,一般也了解它們的軌跡。體型較小的小行星幾乎難以追蹤,不過它們不太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例如今年4月28日,一顆代號為「2020 HS7」的小行星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直徑在4米到8米之間。NASA方面解釋說,每月都有數個這樣大小的近地天體(NEO)飛掠地球。它沒有對地球造成威脅,即使它衝向地球,也會在大氣層崩解分裂。
「2002NN4」在學界非常有名,天文學家花了不少心思了解它。布扎西說,相比起「2002NN4」這樣的熟客,宇宙中仍有和它一樣體型,仍然沒有被發現的小行星。那些不速之客,更讓天文學家擔驚受怕。
網友評論:「我又多活了一天,美滋滋!」
天文學家找到了多少這樣的小行星?
根據NASA官網,截至到2019年初,已知近地天體數量超過1.9萬。到目前為止,這個數量已經達到22776個。
今年,我們也報導過幾次關於小行星的新聞——
5月1日,由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在今年初新發現的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DM4,飛掠地球!其直徑160米左右、速度為6.39公裡/每秒,與地球「擦肩而過」,離地球最近距離為705萬公裡左右,約為18.4個地月距離,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2月15日,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在全球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美國宇航局(NASA)證實: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正在高速向地球運動。」後來,NASA忍不住出來「闢謠」了。NASA近地研究中心的官方帳號Asteroid Watch(小行星觀測)說:「我們注意到了一些關於小行星2002 PZ39的不實文章。這顆小行星的運動軌跡其實相當明確,它將安全地在577萬公裡之外「路過「地球,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5倍。」
所謂近地天體,一般就是指飛掠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
多少來說足夠近呢?天文學家劃定的範圍是4800萬公裡以內。
天文學家每周平均都會發現約30個這樣的近地天體。
「2019 OK」小行星
去年7月底飛掠地球的「2019OK」,真的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00米,飛行速度每秒24公裡。
2019OK小行星已經距離地球非常近
直到它抵達近地點之前最後一刻才被發現。而直到它掠過地球之前,天文學家才最終確認了它的軌道、速度以及直徑大小等相關數據。在此之前,人類對它完全一無所知。
而在2013年,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導致上千人受傷。當時,連一秒鐘的提前預警都沒有。那個小行星進入地球的時候,全世界沒有一個望遠鏡提前發現它。還好,那顆小行星直徑大概只有20米左右。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