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訓能吃苦,秋後猛如虎!檢驗夏訓的時候到了!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對於我們跑者來說,有兩個最為期待的季節,那就是春季和秋季。除了這兩個季節是跑步非常舒適的時期外,這兩個季節,也是檢驗一個跑者冬訓和夏訓的成果的時候。
「夏訓能吃苦,秋後猛如虎」,6、7、8月苦練了一整個夏天的你,終於要迎來收穫的季節了。
雖然讓眾多跑友期待的大型馬拉松賽事,至今沒有確切比賽信息,但最近也有不少小型馬拉松比賽重啟,日期已經敲定,開啟報名,你有報名嗎?
即使不參加比賽,但如果你這個夏天訓練到位,那麼你的跑步能力肯定有了不少提升,PB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下面請對號入座,如果你符合下面這10個特徵,說明你就要PB了。
01
有氧慢跑佔據你跑量的最大比重
長跑歸根結底是一項有氧運動,備戰馬拉松,如果有氧基礎沒有打牢固,就如同蓋大樓地基沒有打好一樣,終究不會長久。
很多有目標成績的跑友,對間歇、乳酸門檻跑、變速跑情有獨鍾,動不動就約幾個人瘋狂刷圈飆速,而對於輕鬆跑和慢跑,卻不太在意,覺得它慢,浪費時間,更有人覺得那是垃圾跑量。
其實,慢跑應該在所有訓練中佔據最大的比重。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有80%左右的跑量都是有氧慢跑,而速度訓練一般會控制在20%左右。
在重大比賽或高強度速度訓練之後,專業運動員常常用慢跑來調整和恢復體能,這樣既能減少傷病,還能保持對跑步的樂趣。
沒有慢跑的基礎,跑乳酸門檻跑就無法做到;沒有慢跑的熱身,間歇跑、節奏跑,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
持續有氧訓練,是馬拉松訓練的基礎階段。跑量是衡量一個跑者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為了打造一個強大的有氧運動引擎,在訓練的基礎階段逐步增加裡程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把基礎打牢了,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02
半馬距離的訓練能輕鬆完成,享受長距離慢跑
如果你每次跑半馬的距離跟玩似的,那麼恭喜你,下一場比賽你要PB了。
相比於10公裡或者5公裡的比賽,你更願意跑半馬以上距離的比賽。這說明你身體已經完全適應長距離的比賽,你也有足夠的信心完成比賽。
此外,跑馬拉松之前能夠很有質量地完成3次以上的長距離訓練。最近有跑友問自己嘗試跑了一個全馬,為什麼到了30多公裡腿就開始抽筋?
其中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你的肌肉耐力不足。而長距離訓練基本就等同於耐力訓練,主要是鍛鍊有氧耐力,增加含氧血的供應,提高精神韌性,增強肌肉力量。要想增加耐力,就要多跑幾次長距離。
如果你跑步時間並不長,那麼長距離訓練應該是按時間來跑,比如跑滿2個半小時,或者3個小時。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長距離訓練,是低速的有氧跑,很多跑友會按馬拉松比賽配速去跑,結果跑到最後幾公裡就沒力氣越跑越慢,這樣訓練效果很大打折扣。
長距離訓練,不應該是使出全力的,而是應該有所保留。也就是說,你會享受長距離慢跑訓練,而不是懼怕跑長距離。
03
你沒有任何傷病
傷病是阻礙你創造PB的最大障礙。如果訓練備戰的時候受傷了,那麼比賽中想跑出好成績,基本上不可能。
出現傷病,也說明你在備戰時期訓練出現了問題,比如過度增加跑量,卻忘了循序漸進;本應該慢跑,卻在拼速度;身體疲勞不好好休息仍堅持訓練;跑前熱身、跑後拉伸以及放鬆,做得不到位;跑步技術有待提高等等。
出現傷病,就要及時查明原因,改善糾正不再犯,這樣才會有進步。一個無傷的身體,是創造PB的基礎條件。
04
你堅持在做力量訓練
跑步是一個綜合性鍛鍊項目,不是僅靠雙腳的運動。如果你想跑得更快、更遠、更健康,就需要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態度來強化自己的肌肉。力量強者不一定跑得快、跑得遠,但快者遠者一定有力量。
許多跑步損傷,尤其是膝蓋和臀部部位的損傷,主要還是由於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受力不均衡導致的。因此力量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最大程度防止你受傷,讓你跑步更有動力。
如果在堅持跑步之外,你也還堅持做力量訓練,腳踝、臀腿、核心肌肉力量有了不小提升,那麼你離PB也不遠了。
05
你不懼怕任何高強度速度訓練
冬訓的重點在有氧耐力上,而夏天是練速度的最好季節。
速度訓練包括間歇跑,節奏跑。這些訓練雖然距離短,但強度都非常高,如果你不僅不懼怕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反而享受這種訓練,那麼你創造PB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這種高強度的訓練需要有良好的有氧基礎。如果你享受這種訓練,說明你的基礎已經打牢固了。
06
你有健康的飲食習慣,能夠控制自己的體重
不僅僅是飲食成就跑者,跑者也要制定自己的飲食。一個嚴格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必然包含一份專業的營養補充計劃。
如果你選擇了馬拉松這項運動,那麼就意味著生活各個方面都要非常自律,包括訓練上的自律,飲食上的自律等等。有很多跑者在跑步之後,火鍋、小龍蝦、烤串、啤酒,一頓胡吃海喝,發現體重不降反升。
我們都知道,體重對跑步的影響要比對其他運動大得多。隨著距離增加,體重對速度的影響越大。
如果你這個夏天有效控制自己的體重,或者通過跑步體脂率還下降了,那麼你PB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07
你至少堅持跑步了1年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要想創造PB,至少要堅持跑步1年,因為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打好有氧基礎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你堅持跑步了兩年那就更好了。
雖然有些跑者只跑了3個月,就去參加全馬比賽,但是比賽中相信你也會非常煎熬吧,受傷的風險也會很高。
常年堅持跑步,是創造PB的一個關鍵。
08
跑步是你最喜歡的運動,沒有厭跑情緒
我們在備戰的時候,往往更加注意自己身體素質的練習,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鍛鍊。有時候跑步突然沒了動力,感覺速度提不上來、距離堅持不下去,好累呀。
捫心自問一下,跑步是不是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不是一天沒去跑就感覺悶悶不樂?
就如大迫傑所說的:「馬拉松比賽中體能只佔60%,剩下40%則是靠意志。」如果你對跑步沒有足夠的熱忱,那麼在比賽中堅持下來的毅力也會大打折扣。
09
你寧願不去社交也要去完成訓練
能否PB最重要的是完成高質量的訓練,這需要你犧牲掉很多聚會時間。如果你寧願不去社交,也要完成訓練,那麼說明你要PB了。
10
距離上一個比賽或全馬跑步,過去了3周或4周
在每年的比賽季,我們常見到一些大神背靠背跑比賽,有的還會PB。但這種屬於個別現象。對於大多數業餘跑者來說,兩個比賽離得太近,過度的疲勞會增加在比賽中受傷的風險。
即使專業運動員也通常不會把兩場比賽安排得太近,這並不利於成績的提升。像基普喬格每年基本安排兩場比賽,才會有了屢戰屢勝的不凡戰績。
當然,如果能夠PB固然可喜,但是沒有PB也不要灰心,跑步是一輩子的事情,不用急於一時,享受跑步就好。
互動:你夏天總共跑了多少公裡?下半年有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嗎,報了哪一場,目標成績多少?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