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電影內外的鎌倉 日本有兩個城市被稱「小京都」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在小津安二郎執導的影片《麥秋》中,淡島千景飾演的田村綾子,從東京都內來北鎌倉的閨蜜紀子(原節子飾)家中做客,望著窗外的景色自言自語道:「多好呀,鎌倉。我也想住在這樣的地方……」《麥秋》是1951年的電影,外景地就在小津家的所在地北鎌倉。小津通過綾子這樣一位中產人家待字閨中的千金之口,說出了戰後初期,城裡(東京)人對鎌倉的嚮往。

作者:劉檸

日本有兩個城市被稱為「小京都」:一是日本海沿岸的金澤,另一個就是關東的鎌倉。這無非是說這倆城市寺廟眾多,有種古風。特別是鎌倉,不僅神社佛閣林立,甚至有些地名與京都完全一樣,如哲學小路等。不過,對「小京都」的說法,倆城市似乎都不以為然——京都算老幾?言外之意,我們比京都還京都!

客觀地說,若就城市的文藝範兒而言,鎌倉確實不讓京都。不說別的,單看以鎌倉為背景的電影,就足以排上一長串。除了家在鎌倉的小津,屢屢把北鎌倉的圓覺寺、湘南海岸、橫須賀線電車和鎌倉大佛搬上銀幕,構成了所謂「小津調」的重要元素外,其他如成瀨巳喜男執導的名作《山音》,以川端康成的同名長篇小說為藍本,主人公信吾一家所棲居的能聽到「山音」的家,也是川端曾住過的、位於甘繩神明社旁邊的舊邸。同在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放映的,由是枝裕和執導、綾瀨遙主演的《海街日記》,堪稱是一部鎌倉「觀光案內」的劇情片,極樂寺、本覺寺、鎌倉大佛、七裡浜、江之電、佐助稻荷神社……如夢的場景輪番切換,演繹了一個糾結、心碎而又治癒的故事。

鎌倉大美而宜居,在東瀛是公認的。我曾看過一個NHK的電視片,記者隨機採訪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九十多歲了,看上去頂多像七十出頭的樣子,手提購物袋,正健步如飛地往家趕。記者問他保健的秘訣是什麼,老人笑曰:「活在鎌倉唄——俺在這兒住了八十多年了。」2005年以後,日本人口跌入負增長,「高齡少子化」社會迅速擴大,可鎌倉的人口卻未減反增,且外來青壯年遷入者多於老年人的自然減少,人口結構維持著良性循環。如此業績,簡直羨煞那些苦苦掙扎於人口銳減、勞動力不足怪圈中的自治體。

東、北、西三面環山,南面濱海。自古作為戰略要衝,易守難攻。沿著相模灣曲折的海岸線,分布著江之島、逗子、葉山等名勝地,遊人如織,鎌倉人喜歡把自己的城市稱為「歷史都市」、「文化都市」或「觀光都市」。文化,首先是源於歷史:鎌倉是日本最早的武士政權——鎌倉幕府(1192~1333)的所在地,有種遠在「江戶之上」的歷史優越感和滄桑感,在《萬葉集》、《平家物語》、《吾妻鏡》等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有形文化多到數不勝數。有歷史底蘊的城市更有文化,而文化多了,會蔓延、四溢,彌散到各種空間,再與時間(歷史)相交錯。走在鎌倉的街頭,真是連一塊普通的店幌都要看個仔細,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文學史、文化史——所謂「好有文化,好文藝」,說的大約就是這種感覺吧。

早在明治初期,鎌倉便開始了商業開發。明治二十二年(1889),隨著橫須賀線的開通,東京至鎌倉的車程縮短為兩小時。從此,帝都文人騷客們的鎌倉行腳便多了個由頭。起初是行腳,接著便是「移民潮」——所謂「鎌倉文士」現象,也應運而生。而就在前一年,詩人正岡子規從浦賀港出發,到鎌倉的徒步旅行,客觀上成了對鎌倉「前現代」的最後檢閱。

1894年,深陷重度神經衰弱的夏目漱石,為自我療救,去北鎌倉的圓覺寺參禪,夜宿於寺內的塔頭歸源院。半個月的參禪修行,不僅使病情大為緩解,而且為現代文學史貢獻了一部小說《門》。圓覺寺建於鎌倉時代後期的弘安五年(1282),是臨濟宗派的總本山,名剎中的名剎。風水之好,沒的說。小津安二郎的家,就在附近。死後也埋骨於此,墓碑上只刻了一個「無」字。以圓覺寺為舞臺的文學作品,不只是《門》。犖犖大者,還有川端康成的長篇名作《千隻鶴》,開篇就描寫了一場茶會:

菊治踏入鎌倉圓覺寺院內,對於是否去參加茶會還在躊躇不決。時間已經晚了。

接著,以茶室、茶碗和茶的小道具為「包袱」,層層展開了一個不祥而恐怖的故事,被文學圈稱為欲望描繪的「魔界文字」。

川端康成是老鎌倉了。雖然是孤兒,但幼時曾聽祖父說,其家族延續了鎌倉幕府第三代執政北條泰時的血脈,不知是否構成作家選擇鎌倉的理由。1935年,三十六歲的川端移居鎌倉,住在前面提到的位於長谷甘繩神明社旁邊的老宅裡。1968年10月,折桂諾貝爾文學獎。朗報傳來,老宅被記者團「包圍」。晚年,川端離開了長谷的能諦聽「山音」的老宅,把工作室搬到了逗子的一間公寓——至死,未離開鎌倉。

川端出道早,輩分高,人又厚道,是公認的文壇領袖。他死時,滿七十二歲,並不很老。其生涯剛好一分為二:前三十六年,外在於鎌倉;後三十六年,則在鎌倉「詩意的棲居」。不過,歷經戰時的困厄和戰後初期的困頓,說「詩意」,怕也詩意不到哪兒去。不僅沒那麼詩意,川端在鎌倉送走了一個又一個作家,其中不少是他的後輩:橫光利一、菊池寬、島木健作、堀辰雄、高見順、林芙美子……作為鎌倉文壇的核心,川端每每充當葬禮主持人,乃至被人戲稱「葬禮名人」。

這種角色對作家的內心,也許不無影響。他在一篇叫《巖菊》的短篇中,曾如此寫道:

我的友人和知人已經走了好幾個了。那些人的墓建好,我已經屢屢見識過用各種形態的石材建的墳墓了。站在墓碑前,自然會緬懷故人,也禁不住瞎想起自己與那塊石頭的事兒來。

回頭來看,應該說,川端康成是那種很早就穿越於生死兩界的作家。直至1972年4月16日,在逗子的公寓口銜煤氣管自殺。據說那天,作家生前常牽愛犬散步的由比浜海濱的晚霞格外美。

與「和事佬」的文壇前輩川端康成剛好相反,文藝批評家、法文學者澀澤龍彥是鎌倉的另類。澀澤也愛鎌倉的歷史文化,但更愛美的生活,真正是在鎌倉「詩意的棲居」。他躲在明月谷的豪宅書齋裡,研究中世紀的惡魔學和西方情色藝術的「誘惑之美」,也研究富於季節感的四季美食和「快樂主義哲學」,房間裡擺滿了表情怪異的玩偶、人的骨骼和各種珍稀動植物的標本。喜歡聽黃鶯、子規鳥、虎斑地鶇的啼鳴,並以之來判斷節氣。臨死前的筆記中,還記載了最後聽到窗外虎斑地鶇啼鳴時的感受。然而,對自然如此有愛的澀澤,在鎌倉卻是最難合群的一個。除了畫家金子國義、橫尾忠則、池田滿壽夫和作家三島由紀夫、演出家堂本正樹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密友外,與文壇和「鎌倉文士」幾乎是老死不相往來。偶爾散步、遛狗,與鄰人的作家狹路相逢,充其量也就是微微頷首而已,臉上永遠是一副高冷的表情。

可如果你覺得澀澤龍彥是鎌倉「奇葩」的話,其行為舉止與另一位藝術大鱷——陶藝大師北大路魯山人相比,就成了小巫見大巫了。澀澤再孤僻,周圍也還有三島由紀夫等「小夥伴」。而魯山人是真正的「異端」,不但沒朋友,直怪到「六親不認」:其女因偷賣了幾件陶器,被老爹發現,從此攆出家門,至死未再見。可「異端」如魯山人者,卻也有熱血柔情的一面:

1951年,日美混血的美籍雕塑家野口勇與滿影大明星李香蘭結婚。但在戰後初期百廢待興的東京,苦於沒有合適的住處。野口勇做前衛雕塑,需要大工作室;而李香蘭仍在拍電影,每天要去大船的松竹攝影所。一個偶然的機會,二人拜訪了鼎鼎大名的「人間國寶」魯山人。當時,年逾古稀的陶藝家鰥居於北鎌倉山中,一處有兩百年歷史,江戶時代茅草屋頂農舍風格的大宅邸裡,守著一大片山林,掛牌「魯山人雅陶研究所」,前店後窯,自產自銷。魯山人只住母屋,其他房子都閒著。「請把這兒當成自個的家,盡情使用就是」——主人一句話,野口夫婦就算落定了。

在這個被魯山人稱為「夢境」的居所兼工作室,夫婦一住就是一年半,直到野口勇隻身回美國。白天,女明星去攝影所拍片,雕塑家和陶藝家各練各的。晚間,待李香蘭回來,仨人一起喝酒,完全是「職人」範兒的生活,交流都與藝術有關。後因某種原因,野口夫婦離婚。但夫婦二人對在「研究所」的「香格裡拉」式生活都充滿了溫暖的回憶。很多細節,讀來不禁莞爾:如李香蘭有暇時,會親自下廚為二人做滿洲料理,但通常是「地主」魯山人請客。飯點一到,陶藝家會用木棒敲一敲吊在母屋房簷下的一塊板木,像敲木魚似的。只要聽到「木魚」聲,夫婦二人立馬撂下手中的活,滿懷期待地奔進母屋。李香蘭畢竟是女明星,每次在院子裡晾洗過的內衣,都會小心翼翼地掛在避開母屋視線的地方……

如此,鎌倉——這個日本近代文藝的策源地,就這樣一路文藝著,任性地文藝著,不但至今未見收斂跡象,而且文藝的版圖越來越大。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日本鎌倉,一座低調又隨和的城市,很美很獨特
    在日本,有這麼一座城市,三面環山,面朝大海,是日本的三大古都之一。這裡擁有眾多神社寺廟,可以盡情感受日本醇厚悠長的歷史文化。它就是鎌倉。鎌倉是神奈川縣的一個臨海的城市,一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鎌倉興建於公元12世紀,作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佛教文化繁榮。鎌倉幕府時代結束後,城市一度衰落,但是保持了相對完好的古建築群。
  • 日本五大城市,大阪京都奈良鎌倉東京,11日交通攻略,值得擁有
    日本大阪京都奈良鎌倉東京11日交通攻略這次去日本玩了10天左右,可以說對日本有一個非常好的印象。行程當中計劃要去的地方分別是東京,大阪,京都,奈良,鎌倉。時間充足,基本上都去了。今天就大家上一份他們各地的交通攻略,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 日本鎌倉-自帶小清新濾鏡的古都
    距離東京一小時左右車程的目的地中,鎌倉一直是很多人的首選。它是千年古都,就連日本人也常把鎌倉稱為「永恆的青春」。這次就讓我們跟著日劇和電影,去鎌倉接受至真至純的青春回憶殺。自帶小清新濾鏡的古都 在大多數遊客的印象裡,鎌倉就是 東京的後花園。
  • 日本——東京,鎌倉,大阪,奈良,京都
    機票:全日空上海出發東進阪出,2121,就是航班不太好,出發是17:05,到了日本很晚,第一天廢了,最後一天9:00的航班,4:30就起床啦,最後一天也廢了東京到大阪坐的捷星211,行李額花了160,其實我是想做日本航空,但是其他兩個小夥伴太有愛要拼行李額,無奈的我花了五星航空的錢做了廉價航空,至於新幹線,原諒我,真的太貴了坐不起……酒店:東京3晚,選擇的是東京銀座首都酒店茜館2362.71,地鐵築地站
  • 日本最有魅力城市居然還是它?京都已經連續4年排第二!
    在日本有一個「品牌綜合研究所」每年都會進行「地域品牌調查」,找出全日本最具魅力的市町村。今年的pk結果也已經出來,排名第一的城市,已經蟬聯四屆冠軍,看來這個城市的魅力,真的不得不去感受一下啊!Top8:金沢市圖片來自攜程攻略社區 胡俊雅日本的金沢市,有著小京都的美譽。由於未曾經歷戰火的洗禮,城裡的古蹟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一座城便可看盡日本武士社會的整體風貌,茶道、花藝、加賀友禪、能樂……這座古今相容的城市沉澱著如此眾多的日本傳統文化與藝術。
  • 日本湘南之旅:從風景與藝術的雙重結合,淺析鎌倉與電影的聯繫
    鎌倉,日本湘南的一個偏僻小城市,近山靠海。很多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大多都不會選擇來到這裡,它既沒有東京那種繁華,也沒有北海道那種浪漫,這裡有的卻是濃厚又惆悵的文化氣息。黑澤明的電影世界相較於小津的日常電影來說,或許影響力要更大一點,更有人稱他為「日本電影的莎士比亞」,因為比起小津的電影故事,黑澤明的電影充滿驚人、絢麗而震懾的情節。比如經典的電影《七武士》中轉折動人的故事與鮮明的人物等等,黑澤明電影的偉大不言而喻。
  • 日本之旅,在鎌倉如夢一場
    新幹線好貴,但新幹線就是新幹線,座位舒服,車廂寬大,明亮整潔,相比之下京都的JR還是略顯昏暗和陳舊。稍稍穩定下情緒,在去廁所的時候,用手機貼著車廂連接處的窗玻璃,拍了沿途的風景。到了新橫濱下車,不出站換乘東海道本線,車況就大不如新幹線了,不過這一段時間很快。到了藤澤出站,跨過天橋換乘江之電,這就算到鎌倉了吧。就是天公不作美,來到日本,這還是頭一次下雨,雨還不小。
  • 鎌倉之旅(上)丨湘南海岸的風與花
    電影《鎌倉物語》畫面鎌倉是神奈川縣的一個臨海城市,一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興建於公元12世紀,鎌倉作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佛教文化繁榮。14 世紀幕府時代結束後,城市一度衰落,但是保存了相對完好的古建築群。從江戶時期開始,鎌倉作為首都附近的旅遊地又再次興盛起來,近代是文豪喜歡旅居的文化之城。現在的鎌倉是繼京都、奈良後日本第三座知名的古都。平時,鎌倉人流量比京都少很多,隨時能發現有愛的小細節,適合用隨意的慢節奏體會這座低調的小城。
  • 鎌倉,最具人文情懷的日本
    日本三大古都之一的鎌倉小而美,鎌倉人自信他們比京都還京都,稱鎌倉是最具人文情懷的日本。如今當地人為了紀念「鎌倉文士」,將那些名人名句都刻碑紀念,並為此設立專門的旅遊路線。圖說:三月的日本櫻花綻放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坐上開往文藝鎌倉的復古列車「江之電」,像《千與千尋》裡行駛在海面的夢幻電車一般,向著鎌倉的深處行進:路過日本最美海岸線之一的湘南海岸,太平洋的風掠過鎌倉的青蔥山巒,掠過古寺小徑,掠過開滿紫陽花的老宅院落,輕撫著老屋簷下的風鈴揚起清脆的鈴聲......
  • 蘇州最美自駕公路,因酷似日本鎌倉成為網紅景點,被稱蘇州小鎌倉
    而且,很多遊客在來過這條「蘇州最美自駕公路」之後,都會感覺這條公路甚至有一點點像是讓人穿越到了日本的感覺,尤其是曾經去過日本旅遊的遊客,看到眼前的場景,恐怕多多少少會感覺似曾相識吧?據說,在這條「蘇州最美自駕公路」上,有個小村子,名叫「石井」,這裡的景觀因為酷似日本的鎌倉而在網上迅速走紅,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網紅景點」,又被大家稱之為「蘇州小鎌倉」,好多遊客都慕名來到這裡打卡拍照。
  • 日本鎌倉:海濱的文化古都(圖)
    國家旅遊日本神奈川10月29日訊(通訊員 沈安娜)鎌倉,位於神奈川縣三浦半島西面,是日本神奈川縣的一個海濱城市,也是一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鎌倉古蹟繁盛,與奈良、京都鼎列,合稱日本三大古都。奈良、京都依唐制而建,而鎌倉則取法於宋朝——彼之禪宗、理學已趨成熟——而處處顯現出敦厚峻烈的武家風格。
  • 橫濱三溪園一代實業家打造的日式庭園,17座建築來自京都和鎌倉
    利用自然的地理位置在一處視野極好的斷崖上利用自然樹木建造完成,其中有17座建築從京都和鎌倉等地移到這裡,配合四季的變化傾情演繹了四季的魅力風情,2007年整座庭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名勝地,具有極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松風閣三溪園有兩個入口:正門和南門,我們是從南門進去的。
  • 無錫著名的禪意小鎮,明明是仿唐宋的建築,為何卻要被稱為小京都
    作者:王夢煙說娛樂近年來,日本本該是國內眾多遊客比較熱衷的旅遊目的地,尤其是東京都、奈良、京都、北海道等城市,由於其獨特的旅遊風景,深受國內遊客的喜愛,許多遊客又喜歡把國內與這些地方比較相似的景點稱為「小鎌倉」、「小奈良」、「小北海道」。
  • 一千年的日本看鎌倉
    最近有一句話叫「一百年的中國看上海,一千年的中國看北京,五千年的中國看西安」。當然了,這句話知之認為沒毛病。確實,這三個城市是中國輝煌燦爛歷史的見證。而遠在大洋彼岸,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是一個有著近兩千年歷史的國家。那麼能見證這個歷史變換的,知之認為有一個城市具有代表性,那就是鎌倉。
  • 淇淇淺談日本的五大城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的不同
    既然有朋友想了解,那我就儘量概括性的回答吧!希望讓你對這些城市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首先,這五個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知道,日本整體是由3800多座大小島嶼組成,我們將這些島嶼分成了四個大的地理劃分,從北向南,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而這五個城市同是位於日本的最大島嶼---本州島。
  • 日本讓人著迷的兩個城市,京都和神戶,總是有濃厚的歷史文化
    最近的話題一直都是日本,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想去日本去旅行,卻被現實的疫情擋在家裡,在日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一頓豐富的日料,不會厭煩的美食、一次次重複去的日本城市,因為熱愛而樂此不疲。京都的清水寺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堂前懸空的清水舞臺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紅楓颯爽,又是賞楓勝地。
  • 霓虹日本|破壁二次元,灌籃高手取景地——鎌倉Kamakura
    然而,它卻真實地存在——日本本州島神奈川縣的鎌倉!《灌籃高手》動畫取景地鎌倉是神奈川縣的一個臨海的城市,一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興建於公元12世紀,作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佛教文化繁榮。鎌倉幕府時代結束後,城市一度衰落,但是保持了相對完好的古建築群。從江戶時期開始,鎌倉作為首都附近的旅遊地又再次興盛起來,近代是文豪喜歡旅居的文化之城。現在的鎌倉是繼京都、奈良後日本第三座知名的古都。
  • 京都丨日本人的精神故鄉
    會議結束前一天,組委會帶我們到附近的古都京都一遊。兩座城市相距不到50 公裡,我們乘坐城際列車而非新幹線,半小時以後即抵達目的地。有意思的是,京都三面環山,只有朝向大阪的西南角是敞開著的。之前我已經了解到,京都是日本人的聖城,但凡日本人都有一個願望,一生應到京都遊歷一次,她就像穆斯林心中的麥加一樣。
  • 超治癒的日本鎌倉,這裡有連時光都帶不走的青春
    這裡不僅時光慢連海風裡都有青春的味道或許你未曾了解過鎌倉但這張圖你一定會喚醒你的記憶《灌籃高手》經典畫面正是「鎌倉高校前站」不加任何濾鏡都美到爆表自帶BGM的城市,就是鎌倉的故事將故事背景地設為鎌倉可見鎌倉在日本人心中是非常有靈氣的地方
  • 不用去日本,惠州也有「鎌倉」
    ▲日本鎌倉 或許是由於《灌籃高手》的片頭太過深入人心,又或許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場日劇夢。 ▲日本鎌倉 雖然早前日本旅行熱火朝天,但還是有很多人無法說走就走,今年因為疫情,去鎌倉打卡更是成了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