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甘肅公安「向人民報告」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召開,會上發布2020年甘肅公安110成績單: 2020年,甘肅公安110累計接到報警436萬起,接報刑事警情2.7萬起、治安警情10.5萬起,同比分別下降30%和46.1%。調度警力266.4萬人(次),幫助尋找走失人員3711人(次),為群眾調解各類糾紛14萬餘起,處置交通類警情19.1萬起,處警現場控制、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2550人。
大數據成110創新發展新引擎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110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甘肅公安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自覺把大數據作為110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據介紹,針對鄰裡糾紛、感情糾葛、家庭矛盾等易引發命案矛盾糾紛,我省公安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挖掘分析110警情等各類數據,全面排查、提前預警、源頭化解風險隱患、警情糾紛260餘起,實現110工作由「被動處警」向「主動防範」轉型升級。
同時,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整合數據資源成立合成作戰指揮中心,搭建了可視化扁平化指揮調度平臺,指揮中心民警可通過平臺視頻巡查社會治安情況,動態掌控案發現場最新動向,精準調度周邊警力處置增援,全面提升應急處突能力。2020年,甘肅公安110妥善調度處置群眾遇險、求助等各類警情10.6萬餘起,提前預警、精準防範重大突發案(事)件40多起,圓滿完成各項重大節會安保任務1597次。
此外,甘肅公安110立足實際,不斷創新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多種報警方式,群眾通過掃描樓院單位、每家每戶房門上安裝的二維碼門樓牌,即可獲得所屬警務區和管轄民警姓名、聯繫方式,實現快速報警求助;聯合教育部門在13985所學校安裝「校園一鍵報警系統」,報警信息快速傳輸至轄區派出所和市縣兩級指揮中心,快速開展調度處置;省公安廳門戶網站開通「網上報案」欄目,微信報警、APP報警和人流密集區安裝「一鍵式報警立柱」等新型報警方式正試點推進,將極大地方便群眾報警求助。
「十指握拳」形成強大合成威力
我省公安機關全面強化點上風險矛盾排摸、面上治安巡控防控,提前研判、預警發現影響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推送核查苗頭性隱患線索5438條,切實做到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對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動態清零,實現了壓案穩面和可防性案件的持續下降,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20年,甘肅公安110發揮與治安、刑偵、經偵、禁毒等警種「十指握拳」的強大合成威力,支撐破獲電詐案件860餘起、外流販毒案件12起、命案積案11起、網絡賭博案件53起。針對電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特點,深入開展反詐宣傳,發布預警信息235條,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努力守住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110與12345、12348、114等公共服務平臺聯動分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公安110的宣傳普及,「有事打110」深入人心,各種各樣的報警求助電話接踵而來。「忘帶鑰匙無法進門」「忘交電費家裡停電」「想吃燒烤哪裡找」等此類電話擠佔了有限的電信通道,使得真正報警群眾打不進110,給110接處警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在2020年全省436萬個110電話中,無效警情報警電話就有356.3萬個,佔比達81.64%。對此,省公安廳再次提醒廣大群眾,公安110報警服務臺受理的三類報警:即案(事)件報警、緊急求助類警情、涉警投訴類警情,公安機關接到警情後會迅速派警處置。
針對大量非警務類求助事項佔用110資源的情況,我省公安機關主動加強與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社會力量的對接聯動,推動甘肅公安110與12345、12348、114等公共服務平臺的聯動分流;對接報非警務事項,通過社會聯動機制轉交有關部門,或者引導報警人向主管部門反映;運用各種方式,廣泛宣傳公安110職責任務、110社會聯動機制,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正確使用110,為110減負增效。同時,加大對撥打110惡意騷擾、謊報、恐嚇等違法行為的打擊處理力度。去年以來,共查處報假警、惡意擾警案件128起,追究刑事責任27人、行政處罰10人、教育訓誡101人,有效維護了110接處警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