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邂逅小行星的「鳥」即將返航

2020-12-23 中國數字科技館

隼鳥2號離開地球與其收集艙返回地面的藝術創作畫。圖片來源:JAXA

日本的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馬上就要回家了,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去年從小行星「龍宮」(Ryugu)上收集了樣本,現在並將它們送回距離地球只有數月之遙了。組成這些樣本的物質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這些樣本可以提供有關天體形成和地球生命啟示的新見解。但是,在此之前,如何將隼鳥2號上搭載的珍貴樣本從惡劣的太空真空中安全地送達到科學家手上還需要解決。

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與澳大利亞航天局共同宣布了隼鳥2號上樣本將於2020年12月6日降落,預計的降落地點為南澳大利亞州的122,000平方公裡,被稱為Woomera Range Complex的內陸區域。澳大利亞航天局代理副局長Karl Rodrigues說:「Woomera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區,這片區域非常適合安全地管理和作為這種特殊的飛船和太空艙的降落場。」

隼鳥2號的前身,隼鳥號上搭載的裝有從絲川小行星(小行星25143)上採集的百萬分之一克塵埃的太空艙也在2010年在Woommera著陸場著陸。此次飛行的原計劃會採集更多樣本,但因為在深空中發生的多次意外而受阻。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中採集的樣本規模應該會更加可觀,此次任務計劃將會採集1克的樣本。日本航空航天局並非唯一一個為樣本返回而苦苦掙扎的航天機構,200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起源號探測器的太陽離子回收艙也在返回時遇到了一些問題,其樣本艙在降落傘未能成功展開的情況下重重地摔進了猶他州的沙漠。美國太空總署的裝載有從懷爾德2號彗星彗尾中採集的樣本的星塵太空艙則在2006年的安全著陸時表現更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隼鳥2號的設計與其前身相似,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發射,於2018年6月到達「龍宮」小行星。在2019年2月,探測器降落到了小行星的地表並向地表發射了一個小型彈丸來試圖採集樣本(在太空艙返回地球之前沒有辦法得知此次任務是否成功採集到所需要的樣本)。2019年4月,太空飛行器在遠處向「龍宮」發射了一個裝機器,形成了一個小的撞擊坑。然後探測器於2019年7月再次俯衝下來並抓住了因為撞擊而噴射出的樣本。去年11月,隼鳥2號終於離開了小行星軌道,開啟了為期一年的回家之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隼鳥2號於12月飛躍地球時,樣本艙將會從太空飛行器中脫離,經過在大氣層中劇烈的顛簸後,安全的開傘並返回地面。但隼鳥2號將返回太空,繼續執行對兩個額外的小行星探測的拓展任務。地面上,大約由10名日本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將等候樣本艙的到來。他們將依靠無線電信標以及無人機提供的偵察來定位其精準的著陸點。科學家們的目標將是在降落後的100小時內找到樣本艙。隼鳥2號團隊的副經理Satoru Nakazawa表示:「我們也許能夠更快地找到它。「例如在隼鳥2號著陸後24小時之內,」但是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意外,尋回過程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

一旦樣本艙被找到之後,它將被送到Woomera附近的一個名為「快速檢查設施「的建築中。對採集回來的樣本的研究大部分將在日本東京都相模原市的外星樣本處理中心(ESCuC)進行。但是在此之前,在澳大利亞也會進行對該樣本的一些初步分析。通過樣本艙上的一個微小的觀察孔,研究團隊將會先確認樣本艙中是否由可供研究的樣本,小行星上每個著陸點會各有一個相對應的樣本容器。然後,科學家們將會把任何揮發性氣體(例如水蒸氣)給吸走,以確保這些樣本中的一些成分不會因為暴露於地球大氣中而變質。隼鳥2號的樣本分析團隊負責人Shogo Tachibana說:」在不打開容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容器內部的任何揮發物取出,並且將這些揮發物放入儲氣罐中進行快速分析。「

在這項初步分析之後,日本航空航天局將在樣本艙返回地球一天後將樣本送往外星樣本處理中心。在此設施的潔淨室中,樣本艙將被首次打開。其中一部分的樣本將被立刻提取出來並且存儲以供以後用更加先進的設備研究。(阿波羅任務中取得的月球樣品也進行了類似的操作,直到今日,這些樣本仍在逐步打開。)其餘的樣品將被轉移到裝有純淨惰性氮氣的室內。Tachibana說:「將對所有樣本進行處理,拍照,稱重,並進行無損光譜觀測,以備進一步分析。」

日本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將有大約一年的時間對樣本進行初步研究(任務的早期結果表明,「龍宮」儘管是由古老的材料構成,但是其可能只在一千萬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形狀)。這項工作完成後,根據可分發的樣本數量,部分取回的樣本將被送往國際合作的研究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檢測。該過程可能會與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樣本取回任務,OSIRIS-Rex,達成交換協議,該任務計劃於2023年從小行星「貝努」(小行星101955)返回地球。OSIRIS-REx項目科學家,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Jason Dworkin說道:「我們取得的樣本中會有0.5%被送到日本以取得隼鳥2號採集的樣本。「

然而,隼鳥2號將成為萬眾矚目的首個探測器。而且,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進行,此次任務將會使人們對於早期的太陽系有更進一步的印象,甚至可能在地球上找到人類自己的起點。科學家們將在其樣本中搜索水合礦物質,有機物質和其他生物學基礎的跡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行星科學家Rhian Jones說:「從根本上說,我們對生命的起源非常感興趣。「這位科學家希望自己研究一些隼鳥2號帶回來的」紀念品「。「從這樣的小行星上取回樣本是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補充道。

作者:Jonathan O'Callaghan,是一位設計商業航天,太空探索,天體物理學和其他廣泛科學領域的自由撰稿人。

翻譯:李晟愷

校準:潘燕婷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引進連結: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japan-prepares-for-hayabusa2s-daring-return-to-earth/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菅義偉野心有多大?
    圖為隼鳥2號進入大氣層最近,嫦娥五號在月球成功挖土,然而在嫦娥五號即將返回地球之際,日本又有新動作了,這一次菅義偉陰險目的終於暴露,命令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將隼鳥2號探測器的返回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而且對於這次的探月行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此次我國的嫦娥五號將會攜帶兩公斤月壤返航,這些月壤對於人類探索月球有著跨時代意義。對於我國這次的成就,早在嫦娥五號升空之時,世界各國就發來賀電,其中美國更是公開要求分享月壤,對此外界眾說紛紜,因為早在美國探月時,只分享給我國一克月壤,如今大言不慚提出要求。
  • 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
    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在這段時間發射了嫦娥五號,並且現在已經進入到環月的軌道,等待最佳的時機回歸地球,這就完成了相應的任務。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從月球帶來的月壤,畢竟這是自美國之後第二次取得月壤。可見中國在航天航空方面已經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可以跟美國的航天技術所媲美。
  • 「隼鳥2號」把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
    圖片來源:AP/Shutterstock 本報訊本周,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確認完成了將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的任務。近日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中的「隼鳥2號」返回艙中,裝有小行星「龍宮」上的黑色顆粒。
  • 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帶回珍貴外天體樣本
    據了解,「嫦娥五號」已經成功挖到月球表面的土壤並返航,這是繼美國之後人類44年以來第一次採集到月壤,其數據對全人類的航天事業都具有重大意義。但在航天領域收到好消息的不止我們一個,就在6號,經歷過長達六年太空旅行的日本「隼鳥2號」成功返航,其返回艙降落在澳大利亞的南部地區。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隼鳥2號」帶回的小行星物質樣本,了解小行星的形成歷史和太陽系的演化等問題。
  • 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創造全球新紀錄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前言:人類航空航天方面接連出現好消息,繼中國"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任務,正準備返回後,日本也傳來好消息,據中新網報導,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隼鳥二號"結束太空使命準備正式降落地球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成功回收 「隼鳥 2 號」樣本艙,內裝小行星碎石
    IT之家 12 月 6 日消息 據中新網援引日本放送協會 (NHK)報導,當地時間 12 月 6 日 2 時 30 分前,日本 「隼鳥 2 號」探測器樣本艙確認回歸地球,樣本艙在澳南部沙漠地帶著陸,已被日方小組回收。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登陸「龍宮」:開始探測任務
    近日,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成功發生2枚著陸器到小行星「龍宮」的表面,並順利傳回了照片。隼鳥2號發射於2014年,為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返回地球的「隼鳥號」後續機型,發射目標是抵達小行星「1999JU3」外號「龍宮」,該小行星上可能有含有機物質和水的巖石。
  • 回收艙返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繼續太空之旅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赴月球取月土,而發射隼鳥2到小行星?
    今年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於2014年12月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返回艙成功在澳大利亞降落,並帶回來小行星「龍宮」上的塵土樣本。長久以來,網絡上一直一種說日本航天水平被低估的聲音,這一次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從3.5億公裡之外取回小行星「龍宮」的塵土樣本,並且還搶先嫦娥五號回到地球。這波操作怕是又要引起精日分子和日吹的一大波高潮了,日本政府又可以省下一大筆經費了。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JAXA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隼鳥2號在經過六年的航行後將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
    周六日本的隼鳥2號將從一顆原始小行星上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這將提供對地球生命起源和太陽系演化的潛在證據。直徑40釐米,重16公斤的隼鳥2號返回艙載有小行星Ryugu的樣本,於12月5日進入大氣層,在東部時間下午1點降落在南澳大利亞的伍梅拉(Woomera)軍事禁區。40×20釐米的隼鳥2號返回艙重新進入大氣層,2020年12月5日。
  • JAXA確認隼鳥2號小行星飛行任務返回了空間巖石樣本
    今天上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他們將一顆小行星的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確實帶回了一些空間巖石樣本。 該機構的工程師在任務的樣本容器內發現了他們認為來自小行星的黑沙。這對2014年發射到太空的名為 "隼鳥2號 "的任務來說是個好消息。
  • 一飛好多年,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第4229回:隼鳥號小行星探測,採集龍宮巖石樣品
    日本科學家正在通過隼鳥號太空計劃對其進行詳細研究。絲川小行星是繼愛神星小行星(433 Eros)後,第二個有人造飛行器著陸的小行星,也是第一個被人類採樣,並成為第一個被帶回樣品的小行星。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福神只持續使用了數小時。「龍宮」地表溫度從零下47攝氏度到63攝氏度不等。隨後,福神留在了這顆小行星上。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